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习惯和用方习惯,每个成熟的中医都会有。这是不可避免的。一则因为地域特性,二则因为经验成熟。通俗的说,就是用起来顺风顺水又顺手。在江中,有几个方子用的很有特色,一个是上焦宣痹汤,还有一个是银翘马勃散。今天闲聊上焦宣痹汤。怀揣好东西,总是希望和人分享。虽然可能盲人摸象,只说了一端,但是算作引子,大家重视一下也好。
不论认识深刻与否,在临床跟诊过程中,上焦宣痹汤无疑是刘老师常用的方子之一。我有时说,如果来江中进修,能够学到上焦宣痹汤的使用,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非常值得的。我觉得,这个方子会用,那么你很多疾病,尤其是咳嗽,慢性咽炎的效果应该会提升二十百分比。
一方一药的研究和使用,是方证的习用方法。虽然不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辨证论治目的,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方法总是阶段性的。不可一蹴而就。姚老师虽然曾经说过:百家争鸣虽好,但是总是存在最好的方法的。但是相对而言,退而求其次,能够熟练使用好方也能够有很不错的中医疗效。
引子
这个方子非常不起眼,方子很简单。出自《温病条辨》的46条“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但是实际上是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来的。我们来看看药物组成:
郁金,枇杷叶,射干,通草,香豆豉。
用刘老师的话说,没有一味将军药,即没有所谓的很有偏性的药,但是用起来却又大天地。不要小看这个方子,有时候用起来能够派上大用场。
方子虽然是吴鞠通的,但是真正发扬的却是姚荷生老先生,首先推广的是姚梅龄,然后伍炳彩用的很多,刘老师用的也很多。
神方上焦宣痹汤
理论依据应该是姚荷生老先生的少阳三焦膜腠理论。所以可以搜索来仔细阅读下。主治病证有:湿中夹热,郁痹上焦。具体而言,运用范围推广到了顽固性咳嗽,慢性咽喉炎,湿热性胸痹、心悸、多汗和眩晕等疑难杂病。上焦湿郁有热的很多病证都可以使用。
上焦宣痹汤平淡的药物,轻灵取胜,简单的五味药物,能够宣透上焦的湿热,清解上焦的郁热。
简单介绍一些使用情况,有胸咽自觉痹阻与轻度的郁热现象都有使用。很多人都有,喜欢清嗓子,但是呢,又不会太不舒服,有时候感觉胸里面有个东西,想要咳嗽出来,但是用不上力,感觉不在喉咙里面。
梗阻感。那么怎么分辨梗阻感呢?
觉得胸咽部位有点不通,或者梗或者闷,或者有压迫感,或者感觉胸前有点东西,但是病人自己也搞不清楚。
很多人首先想到了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这个是需要鉴别的。一般而言,梅核气无形,而这个会发现比如有感冒病史,用电筒看看咽壁,可以看到滤泡或者漫肿大(就是有形了)。
喉痛的梗阻感病人其实特别多,问咽喉一定要问梗阻感。因为现在一般都去用西药,可能痛也消了,痒也消失了,但是呢,遗留下来了梗阻感,而且越用抗生素越梗。这个时候就要想到这个是不是湿热上焦了。如果用上了半夏厚朴汤,那么你喉咙可能就更干,然后更痛了。
郁热现象,比如会有点烦,有点口干,咽喉有点红,睡觉有点不踏实,或者摸这个脉搏,会有点快,或者一吃点辣的东西就喉咙痛等。
喜欢咳咯清嗓子,有痰感,但是咯痰不爽,痰白而粘稠不易出(因为痰在角膜里面,不在气管里面,所以固着在那,很难搞出来,也是病在焦膜的一个特点)。
舌象脉象可以没有什么,或者舌质有点暗红,舌苔薄白腻,或者脉两寸都是沉的,或者一寸沉一寸浮的(如果两个都浮,那么就可以考虑下银翘马勃散)。
