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半枫荷 2023-07-29 03:20:30

看病嘛,

很多人一过来就问,

我这个病是什么原因。

其实很多老病人,

或者转介绍的病人,

或者就是来看中医的病人,

多多少少都会知道,

中医看病,

有自己的一套病因说法的。

这个就和你可以爸爸也叫做爹一样,

把老公也可以叫做相公一样,

东西一样的,

说法不同,

角度有别。

========分割线========

所以我比较喜欢看,

老病人,

转介绍的病人,

主动来看中医的病人,

我不说服人来看中医的,

我觉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分。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比如昨天一个老病人给我发了个图片:

我的附文:

这个小患者还是去年我刚回医院开始看的。

第一次来看的发热,一包半平稳退热。

后来咳嗽,

感谢家长信任我,

也信任中医,

现在发烧频率减了很多,

也更会吃饭了,

还长个了。

值得欣慰。

也可以看看我以前总结的,

喜欢看中医的是哪些人?

(《带儿看中医VS爷爷奶奶带去挂水》)

虽然有些病,

不用中医就治不好,

不用中医就会治成慢性病,

但是,

瓜扭不过来的,不甜。

(《为什么说医不扣门?》)

(《有些病由不得你不选择中医,西医治成慢性病》)

我三十出头,

长得也不算太着急,

流水病人过来找我看中医的,

寥寥无几。

基本都是介绍和转介绍的,

这些病人我也比较喜欢看,

认同度高。

依从性好,

也就是说比较会遵医嘱,

否则的话,

医嘱都很难交代。

比如我说感冒了,

一定要忌口。

如果他不认同,

就可能当做了耳边风。

病不得好的。

(《看中医后,你忌口了没?》)

昨天发了个朋友圈:

今天看到罗女士,不错的。坚持服药一两个月。今天看到人,完全变了样,由油腻的萎玫瑰,变成了丰腴的红玫瑰。气色不错。想起以前陈瑞春老师治疗两个黄疸病人,检查情况差不多,一个农民兄弟,一个官太太。农民兄弟老老实实吃陈老的中药,一个星期就痊愈。官太太钱多关系广,东搞西搞,中医西医一起来,几个月了还在住院。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的。最近碰到个五年偏头痛的,吃了十包药,好了,就不来了,我还特意嘱咐要坚持一段时间,病根很久很深。最近发作,居然说药苦所以不吃了。反反复复吃了五年多各类药,不得好,十包中药就难住了。痛了才想起要喝中药。还是很多同行有共鸣的,

然后有朋友留言说:

最近也在反复体味:

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这句话。

========分割线========

说说中医的病因,

比如有外因,

有内因,

还有一个不内外因

像外因,就有风寒暑湿燥火啊什么的,

内因啊,就有什么七情啊等

还有不内外因就是说,比如刀枪外伤之类的。

内因有很多情况是需要病人自己控制的,

比如,吃东西,

特意嘱咐不要喝酒了;

特意交代不要生冷油炸;

特意说不要给小孩子牛奶奶酪;

特意交代不要高热量巧克力;

依旧我行我素,病很难好的。

其他的还有就是:

性格,

经济条件,

生活条件,

健康观念,

……

比如花再多钱买保健品,

眼睛都不眨;

花再多钱,

吃所谓的山珍海味,

眼都不眨;

花再多钱购买华丽服装,

眼都不眨;

甚至宁愿服用几十年,一直吃到终老的西药,

也不愿意服用中药;

也觉得十多块钱一包的中药贵的人,

很多的。

……

其实反过来也一样,

不论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同理。

也有人是对于中西医都不信任的。

写公号,写文章,

主要是为了分享:

我在看病、

学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唯一目的就是,

让找我看病的人知道我的诊疗风格,

和医学理念。

不做科普,

不做教育,

用药遵医嘱,

求医请就近,

急症到医院。

认同的欢迎转发。

不认同的请直接绕过。

最后的最后,分享这些,

自己的患者自己带,

其实也是我的中医观点:

