.hzh {display: none; }上半年新生儿超4.5万,1/3是“老二”
猴年加上全面两孩政策放开,今年是不折不扣的生育高峰年,各大医院产科异常繁忙和拥挤。
省妇幼保健院今年1月开始,每月建卡人数在500―540人,比去年平均月建卡人数多了2/3左右。
来自市卫计委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市新生儿分娩量共45633个,其中第一胎30167个,“老二”15466个。而去年全年出生新生儿84967个,其中1―6月的新生儿共39248个,第一胎25297个,“老二”13951个,比今年少1515个,“按照以往规律,下半年新生儿出生量多于上半年,今年我市全年新生儿出生量将突破9万。”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高龄+疤痕妊娠,危重产妇、新生儿增多
“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几乎天天要加班。”鼓楼医院产科专家戴毅敏昨天接受采访时,刚抢救完一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还有一例正等着上手术台,危重产妇明显增多。”
戴毅敏告诉记者,该院作为江苏省危重产妇转诊中心,接诊的产妇七成左右都是危重产妇,高龄、疤痕妊娠是高危的两大主要因素。疤痕妊娠几乎天天见,而生二孩的妈妈年龄普遍都超过35周岁,今年年龄最大的产妇已经47岁,“平产手术半小时就能搞定,而面对高危产妇,不仅之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而且术中时长至少两小时。”
中大医院成立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运行一个月来已抢救10多例危重产妇。其中,一名来自浦口的40岁二胎产妇在当地医院剖宫产后大出血,前后出血高达5000毫升,转至中大医院时已经休克。该院产科、妇科专家联手抢救,给予输血补液纠正休克,之后又将其送入介入手术室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才止住出血。而来自安徽的一名二胎产妇,也因前置胎盘、疤痕子宫出现产后大出血转至中大医院,先后出血超过5000毫升。
省妇幼前不久抢救的一例来自句容的38岁二胎妈妈,因完全性前置胎盘而出现产后大出血,抢救过程中输血7000多毫升,相当于患者全身血液换了近两遍。
“由于很多二胎妈妈年龄偏高,妊娠质量受到影响,早产儿也明显增加。”戴毅敏告诉记者,该院今年出生的最低体重的宝宝只有700克。
专家:发现险情应尽早到综合医院就诊
南京儿童医院作为我省新生儿急救中心,每年接诊的危重新生儿有600多例。该院新生儿医疗中心主任程锐介绍,为应对不断增加的危重新生儿,该院前不久完成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协作网络的建立,不断提高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和抢救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将成为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的工作重点。
中大医院产科专家于红提醒,想生二胎的夫妻最好提前做好打算,坚持定期产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特别是高龄孕妇要提高警觉,定期到有条件的妇产科进行母胎监护,尽早发现自身疾病及胎儿问题;发现妊高症、疤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问题,尽早到综合性大医院就诊。
全面放开二胎对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据我们估算,中国如果全面放开二胎,仅育一孩妇女将在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生育5212万婴儿,保守计也在4000万-5000万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将有效提高,在长期内趋于1.8,即大体可以成功逃离低生育陷阱;人口规模将出现一定攀升,并在2045年左右达到作为峰值的16.3亿,随后缓慢下降;老年抚养比峰值将从不放开二胎时的45%下降到40%,并在2040年后逐步下降。
全面放开二胎对经济增速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人口结构稳定的34个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建立了人口年龄中位数-经济增速相关模型来测算人口红利。根据这一模型测算,如果中国2016年起放开二胎,放开后的前5年(2016-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小幅度上升0.06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新的一轮人口红利形成,其对中国GDP潜在增速的贡献将逐渐上升,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潜在增速将分别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随后这一脉冲逐步减弱。
全面放开二胎将会带来哪些产业受益?从上面的测算不难看出,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中长期对老龄化的缓冲;对于经济趋势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但即便如此,全面放开二胎则相当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找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均衡解(具体效果要待事后验证),对中国资产在预期上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且,部分直接关联产业仍将会从婴儿潮中受益。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粗略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1600亿。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中期来看,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房地产等行业也会部分受益。
