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很多方法来源于生活,却充满了智慧。通俗易懂,却也行之有效。
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跑步走快了,想要停下来,却发现没有办法立即停止,总会顺着惯性往前再走一段路程才会停下来。
其实,疾病也好,药性也好,甚至生活习惯也好,都有着类似的惯性。
比如,门诊有个病人,酒糟鼻,脸色黄滞,口气重。
喝酒吗?
不喝,戒了。
戒了多久?
两个星期。
喝酒多久了?
十多年。
类似这样的人很多,还有一些熬夜的,也有类似的认识。十多年的积累,难道可以指望几个星期调整过来?积重难返的。喝酒十多年的,就像这个肉啊,在酒里面泡了十多年,借债了这么多,这么久。几个星期是还不清的。这些喝酒导致的后果的惯性肯定会持续很久。所以治病的时候需要考虑。
还有一个药性。尤其是很多丸药。丸,就是缓的意思。当然就是说他们起效速度会慢一下,就像火车,起来的时候慢悠悠的,但是当达到了速度,就可以跑很远。有些疾病的服药就是需要有耐心。可以参考我另外一篇文章《生病有耐心,治病没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病的时候药性发挥到那么深层次的地方,需要药量的积累,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当然了,如果碰到紧急情况,可以不可以急刹车呢?当然也是有。这个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比如用重剂选择速效的办法。可能会损害其他情况,但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比如,有些临床的肾结石病人,合适用八正散,但是有时候会导致吃饭,或者伤正太过,不如用四苓汤啊,三金散啊,来的平稳。但是用上八正散,可能速度会快一些。有一个所谓远期疗效和近期疗效的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这些情况都需要和患者讲明白。
PS:猛烈的方法有猛烈的方法的道理,但是终究不是常法。平稳的办法也很多,也看自己如何选择。治病,也是有策略有方式方法的。选择不同,也要看患者的期望。有时候治病的远期效果还是近期效果,是医患双方沟通的结果。
- END -
更多精选文章,点击以下标题链接:
门诊见闻和“老闹”
姚荷生学术思想资料下载
或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文章。
▼往期内容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3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