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腹股沟斜疝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1.腹部肌肉的退行性病变 在正常情况下,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缘对内环和腹股沟管都具有括约肌作用,当其收缩时内环和腹股沟区间隙缩小,可增强腹壁的抵抗力。老年时因肌肉的退行性病变,即胶原纤维退化数量多于合成,而使这些肌肉的收缩力减弱,成为老年性腹股沟斜疝的病理基础。
2.并存腹内压升高的疾病 腹内压升高是疝的重要诱发因素,而且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和慢性支气管炎等易造成长期腹内压增高,进一步促进了老年人腹股沟疝的发生、发展。
二、发病机制
虽然老年人的腹膜鞘突已经闭锁,但仍在腹膜口处遗留漏斗形缺陷或内环较大,而且腹股沟区无肌肉保护,且又有精索穿越通过,形成了一薄弱区。在正常情况下,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缘对内环和腹股沟管都具有括约肌作用。当这些肌肉收缩时,其游离缘包括腹直肌都向腹股沟韧带靠拢,凹间韧带以及内环一起被牵向外上方,从而使内环和腹股沟区间隙缩小,增强腹壁的抵抗力,阻止疝的形成。老年人由于衰老、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使腹壁肌肉薄弱及腹横筋膜更脆弱,横肌腱膜弓和腹内斜肌难与腹股沟韧带靠拢,嵌闭机制失效,致使该区对腹内压力抵抗作用削弱。加之老年人群较普遍存在使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当腹内压力骤增时,这些肌肉就失去防卫功能,内环松弛,腹内脏器乘机在内环处将腹膜向外推,形成腹股沟斜疝。
二、老人腹股沟斜疝有哪些症状
与成人腹股沟斜疝相比,老年腹股沟斜疝具有如下特点:
1.临床症状不明显 老年人腹股沟疝在无嵌顿的情况下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仅为腹股沟区的可复性肿块,部分病人有局部下坠及酸胀不适等轻微症状而不引起重视,所以该病病程多较长,达数年甚至数10年,还有的病人当发生了嵌顿,甚至出现肠梗阻、腹膜炎等情况才首次就诊。
2.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老年腹股沟斜疝因病程长、反复疝出,使疝囊颈长期受到摩擦,表面损伤,以致和疝内容物发生粘连而不能还纳,造成大的疝块定居于阴囊。由于疝囊颈是疝囊的最狭窄的部分,所以斜疝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3.滑疝的发生率高 老年人腹股沟疝中滑疝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为高。在临床上对老年男性、病史较长、巨大的阴囊型疝、常呈难复性表现,而又很少发生嵌顿者应怀疑有滑疝的可能。
4.巨型斜疝的发生率高 老年人由于体力活动量相对较小,而且疝的病程相对较长,疝口和疝囊较大,常形成巨型斜疝。一旦形成巨型斜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反较青壮年为少。
5.多伴发其他疾病 除腹股沟斜疝一般所固有的体征外,老年人常伴有腹肌萎缩、腹壁张力降低、慢性肛肠疾病、前列腺肥大、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体征,应注意检查。
三、老人腹股沟斜疝西医治疗方法
1.疝带治疗
适宜于年老体弱、生病不久或因身患其他重病不能施行手术者。佩带疝带时病人必须平卧,使疝内容物完全回纳。因此,疝带不适用于难复性疝。
使用时疝带大小适合(疝帽必须稍大于疝环),疝帽压在疝环顶部,以阻止疝块外突。用患者白天佩戴疝带,晚上睡时除去。长期使用疝带后,疝囊颈部因反复摩擦变得肥厚坚韧,疝内容物与疝囊内壁易发生粘连,形成难复性疝。故疝带不能有效控制疝内容物脱出时,应及时改用手术疗法。
2.手术治疗
老年人腹股沟斜疝的手术原则大体上与年轻人相同,主要是高位结扎并切除疝囊,缝闭内环和修补薄弱的腹壁。老年人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和评价,应充分考虑到其特殊的解剖病理变化和所伴有的全身性器官功能的疾病。手术前对老年病人的全身状况应作出正确评价,改善老年病人全身营养状况,提高其机体免疫抗病能力,并对可能增加手术危险而又可以治疗的内科疾病认真加以处理,同时要重视对慢性咳嗽、排尿困难、顽固性便秘、腹水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一些老年性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以期减少手术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对于有些高龄病人,疝内肠管可贮有粪便,有时出现肠梗阻症状,称之为疝贮便,可用按摩及灌肠法促进排便后,再考虑择期手术。
四、老人腹股沟斜疝的饮食禁忌
饮食适宜:1、宜选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2、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有蛋白质的食物;3、宜多食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增加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宜吃食物
