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看诊的病人,我都会留一个微信。
有几个用处:
1,就吃药的情况,方便病人联系我。电话的有时候不太方便接,而微信留言,等空闲了可以回复;
2,可以进行必要的交代,并且可以反复看,比如中药忌口问题,怎么熬药的问题,还有一些我看病的理念问题,方便患者了解为什么他的病我会这样处理。因为现在太多广告性质的宣传,很多人被不合适的理念洗脑;最常见的就是肾虚啊,补啊等。很多都是错误的。甚至有很多现在主流的医学的观念也是不对的,往往是导致症状减轻,但是疾病更深入,比如对于发热还有皮肤病等处理,就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不纠正这些观念,很多病压根没有办法好。
3,针对具体的病,可以分享我的诊疗思路,也方便患者了解我的擅长领域;
4,方便患者了解我的最新出诊信息和地点;
但是渐渐我也发现一个问题:
很多人图方便,喜欢发语音,所以我特意写了这篇文章,
就是想要重申一个问题:
咨询留言请发文字,不要发语音
为什么呢?
首先,很多时候,你发过来信息,我可能正在看病,环境嘈杂,听不清楚,也影响其他患者;
再有,有时候病情,如果稍微没有听清楚,就要重新开始听,有些几十条语音微信,还分不清楚是哪条,根本搞不过来,时间真的有限,因为我主要看病谋生,不可能就你一个病人,然后一条一条,还反复给你听的,如果病情急,我也一般建议直接上医院,不要耽搁时间。
再有,患者发文字,可以更好的整理自己的情况,而不会发一些无关的信息,更精炼,也有助我更好的了解情况。
再有,有时候几百条患者留言,而如果患者发的是文字,我一看就知道什么情况,时间允许马上就可以回复;但是如果是语音,就完全没有这样方便了。如果你讲了5分钟,我也得用五分钟听语音,里面可能还有一堆无关紧要的信息,根本回复不了。
再有,如果真有诚意和起码的尊重医生,认真打字也是一个体现。临床中,有一部分病人,往往是随口一问医生,医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回答,最后患者却说,我先去看看医生再说。
再次声明:
微信留言仅仅提供服药反应和相关情况的反馈,还有提供出诊信息的查询。
如果是病情咨询,可以按照出诊时间和地点预约来诊或者付费咨询、网诊。
其他平台:
微信:3383061
现在微信成为大部分人的沟通方式,很多企业也都把微信作为除电话之外主流的沟通工具。但在进行微信沟通工作时,会有特定的潜在要求,比如工作消息忌用语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大致有3点,供讨论:
01适用场合不匹配
当微信用来沟通工作时,首要考虑是场合的匹配性。但语音消息就过于非正式,不用在讨论工作,解决问题的正式场合。
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当领导在参加会议时,手下员工频繁的发来语音信息,还标注紧急字样。领导内心的活动如何,心里肯定想要骂人了。这明显没考虑到领导的工作情景。
所以,语音信息用来沟通工作,场景就不匹配。
02降低沟通效率
工作场合中,相互沟通,处理任务,职场人看重的是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效率。但语音信息,并不能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很多职场人本身结构化思维欠缺,口语表达上,不能简单用一两句话来说明情况。这时用语音来沟通简直就是“噩梦”,但接连收到好几条都是一分多钟的语音信息,让信息的接收人崩溃。这要听到“猴年马月”才能听完,而且听到的信息是片段式,不连贯的。
即使现在微信推出了语音转文字功能,但也要花接收方转化语音信息的时间,而且识别的内容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03个人化情绪浓重
微信语音的好处,是能够进行私密话沟通。语音能够包含很多个人潜在信息,包括精神状态、心情、态度,均能从语气、语调中分析得出。这种个人化情绪浓重的沟通方式,在私人之间,能够加深情感连接,但对于工作场合,反而会暴露出缺点。
文字信息的优点在于,可以刻意掩饰个人的情感(不用过分强烈的语气词)。当你遇到觉得奇葩的事情,你可以用文字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语音信息就容易暴露当下的情绪。
工作中夹杂了情绪,自然会影响到期最终完成的效果。
场合不匹配,降低沟通效率,个人化情绪浓重,明白了这3个原因。下次工作发信息,还是乖乖发文字,别发语音了。
我是向往蓝天得鸵鸟,期待你的故事。
虽然很多网友都觉得微信语音很方便,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按下语音按钮,就可以巴拉巴拉说很多。但实际上微信语音对于接收的一方来说并不友好。尤其是在工作场景中,应当避免使用微信语音交流。首先,微信语音是有声音的,而在办公场景中,往往很多员工在一个大空间里一起工作,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员工是不方便接听微信语音消息的。想象一下,一个十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的办公环境中,如果大家都用微信语音聊工作,你说一句我收一句的,那公司和菜市场有什么区别?