主要观点
1.中国目前人口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而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优势将逐渐消失。同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持续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和矛盾。过低的生育水平将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最近,卫计委正在制定全面二胎的相关政策,2016年可能全面放开二胎。“放开二胎”政策被认为是调整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那么,放开二胎对中国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2.二胎放开对中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后,中国每年的新出生人口将发生显著变化。由于中国目前存在规模庞大的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因此放开二胎后,这部分育龄妇女将是政策调整的目标人群,历史累积的二胎生育能力将由这部分育龄妇女规模和妇女二胎生育意愿共同决定。为了测算出放开二胎后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将发生的变化,我们首先需要估算目标人群的规模。
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的抽样数据,中国0-30岁独生子女数量为1.58亿。2005年0-30岁独生子女在2014年为9-39岁。同时,以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4岁分年龄人口以及2012 年、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对应年份出生人口数为基础,可以推算出2014年0-8 岁分年龄人口数,结合独生子女比例,即可得到2014年0-8岁独生子女数量为4670万。在考虑了死亡因素的影响后(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公布的生命表进行推算),中国在2014年0-39岁的独生子女规模总计为1.97亿,这意味着2014年中国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规模为1.97亿。
考虑到30岁以上独生子女的母亲的年龄绝大多数已经超过50岁(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在20-24岁左右,且一般女性超过50岁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因此放开二胎实际影响的人群是2014年0-30岁的独生子女的母亲,她们的年龄在20-49岁间。根据2013年中国女性人口年龄结构分布,20-49岁女性人口规模占女性总人口规模比例为50%,因此可得2014年中国20-49岁且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规模为0.9899亿(1.97乘以50%)。这部分人群将是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的目标人群。
假定在全国范围内立即放开二胎生育,那么出生人口和妇女生育率的变化不仅受到目标人群规模的影响,同时还与妇女的二胎生育意愿密切相关。根据2013 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在20-44 岁育龄妇女中,已育一孩的“单独”夫妇想要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意愿为61%。从妇女年龄维度看,年龄越小,二胎生育意愿越高,其中20-24 岁妇女的二胎生育意愿达到80%, 25-29 岁达到70% 左右,30-34 岁在60%左右。
在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下,全国仅育一孩妇女将多生育5212万个孩子(即第二胎)。当然,这种生育能量的释放并不是在二胎政策放开后一年内完成,而是需要在数年内逐步进行。根据2013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已育一孩的妇女计划生育二胎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未来4年内,其中第二年为峰值。为了更加贴合妇女在政策放开后的实际二胎生育行为,假定妇女将在政策放开后的4年内逐步完成二胎生育,且每年进行二胎生育的妇女比例分别为0.2、0.35、0.25、0.2,那么在全面放开二胎后,未来4年内每年多出生的孩子数为分别为1042万、1824万、1303万、1042万。
中国目前每年新出生人口规模在1600万左右,在放开二胎后的4年内,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分别增加到2642万、3424万、2903万和2642万。在仅育一孩妇女释放完累积的生育能力后,根据生育二胎意愿,每年新增出生人口数量在480万左右,所以在放开二胎后的第5年开始,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规模在2080万左右。
放开二胎政策对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总人口规模、老年抚养比和总劳动力规模都将产生显著影响。
