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长寿老人越来越多,但长寿双胞胎似乎并不多见。英国《每日邮报》8月26日报道就为我们介绍了一对来自英国的百岁双胞胎姐妹的长寿秘诀。
亲密无间共度难关
生于1911年的双胞胎温弗雷德和玛乔丽即将迎来她们的百岁寿辰。这对出生时间相隔12分钟的姐妹从小到大一直亲密无间,相互扶持。她们有着共同的对音乐的爱好以及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二战期间,在她们的丈夫奔赴战场之后,姐妹俩更是互相激励,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战后,她们勤于家务,相夫教子。姐妹俩都度过了金婚,然而不幸的是她们的丈夫都于1993年逝世。温弗雷德和玛乔丽一直保持密切的电话联系,直到玛乔丽大约十年前住进了养老院,而温弗雷德一直在保姆的照顾下住在家中。
健康长寿系遗传
姐妹俩认为,她们的长寿的秘诀一方面在于家族的基因――她们的母亲爱丽丝享年96岁。而另一方面就在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温弗雷德和玛乔丽从不吸烟,在圣诞节聚会时才会喝一点点酒。
温弗雷德的儿子斯蒂芬现年73岁,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母亲和姨妈的长寿还得益于轻松的心态和积极的锻炼:“人们的寿命现在日益延长了,甚至可以说人生到70岁时才刚刚开始。我觉得她们的生活比现代人更为轻松。此外,我妈妈十分活跃,经常会骑车出去逛逛,而现代人往往会选择开车。”
8月27日,亲朋好友将齐聚一堂为两位老人庆生。报道称,温弗雷德和玛乔丽是英格兰地区最长寿的双胞胎,但英国最长寿、同时也是世界最长寿双胞胎的纪录则属于来自威尔士的双胞胎埃娜•皮尤和莉莉•米尔沃德,温弗雷德和玛乔丽只能屈居世界第二。埃娜和莉莉姐妹生于1910年1月4日,她们仍然每周一起外出购物,并且几乎每晚都会通电话。
长寿并非无迹可寻,全世界百岁寿星的生活中都有他们的共同点,例如环境,长寿老人都是居住在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地区等等。如何养生可以学习下百岁老人们的方法。
有人搜集整理了我国和世界诸多国家共计128900名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得出九条长寿经验。除其中的?遗传基因好?属先天因素以外,其他八条都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1山青水秀,气候宜人。
长寿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新疆等13个地区1445名百岁寿星中,91%身居山水之间,生活在海拔500~1500米的地区。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水质纯净,平均气温17℃~20℃。例如保加利亚的莫斯安村,座落在山峦起伏万木竞秀的深山谷地,空气中负氧离子为2000个/cm3,比普通城市高10倍。
2乐观大度,从不烦恼。
据对1445名百岁寿星长寿因素统计,精神乐观者占90.1%。这些老寿星有的一生坎坷,遭受磨难;有的一贫如洗,生活艰难,但他们都是乐天派。由于心态平和,从容应对,终能度过难关,柳暗花明。
3粗茶淡饭,杂粮为主。
长寿并不需要山珍海味,平常饮食亦可百岁。世界五大长寿区的百岁寿星,主食都是五谷杂粮,多以玉米为主。很多寿星以红薯、大麦、荞麦、黑麦、黑面包为主食,平时多吃新鲜蔬菜。高加索和保加利亚寿星天天吃大蒜、洋葱、土豆和生葵花籽,临海的寿星吃鱼类较多。美科学家认为,每周吃鱼两三次,心脏病发病率可减少80%。不少百岁长寿者,爱吃发酵食物,如酸奶、泡菜、黑面包等。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寿星,经常吃含花粉的蜂蜜。罕萨寿星爱吃芝麻,日本寿星天天喝鲜牛奶,年人均100公斤。
据对全球几千名百岁寿星调查,他们在饮食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限制高盐高糖高脂肪;二是食物不精细,不过饱,不偏食挑食;三是多食粗杂粮、多纤维蔬菜、新鲜水果、温凉食物、多生调凉拌菜;四是进食少肉、少酒、少精加工食物、少炸烤熏腌食物;五是多饮无污染天然山泉水。
