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有时候会被问到吃了药会怎么样?有时候病情真的很难预判。但是有些却需要有个预后转归的交待。不能什么情况都只能说吃吃看。很久以前,看到有个人发了一条微博,大概意思是说,很多中医很谦虚,当医生问到吃了药会怎么样的时候,都会说吃吃看。而不是满口跑火车,放大炮。现在看来,对。但是也不对。
复杂的不确定性
世界是复杂的,人体更是复杂的。所以很多事情说不准。有个不确定原理,不确定原理涉及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用海森堡自己的话说:“在因果律的陈述中,即‘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错误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
即使是最最严密的进行辨证论治,也会由于病人的陈述和医生的收集和知识库,而使得出的结论只能够是无穷接近真理。不可能完全吻合。
就是说,所有辨证论治只能够让方案对治疗疾病成功概率最大化,不可能有“终极好方案”,有一个概率范围。比如,你能够知道到底八十百分比还是九十百分比,或者三十的百分比的准确性。其实就是一个疾病预后的交代问题。
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甚至不重视。往往一句话,哪里说的准。
所以有患者问:医生,吃了这个药会怎么样呢?
医生:吃吃看。
医学,不,应该是人体的复杂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大家千万不要用简单的物理分解的思维看待人体。心理,环境,心态,体质,情感等都是决定你身体生病与否的因素。很多都是测量不到的。
病势
这个就是病势应该研究的内容了。辨证论治三要素:病因,病所和病机。都是当前切片段的病理构成。由若干的这样的病理单元,构成的合力会走到哪里去呢?结合当前个体的其他条件,比如体质,饮食等,也是需要考虑和思考的要素。
从一个角度说,做病势诊断就要考虑到病种了。就是疾病怎么演变怎么转归。更高明的则需要研究发病机理。
包括了起病,传变,病程和转归,需要着眼于病的全称和全貌。
比如,起病,就要考虑缓急,先后和受病途径。病程可以考虑初中晚期。转归就可能考虑病情严重程度,病情是顺还是逆等。
不论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多少,但是肯定是每一个医生应该研究和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字典里没有这个词。
很多病真是只能够回答“吃吃看”,但是肯定不是所有的。
往小了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需要注意的情况应该有个估计。比如,发烧的病人,如果吃了温度更好,怎么办。吃了变得口渴怎么办,吃了拉肚子怎么办等等。这些真是需要功夫。
附一个别人家的病历:
预测和判断
另外,我猜你可能喜欢,点击可 :
刘英锋老师咳嗽思维导图下载
读了这些语录,你就明白为什么姚梅龄老师总是给你惊喜。
姚荷生学术思想资料下载
或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我对中医讨论的文章。
以上内容由“陈大夫说中医”原创
如需加白名单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于后台回复"转载"
陈大夫说中医(ID:qianchengyihua)
官网:
微博:weibo.com/tcm6
?2016 TCM6 保留所有权利
关注我们,为中医发声
▼往期内容
当孩子发烧不断时候,虽然会服用退烧药,但是有些家长没有按照规定间隔甚至多次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那么,退烧药吃多了会怎样?退烧药吃了多久会退烧?
退烧药吃多了会怎样
现在家长们有一些误区,经常有一些孩子家长来问我说我们孩子都已经吃过四次了,药瓶上说了一天不要吃超过四次吃退烧药。
这是一个误解,家长一定要明确,药瓶上说的一天不超过四次就是不要自己不去看医生,诊断不明确就光吃退烧药顶着就会出问题。如果已经看过医生的话,医生诊断非常的明确,告诉你体温一两天内退不下来,这个你是一定要吃退烧药的。中间可以用物理降温,贴贴冷敷的东西都是可以的。不要说吃药吃多了,一定要按量。药吃多了肯定是有毒的,多吃一两次最多是引起恶心和呕吐。
退烧药吃了多久会退烧
一般吃了退热药之后一出汗就退热了。
这个很快的,建议帮宝宝解开衣服的扣子,帮助散热,多喝水,注意休息,一般如果超过38.5度的话,发热反复可以间隔6个小时重复给药。
吃退烧药后又发烧怎么回事
一般情况下,病毒感染发烧都会持续好几天。退烧药的作用只是控制症状,让宝宝过高的体温能暂时下降,不至于那么不舒服。
如果疾病的过程还没结束,退烧以后又烧起来是很平常的事。就像炉火上有一壶水烧开了,我们不想让它沸腾可以加瓢冷水,可只要火不灭,过段时间水还会再开。退烧药就是这瓢冷水,只是暂时缓解症状让孩子舒服一些。
过4-6小时退烧药逐渐从体内被代谢掉后(你可以理解为药效过了),宝宝又会发烧。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宝宝病情没有大的变化,可以隔6小时再服一次退烧药,做好物理降温,然后耐心等待疾病恢复。
对于普通感冒这样的自限性疾病,无论谁都得耐心等待好几天,等炉火自行熄灭才行。不需要一发烧就紧张不已,也不需要每次发烧都去医院。一般发烧2-3天后情况会开始好转,通常不会超过1周。
如果持续发烧超过1周,则一定要重视,需要到医院检查,让医生帮助你查找发烧的原因。
有很多的女生因为在月经期间吃了一些不健康的食物,从而导致自己的身体出现疼痛的现象,有很多的女性在出现身体疼痛后就会选择吃一些止痛药来缓解自己的疼痛程度。那么月经吃止痛药好吗?下面由我为你解答。