从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来看,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生育影响,中国目前妇女总和生育率仅达到1.43,低于2,离国际公认的低生育率陷阱(总和生育率1.3)一步之遥。如果不放开二胎,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将持续走低,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在放开二胎后,受仅育一孩妇女释放累积生育能力影响,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将在短期达到2.54,随后回落至1.67,最终逐步攀升并稳定在1.84左右,接近正常的生育更替水平。
在不放开二胎时,中国人口规模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14.7亿,随后逐年减少,最终降至13亿左右。受二胎放开影响,中国人口规模在短期将出现一个较大的攀升,并在2045年左右达到峰值16.3亿,随后缓慢下降。受放开二胎影响,中国老年抚养比(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的峰值将从不放开二胎时的45%下降到40%,而在2040年后,中国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下降,老年人抚养压力开始减轻。在不放开二胎时,受人口老龄化影响,中国劳动力规模将逐渐下降,最终仅能维持在7亿左右。放开二胎后,中国劳动力规模将稳步上升,受二胎婴儿潮影响,劳动力规模将在2060年左右达到峰值9.3亿左右。
3.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人口红利一直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全球的经验来看,人口年龄结构越年轻,经济增长潜力越高。
世界经济发展至今,大部分国家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掣肘,典型的是日本和韩国。比如,在1970年后,随着出生率的急剧下降(总和生育率从高峰值5左右迅速下降到2以下)和长寿化的缓慢进程,日本人口老龄化加速,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至今依然没有走出低增长周期。韩国人口相对年轻,在2000年前,人口年龄中位数不到30岁,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8%上下,而在2000年后,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人口年龄中位数迅速上升,经济增长速度加速下降。
与日本和韩国相反,印度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印度25岁以下的年轻人规模接近6.1亿(印度总人口的一半),人口年龄中位数仅为27岁。巨大的人口红利是印度经济未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依靠,IMF和WorldBank分别预计印度GDP年均增速将在2016年和2017年全面超过中国。
此外,美国的人口年龄中位数虽然目前达到36岁左右,但美国在过去长时期内一直保持着平均3%左右的经济增长。考虑到美国GDP的存量规模,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无疑非常优异。从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来看,在1970年至2010年的40年间,年龄中位数仅从28岁上升到36岁(同期日本从28岁上升到45岁),美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较为缓慢,经济增长速度得以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在过去长时期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这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个新的挑战。放开二胎对中国是个巨大的利好,从我们估计的结果来看,在放开二胎后,中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40岁,并长期稳定在40岁上下。而如果依然坚持一胎化政策,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迅速上升,并在2060年达到峰值47岁,人口红利将完全消失。
那么,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选择了人口结构稳定的34个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并选取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年龄结构数据,估算出了人口年龄中位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年龄中位数每增加1岁,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0.185%。
放开二胎后,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比不放开二胎时最多低9岁,平均低6岁。根据上述估计结果,在放开二胎后的前5年(2015—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小幅度上升0.066%;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GDP潜在增速开始提高,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潜在增速将分别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随后逐步回落。以目前中国经济增速7%来看,放开二胎对经济增长的拉伸作用显然巨大。
