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脑梗塞toast分型,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如何治疗脑梗塞?)

妙手生春 2023-07-29 08:41:24

一、脑梗塞的早期表现

1、 视物模糊

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科蒂对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

2、 偏侧麻瘫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至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3、 哈欠连绵

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4、 口吃

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5、 一过性黑蒙

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最近,挪威医生科蒂在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发现11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二、脑梗塞的检查诊断

1. CT检查

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CT显示梗死灶为低密度,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大小,较大的梗死灶可使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但脑梗死起病4~6小时内,只有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的病例在24小时后才能显示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且小于5mm的梗死灶。后颅凹梗死不易为CT显现,皮质表面的梗死也常常不被CT察觉。增强扫描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出血性梗死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内有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区,与脑血肿的不同点为低密度区较宽广及出血灶呈散在小片状。

2. MRI检查

MRI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3. 常规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4. 特殊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

三、脑梗塞的治疗

1. 急性期一般治疗

治疗原则为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防治压疮,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应当把患者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由于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若不给予合理的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这时即使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2. 脑水肿的治疗

(1)甘露醇 临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有效的脱水剂之一。

(2)10%甘果糖(甘油果糖) 可通过高渗脱水而发生药理作用,还可将甘油代谢生成的能量得到利用进入脑代谢过程,使局部代谢改善,通过上述作用能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消除脑水肿、增加脑血容量和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3)利尿性脱水剂 如呋塞米(速尿)、利尿酸钠可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

(4)肾上腺皮质激素 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调节,具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休克作用,但一般不常规使用。

(5)人血白蛋白(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中分子量的胶体在产生胶体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液体保留在血管腔内,一般不常规使用。

3. 急性期溶栓治疗

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溶栓治疗可采用链激酶、尿激酶。抗凝剂可使用肝素、双香豆素,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

(1)超早期溶栓治疗 可能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①药物溶栓 常用尿激酶(UK):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不推荐用链激酶(SK)静脉溶栓,因易引起出血。②动脉溶栓疗法 作为卒中紧急治疗,可在DSA直视下进行超选择介入动脉溶栓。尿激酶动脉溶栓合用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可能对出现症状3~6/h的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卒中者有益。

(2)脑保护治疗 在缺血瀑布启动前用药,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包括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化酶、巴比妥盐、维生素E和维生素C、21-氨基类固醇等),以及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电压门控性钙通道阻断药、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药和镁离子等。

(3)抗凝治疗 为防止血栓扩展、进展性卒中、溶栓治疗后再闭塞等可以短期应用。常用药物包括肝素、肝素钙(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治疗期间应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须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药,处理可能的出血并发症。

(4)降纤治疗 通过降解血中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巴曲酶(Batroxobin)、去纤酶(降纤酶)、安克洛酶(Ancrod)蚓激酶等。

四、脑梗塞的注意事项

1、 注意忌中断药物治疗

不能中断抗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治疗。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改善症状降低复发,而有效地中西医合理并用是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主要治疗原则。

2、 注意忌降压过度

降压过度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正确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3、 注意忌生活不规律

道理同劳累过度一样,是导致脑梗塞复发的诱因之一。

4、 注意忌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

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压波动或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易引起脑血栓的形成。

5、 注意忌嗜烟

烟中的尼古丁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6、 注意忌酗酒

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酗酒是引起脑梗塞的诱因之一。

如何治疗脑梗塞?

问题一: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脑梗塞饮食原则: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缺钙可促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每天 摄入 1 克以上的钙,可使血压降低;镁与钙的作用相似,应多吃粗粮、坚果、 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多吃蔬菜、香蕉、薯类和纤维素多的食物;每天吃奶类、 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皮、蹄和荤菜;食量与体 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少糖膳食,应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 克左右。
脑梗塞食疗方剂
1、黑木耳6 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 个,红枣10 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脑梗塞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 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 硬化的作用。
5、脑梗塞病人饭后饮食醋5-10 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问题二:得了脑梗塞应该如何治疗,怎么治疗最好,能完全治好吗病情分析: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意见建议:血液稀释疗法:目的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所改进微循环和补充血容量不足,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和706代血浆等 查看原帖>>
满意请采纳

