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建中汤治小儿便秘,调理小儿消瘦体质

金钱草 2023-07-28 23:58:48

“陈亮工作室”,关注后更多精彩!!

门诊常常碰到一些瘦瘦弱弱的,皮肤白白的小孩子,常常肚子隐隐痛,吃饭不怎么吃,还有便秘的,儿科各种检查都正常,我很喜欢用小建中汤来治疗。喝的时候还需要加一两调羹的饴糖。所以小孩子吃起来也非常开心。甜的,口感非常好。

小建中汤针对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同时有虚劳的情况而创建的方子。方子非常简单,是桂枝汤加重了白芍的量,同时加了饴糖而配制成的,本来是一个解表治疗感冒的方子,变成了一个健脾胃的方子。

一看就是一个补的方子,我却用来治疗小孩子的便秘,怎么说呢?都便秘了,不是应该番泻叶,大黄,清热吗?怎么还用桂枝这些热药啊?所以中医看病重在辨证论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在有些人一看到便秘,就大黄、番泻叶泡水,不能一概而论的,有时候越吃大便越不通。比如,常常用这些泻药,可能刚开始有点用,但是长期用,反而伤害了脾胃的功能,尤其一些本身脾胃功能比较弱的老人和小孩,导致形体更消瘦,神情更疲倦,气短乏力没有精神,这个时候就可能有小建中汤的使用机会了,补益中气,调和阴阳,润燥养营,那么大便自然通了。其实就是中医的“塞因塞用”的治疗方法。本来大便不通是塞住了,好像用补的中药更会“塞”住才对,其实是因为虚导致的塞,所以就需要用补虚的办法治疗。自然要看到本质才行。

我在学习黄煌教授方病人理论的时候,这个方子对我影响深刻,是一首经典的理虚方子,可以治疗虚劳病。消瘦,能够让人胖起来。组成非常简单,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饴糖。白芍的量比桂枝多一倍,白芍有个外号,叫做“小大黄”,所以对于一些大便干结像羊屎样的大便,用白芍就蛮好。饴糖,是甜的,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麦芽糖,每次我开完这个方子,都会交代患者买点放在家里,以前小时候很多走街串巷的货郎有卖,记得以前可以用铝制的牙膏皮来换。现在比较难碰到,就可以到网上购买,也有些手工店铺有卖,它能增加肠道的有益菌,有助消化,同时甜度也不算很大,但营养价值却比较高。所以吃了能让消瘦的人变胖变强壮,到了后期还可以做成小建中膏方吃。针对一些类似体质的小孩子,我就常常建议使用小建中汤做成膏方来调理体质,不仅方便吃,也更经济,是一个很好的调理体质的方子。

具体来说,小孩子比较消瘦,相对肤色比较白,或颜色黑但是呢皮肤比较细腻,有些肌肉还萎缩,再比如头发黄,柔软,细细的,稀少,而反过来说如果是浓眉大眼,毛发粗硬,一般可能就不用小建中汤了,因为这些人气血都比较旺。再比如小孩子经常恶心呕吐的,经常咽喉肿痛的,肥胖的也最好不要用,感冒发热了,舌苔干干的,黄黄腻腻的,可能是湿热,或者有外感风寒的,也最好暂时不要用。而那些又瘦又黄,毛发稀少,柔软脱落,可能使用小建中汤的机会就比较大了,这个其实也是中医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小建中,中就是脾胃,就是和吃东西有关系,容易饿,但是不能够多吃,一吃就饱,一吃就胀,还有就是比较喜欢吃甜的食物,所以有些小孩子,我看他瘦瘦的,我就很喜欢问:小孩子是不是喜欢吃甜的东西啊?肚子会不会痛?摸摸肚子,感觉下腹部的硬度柔软度。中医是人的医学,和病人接触除了是收集疾病信息的必要手段,其实也是一种医生关心患者的体现。中医看的是病人,绝对不是人的病,所以主体是人,人是有感情的,自然需要更多关心,绝对不是仅仅交给冷冰冰的机器就了事。

