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跑步锻炼时,不想膝盖受损,掌握这些方法,或能避免损伤膝盖

中医世家 2023-07-29 02:21:03

随着健身热和减肥热的兴起,越来越多人选择用空闲时间来运动,而跑步作为一种时尚又潮流的运动方式自然也被很多人选择。

跑步会给运动者带来诸多好处,但是很多人却忽视了去把握跑步的技巧和要点,往往根据自己的习惯使用了错误的运动方法,从而导致膝盖受到损伤,这就违背了运动的初衷。

那么该如何跑步才能安全又不损伤健康呢?其实掌握好方法就可以。跑步时避免膝盖受损,请做好以下五点。

1、注意跑步场地

虽然说跑步是一项不怎么需要挑地方的运动,但实际上也不是完全不挑,特别是要为了保护膝盖的情况下,路面的选择至关重要。

选择跑步的路面一定要具备减震功能,并且足够平坦,不能弯弯绕绕,比如塑胶跑道就是最好的场地选择,平时如果附近没有专门的塑胶跑道,可以首要选择草地,对膝盖的压迫力小;

或者使用跑步机,对膝盖的缓冲也相对较小;最后才是柏油路和水泥路,但一般不建议选择在这两种路面上跑。

2、选好跑鞋

很多人觉得就是业余运动,没必要搞得跟专业运动员一样,跑步时随便穿一双运动鞋就可以,甚至是休闲鞋也没关系。但这样的想法其实大错特错,也是膝盖容易受损的一个隐患。

鞋子直接与地面接触,一旦鞋子不合适就无法缓和运动力带给鞋子的冲击力,那么脚就容易受损,冲击力还会给膝盖关节造成伤害,所以在跑步前准备一双轻便合脚、舒适减震的运动鞋,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标准的鞋才能保护好膝盖。建议足弓较低的运动者选择稳定型跑鞋,足弓较高的选择缓冲型跑鞋。

3、注意跑步姿势

不管哪一项运动,掌握正确的姿势都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关键,跑步也一样。在跑步中分为短距离快跑和长距离慢跑,这两种在姿势上也有明显的差异,而人们日常的跑步多是后者,所以要掌握慢跑的正确姿势。

跑步时身姿要保持挺拔,微微前倾且目视前方,躯干要稳定,双手握半拳随身体自然摆动,并且挺腰收腹,身体保持直线,大腿发力带动小腿,切忌大腿不出力,落地时要用足弓进行缓冲,也就是前脚掌着地,这样能有效减少冲击力,最大程度保护膝盖。

4、跑前热身不能少

学生时期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在要求跑步前,都会让体育委员带着大家做一组热身运动,这组运动其实就起到跑前热身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等到出来工作自己运动跑步时,却会下意识的省略这一步,觉得这么几个小动作对健身没什么帮助,但不知道这些动作能够帮助身体更好地进入跑步状态,能起到避免损伤膝盖或者别的部位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抽筋。

所以跑前至少五分钟的热身运动一定要做,让身体热起来才能更好的动起来。

5、跑后拉伸也要做

有的人一跑完步就习惯坐下来休息,认为跑完了就是结束了运动,其实这样很不好,也容易对膝盖造成损伤,完整的一次跑步运动应该包括跑前热身,跑步和跑后拉伸。

跑完步后再做一组拉伸放松运动,能帮助放松处于紧张充血状态的肌肉和筋膜,最大限度避免运动带来的损伤。也不要想着用慢走来代替跑后拉伸,因为慢走起不到和拉伸一样的效果。

跑步其实多少都会磨损膝盖,但注意是磨损而不是损害,磨损是不可避免的,注重这些跑步细节其实是为了让磨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造成膝关节损伤。

所以跑步看似各种运动中最基础、最简便的项目,但也不要忽视它的运动小细节,这样才能让运动者科学、有效、安全地跑起来,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运动目的。