而且用微信语音,就必须通过手机。很多老板都不喜欢员工上班的时候玩手机,如果员工都用微信语音交流的话,老板又怎么分辨员工是在谈论工作,还是在和女朋友聊天呢?其次,微信语音是没有进度条的。很多人一口气能说好几分钟的语音,那么接收的一方就得听好几分钟的语音。而工作中很多细节是需要反复确认的,如果说的一方哪里没有说清楚,或者听的一方哪里没有听清楚,就得从头开始听这么长一段语音,非常影响工作效率。万一对方一口气说了十几条长语音的话,可能就不知道该从哪里听起了。
第三,正规的企业里,一些工作的分配,以及工作报告都是要文字留档备存的,当工作项目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文字聊天记录,来确认责任人。比如领导叫你办某件事情,你全部按照领导所说的去办了,即使事情没有办好,大部分也是领导的责任。但如果领导是通过微信语音来向你分配工作的,没有文字留存,再加上时间比较久远的话,语音可能就无法播放了,或者找不到了。这样一来领导就有可能把办事不利的责任全部推到你身上,这就百口莫辩了。
又或者一个项目,很多人一起讨论,如果大家都用语音的话,最终大家讨论了什么,可能根本没有一个详实的记录,最后项目出现了问题,也找不到责任人。所以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尽量不要用语音,而是通过文字的方式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时候文字还可以作为证据来使用,避免在工作中替人背黑总而言之微信语音是一个方便了自己,却麻烦了别人的功能,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少用,在工作上则能不用就不用。
微信作为人们使用最频繁的工具,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个人正式身份辨识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职场中,成为上级布置任务、彼此协作、结识客户乃至职场撕逼的平台。
天真地以为聊天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截屏功能对于今天大多数人已经是个炉火纯青的技巧。1)A 某人与 B 某人聊到某爆炸话题;2)B 随手截屏,并发送给 C 某人;3)C 兴奋扩散。
在职场中,若传播内容属于需要保密的信息,或是你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某段聊天的存在,建议拨打对方手机(而不是座机,尤其对于部分金融机构从业者,座机自动录音是监管机构的强制要求),手机被录音的概率则要小得多。大部分人手机中并无电话录音功能,有也未必能及时开启。打字的过程本身就是个整理思路、优化表达的过程。习惯使用语音的人,会给人一种只在乎自己方便而不愿意便利他人的印象。遇到心胸狭隘、喜欢恶意揣测动机的人,更是会误以为你怕被截屏对话,对他有所防备。? ? ? ? ? ? ? ? ? ? ? ? ? ? ? ? ? ? ? ??
职场微信之所以普及,是因为微信可以帮助实现工作信息流的高效和快捷的流通。但依然不能忘记需要借微信投射出你积极、健康、严谨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如果工作关系发生在上下级、甲方乙方之间,嘻嘻哈哈、满嘴跑火车容易给人极其不靠谱的印象。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0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适合秋季的运动,秋天做什么运动最好
下一篇: 陈李济咳喘顺丸主治什么效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