还有就是容易疲劳,大便容易干燥、便秘、肚子痛。这样的小孩蛮多,小建中汤的味道很好,甜丝丝的,是小孩子非常喜欢的的一张方子。所以针对这类小孩子,便秘啊,腹痛啊,消瘦调理体质啊,我就喜欢用用小建中汤,或加减方子,效果蛮不错,加上口感也很好,小孩子也欢迎。是比较好的集合了口感和治病于一体的中药方子。

DR.CHENLIANG

中医师

200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医系,后求学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工作室。处方用药得益多师,曾到广州、深圳、南昌、上海等地跟师学习。

擅长:纯中药治疗感冒发热和感冒后遗症、疲劳综合征、咳嗽、鼻炎、脾胃病、颈肩腰腿痛、失眠、头痛、脱发、眩晕、胃病、自汗盗汗、痤疮和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亚健康调理等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发热、腹泻、消化不良、咳嗽等儿科病,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乳腺增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推迟提前等月经病,产后身痛、产后乳少、产后虚劳等产后病有心得。

自说自话,不想指教!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医道再精难愈不信之人!

2021-03-24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小结

小建中汤的主证: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发软、咽干口燥。

一、 血痹虚劳篇条文【13.29】 黄芪建中汤

【13.29】?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耆建中汤主之。

黄芪建中汤

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耆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

1、“ 虚劳里急 ”----消化轴的很多怪怪的状态。比如说,吃饱饭累得要死,有些人吃完饭是走不动路的哦,或者是吃完饭就会发闷,或者是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是有人现在西医有时候会讲什么,大肠燥急症,就是这个人莫名其妙会拉一阵肚子这样子,然后呢容易便秘,容易腹泻,就是容易跑厕所,包括大便或者小便。就小便可能尿很多,或者尿不出来都有可能,这一条消化轴上面的各种各样不舒服的事情大概都可以算到虚劳里急。

2、小建中汤能够除了肺部以外,其他脏器都有补到。张仲景就价格黄芪建中汤的方子来补这个肺。

3、黄芪的药性可以把建中汤的药性带到人体表面,肺跟表皮一起的,要补到肺就要让药性浮起来,可以加半个单位的药量。不能多,达到一个单位的话就会变成以三焦为主轴在运作了。就变成治疗腋下的区域了。

4、肺气不够---所谓的肺气不够,大概有几个情况。首先,是这个人的元气哦,好像不能够到达肺部。

5.A.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面,常常是拿来治疗什么,治疗胃溃疡的。就是建中汤这个运转脾胃的这个让脾胃变得活性化的用药结构里面再加一点黄芪,那让它在这边补着。那当然脾胃里面的这些损伤就会容易愈合。所以这个时候,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如果是虚证呀,在经方的世界,通常是拿黄芪建中汤来用哦。

6.,如何判断一个人虚劳

? ? ? ? ?就是随时都觉得自己没精神,这样的一种感觉。就好像呼吸不能提供你足够的氧气的这种感觉,就是随时觉得没精神,觉得有点忧郁。

7、虚劳的前提之下,如果肚子常常觉得胀胀闷闷的。那我们比较可能去思考他的肠胃太湿了,而这种肠胃太湿当然也有很多比茯苓去湿更有效的药。

8、人参五苓脂这是一个化瘀血的药物组合,对于胃溃疡有特效。一旦胃溃疡,里面肯定有淤血,会让胃口特别差,这时候需要化瘀血。如果想要疗效的话,在黄芪建中汤里面加两条生水蛭进去煮,会特别好。胃溃疡纯虚证的固然是主轴,但是夹湿夹瘀的也是多。

二、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1、如果是肝乘脾的话,左右手的关脉都会把到比较明显的弦脉。如果这个弦脉是好像是一般跳动的强度,只是形状上变弦,那这样子不一定要把它放到虚劳的框架。可是呢,弦脉如果弦得很弱很弱或者是弦得很洪大有力的话,那就是虚劳。而且通常这样的脉象,都是直接指向建中汤证,而这个时候用建中汤也会特别的有效