运动时防止膝盖受伤的方法

首先先说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1.跑步姿势不正确

2.缺乏热身运动

3.鞋子不合脚

4.因疾病引起的膝盖疼痛

膝盖就像我们手上戴的机械手表一样,既复杂又脆弱;它支撑我们整个人,所以在运动中也很容易受伤。

人在行走或跑步等运动时,脚底最大会受到人体重量1.5倍或3倍的冲击,力会传导到膝盖上,很容易使膝盖受伤。所以体重越是重的越是要注意。

预防膝盖受伤的最好办法就是拉伸和加强膝盖周围的肌肉力量。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壮的肌肉能给膝关节提供更多的支撑和保护,减少落地时对膝盖的冲击,从而避免受伤。

以下提供六种对防止膝盖受伤的动作

1.大腿前侧拉伸;身体正直,右手扶墙保持身体稳定,屈左膝,左手固定于左脚踝,左大腿指向地面,保持此姿势15~30秒,换另一侧重复,做3~5组。(骨盆尽量保持不动,左侧大腿垂直于地面)

2.腿后侧拉伸;左腿伸直,勾脚尖;右腿弯曲;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尽量使双手触碰到左脚尖方向。保持此姿势15~30秒,换另一侧重复,共3~5组。(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弓背;左腿伸直,不要屈膝)

3.大腿内侧拉伸;屈膝,脚掌相对,脚跟尽量靠近坐骨,双膝尽量贴向地面,保持此姿势15~30秒,重复3~5组。(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弓背)

4.大腿外侧拉伸;身体正直,左腿伸直置于右腿后方;弯腰将身体重心下压,感受到左腿有拉伸感,保持此姿势15~30秒;左右脚交换后重复一次,完成3~5组。(感受大腿外侧有拉伸感,保持后腿伸直)

5.小腿后侧拉伸;距墙约半米,面对墙站立,身体正直;双手扶墙以保持平衡,左腿伸直,脚跟放于地面;髋关节尽量靠近墙壁,感觉左小腿后侧有拉伸感;保持此姿势15~30秒,换另一侧重复,共3~5组。(保持上身正直,腿伸直)

6.靠墙静蹲;背向墙壁站立(和墙的距离约为大腿长度),上半身保持正直,并贴紧墙面,髋关节和大腿保持90~120度,大腿和小腿成90~120度;膝关节指向脚尖方向,保持此姿势15秒以上,重复3~6组。(保持上身正直,小腿垂直于地面)6个动作,有5个为拉伸动作,拉伸的好处是可以增加动作的柔韧性和收缩肌肉的力量。拉伸后,肌肉与肌腱的运动范围增加,也就是安全活动的范围增加了,从而避免运动损伤发生。

最后一个“靠墙静蹲”被誉为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黄金动作”

这个训练可以强化股二头肌、臀大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这些肌肉也正是跑步中的主要肌肉,这些肌肉强劲了,也就从根本上防止了受伤。由于这个动作是静态动作,所以对膝关节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冲击小。

谈到健身,可能很多人都会面露难色,并不是不愿意锻炼,而是没时间。我们时常一整天都在外面奔走,很多人膝盖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方法既快又能健身的方法!

方法如下:

1.仰卧在地板上,一条腿膝盖弯曲(大腿与小腿的角度小于直角),另一条腿伸直,两手自然地放在身体左右两侧。

2.将伸直的那条腿向上抬(离地板约10厘米),静止5秒左右后慢慢放下回到1中的姿势。休息2~3秒再往上抬腿,反复做20次。

腰疼或躺着做这一运动腰会疼的人及弯曲的那条腿膝盖酸痛的人,可以浅坐在椅子上进行。

具体方法为:

1.浅坐在椅子面略高的椅子上,一条腿的'膝盖弯曲(大腿与小腿呈90度),另一条腿伸直,脚脖子自然弯曲(脚后跟着地,脚尖离地)。伸直的那条腿向上抬时,请注意膝盖不要弯曲。

2.伸直的那条腿的脚后跟离地板约10厘米时,静止5秒左右后再慢慢放下。

3.脚后跟着地后休息2~3秒,继续做1~2的动作,反复做20次。

以上运动以20次为1组,早晚各做1组,也就是1天做2组。有能力的人,可以做3组以上。做起来吃力的人,可以先从5~10次做起,然后慢慢接近20次。让膝盖酸痛的腿进行活动是本套操的目的,但另一条腿也要锻炼。

怎样跑步不伤害膝盖?