月经吃止痛药好吗 服用一些专业治疗痛经的止痛药肯定是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的,但是仍需要注意最好不要长期靠药物缓解痛经,容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痛经时选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药物,如芬必得、消痛灵等,这样更从根本上对痛经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是服用麻醉型的药品,则虽然效果明显,但容易产生抗药性和成瘾性。
吃止痛药来缓解痛经一般适用于痛经情况严重或者应急时,最好不要每次月经来潮时都服用止痛药止痛。长期靠药物缓解痛经可能会导致最后吃什么药都没效果,只能前往医院打针治疗了。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痛经时吃止痛药只治标没有治本。
长期服用止痛药治疗痛经容易产生依赖性,这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造成痛经的原因有很多,痛经也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也就是你必须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从第一次来潮就开始痛经,还是之后的某一次月经开始痛经。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痛经在治疗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再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盲目服用止痛药缓解经痛,如非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月经吃止疼药会怎么样 女孩子进入青春期月经初潮后,除了孕期和哺乳期,“大姨妈”将伴随她长达30多年。这个特殊的“亲戚”给女人带来的不仅仅是那几天的不方便,很多时候带给她们的可能是难以言喻的痛苦,对有些人来说甚至是“痛不欲生”的感觉。于是,在女生宿舍的卧谈、闺蜜的悄悄话甚至是网上论坛里,怎么对付“大姨妈”带来的痛苦成了经久不息的话题。“大姨妈”来了,到底是忍着好还是吃止痛药好?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谈谈这个问题,希望能给女生们一点帮助。
先说说“大姨妈”来时为什么会痛?绝大多数青春期女孩子在月经期都会有小腹痉挛性疼痛,伴有小腹坠胀感和腰部酸痛。这是由于经期盆腔组织充血、未生育女性宫颈管较狭窄,经血外流不畅的关系;另外,月经期子宫内膜会产生一些可引起子宫收缩的物质,比如前列腺素,有些人前列腺素产生的较多,就容易引起痛经。一般情况下,痛经持续时间不长,程度不会很剧烈,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疼痛程度比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服用药物减轻疼痛的话,就属于不正常的病理状态了,需要去医院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控制疼痛。据我国一份女性人群抽样调查结果,痛经发生率约为女性人群中的三分之一,其中十分之一的人痛经严重。
大部分人的痛经是从月经来潮前几个小时开始,逐步或迅速加重,持续数小时至2~3日不等;疼痛一般为阵发性或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有时会伴有腰骶部或大腿内侧部位疼痛;约一半人会感觉后背痛、恶心呕吐、腹泻或头痛,严重情况下可能因疼痛而昏倒。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没有盆腔器官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痛经,一般开始于月经初潮后不久,多发生于未婚、未孕的年轻女孩子;继发性痛经是由于存在盆腔器官的病变而引起的痛经,比如宫颈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腺症等,需要进行妇科相关检查才能确定原因。原发性痛经一般对生育没有影响,而有的继发性痛经就可能对生育有不良影响。其实主要是产生继发性痛经的一些原因,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能对生育有影响。
知道了痛经的不同情况,我们就要注意予以区分。如果痛经属于原发性,而且程度不严重,不影响日常生活,结婚或生育后痛经减轻或消失,可以不做特殊检查和处理。痛时可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在小肚子上,或者喝些生姜红糖水等,以缓解痛经;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好。如果痛经为继发性,比如女孩子时痛经不严重或不痛经,青春期后反而出现痛经或痛经越来越严重,要切记去医院做妇科检查,看看是不是有盆腔器官的病变。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消除隐患,免得以后越来越严重,不仅可能对生育有影响,也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不良后果,严重者甚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3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美国科学家成功3d打印人体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