问题三:轻微脑梗怎么治疗最好,平时应该注意什么1、早餐最好的就是黑米稀饭煮好后打碎了再加上1-2个鸡蛋搅碎后到锅上烧开,中餐及晚餐就是主食加肉类、蔬菜,主要的就是牛肉、猪肉、鸡肉、土豆、小白菜、大白菜、包菜,一周可以吃1-2次的海虾,1-2次的鳝鱼,就这几样菜换着花样吃,尽量炖的烂烂的,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每天一次固元膏,一次一勺,可以与黑米糊一起搅匀吃。 2、忌食一切寒凉,河鱼河虾不要吃,忌食辛辣、油腻、易上火的食物。水果不要吃。常见的泻气、疏肝理气的食物如萝卜、山楂、槟榔、香菜、紫苏叶、薄荷、金桔、菊花、玫瑰、木瓜等都不要吃。常见的利尿、利水、除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西瓜、黄瓜、鲤鱼、鲫鱼、金针菜、莴苣等都不要吃。 3、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泡脚,至微微出汗,泡脚后可以搓耳朵、梳头,补肾气。一周加2次艾叶泡脚。最好用桶泡。泡脚后可以按压十个脚趾,特别是第二第三脚趾的眼睛反射区。 4、可在室内做背部撞墙,一次10-30分钟,一天1-2次,具体做法是:在离墙10―15厘米处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钟撞一下,并随着节奏自然呼吸。碰撞的顺序依次是背的上部、腰、下部、左右肩胛和左右侧背,争取整个背部全部撞到。背部撞墙法虽然很简单,但在锻炼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一开始最好只做5―10分钟,再逐步延长到30分钟左右。 5、转腰操:每天转动腰部,活动、放松、 *** 内脏,能有效地改善各脏器的供血,最好能每天转1-2次,一次10-20分钟。具体的做法是: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手臂自然下垂,两眼目视前方,上半身保持正直,腿、膝也要伸直,不能弯。先将腰向左侧送出去,然后再往前、右、后,顺时针转圈。整个过程要慢,双肩不能动,双膝不能弯,慢慢转上30―50圈,要领同上,再逆时针转30―50圈。做的时候动作一定要慢,要连贯,并且呼吸要自然,全身要放松。最好放在早晨及下午做,空腹时更好,做完后喝一杯温开水,坚持半个月后,效果就会很明显了。 6、可以在每天的11点至13点搓热胳膊上的心经,特别是少海穴,然后再搓热腰部的腰俞穴,这是补肾最有效的方法。 7、一定要注意对身体的保暖,天冷了要及时添加衣服;夏天在空调房间一定要穿有袖子的衣服,要穿长裤、穿袜子;不能在家光脚走路,冬天在家要穿有后跟的拖鞋;平时不能坐凉地、石头地上、不能坐铁凳子上;晚上睡觉时一定不能将手臂、脚放在被子外面睡觉,夏天睡觉时最好穿棉袜。
希望采纳

问题四:轻度脑梗塞如何治疗建议:1、坚持用药治疗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坚持可靠的中西药合理并用的多靶点防治,因为脑梗塞复发率高,而且复发远重于初发,我国由于二级预防(改善症状,防止复发)工作做的不好,脑梗塞复发率是国际平均水平10%的3倍,目前我国也针对于此特意拨款研发了我国首个着眼二级预防二次研发了一个现代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它是临床主要应用于治疗脑梗塞(轻/重度脑梗塞)的长效中药,具有对脑梗塞形成主因-血液和血管病变持续防治的作用,能够为轻度脑梗塞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脑内环境,能够有效的防止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进而防止血栓再次产生;并且能够对已发生的病症进行多靶点治疗,改善脑组织血氧供应,防止病变发生以及进展,是临床治疗脑梗塞安全可靠的主要中成药物之一。2、良好的饮食习惯过多食用高糖食物,可使血液粘稠度加重;饮食过咸可导致血液凝滞;吸烟、饮水过少、不吃早餐等生活习惯也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而诱发血栓形成。日常生活中应保证足量饮水,睡前一杯水,起床一杯水。如有必要,半夜加一杯。 (1)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2)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宜采用蒸、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3、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柔软体操,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极重要的防治作用。应注意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防止意外,如摔跤、骨折、扭伤等。锻炼时间及程度应以不感到疲劳为度。4、保持情绪稳定情绪过于紧张,可引起血管痉挛,血压骤升,血液变稠,从而影响人体正常血液循环,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而且健康的心态更利于脑梗塞病症的恢复。