很多的人在跑步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对自己身体的保护的话,身体的各个方面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尤其是膝盖,跑步其实是最容易伤害膝盖的,那么既然是这样的,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那么到底怎样跑步不伤害膝盖?如何跑步不会伤害身体?
1、怎样跑步不伤膝盖
任何材料在长期受力的情况下都会磨损。铝合金、螺纹钢、混凝土,包括组成膝盖的骨骼、半月板、韧带和肌肉也不能例外。如果静态的来看,长期对膝盖的使用会产生磨损,就像所有的材料和设备都会磨损老化一样。但是我们的身体不是静态的设备,从一出场就固定不变了。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后会相应做出变化。比如脆弱的皮肤会生出老茧。骨骼和肌肉也不例外,长期锻炼的骨骼会更致密,而肌肉也会更强壮。也就是说越多锻炼膝盖的耐磨性就越高。但是当跑步过程中磨损和冲击力超过骨骼肌肉的能力,或是增加的强度超过骨骼肌肉的成长速度,那么就会受伤。如果肌肉和骨骼的强壮程度超过磨损和冲击力则不会产生伤痛。
因此每次膝盖受伤后医生给的建议都是休息,一动不动;而有些有经验的跑者建议继续跑,还有一种所谓的“慢跑治膝伤”的说法。其实两种说法都既有道理又片面,关键在于如何控制磨损和冲击力与骨骼,肌肉成长恢复的程度。
知道了这个基本原理后,避免跑步损伤膝盖的办法就是减少磨损和冲击力,提高骨骼,肌肉的强度。而不是不跑步,长期不进行锻炼,肌肉骨骼会退化,骨质疏松或是轻微冲击就会造成各种伤病。同时缺乏有效的有氧训练,心肺能力、抵抗力、血压等生理机能都会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决不能只是单纯的从跑步有可能造成膝关节磨损而完全放弃跑步运动。任何运动在过量或是不合理训练都会造成身体伤害。
选择科学的训练方式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控制跑量
关于跑量的递增量有不同说法,比如每周不超过10%,或是5%。但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极大,而且跑量基数也不同,单纯用百分比来控制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结果,并不非常合理。因此每次跑步时的感受非常重要。这种感觉就是肌肉和身体的疲倦程度。
对有经验的跑者来说,在跑量递增的赛前时期,先要感知一下跑与上周同样的跑量是否更轻松,如果是的话,在超出的跑量部分任意点感到无法控制跑姿时都应该停下来。如果并不感觉比上周更轻松,则不要选择增加跑量。在连续增加跑量或是高强度训练进行3-4周后,要设计1周的间隔周,将跑量减至最高峰的70%左右,进行充分的恢复和休息。之后再继续增加跑量和训练强度。
而对于新手来说,双周增加一次跑量更为合理。相当于一周提高,一周巩固成果。而增加量不必限制刻意的比例。关注身体,跑到觉得落地变重,或是膝部感觉有压力时马上停下来。
减少速度训练
同等跑量的情况下,更高的速度意味着更大的冲击力,对膝盖伤害的可能更大。同时更高的速度,跑姿就会变形。为了拉大步伐,提高速度,不自觉的腿部在落地时没有任何弯曲,丧失了通过关节弯曲时的肌肉缓冲能力,而将冲击力直接传给了膝盖。这也是很多初跑者在跑步的前2个月,跑量很少的情况下受伤的原因。跑量虽然只有每天2,3km,但是急速尽自己的全力猛跑,在肌肉保护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就用巨大的冲击力将膝盖弄伤了。对于长跑和耐力跑来说,即使一个有经验的跑者,速度训练量一般也不会超过总训练量的10%。而且每周一般只有一次的间歇速度训练。而初跑者根本不用安排速度训练。甚至可以开玩笑的认为在马拉松成绩3小时30以外的跑者都无需进行速度训练。只要合理的累积训练量,安排好休息成绩就会稳步提高。