内容虽然仅仅都是很小的部分。但是希望让你引起对上焦宣痹汤的重视。不仅是在碰到所谓的梅核气,只会想到半夏厚朴汤,下次还知道有个湿热上焦的上焦宣痹汤。要从辨证论治角度认识和说全,有点难度。大家取一瓢也好。
案例分享临床中,刘老师上焦宣痹汤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现在分享几个论文中的案例:
参考文献资料:1,《从三焦理论看上焦宣痹汤的灵活应用》
2,刘英锋上焦宣痹汤的临证活用
上焦宣痹汤,还有很多的加减。比如合上止嗽散,或者三仁汤,杏仁汤,温胆汤,小柴胡汤,泻白散,三拗汤等。如果想要完整论文《从三焦理论看上焦宣痹汤的灵活应用》完整版,可以关注本微信公众号“陈大夫说中医”,并回复数字“41”即可。
另外,我猜你可能喜欢,点击可 :
刘英锋老师咳嗽思维导图下载
近800本中医古籍医案整理下载
读了这些语录,你就明白为什么姚梅龄老师总是给你惊喜。
姚荷生学术思想资料下载
或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我对中医讨论的文章。
陈大夫说中医(ID:qianchengyihua)
官网:
微博:weibo.com/tcm6
?2016 TCM6 保留所有权利
关注我们,为中医发声
▼往期内容
咳为肺所伤,其治在肺。嗽为脾湿所动,其治在脾。咳嗽初伤肺气,引动脾湿,则肺脾同治。
小儿咳嗽与成人咳嗽的区别:
小儿咳嗽:外感俱多,同伤致咳较少,因小儿表卫不固。小儿内伤咳嗽多以伤食咳嗽和肺脾同病者多见。小儿久咳常伤肺阴,临床上以肺热化燥或阴虚肺热多见。小儿咳嗽如误治、失治或病程迁延,可发生喘急导致喘证(如气管炎、哮喘等发生)
小儿咳嗽多有痰,并伴痰稠不易咯出
咳嗽痉挛而剧烈者,痰多粘稠不易咯出
治疗之时,应促使痰稀易出排出,则咳自然缓解或停止
咳嗽总以肺脾两经为主,又常和肾脏有关
小儿咳嗽为肺路不通,应多考虑与脾有关,特别是久咳者
肺多清润,多用清热,喜润而恶燥、畏火,火烁金伤、肝火刑金。
脾的运化要靠脾气、脾阳,脾为生痰之源,故治疗中应注意护脾
痉咳,多考虑与肝有关
咳嗽应对因治疗,少用镇咳类药,如紫菀、百部、马兜玲,多用化痰药,痰清则咳缓。审因辨位求治
咳嗽的辨证论治:
一、定位:
1、辨明在表在里,属外感或内伤,在何脏腑。
咳则胁痛或痉咳者多在肝;咳则尿遗者多在肾;咳痰多而以嗽为主者多在脾;午食咳甚或伴用吐者多在胃
2、西医定位:分上、下呼吸道;咳嗽者病位多在上,为轻,伴喘者病位在下,在里,为重;上、下呼吸道感染多用银翘麻杏石甘汤
二、定性:
1、中医应分清寒热虚实
2、西医应分清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食甚咳嗽:如夜咳多为肺热化燥,宜用加味泻白散
肺卧开而坐合。晨起、夜卧时或运动后咳嗽者,气管有问题,宜清热化痰宣肺
哮喘:“外有非时之感,内有壅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
哮喘有因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而发者,急时治标,缓解期治因(本)
鹅不食草治鼻炎效果好,用以泡酒外搽或煮水吸入
外感咳嗽:
风寒:内寒表证+咳嗽为主要表现(咳嗽,痰白稀薄,鼻流清涕,唇淡舌淡,舌苔白薄(风寒感冒以咳嗽为主症者))。治宜辛温解表,宣肺化痰。方用:杏苏散治疗肺脾同病,咳嗽痰多者;金沸草散治疗单纯性风寒咳嗽者,即本方去细辛,姜枣少用。寒甚兼痰湿者宜杏苏散,苍术不一定加,夹食者加麦芽、神曲。
注意:兼夹症一定要治疗,效果才会佳;山楂酸收少用,鸡内金少用;饮食上鸡、鱼、蛋类忌