问题五:得了脑梗塞怎么办?治脑梗塞怎么选择药物?脑梗塞除点滴疏通梗塞外,还应该配合针灸治疗,这样康复的几率会快些。脑梗塞肢体偏瘫以针灸治疗最显著,针灸治疗以促进肢体功能尽快恢复。体针治疗重在 *** 瘫痪肢体,使经络疏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费褪。头针治疗,直接 *** 诸阳之会,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动五脏六腑之经气,促进肢体恢复。通过醒脑开窍、体针配合,可以使脑梗塞病人的运动水平和智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使患者减少残疾的程度,是更多脑梗塞病人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 患了脑梗塞是可考虑吃些中草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的,也可考虑吃中成药步长脑心通胶囊、华佗再造丸或偏瘫复原丸来治疗的,还要注意功能性锻炼。可以采取一些患侧肢的被动或主动活动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问题六:人得了脑梗塞该怎样治疗?脑梗塞,包括血栓性脑梗塞、栓塞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和多发性脑梗塞四个症型。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血管意外性疾病,具有发病急骤,反复进展的病变特点。所以对脑梗塞患者的最佳治疗,是应该包括清淡饮食调节,功能康复训练,中西药物的合理并用,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合理控制这样一种综合性的有效治疗,才是尽快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症状,降低脑梗塞高复发率的最佳治疗方案。 饮食调节: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可多选择脂肪含量较少的鱼肉、去皮鸡肉等;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防治脑梗塞食物: 芦笋:含有多种甙类化合物,芦丁、甘露聚糖、胆碱、叶酸等对心脏病、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红薯:具有消除活性氧作用,活性氧可诱发动脉硬化。 卷心菜:能使胆固醇转化为酶后排出。 芹菜:嫩芹菜捣汁加蜂蜜,可防高血压。 芹菜连根与糯米同煮稀粥,治疗冠心病。 芥菜: 煮粥可以高免疫力,冲茶降压。 大白菜:含微量元素硒---是心脏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 大蒜: 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浓度,延缓血管硬化,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动脉硬化减轻,预防血栓形成。 蕨菜: 含萝卜素、Vc、蛋白质、纤维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及16种以上氨基酸,具恢复脑细胞功能,安神降压。 大葱: 有消除血管内不正常凝固,防止动脉硬化。 番茄: 含番茄素,能够保护低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破坏,可减少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肌梗塞和高脂血的发生,防止动脉硬化。 黑木耳:能降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特殊效益。 黄瓜: 丙醇二酸在人体内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有预防冠心病的功效。 苦瓜: 富含VB1,维持心脏正常功能。 内含Vc,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等作用。 菠菜: 含大量抗氧化剂,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即能激活大脑功能,又可增强活力。 南瓜: 含多种微量元素,对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木瓜: 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能软化血管。 草莓: 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物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溢血有很高临床价值,对高血压有一定功效。 猕猴桃: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果胶、鞣酸、柠檬酸、黄酮类物质,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尤其Vc和硒含量丰富,长期食用,可降血压、血脂等症。 猕猴桃汁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不齐,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 杏: 食用杏仁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西瓜: 西瓜汁富含VA、B、C和蛋白质、葡萄糖、果糖、蔗糖酶、谷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苹果酸、番茄色素、磷酸及钙、铁、粗纤维等,对高血压有很好作用。 柿子: 柿叶含大量VC,具有降压、保护心血管作用。 柿子中含维生素较一般水果高,对于心脏病、心梗、中风都大有益处。其含有一种酚类化合物,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柑橘: 在水果中,柑橘含抗氧化成分最高,可预防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核桃: 生吃核桃与桂圆肉、山渣,能改善心脏功能。 石榴: 软化血管。 枣: 辅助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缓和动脉硬化。 苹果: 每天食300g,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即可下降,血管也不会硬化。 康复训练: 应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不宜做剧烈运动,跑步、登山均不可取,可进行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应根据个人......>>

问题七:得了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啊?要注意多喝水,体内水分增多,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粘稠的程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同时,要注意调节饮食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安排,控制热量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和动物油。解决的根本就是清血垢,然而长期服用对身体确实不好,而且药效逐渐减弱。最好有天然生物调理、无副作用又有效的疗法,比如多肽地龙疗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脑梗塞的症状和治疗