4.放开二胎对具体行业的影响。从我们测算的数据来看,在放开二胎后,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增加5212万左右个新生婴儿。而自第5年开始,每年新增新生婴儿数量为480万左右。我们以4000-5200万左右的保守数字作为假设,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粗略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1600亿。
在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SUV和MPV)、教育行业等行业的发展。
中长期来看,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根据购房的人口结构,20—44岁的人口是买房的主力,大部分人在25-30岁的时候就会面临首次买房置业的需求。根据测算,如果全面放开二胎,那么在2050年,20—44岁的人口比例将比不放开二胎时增加4%,增加规模达到1.28亿人。这部分新增人口将使房地产行业直接收益。
当然,长期来看,随着放开二胎后新一轮人口红利的形成和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的提高,各类行业都将最终收益。
单独二胎政策促使顺产的孕妇增多
单独二胎政策促使顺产的孕妇增多,“单独”可生二胎政策的落地,准妈妈们绝大部分倾向顺产,哪怕是自己多受罪,也要为生二胎备下个好的身体基础。看看单独二胎政策促使顺产的孕妇增多。
单独二胎政策促使顺产的孕妇增多1 剖宫产对生下一胎带来隐患
“顺产不仅让产妇有奶快,可以马上哺乳、自由活动,更重要的是将来再生产也会减少风险。”妇产科专员说。
据介绍,剖宫产要依次切开腹壁、腹膜、子宫壁等七层组织,取出孩子以后,还要逐层缝合。由于解剖结构改变,疤痕处往往厚薄不均,缺乏弹性。如果再孕时受精卵在这里着床,可能会自然流产。即使怀孕成功,出现胎盘植入、胎盘早剥的风险也大于普通孕妇。曾有剖宫产再产二胎前腹部疤痕已从内部撑破的情况。
因担心疤痕处无法耐受宫缩压力而破裂,“疤痕子宫”妈妈再次怀孕时,医院一般还建议再次剖宫产。还有剖宫产妈妈再次怀孕后,要严格控制体重,避免出现巨大胎儿。“现在很多孕妇舍得花钱体检,但孕期营养的均衡搭配不是很好,因为体重增加过快,门诊上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居高不下。”专员介绍。
单独二胎促使选择顺产的孕妇增多
自去年下半年“单独两孩”政策被社会广泛关注以来,很多家庭和符合政策的.年轻夫妻的想法改变了,想生二胎,并为此前往医院咨询,尤其是第一胎还没有生的孕妇对“是顺产还是剖宫产”更关心。专员说,尽管反映在数据上,目前剖宫产率还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临床上,“第一胎要求自己生的,越来越多。”
而主动要求自己生的,大多是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要么是双独的,要么是单独一孩的,为生二胎早打算。
想生二胎的高龄女性越来越多,但从女性生理规律来说,优生年龄是25-29岁,女性生育能力过了30岁缓慢下降,35岁后属于高龄了。高龄产妇在身体很多方面肯定是不及年轻人的,贸然生二胎的风险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人要生小孩,比较好还是在35岁以下。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第一个宝宝是剖腹产,比较好是两年以后再生。因为剖腹产后,子宫切口逐步愈合,如果过早怀孕将会导致子宫内膜恢复不良,容易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如果第一个宝宝是顺产,从哺乳角度出发,第一个孩子正处于纯母乳喂养阶段,也建议生第二胎的时间推迟1至2年,至于是顺产还是剖腹产,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单独二胎政策促使顺产的孕妇增多2 其实怀二胎未必会更显怀,因为孕妈妈显怀的时间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
1、每个孕妈妈的体质不一样,显怀的时间也不同,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DNA遗传。
2、每个孕妈妈本身的身材、体重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比较瘦的孕妈妈显怀相对早些,比较胖的妈妈显怀要晚些。
3、显怀的早晚也由孕妈妈的饮食习惯决定,有些孕妈妈怀孕后吃得很多,宝宝吸收的营养也比较多,所以这类孕妈妈就会容易显怀。
怀二胎会更显怀的因素可能有这几个因素:
1、妈妈怀二胎时比较有经验,知道该吃什么喝什么,营养补充较好,胎儿吸收也好,因此肚子就长得比较大。
2、妈妈怀第二胎不会像第一次那样手忙脚乱,担心和害怕的事情也少得多,精神比较放松,很容易就心宽体胖。
3、如果二胎是双胞胎,那么腹部肯定会比怀一胎时更大,而且大得快,特别是在孕4月后腹部增大会更加明显。
4、二胎肚子比预期的大,也有可能是受孕日期和你所认为的不一致,或者孕妈妈的子宫以及肚子上的肌肉经过前一次怀孕后拉伸了,不像原来那么结实。
5、孕早期胎宝宝能吸收的营养其实很少。如果孕早期妈妈过量进补,容易变成孕妈妈身上的肥肉,肚子也容易变大。孕妈妈如果体重突然飙升,还有可能是因为血糖高引起妊娠期糖尿病。
所以说,怀二胎会更显怀这个问题是不一定的,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实不管显不显怀,只要检查时胎儿健康就是好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23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补钙的食物有哪些,缺钙的危害有哪些
下一篇: 吃虾皮补钙么,怎么吃虾皮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