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临床心得,记录寻师访友过程,解密草根树皮金石神奇。都是日常思索,性情而发。
前几天没忌口,贪吃了一些油炸蚕豆,导致喉咙痛,吞口水都痛,马上想到少商穴放血,没有想到效果还可以。
中医里面除了汤药,很多外治法,常常可以给治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外治法比起内服汤药,操作起来更简单,有很多还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针灸、敷贴、耳穴等都是不错的办法。
比如耳穴:
比如采血针放血:
还有一个耳尖放血退热,我也是比较常用的。
有位名家有本书,专门总结介绍了很多中医内病外治的办法,内容很丰富,很久前阅读的时候给我启发也挺大。我现在使用的很多外用方法其实也是从里面学来的,然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使用。比如运用中医外治贴敷手段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如小儿感冒、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流口水、厌食、遗尿、咳嗽、便秘、腹泻、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疼等疾病,小孩子容易接受,大人也更容易操作,比较受欢迎。
中医治病,绝对不是只有一个汤药这样简单,其实膏丹丸散都是,还有丰富的外治办法,千万不要小看外治方法,有时候我给一些小孩开药,由于没有办法服用,我就会建议中药熬药泡脚,方子对了一样有效果的《中药泡脚有用吗?》。陈医生临床日久,也常常感受到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治疗疾病的好处,内服外用,还有就是考虑到有些患者服用的不方便和口感问题,所以也会开发一些比较合适的外用产品,比如祛湿粉,比如脚气粉等,都是在这些思路的指导下的创造。发现效果可以,大家还容易接受。我觉得治病方法一定要多样,多角度。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要换位思考,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发现医生应该怎样更好的治疗疾病,怎样更好的沟通,如果自己是病人了,会有什么要求呢?治病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方式方法是不是也可以更好呢?所以说,学无止境啊。
DR.CHENLIANG
陈亮,执业中医师,200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医系,后求学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工作室。处方用药得益多师,曾到广州、深圳、南昌、上海等地跟师学习。临床擅用纯中医、针药结合的方法处理各类疾病,尤其是妇科、儿科等常见病多发病。 主治范围:
妇科疾病:如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乳腺增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痛经、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推迟、闭经,月经不调、卵巢早衰、月经期头痛、月经期感冒、产后乳少、产后身痛、产后虚劳等; 儿科疾病:如小儿感冒咳嗽、发热、食积、消化不良、腹泻、疳积等;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痤疮、头痛、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痛风、风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脂肪肝、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肠胃病,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腹胀等;
骨伤科疾病:如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急性腰扭伤、肩周炎、骨关节疼痛、关节乏力等; 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湿疹、痤疮、皮炎等;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中风后遗症、面瘫等; 其他疾病:如疲劳综合征、感冒后遗症等;