4不缺乏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并在人体生长、发育、疾病、衰老和死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铝、钻、硒、镍、锡、铬、氟、碘等十几种。
百岁寿星居全国之首的新疆,土壤和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此地生产的粮食瓜果以及畜禽肉蛋奶都含丰富的矿物质,能确保人体健康。内蒙古哲里木盟石场洼村,几十年来从无人得过癌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肝炎、气管炎等,平均寿命83.3岁,高于日本。长寿秘诀是村民都喝本村的麦饭石水,此水含钙、铁、硅、铜、钠、镁等30多种有益元素,以硅含量最高。常饮麦饭石水对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肝炎、肾炎、气管炎、关节炎都有显着效果。
5长年劳作,不断运动。
1982年新疆就有百岁寿星865人,52%的百岁寿星仍下田劳作,他们说:?一天不劳动,全身就难受。?几乎所有的老寿星都是劳动能手和运动爱好者。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103岁的老寿星黄妈干还能穿针引线,107岁老寿星黄卜新还能上山打柴。美国科学家说,要想健康,每天要锻炼一小时。现在美国锻炼的人有1亿多,占总人口的64%。法国名医蒂索强调:?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物都代替运动的作用。?
6当进补,食补为主。
调查显示日本10158名百岁寿星,都重视合理进补,但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美国纽约有一对黑人亲姐妹,姐姐塞迪104岁,妹妹贝茜102岁,她们除了练瑜伽功外,常吃鱼肝油、维生素和大蒜。
7吃好吃少,七分为妙。
前苏联21708名百岁寿星,70%来自高加索,他们认为肥胖是饮食过量造成的,所以非常注意制约食量,节制少吃。寿星中胖子极少,患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也很少。101岁的儿科专家苏祖斐,每晚服维生素B1、B2、B6、C、E、叶酸,冬天加服人参、黄芪、白术、大枣等。每天吃食不到100克,他说,在保证营养均衡前提下,?食愈少,寿益长?。美国科学家推论,人类如果采用?少吃?这种模式,寿命概率可望增加20~30年。
现在社会,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生活水平相比过去都提高了太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发现得“富贵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肪)的人数也变得越来越多。健康的身体才是一切的根本。现在信息泛滥,网上搜索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就能找到一大堆,而有时候我们很难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更加健康长寿,或者说是否有这样的生活公式呢?是瑜伽还是马拉松?是吃有机肉制品还是吃豆腐?我们还需要吃额外的营养补充品或保健品吗?除此之外,信仰和社会关系这些对我们的健康重要吗?
Dan Buettner 是《国家地理》杂志的作者,在TED做的一个演讲,主题就是How to live to be 100+ ,如何活过100岁。《国家地理》杂志和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合作的一项研究,称为蓝色区域研究。研究选了五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长寿区域。而演讲就是基于这个研究结果展开的。
Dan一开始就提出另一项研究得到的结果(“丹麦双胞胎研究”):普通人的寿命大概10%是由基因决定的,而90%是由日常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一个我们需要面对的事实是,我们很难活到100岁,而且暂时并没有什么有效减缓衰老的方法存在更别提阻止了。在美国,只有1/5000的人可以活到百岁,这不但需要有很好的生活方式,还需要拥有长寿的基因。我们体内有35万亿细胞,出问题的可能性太多。一个65岁老年人的衰老速度是一个12岁孩子的125倍!
