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以前看诊的门诊病例,
归纳了很多平时被病人问过的问题,
发现这些问题对于很多,
尤其是在赣州,
由于中医的少,导致很多人之前都没有看过中医,
所以就自然有很多误解。
那么在这里先分享一下。
自己的病人自己带,
我是希望找我看病的朋友,
都先有相关的意识,
这样沟通起来就方便很多。
不论对于我自己,还是对于病人的遵医嘱,
帮助都很大。
Q1,医生,我老是吃中药,会不会对我的肠胃有影响呢?
对身体的肠胃是否有影响,主要还是看用了什么药物。
现在很多人很喜欢用清热解毒的药,
输液点滴等方法,其实在我看来也都属于寒凉药,
所以可以清热,
如果老是用这些药物,
常常对脾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比如没有胃口,或者容易拉肚子,
或者容易肚子痛,
有病了,病挡,如果没有病,当然就是人挡了。
如果对证的药品,
比如脾虚有湿,
用了健脾胃的祛湿的药,对肠胃的影响有,
那就是会让脾胃功能越来越好。
不过因为药材的问题,
有些药材比如因为年限不到就采摘了,
有时候容易导致拉肚子,
比如有些黄连,
当归,
白芍等。
所以药材质量很重要的。
Q2,长期吃中药会不会对肝肾功能有损伤?
这个问题也很多人问。
其实道理和上面那个问题差不过。
有病了,
吃了对路的药,当然就是好了,
肝肾功能自然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吃了不对路的,
自然会损伤肝肾功能。
尤其是很多人根据病就开中成药的,
最后吃出问题,反而说中医不好。
其实也就不得不说说到一个中药毒性的问题,
也叫做中药的偏性,
中医治病,就是以药物的偏纠正人体的偏。
人太热了,
用凉药;
太冷了,用热药。
但是常常我用的中药偏性不会很强,
也就是不会出现那种一边倒的倾向。
而毒性药,就是偏性非常剧烈,
也可以理解为中度的剂量和有效的剂量相差不大,
所以中毒与否,和剂量有关系。
同时,还和时间有关系,
比如,长期小量服用和短期大量服用,
自然有损害。
但是,如果对于医生不信任,
或者有顾忌,
那么,很多时候这样的解释其实很没有力道,
所以我比较喜欢看熟悉我的病人。
同时,我在看病处方,
有时候宁愿多吃几包,
也不太喜欢用大量的药物来希望取得更快的效果。
Q3,我的身体的问题大不大?
很多各种检查结果都正常的人,
但是总是有自我感觉的不舒服。
我有时候会解释说你的病问题不大。
但是具体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属于什么疾病呢?
就是体质偏弱,或者叫做体质病态。
Q4,我吃中药降血压,降血糖,可以停西药吗?
有些朋友吃甲状腺疾病的药,比如优甲乐。
也有一些长期服用高血压,或者降血脂,或者降血糖的,
大家都知道,长期盲目服用,副作用肯定很大,
但是又没有办法,
而很多疾病,用中药一起治疗,有时候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那么问题就有,
我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可以停用西药吗?
针对这个问题,我常常举例来说明,
中西药之间关于这个问题的作用就跟跷跷板一样。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骤然停用西药,
服用一段时间,
然后定期检测指标,
等中药的作用上来了,
再把西药渐渐减量。
用药遵医嘱,求医请就近,急症到医院。
想要获得更多治疗妇科、儿科诸如感冒、发烧、咳嗽、胃病、月经不调等的讲解, “ ”
不知道你的胃口不好受是什么感觉,我从常理上给你解答一下。 失眠的病因有实有虚,也就是有可能用清火药有可能用补虚药,当然更有可能是两者共用。因为你还有头疼的症状,所以我判断你是肝胆失火或脾虚痰瘀,清阳失升。 至于用药后会不会伤胃口这个问题,我从另外角度说说。中药治病有个原则:看重胃气。也就是不管治什么病,首要就是要维护病人的食欲、消化和精气神,这点在治疗慢性病时尤为重要。 有经验的中医大夫为你做诊断,在望这个阶段就观察患者的气色和精气神,另外从脉象和舌象上同样可以判断患者的正气足不足。另外还要询问患者食欲和二便,这些都是判断胃气也就是正气强弱的标准。 另外,有很多中药都会对胃口产生刺激作用,但是可以通过药物配伍来避免,用药如用兵,重在搭配。 无论治疗什么病,有经验的中医大夫在开药时会顾及到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如果是新病,病人的食欲、二便和精气神都很好,就可以放心用攻法;如果是久病,病人的食欲、二便和精神头都受到了影响,那么就要采取攻补结合或者先补后攻,或者轻剂缓补来陪补正气,待正气渐复邪气自然消退,“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同时,大夫在开药时在药物配伍上也要避免自己的药引起患者消化的问题,比如食欲减退,腹胀,嗳气,矢气等。 有些患者在服药以后可能会有短暂的腹胀,时间在1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这是正常的。或者有恶心的感觉,这时候在舌头上点几滴生姜汁就能止呕。判断你服的药究竟对胃口也没有影响,简单的办法是看用药以后食欲和消化受到影响没有,如果吃饭比以前香了,那就说明对胃口没有什么影响,如果食欲不好了,就不要服了,要询问给你开药的医生。 不知对你有帮助没有。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