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易疲劳,站着想躺,躺着想睡

金樱子 2023-07-29 02:15:15

对号入座系列,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

(以前整理的其中一个《右耳耳鸣,一年半吧》)

最近整理以前跟诊的资料。还是发现有很多闪光点。

发的都是一些比较有意思或者典型的病人。

重点是需要有意思,然后典型,方便大家对号入座。

因为是录音加上文字整理,难免有出入,

大家当做故事会看看就可以了。

但是肯定能够有很多启发。

========

这是个中年男性病人,

到处看病,自述为了看病花费了几十万块钱,

但是总体而言,效果甚微。

情况很多,说都说不清楚,很容易上火。

有痔疮。

有胃溃疡。

胃没有什么不舒服,做胃镜做出来的。

当时有点烧心,

然后去做的检查。

这个情况,从2004年开始。

之前在一个私人医院,做过阴茎注射,然后很容易硬,

现在也很容易硬,不想也会,

然后身体精神马上下降,容易举阳。打了针以后。

一个月以后,觉得身体马上夸下来了。

(现在门诊也很多病人,尤其老年人,

喜欢盲目吃保健品,其实有时候不吃还好,

如果吃了病治疗起来难上一百倍。)

以前干的活,现在都干不动了。

一个月之间。记忆力也下降,

又怕热,又怕冷,然后不出汗,很热的天也不出汗,

前面有医生用过清暑益气汤,刚开始看有点效果,再去看了又不行。

站着想躺,躺着想睡,早上起来根本无精打采,尤其刚起来的时候,睡觉也不踏实。

没有欲望也会举阳。

大便有痔疮,但是已经割了。

容易上火,吃跟麻花就起泡。

04年以前,吃一斤麻花两斤麻花都没有事情。

自述打了针以后,屁股那里长毛,以前没有长毛。

到正规三家西医院检查,查了雄激素之类的,又正常。

西医的结论是没有病。

家里人也责怪,装病。

其实门诊很多不舒服情况,都是检查不出来个所以然的,

很多功能性的疾病,或者说很多疾病,现代医学根本没有认识,

那就更不要说检查出来了,都没有认识,怎么可能有对应的检查。

我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疼痛,

要是你自己不说,哪里痛。

闭着嘴巴,可能去哪里检查都检查不出来你什么不舒服。

但是很多门诊病人有执念的,

我要检查出来。

然后北上广大医院走一圈,

回头还是老老实实看中医。

======

精神焦虑,反应快,舌质偏红,苔薄黄。

睡觉不怎么踏实,打了那针后就容易失眠了,有时候整夜睡觉不好。

入睡困难,烦躁。

走路又不愿意走,觉得没有精神。

躺着又不舒服,但是越躺越想躺。

但是躺着又睡不着。

脉稍弦涩。

以前卖体力,现在卖体力卖不动了。去干重活,干不动了。

又怕冷又怕热。

不怕风。电风扇吹了没有问题。

拉尿颜色黄的,解尿通畅,就是黄。

记忆力差。

体检什么问题都没有。

从那次以后,每年都要吃药。

这个是死不了的病,什么病都有,但是都不严重。

一味的用补药也不行。

口腔溃疡每年都要发,发个一两次。

口腔溃疡肯定痛。

全身感觉螺丝松掉了,架子散了。

骨头有时候也会响。

这个病人自己说的,

门诊有些情况,病人不说,你永远都不知道怎么去表述。

所以中医的最优秀就是理论和临床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脱节。

所以才会有半日临床半日读书的说法。

======

这个确实很麻烦。关键病机是肝气不得生发,以前是走惯了,突然卡壳不行了。

举阳不止,肝气不会虚;讲话可以连续不断,没有气短的现象,只是手脚没有力气。所以肝气没有用好,机理上是肝气升宣不利,但是怎么来的,要打一个问号,也跟他体内原来的情况有关系。

血分受影响有关系,如果单纯的气分,就肚子胀啊,而不是这个问题。血分是淤滞状态,打那个针可能有关系,那个玩意入血还是很有关系。

血分郁热,还是有湿热,

素体本来有湿热,应该是湿热阻滞肝经气血宣达,气分不振血分郁热肝为主,胃的问题呢?带了一点,痔疮有一点,嘴巴烂一点,那个是兼涉阳明吧,应该这样讲。胃里有点嘈杂。

所以这个跟脾气虚的疲劳是不太一样的,吃饭能吃啊。

汗不出,是气不宣,全部窝在里头,

补阳还五汤,过分升举,大便没有了。刚升不降也不行。

肝风我觉得不叫肝风,还是叫肝气内动,肝气得不到正常宣泄,总想动,

久病,常常伤了肝血,尤其是肝气不振,建在肝血不足的机体上,肝血足的话,肝气很快就化热,而这里化热又化不来,也是一个劳力者,神色看上去还是容易血亏气易动的感觉,

龙胆泻肝是个想法,从肝经湿热治,但是宣发气机,宣发郁热的力量不够,丹栀逍遥则清湿热的力量不够,这两个方子之间取舍一下,就是龙胆泻肝和丹栀逍遥丸之间。丹栀以虚为主,龙胆泻肝丸以实为主,这个病人半虚半实,桂枝龙骨牡蛎汤,则完全走气分,血分照顾太少。

车前子改王不留行,打通一下筋窍,木通不要了。

现在突出的是疲劳。

柴胡15丹皮10

炒栀子5当归10

炒白芍10炒仓术10

茯苓15炙甘草5

生地6炒泽泻10

王不留行10桃仁10

中医讲主要是气不顺。

阳气要伸张,你这个阳气全部压在下面,为什么举阳啊?就是因为上不来,

阳气上不来,怎么来的劲呢?有点上火不要怕,阳气出来会有点反应,他是一过性的,

气不通,就是郁闷。

开七包药,觉得吃了舒服,就按照方子再吃7天。

吃药要耐心点,你想吃药只有好没有坏,这个也很难。

有些病人找我看病,我了解情况之后,

我会问他对治病的期望值。

有些病比较快,比如平时的外感的着凉感冒,如果没有身体里面的问题,

大多数一两包药就可以好的比较明显,

但是如果是根深蒂固的一些慢性病,

吃药肯定是比较长的,

我常说,得病了多久?十分之一的时间总要给医生吧。

还有一个就是有时候会有一些反复,

要有这些客观认识,否则病很难看的。

=================================

用药遵医嘱,求医请就近,急症到医院。

想要获得更多治疗妇科、儿科诸如感冒、发烧、咳嗽、胃病、月经不调等的讲解, “ ”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