既然我们无法阻止衰老,那就这样了吗?科学表明人类能活到大约90岁,但是平均寿命为78岁。这说明这里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来提高寿命。
“蓝色区域”中的意大利撒丁岛,这个岛大约有140万人口。他们大多为牧羊人,工作时间稳定,体力活动强度低,饮食以素食为主,吃未经发酵的全麦面包、喝自己酿的酒(红酒里面有高多酚含量),而且年龄越大享受到的平等和赞誉也越多;
在日本冲绳县的古拉格岛。岛上居民的饮食也是以素食为主,绿色蔬菜居多,并吃大量的豆腐。而且他们吃饭的时候都是用小盘子,这样可以帮助避免饮食过量。在岛上,有一种传统风俗,一出生就拥有6个好朋友,他们把这种小社群称为魔埃,社群中的人相互扶持直到老去和过世。建立友好的社交圈也成为长寿秘诀之一。在岛上并没有“工作生活”“退休生活”这些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价值”,通俗的解释就是“你每天醒来的理由”。
剩下的3个区域分别是美国的Loma Linda;哥斯达黎加的 Nicoya ;希腊的Icaria……
研究显示,在“蓝色区域”里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具备几点普遍性:
1,保持生活运动。这里的运动并非跑步健身,而是诸如洗碗、扫地、步行、放牧、打鱼等日常劳作,而且是自己感觉到享受且满足的事情。
2,少压力、生活节奏慢且有目标感。
3,饮食节制:避免饮食过量。每天喝点小酒,多吃蔬菜、豆类和坚果,少吃肉和主食。
4,社会关系方面:把家人排在第一位;社区活动;和积极正向的群体/朋友一起;一定的信仰。
TED的视频链接:? How to live to be 100+
长寿是大家都想得到的特权,古有秦始皇,为了长寿,大家都疯狂地寻找长寿的秘方,但长寿可不是一颗丹丸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大家应该多遵循长寿者的特征,学习了解长寿者共有的特征,那么长寿者都有哪些特征?长寿吃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
1、长寿的特征
长寿与遗传基因、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此外,性格特征也有很关键的作用。美国“msn健康生活网”最新载文,刊出最有益长寿的8种个性特征。
1、认真。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进行了一项涉及1500名儿童的长寿研究。结果发现,认真是长寿的一大标志。认真品格具体包括:做事井井有条,深谋远虑,持之以恒,责任心强。认真的人会设立目标并完成目标,因而生活满意度更高。但是专家同时告诫,认真固然重要,但是千万不要只对某一种行为过于痴迷专注,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
2、擅交往。充满爱意的人际关系可促进积极情绪,孤僻性格则易导致消极情绪,增加压力、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危险。专家建议,通过兴趣爱好交友,参加读书俱乐部等,有助于扩大社会交往,有益长寿。
3、乐观。美国叶史瓦大学的尼尔·巴兹莱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研究发现,百岁老人虽然生活不同,但都对人生有乐观或者积极的态度。
4、爱帮助人。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萨拉·康拉思博士研究发现,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可以增寿4年。但是如果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帮助他人,则没有增寿效应。康拉思博士表示,给他人无私的帮助可以激发自身体内的“护理行为系统”,进而降低压力激素,促进“亲密激素”等有益身体恢复的激素分泌。
5、勤奋。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的研究发现,工作勤奋并在工作中体现人生意义的人寿命最长。过早退休而无所事事不利于延年益寿。事实上,一些退而不休的人更长寿,但是退休后工作不宜太过努力或投入。
6、适度“神经过敏”。日本东京都立老年医学研究所针对70名100-106岁东京居民的研究发现,最具神经质的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和抑郁症危险更大,但适度“神经过敏”,即有点小担心的人更加长寿。有些小忧愁的人比伴侣早亡危险低50%。
7、对新事物持开放心态。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很多百岁老人能够使用电子邮件,通过网络搜索旧日老友,甚至在网上约会。新事物、新科技有助于老人锻炼大脑,同时增强老人社交。
8、对衰老坦然接受。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贝卡·莱维博士最新研究发现,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人更长寿。18岁之前对衰老表现出负面态度的人,60岁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会增加两倍。
2、长寿吃的食物
1、豆腐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2、粥
从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看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第一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人选用,深受欢迎。