2、如果是虚劳底的人,不要直接帮他医病。讲的白点就是身体太虚,先补虚,因为营卫之气就不通,全身气血都没有到位的时候,什么药都有效,什么药都不能完全治好。

3、辨别自己是否需要吃小建中汤的方法:站到镜子看有没有脸色好黄好黄,就是自己实在是年龄还没有到,就变黄脸公黄脸婆,如果是的话就说明肝不好,所以人发黄。

4、半夏泻心汤它的结构就是有清热消炎的药,也有这个补脾胃的暖药,等于是这个半帖三黄泻心汤搭配半帖理中汤再加个半夏这种结构。而一般半夏泻心汤适合我们一般所说的浅表型胃炎,就是胃里面有发炎。

5、如果抓到完美的主证,但是用药以后,却没有效果或者适得其反导致病人不舒服。这是因为病人是虚劳底,根本耐不住这类方剂结构。

6、常年吃素,常年吃生冷,体质比较寒的人。所以这样的人吃一个单纯的半夏泻心汤,他会垮掉,他撑不住。因为虚劳底,而且是虚寒底。可以先吃小剂量归脾汤,就是温温的修补脾胃的药。

7、理中汤是中焦寒,那建中汤是肝乘脾。理中汤证的人脾胃寒,建中汤有点发虚热,理中汤的脉是平平沉沉的,建中汤的脉会偏弦一点。这些都要参考其他症状一起。

8、肝乘脾,就是这个人很容易拉,跟那个真正的痢疾是不一样的,就是吃东西之后,动不动就是稍微一紧张就拉肚子,那种就是肝乘脾

三、 归脾汤

1、归脾汤证是讲一个人思虑过度、劳伤心神,于是就健忘,心慌。

2、心阴跟心阳已经不能统摄了,心虚可能也一直在动脑筋,从脾虚开始变成心虚了的病机结构。

3、归脾汤是用阳药来养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轻度的忧郁或者燥郁。

4、对于浅浅的胃溃疡用归脾汤的效果不输于建中汤。比如女性有些例假不干净是心脾两虚,脾不统血。

5、木香是安眠的特效药,比远志的效果还好。有轻度忧郁燥郁症的人用加味归脾汤很有效,里面加了柴胡跟丹皮。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1)总结

1、? ? ? 小建中汤整个主证有:“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发软、咽干口燥”,吃了小建中汤那个当下会觉得有点满,就是不会觉得很饿,就是吃了之后过了半天会开始觉得很困或者很饿。

【13.29】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耆建中汤主之。

黄芪建中汤

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耆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

1、? ? ? 消化轴的很多怪怪的状态,比如说,吃饱饭累得要死,有些人吃完饭是走不动路的哦,或者是吃完饭就会发闷,或者是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是有人现在西医有时候会讲什么,大肠燥急症,就是这个人莫名其妙会拉一阵肚子这样子,然后呢容易便秘,容易腹泻,就是容易跑厕所,包括大便或者小便。就小便可能尿很多,或者尿不出来都有可能,这种各种各样不舒服的事情都算到虚劳里急。

2、? ? ? ? ? 胃溃疡是到了那种就是你胃口变得非常得差。就是吃什么东西都觉得梗梗的,也就是出现这种噎嗝的症状,就是吃下去好像特别的塞、特别的下不去。那种时候往往是夹瘀血的,如果你用药比较豪爽的话,你的黄芪建中汤就加两条生水蛭去煮哦。那如果你不够豪爽的话,那你就配一个人参五苓脂那种三味汤结构下去帮忙。因为这种这类的病,纯虚证的固然是主轴,但是夹湿夹瘀的也是多。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1、如果是虚劳底的人,你不要直接帮他医病。讲的白点就是身体太虚,先补虚,因为你的营卫之气就不通,全身气血都没有到位的时候,你说你吃一个什么汤治疗鼻子过敏。真的那个药性能够到鼻子吗?还是中间就当掉了,就是这个气血都还不能运转的人哦。你这个药好像不能够到了胃。那甚至说那个同学的情况是更可怜,他是等于说是被我冤枉,就是说其实他根本这个病就是虚劳底的病。

