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耳鸣感觉,但是那只是一般性的耳边嗡嗡作响,其实耳鸣还有其他的情况,可能大家并不完全知道。引起的耳鸣的原因有很多,治疗方法也各异,所以不能统一地对待,那么引起耳鸣的原因都有哪些呢?耳鸣又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治疗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耳鸣的原因之一是感染和外伤,患上了中耳炎或内耳受到了感染,耳朵处有外伤等情况都有可能产生耳鸣的情况,按耳鸣的程度分为纯音型耳鸣和中高频耳鸣。同时耳鸣还分为间断性和持续性的。这种情况下的耳鸣患者往往会伴有听力减退、耳闭塞,耳部有外伤的话还可能时时感觉到眩晕。
耳鸣的原因之二是听神经瘤,听神经瘤下的耳鸣往往是持续性、进行性的,单侧或者双侧都会出现耳鸣,同时还伴随着听力减退,头晕等情况。持续1个小时以上的应该到医院进行诊断。
耳鸣的原因之三是噪声影响,暴露在长时间的噪声下很容易导致耳鸣,所以那些长期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人需要注意噪声防护。可以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的话也容易带来耳鸣的情况。
耳鸣的原因之四是精神紧张和疲劳,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身体疲劳的状态下都易产生耳鸣,所以应该尽量放松心情,即使工作再忙,也须得忙里偷闲,尤其是耳鸣患者,更应该调整工作节奏,放松情绪,这样可以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对病症的恢复是很有益的。
以上就是关于耳鸣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的相关信息介绍。耳鸣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往往程度不同,有的是轻微、短暂型的,可以不用花太多心思,但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就一定不能轻视了,必须要对症施方,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长时间处在噪音很大的环境中,就会让耳鸣出现的几率提高。出现耳鸣也有可能是听神经瘤,外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需要使用正确方式治疗,否则就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听力下降,情绪异常等危害,所以出现耳鸣要引起重视,不要耽误治疗时间。
现在出现耳鸣的人越来越多,每一个人出现耳鸣的原因都不同,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感染外伤,中耳炎是很容易出现的耳部疾病,受到外伤感染的时候可能继发耳鸣,可以分为中高频耳鸣以及纯音性耳鸣,会持续性或者间断性发生耳鸣症状,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2、听神经瘤,耳鸣症状可能是进行性的或者持续性的,可能单侧出现或者两边耳朵都出现,会有头晕,听力下降等表现,对脑桥小脑角、耳窝、前庭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
3、噪音,长时间呆在噪音很大的环境中,对听力造成伤害会有耳鸣症状。长时间呆在噪音很大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就会让耳鸣出现几率提高,应该戴好防护耳塞或者耳罩,注意不要长时间待在嘈杂的环境当中,不要长时间戴着耳机听歌。
4、精神紧张疲劳,身体疲惫以及精神高度紧张会让耳鸣出现几率更高,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及工作状态,转移自己注意力,多做一些轻松的事情。
5、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正确、总是喝酒、喝咖啡因饮料就会出现耳鸣问题,长时间抽烟会让血氧降低,内耳毛细细胞受到伤害也是导致耳鸣出现的原因之一。
出现耳鸣以后应该使用正确方式治疗,让耳鸣尽快消失,否则就会出现下面这些危言。
1、影响心情,长时间存在耳鸣心情就会变得忧虑、抑郁、心慌意乱、着急,很多人宁愿听不到声音,也不要耳鸣存在,这是难以承受的症状,有一些情绪比较不稳定的患者,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还会出现自杀念头。
2、影响听力,耳鸣患者耳朵里面会出现杂音,让人觉得非常难受,听力下降对听觉神经造成损害,没有办法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日常工作生活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3、影响睡眠,出现耳鸣晚上入睡就很困难,即便睡着也很容易醒过来,半夜醒来以后耳鸣持续存在就会很难再次入睡,情绪会变得非常烦躁。
耳鸣出现的原因以及会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就是这些,想要预防这种问题出现就要改变不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噪音,多吃活血食物,平时药物正确选择很重要,如果选择药物不正确也会让耳鸣情况发生,还应该多吃含有丰富锌元素食物来达到很好的调节身体作用。
耳鸣可能是由于耳内的疾病,以及其他全身各系统的疾病所引起。耳内的疾病,根据发病的部位,一般分为外耳的疾病、中耳的疾病以及内耳的疾病。
内耳的疾病,包括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胆脂瘤等。中耳的疾病,包括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内耳的疾病,包括梅尼埃病、突聋等。