调整跑步姿势
跑步姿态对膝盖的冲击在NHK的纪录片《马拉松军团》中已经有详尽的描述。合理的控制跑姿能够让帕特里克·马考(马拉松世界记录保持者)比日本的顶级马拉松选手减少25%以上的膝盖冲击力。虽然普通人无法做到马考那种惊人协调的跑姿,但是普通跑者几个对膝盖损伤最大的姿势如下:
首先是脚落地的位置在膝盖的前边,造成膝关节伸直,甚至锁死(在每次站起的时候,能发现膝关节在最后的阶段仿佛卡起来了,这是个自然机制,为了增加站立的稳定性)。此时有相当向前的力量都通过地面反馈,冲击到膝关节。所以,在落地的时候控制脚踝的位置尽可能在膝盖的正下方,或是略偏后一点。膝盖处的弯曲将起到极好的缓冲作用。
其次是脚部落地点尽可能控制在前脚掌,尤其是重心最好落在正对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前脚掌位置。这个重力位置为腿部合理排列的受力点。受力点无论是更靠脚的外侧,内侧还是后部都会造成对膝盖侧向的冲击力,导致受伤。还有就是控制身体的稳定,不要左右摇晃。因为左右摇晃会让重心位置在侧向不断改变,给膝盖侧向冲击力。而膝盖正面承受体重的能力最强。因此在跑步过程中不要过度摆臂,过度向前跨步,因为这些都会造成身体不稳定性的增加。
2、怎样跑步不伤膝盖
膝盖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大腿骨与小腿骨在这里通过膝关节连接,需要承担身体的大部分体重。每次跑步关节的转动由肌肉驱动,韧带拉伸延展。在大腿骨与小腿骨之间有2片很小的垫子,负责缓冲叫半月板,而且还有关节囊负责分泌关节液润滑。工作起来好像是一部机器,肌肉是发动机,韧带是传动带,半月板是减震垫,关节囊是润滑装置。但是人体不是像机器这么简单。在落地时对力的缓冲不是由半月板独自完成的,而是由肌肉、韧带在瞬间的收缩,放松帮助完成缓冲的。因此肌肉的强度越高,越有力,弹性越好越不容易受伤。
再谈磨损和冲击力,跑步每次落地的冲击力是体重的2-4倍,步频每分钟120-160次,跑的时间越长,里程越多冲击力和磨损就越大,更容易受伤。跑的越快,步频高,加载在膝盖上的压强也越高,因此跑的速度快就更容易受伤。膝关节虽然主要活动范围是前后,但在左右也有一定的外开度,一般为3-5度。这就造成了侧向的冲击力。但是骨骼主要承受冲击力的能力在正面,因此姿势不正确也会造成额外冲击力导致受伤。
综上,想要跑步避免损伤膝盖,这基本上是跑量,训练强度,跑步姿势(效率),肌肉强度和肌肉恢复这几个方面综合得出的结果。而且根据“木桶理论”,最短的那一部分将决定膝盖受伤的可能。因此避免跑步造成的膝盖损伤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3、膝盖日常保养方法
1、起床
晚上睡觉时,因为身体长时间平躺少动,血液循环缓慢、静脉回流差,发炎的内侧皱襞就会变得更为肿胀,半夜或早上起床时,会觉得膝盖卡卡的,无法马上行动,不少患者也会碰到半夜痛醒,膝盖不敢移动、甚至不知道如何摆放的痛苦状况。
这时,要记得先不要急着下床,平躺或是坐在床边,慢慢的重复伸直/弯曲双膝,并用双手揉揉膝盖,尤其是膝盖内侧,大概持续三到五分钟,让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后再下床,就能顺畅自如了。
2、上厕所
起床后,大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上厕所,这也是每个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天天都必须重复好几次的动作。建议家中最好不要安装蹲式马桶,改用坐式马桶,外出也尽量使用坐式马桶。不管蹲或坐,最重要的是谨记“慢”字诀,动作要尽量放慢。另外,也可以扶着墙壁或是加装扶手,避免内侧皱襞因膝盖快速、突然的弯曲而被膝盖骨夹击。
