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两个病人一个方子

半枫荷 2023-07-29 00:29:54

“陈亮工作室”,关注后更多精彩!!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样的疾病,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疾病,相同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证”是否相同。所以不要盯着疾病的名字看,而要看疾病的“证”是什么。这才决定了处方用药的关键。

一般来说,疾病决定了病程发展的主要矛盾,而“证”则表示当前阶段的局部矛盾。我们要处理当前的,所以就需要认识现在的具体情况。以前大家更强调同病异治,主要是想要强调,中医关注的主要点在“证”上。

临床上的事情,复杂的多,也有趣的多。最近看了两个人,疾病都差不多,头晕,失眠,血压高,更关键是她们是母女关系。先是开的天麻钩藤饮,女儿吃的效果不错,就把她母亲带过来治疗头晕情况。首诊的时候,我就说你们两个很像啊。现代医学可能会有一些慢性病有家族史,就是如果上一辈有这样的病,下一辈容易患相同的疾病,有遗传。其实,还要一类是体质遗传。你这个体型,可能你上一辈也这样体型,那么自然容易的的病也相类似。所以处方也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复诊的时候发现效果不错。长期效果慢慢观察。

这个是一种。体质的。临床上还有一类就是外感时病,不同人方子一样。我们大家都知道葱白生姜汤,或者姜大枣茶,(《感冒发烧初期葱豉汤》),只要是轻微的风寒感冒的,很多人用上就有效果,还有一类就是比如吹风着凉引起的呕吐感,可能在手腕前臂贴生姜片就有效果。有些家里有小孩,过来看中医,流鼻水打喷嚏,开个三拗汤,回头说家里有个小孩也是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方子两个小孩一起喝,也都好了。有时候甚至熬一锅,全家人一起喝,祛病防病。

中医当然很讲究望闻问切,但是临床上具体使用起来就灵活的多,比如一些疾病,尤其是老病人,通过电话就能处方,也常常取得理想的效果,重点是掌握中医理论下指导的疾病抓手。有些我熟悉的病人,尤其慢性病的患者,病情周期比较长,我就常常采用这个方法来远程看诊。

今天看了个病人,我开的是杜仲、桑寄生、黄连温胆汤、建曲之类的,说去年看过,效果可以,就过来再调理一下身体。我就找了一下去年的资料,发现也都是三四月份看的,方子居然和今天开的差不多。那就表示体质没有怎么变化。有些病人过来调整体质,一定要有耐心,服药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的,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DR.CHENLIANG

中医师

200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医系,后求学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工作室。处方用药得益多师,曾到广州、深圳、南昌、上海等地跟师学习。

擅长:纯中药治疗感冒发热和感冒后遗症、疲劳综合征、咳嗽、鼻炎、脾胃病、颈肩腰腿痛、失眠、头痛、脱发、眩晕、胃病、自汗盗汗、痤疮和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亚健康调理等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发热、腹泻、消化不良、咳嗽等儿科病,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乳腺增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推迟提前等月经病,产后身痛、产后乳少、产后虚劳等产后病有心得。

自说自话,不想指教!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医道再精难愈不信之人!

看看两个方子——老中医开的

第一个方,方中1.太子参:生津润肺,补气健脾,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三者为君药2.丹参:活血祛瘀止痛,并有除烦安神之功,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生山药,补脾肺肾三经阴3.地龙:通络平喘利尿降压定惊,决明子:平潜肝阳,清肝明目4.三七:活血消肿定痛止血,赤芍:清热凉血,散淤止痛,降香:化淤止痛,理气止痛5.元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泽泻:利水渗湿,茯苓:健脾宁心利尿渗湿6.黄连:泻火解毒,生甘草:调和诸药,两者共为使药
方解: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三药合用,取之生脉散,一补(气)一润(肺)一敛(汗),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地龙、决明子通络平喘,清肝明目,辅以山药养三经之阴;三七、降香,散淤止痛,辅以丹参、赤芍、水牛角,合诸药之功。元参、泽泻、茯苓,通过渗湿利尿将体内淤血之热带出,黄连泄肝火以助平肝潜阳,生甘草调和诸药。
心得体会:
考虑83岁的年龄,临床上多以虚证为主,极有可能气阴两虚,临床上多有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则气短体倦;伤阴过久必伤津液,固有多汗、口渴之症状。故治宜益气养阴生津,乃用生脉散。
藏阴不足,可导致脾阴不足,脾阳也必受之牵累,运化水湿不足,乃水肿;脾乃生化之源,不足乃肝血虚,故而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症见:目赤肿痛,烦躁易怒,惊风抽搐。治则宜平潜肝阳,息风止痉,采用地龙、决明子,辅以山药。
从方子中的活血化瘀止痛药看,以及年龄,患者可能摔到过,故而活血化淤血。
另外丹参、地龙从现在药理研究来说,有降压作用。
综上所述:该方子,配伍很好,多有交叉,药物多平和,补而不伤脾,清而不伤阴,不亏出自老中医之手。本人深深受教,尽管本人目前专业是中兽医,但苏东坡说:虽事殊事异,其理一也。况且我本来就是以人的标准来学习的。水平有限,有错难免望谅解!

一个典故 关于一个医生治伤寒的不同方法

在《三国志·华佗传》中记载: 东汉战乱时代,一日,名医华佗正走在大街上,被两名官府的衙役拦住去路,要他进衙门里走一趟,华佗奇怪,自己没犯事啊,怎么这二位要抓自己呢?不得已华佗只好跟着这二位进到衙门里。刚进门,就听到里面有病人的痛苦叫声,华佗顿时放下心来,心想,大概是让我治病的。果不其然,里面有二位爷已经被疼痛折磨的不成人样了,早已没了往日凶神恶煞的模样。华佗仔细看了看二人,发现二人虽同属于身热头痛,看似病情相似,但其中一位的病情属表证,可用发汗药治疗;而另一位则为里热证,得用泻下法进行治疗。一番诊视后,华佗开下了两个方子。看到不一样的两个方子,旁边的人有些奇怪,其中的一个人还指着华佗恶狠狠地说:“你小心项上人头啊!不给爷治好了,你走不出这衙门府!”华佗说:“你们尽管放心,服药之后,明早即可见效。”果然,二人服药后均告痊愈。这一典故,说得就是华佗非常注重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4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