竹笋甘寒通利,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促进排便,能够缓解病情。凉拌,煮食,或炒食。
芹菜含有大最的粗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避免疝气用力过大,加重病情。凉拌或炒制食用。
西红柿有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对病情缓解有利。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饮食禁忌:1、忌食硬固、煎、炒、油炸和辛辣的食物;2、忌食生冷瓜果和果酸及易使胀气的食物。
忌吃食物
酸奶空腹的时候饮用酸奶,胃酸大容易把乳酸菌给消灭掉,大大降低其保健作用,会引起胀气等情况加重股疝。碳酸饮料也少饮用为好。
石榴容易导致胀气,所以少食用为好。柠檬、芋艿、番薯等也少吃为好。
辣椒刺激会引起咳嗽,人在咳嗽的时候腹压会加大,引起疝气发作。辛辣食物尽量不要食用。
您好!
问题分析:疝气手术是临床常见的小手术,不要太担心,情绪放松不要过于紧张,手术后注意避免过于油腻,饮食要清淡。
康复指导: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有利伤口的恢复。补充多种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有要注意不要感冒,避免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
感谢您关注问病网,祝您健康!
疝气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正常组织或脏器通过潜在的腔隙,由原来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实际上,老百姓所说的疝气主要是腹股沟疝。疝气发病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儿童疝气在一岁以内是有可能自愈的,但一岁以后的疝气就不可能自愈了,应该手术治疗。所有成年人疝气都需要及时手术。
疝气手术怎样做才好呢?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近两年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断治疗疝气,显示了创伤小、诊断明确、修补彻底和恢复快的优点,是现代疝气治疗的最佳选择。
腹腔镜从腹腔内可以轻松、全面地查看双侧腹股沟,能够及时发现平时因没有发作而被遗漏的对侧隐匿性疝气(大约20%左右),这样一次手术就能同时解决双侧疝气,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第一次术后1~2年因对侧疝气再次开刀的痛苦。
儿童疝气只需要在肚子上开1~2个指头大小的孔,术后一天就能下地活动、办理出院。对于成年人疝气也只需要在腹壁上开3个小孔,病人术后2天一般就能出院,平均5天后即可恢复日常活动。加上腹腔镜技术可以一次性修补斜疝、直疝和股疝区,因此腹腔镜与其他开刀方法相比,修补更为彻底,达到了“一次手术享用终身”。对于传统疝修补术后疝气复发的患者腹腔镜更是个福音,因为腹腔镜避开了以往手术区域,化解了复发疝再手术困难的问题。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
疝气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疝和小肠疝。
水疝: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分为交通性与非交通性两种。
症状:逐渐增大,按压不可消失,无痛感。
小肠疝:分为直疝、斜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切口疝等。
一般症状:站立时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顿疝、绞窄疝则有疼痛感且很难推回腹腔。小肠疝若任其发展极易发生粘连和嵌顿,因此应及早接受治疗。
疝气的危害是很明显的。姑且不论自身的痛苦与不便,更重要是还是对自身健康的破坏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围人的歧视和误解、生活的困难、自身的痛苦、甚至造成不孕不育、自卑和抑郁的不健康心理和残缺的性格等等,让患者苦不堪言。疝气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囊颈受损,产生粘连、铅顿疝、绞窄性疝,自身免疫调节能力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肠坏死、肠梗阻、腹膜炎、毒血症等,甚至会危机生命!
腹股沟疝如不及时治疗,疝块可逐渐增大,终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长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生命。做儿女的应该怎样尽孝心,如何面对。尤其是小儿疝气,由于身体比较稚嫩,器官发育还不完全,因此,家长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权衡考虑。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16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伤风感冒怎么做姜汤,教你做红糖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