特色疗法:运用中医外治耳穴和贴敷技术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便秘、腹泻、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疼等。
中医眼科外治法有很多独特的方法,如熏眼法、敷眼法、浴眼法、发泡法、饲鼻法、摩顶法、药枕、刮洗法等。
(1)熏眼法。用中药煎剂的热气蒸腾上熏眼部的治疗方法,具有物理温热敷及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适用于角膜炎、巩膜炎、急慢性葡萄膜炎等。将煎好的中药端离火炉,立即用厚纸或有孔厚纸罩住药罐,在热气蒸腾上熏眼部。其温度以能忍受而不烫伤为佳,温度过低不起作用,可重新加温后熏眼,每次15 分钟左右,每日1 ~ 3次,眼部肿瘤、眼出血、急性结膜炎等不宜用此法。
(2)敷眼法。用冷、热敷或用药直接敷于眼的外部。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敷法,其中以湿热敷较为常见。湿热敷是用药液或热水浸湿纱布趁热敷眼,还可用湿毛巾包热水袋外敷,热敷时注意温度适宜,用于眼睑疖肿、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眼外伤48 小时后的眼睑及结膜瘀血以及非器质性眼病喜温喜按者。
干热敷与熨烫法类似,以热水袋裹毛巾外敷熨也可,常用生盐、葱百、艾叶、吴茱萸等炒热,布包敷,熨患眼或敷熨太阳、百会、涌泉等穴,能散寒通气。
冷敷法有清热凉血,止血止痛效果。因有凝滞气血之弊,只可暂用,不宜久施。用于挫伤性眼部出血之早期止血、急性结膜炎局部热涩痛者,用冷水浸湿纱布或毛巾,也可用冰袋外敷。
药物敷是用新鲜的中药捣烂外敷患眼,如鲜地黄、白萝卜、芙蓉花或根等,常用于眼部挫伤的青、紫、肿、痛者。也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等药物,研细末后加入蜂蜜或醋调成糊状,先涂眼膏于眼内,眼部盖消毒纱布,然后将外敷药置于棉纸内敷眼,多用外眼病症。
(3)浴眼法。是用中药煎成药液淋洗、浸泡眼部,使之直接用于眼部达到疏风导滞、退赤消肿、收泪止痒的目的。浴眼的药液需过滤后使用,用消毒纱布或棉签渍药液,淋洗眼睛局部。还可用消毒眼杯盛过滤后的药液,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将杯口扣住眼眶,眼睑不停地眨动,起到浴眼和浸泡作用。
(4)发泡法。是用对皮肤较强刺激性的药物贴在一定的穴位上,使之起水泡的方法,主要用于角膜炎、角膜翳等眼病。一般选用新鲜威灵仙的根、鲜毛茛菜、地下明珠等药,常选内关穴或太阳穴,用一块胶布中间留一小孔贴于穴位上,将所用发泡药捣烂,取蚕豆大小发泡药置于胶布上,再贴一块胶布封盖固定,一天后起泡后即可除去。局部发泡后注意清洁,不要弄破,以免感染。
(5)饲鼻法。是将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置于鼻腔内取嚏以治眼病的方法,具有宣肺通窍、疏散外邪的效用。适用于外眼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选用芳香刺激性药物,如碧云散等,取药少许吹入鼻内,每日1 ~ 3 次,因药物刺激涕泪交流,喷嚏频作,上窍宣通,风热邪毒外泄;也可用鲜鹅不食草适量,捣烂纳入鼻内。对角膜穿孔,眼底出血及高度近视者忌用此法,以防有变。
(6)摩顶法。是用药物制成膏剂,置于头顶并反复摩擦以治眼病的方法。摩顶法可使药物通过头皮(百会穴)吸收,并兼有按摩刺激穴位作用使脑中清爽、清窍通利、气血畅行。适用于角膜炎、巩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视力疲劳、眶上神经痛及眼病兼头昏沉重或头顶痛者。治疗时选用冰片、细辛、石菖蒲、红花、樟脑等研细末调以凡士林或蜂蜜、清油等调成糊状,取少量涂于头顶,然后反复按摩,约8 分钟,每日1 ~ 2 次,最好剃除头发。对刺激性药物过敏者慎用,按摩时用力需均匀,避免擦伤头皮。
(7)药枕法。是将药物加工后置于枕芯内,睡觉时枕头部以治眼病方法。药枕法可作为慢性眼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亦可作为眼保健措施之一。此法具有调理清窍、和畅气血之功,对消除视力疲劳有一定作用。用时选用祛风散热、宣窍宁神、平肝明目、芳香行气之类药物,尤以花草类药物为宜,经过加工,制成药枕使用。
(8)刮洗法。是以锋针或表面粗糙之器物轻刺或刮患眼病灶处,然后用水冲洗的方法。常可除去邪毒瘀血,故称刮洗法。本法适应于胞睑内面有瘀滞或粗糙颗粒的眼病,如沙眼、结膜炎等。方法为先滴1% 丁卡因做表面麻醉,然后用消毒的小锋针刺刮患处或用特制海螵蛸棒(高压消毒)反复摩擦颗粒部,直至轻微出血,颗粒基本消失为止,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滴抗生素眼药水与眼膏,不需包扎。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