《医生,你会摸脉吗?帮我摸摸脉》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吃了会不会变黑?》

《给医生多一次机会,给自己多一个希望》

《神奇的“他们说”。。。》

《为什么有些青年中医水平高?》

……

可以移步阅读。

其他平台:

得了治不好又一时死不了的病是什么感受

家里有人得了慢性白血病,治不了,一时也死不了。

我加了个病友群,群里都是这样的患者。大多数还年轻,还是小孩子。群里面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单身,因为得了病以后就找不到男/女朋友了,找到了也会分手,结婚了也会离婚。

也有些是病友之间,谈了恋爱,但是有可能谈着谈着,就要眼睁睁看着另一半要去世,病人要再接受一次打击,所以慢慢的,病友之间也不敢谈感情了。

病友们经常在群里聊天,讲话话,或者说一些正能量的话,相互鼓励。尤其是一些老患者,已经得病10年了,还没死,就是大家的精神支柱,如果哪天不幸有病友去世了,群里的气氛就会非常压抑,兔死狐悲吧,大家都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或者哪天会不会变轮到自己。

这种病吃药非常贵,没有纳入医保的时候,一个月药费好几万,现在纳入医保了,一个月也要一两千。还要定期做各种检查,验血、骨穿、查染色体等,费用都不低。药一旦开始吃了,就不能停,也不能减量,否则很容易耐药。这种药是化疗药,对基因起作用的药,并不稳定,很容易就没有疗效了,然后就得等死,所以病人不管有没有钱,如果想活命,就得坚持吃下去。

得了这种病,就感觉命不是由自己掌握的了。就像不知道为什么会得白血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进入急变期,进入了以后,就无药可治,只能等死。所以患者本身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晚上常常做噩梦。家里人也会说什么,我理解你的感受,你一定要坚持之类的话,其实不是患者本人,是很难感受到靠近死神是什么感受。

一方面希望患者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别无选择,另一方面希望家人能少说空话多关怀病人。

公众号:爱多idol。

医能医病,不能医命,为何老人家都觉得医院就是医命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来说,大多数老人家都会认为医院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大多数时候都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而且也正是因为如此会认为大病的时候,才会对医院产生依赖感,因此在老人的眼中,医院仿佛是救人命的神圣之地,总的来说也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一般情况下来说,在老人的观念里面,医院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老人更倾向于把医院当成救人命的宝地。其实不得不说是大部分老人对医院都是比较神圣的,而且认为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大多数时候也是,救人命的神圣之地,所以在老一辈的人心目中,那些医院就是救人命的地方。

2,在老人那个年代,由于经济不发达,所以医院相对较少,也正是因为如此大病的时候才会选择去医院。其实不得不说的是,在老人那一个年代,由于经济不发达,所以全国的医院比较少,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人只以为在自己患大病的时候才会选择去那些县级的医院,所以对我们来说,那些大人们更倾向于把医院当成救命的地方。

3,现在的医院相对较多,因此缺乏了神圣感,而且大多数时候,医药费也成为很多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抵触医院的,不得不说是,老一代人认为医院就是就人命的地方,而现在人更倾向于把医院当成坑钱的地方,比起现在昂贵的医药费,大多数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医院完全就是换人命的地方。

其实不得不说是老人家之所以有这种观念,也是因为在老人那个年代才会选择去医院就诊,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老人的心目中,医院就是医命的地方。

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就生病,而且长期治疗不会彻底根治病情,所以特别想死,怎么办?

身体不好的人不止你一个,多的是,生病了就去看医生,你说的不会根治,估计是慢性病,现在高血压,糖尿病都是很烦人的,只要得了就得长期服药,不然就容易并发症。要你这么说需要长期服药,也治不了根的,是不是都得想死啊。有句话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着,而且你选择死也是自私的表现,你感觉你是解脱了,可是你有没有想想你的家人,你的亲人朋友,你如果死了他们是不是很伤心,很难过,所以,凡事要往好处想,要多为别人想,你更应该去看看那些为了活命而顽强地和病魔斗争的人,他们有的医生都说没治了,但是他们自己都不会放弃的,最终能战胜病魔,神奇地活了下来,加油治病,想开些。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8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