3、用餐
不论是坐椅子或沙发时,动作务必要慢,最好是可以用手扶着椅背或是桌沿,慢慢坐下去,这个原则适用在一天内所有要坐下的动作。
4、爬楼梯
“爬楼梯伤膝盖”,是最常看到或是听到的保健警语,其实,只要懂得如何爬,爬楼梯不见得会伤膝!上楼梯时,下肢用力的阶段膝盖是由弯曲到伸直,较不会有问题;反观下楼梯时,下肢用力的阶段膝盖是由伸直到弯曲,内侧皱襞较容易被夹伤。内侧皱襞发炎肿胀的患者在下楼梯时,膝盖骨特别容易夹到内侧皱襞,常会痛得闻梯色变,一看到楼梯就害怕,就是这个原因。
有膝痛问题的人,尽量避免爬楼梯,如果非得爬,建议以膝盖微弯的姿势,减少膝关节弯曲的角度,一步一步慢慢爬,适时以扶手帮忙使力,配合脑中想像的内侧皱襞摩擦情景,就能避免伤害了。
5、搭公车
等公车时,常常看到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忙忙上下公车的人,因为急,所以不自觉的看到公车就急忙_上去,或是看到有位子就快速的坐下,到站了又急忙站起来,这些动作都可能会让内侧皱襞受到夹击,受伤而发炎。
另外,坐车时,为了避免让膝盖长时间弯曲超过50度,最好能选择可让膝盖完全打直的位子。我看过一篇病例报告:有一位未曾有膝痛问题的学生,在参加游览车长途旅游后,膝盖竟然整个肿起来并且疼痛难耐,最后证实是内侧皱襞急性发炎!其实,这就是因为坐车时,膝盖长时间维持90度的弯曲,内侧皱襞持续被夹在膝盖骨与股骨间所造成的肿胀发炎现象。
对于急性膝痛的患者,因为内侧皱襞发炎肿胀,些微弯曲膝盖都有可能会夹到内侧皱襞而引发疼痛,外出时,建议尽量选择步行、自用汽车、或是搭乘捷运,避免搭乘公车。
6、自行开车
一般家用车的底盘较低,进出时记得要扶住车门,用手的支撑分摊身体的重量,先侧坐,再把双脚小心移入车内,膝痛的患者可用双手托着膝窝,一次一只,慢慢把下肢移入车内。当然,座位较高的车是比较不伤膝的。
如果选择骑行,主要要把坐垫稍微调高,这样可以减轻膝盖骑行时过度弯曲时造成的压力。
7、坐办公室
“长时间坐办公桌的上班族,不需从事负重工作,膝盖比较不容易退化”,这是错误的观念!事实上,上班族整天坐在办公室或是常常上下楼梯,发生“退化”性关节炎的机率也很高。坐着办公时,膝盖长时间弯曲呈90度,内侧皱襞有如舌头长时间被上下牙齿咬住般,当然会受到伤害,所以,每隔半小时,要抽空起来走动,或是伸直双腿,做做简单的护膝动作。
8、休闲运动:以健走及动作缓慢的太极拳、瑜伽为主
对于“内侧摩擦症候群”患者,推荐的运动是健走,不会因为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过大,而伤到膝盖,又能够达到运动的功效,也可以慢走或跑步。此外,也适合做太极拳、瑜珈或皮拉提斯等一些伸展或是动作慢的运动。
有内侧皱襞发炎、又喜欢游泳的人,要避免游蛙式,因为膝盖要不断重复弯曲伸直的动作,长期下来,反而会恶化,如果只会游蛙式,可试着调整节奏以及下肢用力方式,在快速踢腿夹腿后,缓慢而轻松的缩回双腿,避免在屈膝时夹击内侧皱襞。较推荐自由式,而且是要标准的自由式,靠大腿上下摆动带动小腿,膝盖尽量不要弯曲,既不伤膝盖,又能达到运动的效果。另外在上下泳池时也要注意,一定要抓紧泳池楼梯的扶手。
如果想要走走郊山、登山,可参考爬楼梯的原则,爬坡的时候,保持膝关节微弯,比较不会有反复伸直弯曲的动作。步伐加大也可降低膝盖弯曲的角度;下坡也是同样的原则,侧着身子走更好,此外,不要忘记携带登山杖做为辅助。内侧磨擦症候群的患者最好是选择坡度平缓、阶梯少、阶梯间距大的步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7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