脑卒中的特点包括:1.起病的集聚性,是指该病不存在先兆症状,一般表现为突发的半身不遂、失语或者偏瘫;2.损害的局灶性,是指只损害缺血部分脑组织的功能。比如损害基底节区可引起偏身麻木、无力、运动障碍等,损害颞叶可引起突发记忆力下降或者失语,损害脑干可引起构音不清、视物重影等。脑卒中现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并且脑卒中还会造成偏瘫、感觉障碍、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大小便障碍等自主神经问题,这些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恢复后,很多患者功能状况都不如从前。所以,应该加强卒中的预防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教育知识,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治疗:
处于不同时期的脑梗塞,治疗药物不同。超急性期治疗时在规定时间窗内,以溶栓、开通血管为主要治疗目的。若超过时间窗后进行溶栓或开通血管治疗,可能导致患者颅内出血,加重病情。急性期治疗以改善患者脑血管循环、进行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查明危险因素为主。恢复期以康复锻炼为主,帮助患者预后恢复,药物作用较为次要。

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脑梗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脑卒中,目前基本上二级以上医院都有卒中中心,一般都在一楼,而且有非常醒目的标识,就是专门针对脑梗、脑出血这类疾病。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当然就是溶栓了!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药物治疗是其中一项主要的防治措施。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治,国内相关指南对卒中药物的具体应用提供了推荐意见,然而不同指南之间在证据的来源、推荐意见和方法学等方面略有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医生的决策。

临床指南是缩小当前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差距的决策工具,高质量的指南可直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决策依据,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结局,科学配置医疗资源。

01? 如何运用国内脑卒中指南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随着对脑卒中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药物治疗脑卒中的靶点趋于清晰,该领域的临床研究随之迅速进展,为临床指南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检索近5年国内脑卒中指南,对其中药物治疗部分的推荐内容和证据等级进行对比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1)国内指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给予静脉溶栓药物的时间窗虽各有推荐,但可以看出目前溶栓时间窗在逐渐扩大,然而结合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最有效的仍是在超早期内(<4.5小时)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静脉溶栓,且越早溶栓,获益越大;另一方面,在国内最新的指南中可以看出溶栓的适应症在逐渐增多,然而最终是否获益难以在上述指南中寻求出肯定的结论,尚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2)基于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临床研究结果,双抗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于轻型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明确,成为国内最新指南一致推荐的治疗方案。

(3)心源性脑卒中的抗凝启动时机仍是目前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

(4)由于缺乏更多高质量和更大范围的临床试验,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神经保护剂在临床中的推广和使用。

(5)各指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血压管理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观点,但均基于个体化原则。

(6)虽已有研究结果为指南推荐脑卒中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证据,但由于缺少脑卒中急性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相关研究,故而影响了该条建议在指南中的推荐强度。

(7)临床实践的有效与否与指南推荐意见的强弱并不一致,仍需更多高质量和更大范围的临床试验以提供最强有力的证据。

(8)在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面,我国脑卒中指南需要提升的空间较大,应主要从参与人员、严谨性、应用性和独立性4个方面进行改进。

02?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哪些?

目前用于溶栓的药物主要有以下2种,第一代溶栓药:尿激酶;第二代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有效溶解血栓且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其出血风险小,但是价格昂贵。尿激酶具有疗效显著、无抗性、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因此被临床广泛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发病 3 小时以内效果最佳,最迟不超过4.5小时。尿激酶的应用,也是用药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早期即发病6小时内应用。因血栓老化后无论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还是尿激酶都难于起作用,且易引起出血。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格选择适应证,年龄,排除脑出血,无出血素质、无肝肾功能障碍,治疗前后应检测血小板数目、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肝肾功能。若发生出血,立即停药,并使用降纤溶药物;

②时机问题:争取6个小时以内;

③剂量问题:根据个体经验,小量有效则不用大量;

④治疗有效者不要骤然停药,停药后还要使用其他作用较弱的抗凝药物,巩固疗效,避免复发。


03?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治疗作用特点有哪些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治疗的药物,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但是溶栓后也容易发生血管再闭塞、出血等并发症。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血栓形成、栓塞及血流动力学紊乱,溶栓治疗是脑梗死一个根本性的治疗方法。

有研究表明,发病6小时内是缺血治疗的时间窗,6小时内溶栓,既可缩小病灶,又可使神经功能恢复好,且较为安全,与其他药物相比,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第二代溶栓药物,对人体无抗原性,是一种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能选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且溶栓作用局限于血栓形成部位,特异性更强,半衰期较短,溶栓效果较好。

通过上述讲解,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作,即我们常说的脑梗急性发作时,时间就是生命。溶栓药的使用无论是第一代的尿激酶,还是第二代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都有时间限制,并且越早越好。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耽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7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