风热:风热表证+咳嗽为主要表现(风热感冒,以咳嗽为主症者,咳嗽痰稠等症)。治宜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方用:轻症多用桑菊饮;多用银翘桑菊饮+瓜壳、玄参、麦冬。
舌苔黄者,肺热甚者,加黄芩;气粗气喘者,加石膏、知母,或改用银翘麻杏石甘汤;脾胃虚者去石膏,加板蓝根、大青叶或汤中加米养胃;咽喉赤肿者,加大力、玄参、射干或用银翘马勃散加板蓝根、蚤休,痰多者加川贝;表证明显者薄荷后下;咽赤肿痛者,在上呼吸道者用银翘马勃散,定位在咽喉,加解表宣肺药;下呼吸道者用银翘麻杏石甘汤加清热解表,利咽消肿药。
白芥子刺激性大,量大致呕
化痰药,多选海浮石、瓜壳
清热化痰药,多选罗汉果
桔梗、杏仁为伍,宣降结合,见喘者去桔梗,因其升提肺气
哮喘有为过敏性咳嗽者,加入抗过敏药
鼻炎,药选苍耳子、辛夷花、麻黄、防风
湿疹加白藓皮,用量应大
咳剧者多选僵蚕、青黛
湿热:肺脾同病,咳嗽干哕:A、有咽炎B、湿热型C、夹食咳嗽,呕多为食物D、扁桃体肿大者。(咳嗽干哕,胸痞,咳痰不爽,唇红,舌红,舌苔或黄或白而厚腻)治宜清热渗湿,轻宣肺痹。方用:上焦宣痹汤,如半夏、黄芩、杏仁;见苔白薄者,不用半夏,用枳壳、化红;气喘者加用千金苇茎汤、杏仁、滑石;咳逆胸满加枳壳、郁金、槟榔。
燥热:有阴虚的表现,并以干为主(多因秋燥,阴虚感冒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燥咽干,鼻燥便难,唇红舌红而干,苔薄黄而干)。大便干多肺热肺燥。治宜辛凉宣肺,清热润燥。常用桑杏汤加麦冬;鼻流清涕者加薄荷、桔梗;干呕而喘者,用清燥救肺汤加千金苇茎汤加麻杏石甘汤;便秘者倍麦冬;痰多而粘者,加瓜蒌、川贝;衄血者,加白茅根、茜草。
内伤咳嗽:
肺热:晨间咳甚,痰黄而稠,鼻孔干,或赤烂,面赤唇红,舌红苔黄。治宜清热泻肺。方选加味泻白散,痰多者可加瓜蒌、胆星之类;痉咳者加青黛、蝉蜕、白芍;便秘倍用麦冬;咽红、干燥加玄麦甘桔汤;咳嗽伴呕吐者加灸冬花、灸杷叶。
痰湿:病位在脾,包括痰热、痰火咳嗽。咳嗽痰多,痰白清稀,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唇舌淡红,舌苔白厚。治宜健脾燥湿,祛痰理气。方选:二陈汤加苍术、厚朴、胆星;夹食作咳者,加神曲、瓜蒌、青黛;痰湿郁久化热,咳吐黄痰者,当佐清热,用清气化痰汤。痰多加黛蛤散,化火伤津者,用清金化痰汤,注意使用麦冬。
伤食:夜半咳甚,伴不思饮食,喛腐吞酸,口臭,胸腹胀满,大便稀,手足心热,咳嗽痰多。治宜消食导滞,祛痰除湿。方选:曲麦二陈汤加瓜蒌、青黛;腹胀加莱菔子,忌用鸡内金;苔黄痰黄加桑皮、黄连。
阴虚燥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痰中带血——非一般地阴虚燥咳)。治宜滋阴润燥。方选:沙参麦冬汤。痰中带血,加茅根、藕节、阿胶;盗汗颧红,加银柴胡、全皮、麦冬、知母;燥咳有表证等,当属秋燥,用桑杏汤;有干呕喘息者,当用清燥救肺汤;有痰,加瓜蒌、川贝。
肺脾气虚:哮喘,慢性咳嗽。咳嗽无力,痰白清稀,少气懒言,面白唇淡,舌淡苔白。治宜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治疗,偏脾虚者,神倦懒言,少食便溏,选用六君子汤;气虚津乏,苔少略干者,选用人参五味子汤;偏肺虚者,声低息微,短气不足以息,选用黄芪汤。
师个人经验:
一、咳嗽应辨病辨证相结合,以期效佳。在临床上,除了从中医角度辨证外,还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手段,如上感,应注意利咽解毒和宣肺化痰相结合,常选用银翘马勃散、上焦宣痹汤之类,下呼吸道感染应注重降逆化痰,常选用清金化痰汤,六安煎之类。中医辨喘常以气息而言,小儿出现喘症,病已深重,故临床当结合肺部听诊,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二、注意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肺娇脾弱,治疗时注意肺脾同治;心肝有余,治疗时注意清心泻火,平肝熄风。