2、半夏泻心汤的主证,那我开下去为什么病人很不舒服呢?因这个病人是虚劳底的,虚劳底的病人根本耐不住这类的方剂结构。

3、因为你知道长年吃素的人,这个血脉、气脉都比较小,就是不能承受这么大补的药。

4、一个常年吃素,常年吃生冷,体质比较寒的人。先用归脾汤,就是温温的修补脾胃的药。我就你要吃一克两克就好了,因为我还怕他吃多了上火,归脾汤吃多了还蛮容易上火的。所以呢他吃归脾汤,然后之后我就听说他好很多哦,胃舒服了。也就是说虚劳底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会自动漂移到这边,归

?浅析建中汤

东汉张仲景所著之《金匾要略》,共载有3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因其功能为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故名「建中」。正如《伤寒溯源集》所说:「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土也。盖脾为五行之主,四脏之本,即《洪范》建中立极之义也。中气虚馁,脾弱不运,胃气不行,致心中悸动,故以建立中气为急也。」
组成、功效、煎服法及方解
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组成。虽以甘温补脾,建立中焦为主,但酸甘可以化阴,甘温可以助阳,故能调和阴阳。《金匮要略心典》云:「是方甘与辛和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合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必以建中也。」桂枝辛温通阳,芍药酸甘敛阴,调和营卫。生姜辛温发散,大枣甘温补虚,宣通营卫。甘草、胶饴甘以缓急,补和营卫。营卫调和,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正常,则诸虚恢复也。其功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大建中汤 蜀椒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胶饴补虚缓中。此方诸药合用大建中气,温阳助运,则诸证自愈。正如《医宗金鉴》所云:「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饴糖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之寒法也。」其功能温阳建中,祛寒止痛。
黄芪建中汤 黄芪一两半,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甘味之药调之,以健运脾胃,调和营卫,使里气不急,诸虚自复。《金匮要略心典》曰:「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其功能甘温建中,缓急止痛。
证 治
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论述阴阳两虚,虚劳里急的证治。若阴平阳秘,则百病不生。脾虚心失所养致心悸;脾不统血致衄血;脾失温煦致腹中痛;脾不运化津液致咽干口燥。《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论述虚劳致黄的证治。黄疸本应小便不利,而今小便自利而黄,可知此非湿热黄疸也,而是中焦脾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面所致的萎黄。故用小建中汤健运中焦,黄自去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论述妇人虚劳腹痛的证治。由于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濡养经脉,故腹中痛。以小建中汤健运中焦,则气血生化有源,经脉得以濡养,则腹痛自止。小建中汤应用极为广泛,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论述了阳虚寒盛的证治。阳虚寒盛,上逆于胃则呕不能食,及至胸腹则剧痛而不可触。故用大建中汤温阳建中,祛寒止痛。
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论述了阴阳两虚,气虚甚者的证治。《理虚元鉴》云:「夫劳倦虚劳之症,气血既亏,中外失守,上气不下,下气不上,左不维右,右不维左,得黄芪益气甘温之品,主宰中州,中央旌帜一建,而五方失位之师各就其列。」用黄芪增强其益气建中之功,使阳生阴长诸虚不足之证自除,故疾病向愈矣。
临床应用
小建中汤 综合近年临床报道本方治疗的疾病范围可涉及内外妇儿诸科疾病。对多种由脾胃阳虚或阴阳两虚引起的病症如胃脘痛、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对病后、产后及久病虚热,证属阴阳失调者有效,特别是对消化性溃疡、胃炎腹痛属虚寒者。此外有报道用于治疗小儿脘腹痛、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痛经、人流术后腹痛等。
大建中汤 临床报道常用此方治疗胆道蛔虫症合并胆系感染、消化性溃疡、蛔虫性肠梗阻、腹痛泄泻等疾病,此外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小儿功能性便秘、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鞘膜积液亦有效。
黄芪建中汤 临床报道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证属虚寒型患者,对慢性胃炎、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儿童直立性调节障碍、反流性食管炎等各种疾病证属阴阳两虚,气虚甚者有效。如有肝胃不和之吐酸,嗳气,呃逆,胀满等可酌情加乌贼骨、锻瓦楞、川楝子,有明显止痛效果。本方尚可用于脾胃素虚,卫阳不固,复感外邪者。
《灵枢·终始》说:「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这是建中汤立法处方之根本。现代在多种慢性病甚至是急性病由虚损因素或诱因所致者,皆可以用其建中汤灵活运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3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