3、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白菜味道鲜美、劳素皆宜,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祛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能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4、米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的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四项长寿的“秘诀”介绍完了,让人很惊讶的是,这些“饮食佳品”都是很常见的,只不过很少有人相信进食这些常见的食品就能长寿,香型的人也很难坚持。不过,只有相信才能得到,正在为自己找寻长寿秘方的你,不妨试一试。
5、苹果
每日吃一个苹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苹果含有的栎精不仅具有消炎作用,还能阻止癌细胞发展。苹果同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6、鱼
关心心脏健康的人应当多吃鱼,每周做三顿鱼菜或每天吃30克鱼肉,能够使中风风险降低50%。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吃鱼的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与很少吃鱼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7、大蒜
大蒜不仅能够防治感冒,还能降低胃癌、肠癌风险,增强消化功能。另外大蒜还能很好地净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预防血管疾病。
8、草莓
只要多吃草莓就能充分补充维生素C,草莓同时富含铁,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草莓中的染色物质和香精油,能形成特别酶,预防癌症。
9、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不仅能够保护基因结构,预防癌症,还能改善皮肤,增强视力。
10、香蕉
香蕉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水果,还含有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能阻止糖迅速进入血液,其中镁含量丰富,吃上1根香蕉就能满足人体24小时所需镁元素的1/6。
1、身子不能闲,劳动把命延
老人高寿的原因之一是喜欢劳动。年轻时的阿丽米罕·色依提常年在农田里干农活,什么活都干。年纪大了后,她以后还是闲不住,经常劳动,她说:“劳动可以让身体天天都得到锻炼,舒筋活胳,身体畅通。”
意大利撒丁岛山区有一个“长寿村”,这里百岁老人的数量是其他地区的3倍多。有人好奇他们的长寿秘密,94岁老人科苏说,他的长寿秘诀很简单,就是“多活动,总是劳作,吃好东西,心态乐观”。从12岁到70岁,科苏每天黎明起就开始在田里劳作,常年坚持。
没有一个长寿者是懒汉,劳动能促进生命的运动,使人延年益寿;相反,过于安逸,整天无所事事会对健康不利。
2、生活讲规律,长寿有保障
阿丽米罕·色依提生活很有规律,每晚22点前必上床睡觉,早上5、6点点起床,一般能睡上7、8个小时。早上8点多准时吃早饭,在12点至13点之间吃午餐,晚餐也非常准时。
一个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身体休息排毒,只有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才能让身体得到好的运作。人每天睡7、8个小时是最佳睡眠时间,睡的时间过长会使头脑发昏、浑身没力气,不利于身体健康。
3、多吃五谷杂粮,补药吃得少
阿丽米罕·色依提平时爱吃面食,还常吃汤饭、白米粥、薄皮包子等清淡、有营养的食物。晚饭则很简单,主要是汤面泡馕和白菜汤。老人特别爱吃玉米糊糊,每周都要喝上几碗。老人从来不吃任何补品、补药。
五谷杂粮对身体是非常好的,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肠胃消化能力变差,如果还是大鱼大肉,吃得油腻肥厚,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各种补品会打破身体的平衡,完全不必要吃。
4、饭吃七分饱,身上得病少
“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就是说饮食不能吃过饱。
阿丽米罕·色依提的肠胃功能特别好,用羊肉洋葱作馅的包子能吃3个,10元钱一串的大羊肉串也能吃上两串,但她从不贪吃。
可以说,不贪吃、七分饱也是老人长寿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少吃尝滋味,多吃伤脾胃”。一顿饭如果吃得太多,大腹便便,不仅身体消化不了,还容易撑出病!
寿命是自己从嘴里省出来的,只吃七分饱,好处多多。
5、人老脚先衰,脚好身体好
阿丽米罕·色依提老人平时是闲不住,也是坐不住的,说什么也要下地走走。更让人诧异的是,她居然下地走路不穿鞋。如果单从她的脚部来看,很难和一个130岁高龄老人的脚联系在一起。
老人下地走路不穿鞋。俗话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足底穴位众多,刺激这些穴位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老人打赤脚这种简单的方式也算是做足底按摩,能够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19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时下最受欢迎的六种瑜伽
下一篇: 夜寒早凉,霜降后这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