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是可以碰到很多情况的,
对于中医,
我之前发过一个朋友圈:
中医嘛,
只要有机会让病人体验到好处,
尝到甜头,
病人可不管你多年轻,
理论能不能听懂,
在疾病面前,
能够有效就是真理。
自然用脚投票来找你。
新病人,难免要解释很多,
其实他们也听不懂,
虽然他们自认为听懂了。
反过来说,
用西医解释绝大多数人也是自认为听懂了,
其实也听不懂的,
只是因为很多西医术语听惯了。
所以,常常需要用一些通俗的方法,
来解释中医深奥的道理。
比如:
治病就像推石上坡,
不治就往下滚。
自己的患者自己带,
很多治疗方法
和思路还是很有必要不断交代的。
比如,我在临床中常常采用:
“第二处方”和“分步走”的方法治疗疾病。
之前学习的时候,
有个女病人,
40多岁,来门诊看病多次,
很多症状都消失了。
但是有一个就是容易受她女儿的影响,
可以说她女儿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的病情。
因为女儿要考试了。
学习成绩等严重影响她的睡眠。
开了水药,
同时也开了第二处方。
病人当然已经忘记了,
还有第二处方:唱歌。
可以大声唱歌。
很多疾病的确如此。
有时候药物配合其他方案,
能够让疾病的康复事半功倍。
甚至单纯的第二处方,
也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实也包括了:
多陪家里人,练功,散步,跑步之类。
中医治病救人,
可以药物,可以针灸,
但是更是一个心灵师,
这个也是有别于西医的地方。
有时候为什么宗教能够治病,
其实也是心灵师的作用。
如果一个中医,
有人文的东西,
有温暖的处方,
和关怀的言语,
这些已经可以治愈很多疾病了。
还有一个病人,
以前因为胸闷心悸在门诊看过。
这次是天气变化转凉,
没有及时添加衣服,
导致咳嗽。
咳嗽很难受,
甚至咳嗽会加重心慌。
蒋介石有个“攘外必先安内”,
但是中医呢,
应该有个“安内必先攘外”,
如果不把外围的东西先打扫清除,
那么里面的问题就很难处理。
所谓的需要分步走。
不能够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分析具体的病人,
可以考虑“底层问题——里面问题——外面问题”,
这个就直观很多。
而不是看到什么就处理什么,
一锅端。
比如这个病人,
素体是血亏气容易动,
上焦素有湿热,
而现在复有外感寒风。
那么,
先把外面问题处理一下。
开了止嗽散合上宣痹汤加减。
等这些处理了,
再处理底层的问题还有里面的问题。
所以,我在临床的时候,
也常常交代患者,
我们一步一步来,
你现在情况虽然很复杂,
但是是有层次性的,
有先来后到,
医生希望一个一个来,
就像刷天花板和地板,
如果一起刷,
那么地板就会变成大花脸。
我在这里再次申明,
疾病很复杂,
不是神医,
没有办法包治百病,
1,只保证认真看病,没能力包治百病,一剂而愈的案子很多,多诊而愈的更多,N剂无效的案子也不少。
2,不提供专业医疗咨询,尤其是没有在我这里就诊过的患者,时间精力有限,看病请预约来诊室。
3,慢性病或复杂病,想几包药就好的,另请高明比较好。本人不是神医,不喜欢吹牛,无法保证个个患者都治好,只能做到认真看病,没法包治百病,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而医学的研究非常有限。
至于陈医生可以看哪些病,
我只能说下面这些疾病,
我曾经治疗过,
纯中医,
并且治好了。
如下:
咳嗽、感冒、发热、
儿科的感冒发热咳嗽、小儿磨牙、小儿流鼻血、小儿夜尿多、尿床、小儿盗汗、小儿消化不良、
胃痛、胃炎、
胆红素增高、转氨酶增高、
妇科的月经量少、月经不规律、月经不来、
产后身痛、乳腺增生、乳房胀痛、乳少、产后盗汗、
不明疲倦感、容易疲劳、易出汗、
怕冷、阳萎、
湿疹、青春痘、荨麻疹、
腰痛、肩周炎、颈肩痛、手麻、
头痛、偏头痛、头晕、头昏沉、
鼻炎,咽喉炎、
吃不到味道、口臭、口苦、口粘、口酸、口甜、
失眠、肥胖、口腔溃疡、
当然也包括了一些疑难杂症。
写公号,写文章,
主要是为了分享:
我在看病、
学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唯一目的就是,
让找我看病的人知道我的诊疗风格,
和医学理念。
不做科普,
不做教育,
用药遵医嘱,
求医请就近,
急症到医院。
认同的欢迎转发。
不认同的请直接绕过。
最后的最后,分享这些,
自己的患者自己带,
其实也是我的中医观点:
《医生,你会摸脉吗?帮我摸摸脉》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吃了会不会变黑?》
《给医生多一次机会,给自己多一个希望》
《神奇的“他们说”。。。》
《为什么有些青年中医水平高?》
……
可以移步阅读。
其他平台:
把滚石推上山顶显示着西西弗与其自身命运的抗争,无论石头如何滚下,他永不放弃。
西西弗,只见他凭紧绷的身躯竭尽全力举起巨石,推滚巨石,支撑巨石沿坡向上滚,一次又一次重复攀登。又见他脸部绷紧,面颊贴紧石头,一肩顶住,承受着布满黏土的庞然大物。
一腿蹲稳,在石下垫撑;双臂把巨石抱得满满当当的,沾满泥土的两手呈现出十足的人性稳健。这种努力,在空间上没有顶,在时间上没有底,久而久之,目的终于达到了。但西西弗眼睁睁望着石头在瞬间滚到山下,又得重新推上山巅。
永不放弃
于是他再次下到平原,感兴趣的正是在回程时稍事休息的西西弗。如此贴近石头的一张苦脸,本身已经是石头了。注意到此公再次下山时,迈着沉重而均匀的步伐,走向他不知尽头的苦海。这个时辰就像一次呼吸,恰如他的不幸肯定会再来,此时此刻便是觉醒的时刻。
他离开山顶的每个瞬息,他渐渐潜入诸神洞穴的每分每秒,都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所推的石头更坚强。荷马说,西西弗是最明智最谨慎的凡人。因为他知道推石头上山这件事本身没有意义,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推石头没有意义,而把推石头到山顶当成终极目标。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9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宝宝风热感冒的症状怎么判断比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