三、注意清润化痰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四、注意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
晚上睡觉时,由于我们的身体处于平躺状态,腹部器官和横膈膜(胸腹部分界处)被抬高,会对肺部放松产生一定的限制。所以咳嗽症状晚上可能比白天更严重。肺部需要夜间排毒:咳嗽可以清理自己咽喉和支气管内的异物,也是身体排毒的一种方式。而且凌晨3-5点是肺部排毒的最佳时间,所以如果有咳嗽,那就是很多人咳嗽最剧烈的这个时候。夜间血气操作下午1点到3点,我们身体的血气刚好到达肺经。这时,我们身体的肺部开始自我调节和修复。这个时候轻微咳嗽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有抽烟,晚上咳嗽会比较厉害。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肺支气管周围的神经有迷走神经,夜间会相对活跃。迷走神经兴奋会增加肺部的气管支气管分泌,刺激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以有咳嗽时,夜间咳嗽相对严重。睡前饮食不当:长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非常容易引起肺火旺盛、咳嗽,尤其是晚上睡前,如果吃多了,很有可能肠胃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导致消化不良咳嗽。如果晚上因为自己消化不良咳嗽,可以感觉到喉咙里有痰在唱歌。睡眠环境空气干燥,不流通:晚上睡觉时,很多人习惯关门窗,室内空气浑浊,含氧量少,废物多,刺激肺部咳嗽。
睡觉前,你应该打开窗户通风。睡觉的时候也要保持窗户开着,让空气流通。另外,建议睡觉前在卧室里晒晒水,或者在窗户里放一些绿色植物。定期浇水能有效保持室内湿度。对睡眠物体过敏反应:白天很少咳嗽或不咳嗽,晚上睡觉后持续咳嗽,是呼吸道过敏引起的。这可能与被子、枕头有关,过敏原可能是棉絮、灰尘、螨虫。治疗方法:定期清洗被子,保持室内湿度,可以有效缓解过敏。毕竟我们晚上睡觉一般都是采取平躺的姿势,这个时候我们的肺器官和横膈膜就会抬起来。
这是因为如果人的肺部放松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可能会引起咳嗽。这就是为什么晚上会有严重的咳嗽。我经常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我长期食用,很容易引起人的肺部生气,从而导致咳嗽等不良症状。还有,早上咳嗽很可能不是疾病引起的,因为晚上睡觉可能会有一些痰堆积在喉咙里,早上感觉不舒服,想咳嗽排出去。早上最常见的咳嗽其实是过敏,表现为一个月内持续或反复咳嗽。早上剧烈咳嗽,没有痰或痰少。一般来说,咳嗽与身体的肺部有一定的关系。清淡饮食,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4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体外诊断可以监测皮肤癌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