全身的其他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偏头疼,以及睡眠不好、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建议耳鸣的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耳鸣,其中包括外耳的疾病、中耳的疾病以及内耳和小脑桥脑角的疾病,比如外耳道的炎症、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以及听神经瘤等都可以引起耳鸣。当出现耳鸣的时候应当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来进行检查,包括在耳镜以及显微镜下进行耳部的检查,还要做相关的听力学的检查、耳鸣的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颞骨的CT以及听神经的MRI平扫,通过检查来综合判断耳鸣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评论
耳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生活中很多人都患有耳鸣,尤其是中老年人,生活中耳鸣的类型有很多,那你们知道哪些病因会引起耳鸣吗?估计很多人都想要知道,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引起耳鸣的病因,希望大家了解后,能及时预防。
1、引起耳鸣的病因
1、风热侵袭型
此型患者,起病较急,但症状通常不会很严重,耳鸣音调较低沉,耳内有胀满、堵塞的感觉,多有自语增强的特点。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经表症。
鼓膜可见充血、内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这一证型的治疗,应从肺论治,用疏风、宣肺、通窍法治疗,银翘散一类的方剂都可。常用药物有双花、连翘、桔梗、杏仁、荆芥、防风、蝉衣、菖蒲,痰多加栝蒌,鼻塞加辛夷、苍耳子、白芷。
2、肝火上扰型
此型患者发病多较突然,症状比较重,耳鸣声较大,与情绪情志变化关系密切,常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多伴有口苦、心烦、头昏、头痛、急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此型为肝火上扰清窍而致,法应清肝泻热通窍,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胆草、黄芩、山栀、当归、泽泻、生地、木通、柴胡、菖蒲、蔓荆子、磁石。
3、痰浊上壅型
此型病程一般较长,耳鸣、头昏、头沉、头重、头闷,耳内胀闷、堵塞感明显。可伴有胸闷,纳呆,舌质多较胖,边有齿痕,苔厚腻,脉弦滑。
此型为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治法应该化痰降浊、和胃开窍,多选用二陈汤加减。
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僵蚕、菖蒲、生苡仁、白芷;可适当选择1~2味活血化瘀药,如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尾等,通过祛瘀以助通窍,也符合中医久病多瘀的理论;如有痰浊化热征象,可加黄芩、黄连、栝蒌、枳实。
这个类型的耳鸣时间都比较长的,还会伴随着头晕脑胀的现象出现,所以治疗的方法一定要按时服用的,治疗也是一个过程,不是说服用几个疗程就可以完全治好的,要一直吃到完全好了为止。
4、肝肾不足型
此型病程较长,据临床情况来看,多为老年人发病。耳内犹如蝉鸣,鸣声一般不会很大、很响,可伴有腰膝酸软、眼花、眼干涩等肾经不足之症,兼症往往表现不明显,舌质红,少苔,脉细。
对于老年人耳鸣,又无其他兼症表现时,多可归于此型中。治疗以补肾益精、滋阴潜阳为主,方选耳聋左慈丸,常用药物有生熟地、山萸肉、山药、菖蒲、牛膝、菟丝子、覆盆子、蝉衣、磁石、神曲、葛根、柴胡。
临床常可见到耳鸣伴有比较明显的心火上炎的症状,心烦、急躁、失眠、口舌生疮,舌尖红,脉细数。在青年人中多见,一部分老年人也可发生。此为肝肾不足,水不济火,心火上炎,扰乱清窍所致。
治疗上应侧重于清心火,其次滋肾阴,方选导赤散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芩、黄连、淡竹叶、木通、灯芯草、菟丝子、麦冬、覆盆子、酸枣仁。
5、脾胃虚弱型
患者多表现出精神差,疲乏无力,头昏,劳累后症状加重,纳差,舌质淡,苔薄白或厚,脉弱。治以健脾益气,升阳通窍,可选择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八珍汤一类方剂。
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升麻、葛根、柴胡、陈皮、半夏、当归、菖蒲。
2、治疗耳鸣偏方
1、偏方材料:当归、女贞子各15克、黑豆30克、红糖30克。
服用方法:先把当归、女贞子、黑豆洗干净,放进锅里装加水适量,再放点红糖,开慢火煎大约25分钟。然后把药汁倒出来,趁热服下。每天早晚服用2次,对肾阴虚耳鸣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偏方材料:葵花子15克、菊花,20克、芦根20克、冬瓜皮20克。
服用方法:用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上焦有火耳鸣。
3、偏方材料:芹菜100克、槐花20克,车前子20克、白茅根2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下焦有火耳鸣。
4、偏方材料:百合20克、鲜芦根、瓦松、车芯草各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成汤剂当茶饮,1个月为1疗程。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5、偏方材料:太子参15克、三七花10克、黄芪、响铃草各30克,猪耳朵1对。
服用方法:上料加水共炖烂,去药渣,加食盐少许,分3次服,治气虚耳鸣。
6、偏方材料:女贞子20克,麦冬、生地、白芍各15克。
服用方法:日1剂,水煎2次,取液200毫升,分2次温服。对阴虚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7、偏方材料:磁石、木通、石昌蒲、珍珠母,牡蛎、龙骨各15克。
服用方法:水煎成汤剂或泡当茶饮,对阴虚阳亢耳鸣很有效果,怕苦去掉木通。
8、偏方材料:太子参、黄芪、白术15克、升麻、葛根、柴胡、陈皮、半夏、当归、菖蒲各10克。
偏方材料: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疗中气下陷之耳鸣。
总结:通过简单的按摩也是可以治疗耳鸣的,还有一些治疗的偏方也是非常好用的,耳鸣的患者可以试试看的哦,操作方法就在文章中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9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