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不加糖作者:
引子“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俗语很多人都知道。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有些药还是很难喝的,尤其是小孩子。门诊,我们同样碰到很多成年人询问,如果吃熬的汤药,能够加糖吗?
为此,介绍一些关于中药能不能够加糖的问题。
首先声明,如果喝我开的中药,请不要自作主张加糖矫味。
具体我们来看看:糖有白糖、红糖、麦芽糖,还有冰糖。
白糖性平,润肺生津;红糖性温,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瘀;麦芽糖甘温,健脾开胃,润肺祛痰止咳,缓急解毒。冰糖味甘,性平,补中益气,和胃润肺。
所以糖也是一味药。那么自然就不能够随便乱加了。
不当加糖的害处:我们来看看这样做导致的害处:
首先,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候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其次,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疗效。
第三,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类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与之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喝药可以使用的技巧:那么,既然矫味的糖不能够添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苦口良药呢?喝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技巧?
一是留心服药温度。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尤为敏感,因此,苦味汤药的温度应把持在15℃~37℃。
二是留心含、咽中药的部位。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尤其是舌尖。因此,药液进口后,最好将药马上含在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三是留心服药速度,药汁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服用时宜快不宜慢。四是服药后可立即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
其实前面我也写过一个关于糖浆剂的文章《90%的人咳嗽都喝它,但是基本没有用》,大家可以翻来看看。或许对于还有更多帮助。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剂口感大多都比较苦,有的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尤其是孩子哭闹拒绝服用时,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药去,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喝汤药时最好不要加糖。 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可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白可以祛寒,治风寒、感冒等等。中药讲究药性,每味药都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补益药多属味甘,服用时一般口感较好。苦味药多用于清热,因而其“苦”是有一定目的的。喝中药时不应随意加糖,其主要原因是,若加糖既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又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例如,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有效成分就会发生降解。另外,有些药必须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发挥出疗效。而补肾中药如果用淡盐水送服,则可增加疗效。因此,中药里 不可以加糖 。
良药苦口,作用最好,但一般苦的药其治疗热病,也就是苦能泻热,加糖尽量不加或稍加为好。
中药煎成的汤剂多数苦涩味很浓,往往有些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一般的人遇到这种情形也不会反对加糖,因为药房出售的各种冲剂、糖浆、膏之类的成药都是加糖的甜药。其实,这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想法。药里加不加糖,能否加糖,是一门深奥而严谨的学问。医师开的是苦药,就必须苦口咽下去。为什么呢?
1.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铁、钙等元素和杂质,一旦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与之相合,就会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浑浊、沉淀。这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2.有些药必须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发挥出疗效。若加糖,则失去了这种作用,也达不到治疗效果。
3.糖可以干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热药的药效,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如马钱子极苦,加糖就会降低药效。
所以,还是少加,不加,最好的疗效哦!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5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酒的保健作用,适量喝白酒的好处
下一篇: 这种药一片只要几毛钱,却可以预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