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每天在上下班路上花的时间超过20分钟,其产生的压力就足以导致职业倦怠,让员工身心俱疲、对工作玩世不恭,甚至刺激人们离职。这种倦怠风险取决于通勤距离和交通方式,以及工作地点是在城市或者农村。
研究人员分析了在魁北克工作的1942名每日往返上班者的数据,他们的年龄在17-69岁。研究人员比较了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通勤模式,以及不同类型的交通方式,如私家车、公交车、地铁、自行车,和他们情绪倦怠、犬儒主义和职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通勤和职业倦怠之间有着显著联系。
“不过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要视他们的个人条件而决定,”蒙特利尔大学的annie barreck指出,对开车族而言,城市越大,通勤压力也就越大。而在农村地区、郊区上下班的人则感觉没有那么紧张。并且乘客比司机更容易紧张。因为塞车会削弱通勤族的控制感,导致他们还没到公司前,就产生了巨大压力。
不过,在农村地区上下班的人也不能完全幸免。研究发现,那些花很长时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工作效率不高。barreck解释道,在农村地区,公共交通的服务不是很好,其中不可预计以及无法控制的延误风险增加,会导致职员将压力带入工作场所。“甚至骑自行车的人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郊区,那里没有循环路线等安全装置。”
同时,通勤时间也会影响倦怠风险。当通勤时间超过20分钟时,职业倦怠风险会显著提高;超过35分钟时,所有受试者都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出犬儒主义的态度。
因此,barreck建议公司老板允许员工更加灵活的选择工作,以帮助减少交通压力,比如上下班时间避开高峰时期,或者允许员工在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能使公司能够吸引或者留住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2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生姜汤的做法,晚上能喝姜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