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很多看似毫无相关的事物,也一定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联系在一起。“跨界者善于将散落在脑海里的珍珠串联起来,即便是那些看起来最风马牛不相及的想法和概念,他们也能把它们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神奇的东西。”
跨界思考
“不论你想到的多么独特或者新奇的方法,肯定 有人已经想到了并且在做了,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然后跟他们学习。”我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就采用了这个策略。对于中医爱好者和打算重新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我想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如果打算用中医思维来看病,肯定是经过了很多找寻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完全不够,甚至有时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那么,我就想,怎么找到一个方法呢?如果不找方法或者分步走,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那么就和本科学习中医的结果是一样的。
辛亏自己“搜商”还行,我就找几个社交和论坛看看哪些比较热门,然后看看大家对于学习中医怎么说,找到学的比较好的朋友,看看他们怎么做怎么说。经过几个月,我把这些东西也琢磨的差不多。脑袋中先有了个大轮廓。有时候想,这些任何人都是要经历的,只是因为网络的关系,我把这个过程缩短了而已。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不同行业的知识应该怎么来跨界起作用。因为很多时候,在一个行业司空见惯的方法,如果运用到另外一个行业往往可以产生翻天覆地的效果。我觉得,中医的学习应该有这些方法。对于爱好者或者跨界学习的人尤其重要。因为已经有大把的经验,如果可以转换,那么事半功倍。
对于中医学系,很多人强调悟性的重要性。曾经和朋友讨论过什么是悟性。因为以往都会不自觉的认为悟性就是类似道、佛,某一天这个窗户纸就被捅破了呢。我很长一段时间,花过很多时间想,悟性和中医或者说悟性和其他很多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有一天突然想,可能就是一个基于理性思考过后的某一天的熟练吧。但是不是很明确。不知道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思考。
有一次看《百鸟朝凤》,有个镜头对我冲击挺大。类似“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这些,可能就需要一个沉浸的过程。时机或者火候到了,悟性就来了。各种知识的交通就出来了。
关于悟性,我始终觉得还是有章法的。类似你记忆足够的数学公式和公理,那么之后解决很多问题,交通各类知识的能力可以显著提高。我觉得中医的悟性,其实也是在记忆足够的基础知识库的基础上的各类知识的交通和组织系统化过程。
几个发散点
不论是黄煌老师的方病人三角,还是病因病位病机三要素。我当时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可能有一个自己的模型。因为在搜索引擎领域(SEO),也有一个三要素,来决定一篇文章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当然关联因素还有很多),越精准,排名也前。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中医的这些因素,越准确,靶点正中,治疗效果越好。
人对于形象和立体直观的东西,记忆和理解总是更深刻。俗话说的听理百遍,不如见仙一面。如果可以把中医所有的要素都形象化,那么对于期间的关联性可以一目了然,学习起来也可以更直接,“看得见摸的着”。
(中医辨证论治三要素是病人当前情况,是一个截面,病势是趋向。)
(病势是时间线)
或许有人考虑,这个过于单一化简单化。关于这个问题,我之前的文章反复强调了一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如果不让人先迈进一只脚,那么很难两只脚都迈进来。后来我想了一个更好的比喻。
深水中如果有一个运动旋转的点,那么在水面可能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圆形波浪圈。一个是本源,一个是支流。从水面到运动点,就形成一个漏斗。从下往上的每一个截面,圆形大小不同,代表表现多寡不一。或者说病人的症状不同。或者说反应浅层次症状本质的深层次症状不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一个截面作为切入点呢?我觉得完全可能。
等介入进去,再做往上或者往下的考虑。
中医莫比乌斯带姚梅龄说的一句话,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尤其中医,里面很多东西或者说道理其实就是来自于生活实践。有时候你从常识如认识,或者说把自己先归零,先放空,先空杯,你收获会更多。如果往杯子里面放满了沙子,石头,再装水,是装不了多少的。他这面很广,也很有意思。有时候甚至让你突然转不过弯,如果没有刹车好,就过去了。有些类似莫比乌斯带,能够把空间转过来。你知道了就简单了,不知道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思考或者说类比,其实也是生活中所来,没有任何神秘也没有任何偏见。
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和约翰·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就是说,它的曲面只有一个)。
风物长宜放眼量。很多事情都如此。因为,在时间线上,会出现不同的东西,期待你链接起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它们都站在你这边。好风景会出现的。
另外,我猜你可能喜欢,点击可 :
刘英锋老师咳嗽思维导图下载
读了这些语录,你就明白为什么姚梅龄老师总是给你惊喜。
姚荷生学术思想资料下载
或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我对中医讨论的文章。
以上内容由“陈大夫说中医”原创
如需加白名单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于后台回复"转载"
陈大夫说中医(ID:qianchengyihua)
官网:
微博:weibo.com/tcm6
?2016 TCM6 保留所有权利
关注我们,为中医发声
▼往期内容
1、风物长宜放眼量释义: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
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3、《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是近代诗人毛泽东于1949年4月19日所写的一首诗。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4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辟谷的好处,辟谷对身体的改善
下一篇: 盘点,世界上最致命病毒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