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临床心得,记录寻师访友过程,解密草根树皮金石神奇。都是日常思索,性情而发。
最近有个女性患者过来就诊,之前有亲戚在我这里看过咳嗽,这次过来主要问题是月经问题。
中医在月经这块,独特的经验和理论挺多,当代和古代的经验都非常丰富。自己最近看的妇科病蛮多,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排除怀孕几个月不来月经的,还有痛经等的患者都有。陈医生觉得可能和现在工作、生活压力,还有环境污染,人造冬天等,以及女性容易受情绪影响有关,女性一般会比较敏感。很多妇科病,常常就是因为在家里吵架了,或者吹风着凉了,甚至月经期吃了冰饮,然后月经就出问题了,所以我常常交代患者,自我调节情绪很重要,实在不行就听轻快的音乐,对于心情调节也是有辅助作用的。平时忌口等都需要注意。尤其月经期的护理更是要多关注。
这个患者望过去,形体比较肥胖,肚子偏大,脸色比较油,油性皮肤,声音一般,不会嘶哑,也不尖锐,自述是生完小孩就开始变胖,这样的产后发胖的女性,临床蛮多的。做过体检有胆囊结石。这次来主要是调理月经的。
月经从3月几日到二十多日一直都淋漓不净,后来刮了宫,然后五月20日左右,血量开始很大,止不住,就打了止血针,吃激素才止住,但是血是止住了,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左小腿会疼痛难忍,到医院做过检查,考虑血栓,然后打肝素,小腿疼痛能够解决,但是月经又出血。给我的感觉就是个跷跷板一样。顾头不顾尾。
6月3日来了月经,到现在还在月经期,量一般。我把脉发现脉象弦细偏沉,平时患者感觉很容易累。5月份的时候月经流了很多血,现在上楼梯感觉上气不接下气。血压正常。有贫血史。看舌像呢?舌体偏大,舌质淡白,舌苔白腻满布。吃饭睡觉一般。大小便正常。考虑到患者住的比较近,初步开始是从体质入手,痰湿体质,痰湿重,同时气血不足,所以开三天中药,开的是苍附导痰丸加了补气血的中药。《形体肥胖,越来越胖,化痰湿的苍附导痰丸》
复诊,效果不明显。再仔细问诊。月经量还是很多。停了西药这几天感觉量更多。再根据病因、病位和病机进行重新分析,重新梳理今天和上次收集的资料。
急则救标,先救急,调整方向,大补气血,体质痰湿的问题后面再治疗。用《傅青主女科》的固本止崩汤加减。因为患者家里有艾草,所以同时也加了艾叶,三天后复诊,血量就少了很多。第三诊的时候就巩固观察,血量就停住了。所以再过来复诊的时候,重新从体质上调理身体,基本方子用的是苍附导痰丸加减了。
感觉这个病治的挺快见效,但是个人觉得后期还是需要慢慢调体质,把身体巩固好才行,不然以后可能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需要从长计议。
有些患者会问疗程的问题,当然根据病程长短,有个大概的预测,比如三个月六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也有可能是一个礼拜半个月。我们要明白,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医看病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打移动靶的过程,身体变化了,疾病变化了,治疗方法根据变化。绝对不会说你十年前开的药,现在开的药都一模一样,没有这样的道理。
欢迎延伸阅读:《月经期太阳穴头痛》
《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时间10多天,打算备孕二胎》
《月经前乳房胀痛》
DR.CHENLIANG
中医师
200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医系,后求学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工作室。处方用药得益多师,曾到广州、深圳、南昌、上海等地跟师学习。
擅长:纯中药治疗感冒发热和感冒后遗症、疲劳综合征、咳嗽、鼻炎、脾胃病、颈肩腰腿痛、失眠、头痛、脱发、眩晕、胃病、自汗盗汗、痤疮和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亚健康调理等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发热、腹泻、消化不良、咳嗽等儿科病,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乳腺增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推迟提前等月经病,产后身痛、产后乳少、产后虚劳等产后病有心得。
自说自话,不想指教!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医道再精难愈不信之人!
崩漏,中医病名。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可发生在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足以影响生育,危害健康。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相当于西医病名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病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泄失常。
病机
1. 脾虚: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血失统摄,甚则需而下陷, 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发为崩漏。
2. 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 大病穷必及肾,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肾气虚则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
3. 血热: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 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
4. 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灼热、寒凝、虚滞致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 合阴阳,内生瘀血、或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瘀阻冲任、子宫,血不归经而妄行,遂成崩漏。
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
1.崩漏病特指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如崩似漏的疾病,包括崩中和漏下。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妇女,检查未发现肿瘤等病变。
2.崩漏以外的其他疾病出现阴道非正常性出血者,常有:
(1)阴道出血量多,小腹部扪及肿块者,多为石瘕。
(2)确诊妊娠,阴道出血,可见于胎漏或异位妊娠。
(3)产后阴道出血,量多者分为新产出血、 血崩、晚期产后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产后恶露不绝。
(4)崩漏,伴全身皮下出血、身热者,应考虑疫斑病、紫癜病、蓄血病等。
(5)周期性于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且白带增多者,为经间期出血。
(6)因损伤所致阴道出血,有损伤原因可查,称女阴损伤。
(7)伴全身多处出血而出血难止,不发热者,可能为血溢病。
(8)中老年妇女阴道时有出血,带下臭秽或夹血丝者,应疑及胞宫癌等之可能。
3.常规妇科。产科检查,应作为必备诊断。
4.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必要时可作脊髓液、细胞培养等检查。
5.腹部X线摄片、B超、CT扫描等,能帮助确定病位和明确诊断。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
治疗原则
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是止血。澄源即是求因治本。复旧即是调理善后。崩漏在血止之后,应理脾益肾以善其后。总之,塞流、澄源、复旧有分别,又有内在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证治分类
1.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阴虚内热,故血色鲜红,质稠;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荣空窍,故头晕耳鸣;精亏血少,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腿酸软;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证。
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代表方: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中医妇科治疗学》 )加党参、黄芪、阿胶。
常用药:熟地黄、肉苁蓉、覆盆子、当归、枸杞子、桑寄生、菟丝子、艾叶。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淋漓不断;肾阳不足,经血失于温煦,故色淡质稀;肾阳虚衰,外府失荣,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于温化,故小便清长;肾阳虚不能上温脾土,则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也为肾阳不足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代表方:右归丸( 《景岳全书》 )加党参、黄芪、三七。
常用药:制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菟丝子、鹿角胶、当归、杜仲。
3.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故经色淡而质稀;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失于温养,故四肢不温;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不思饮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象。
治疗法则: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代表方:固本止崩汤( 《傅青主女科》 )。
常用药: 人参、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归、黑姜。
4.血热型(湿热)
主要证候: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注如下,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 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实热内蕴,损伤冲任,血海沸溢,迫血妄行,故经来无期,突然暴注如下,或淋漓日久难净;血为热灼,故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实热内蕴之象。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代表方:清热固经汤( 《简明中医妇科学》 )。
常用药:黄芩、焦栀子、生地黄、地骨皮、地榆、生藕节、阿胶、陈棕炭、龟甲、生甘草
5.虚热型
主要证候: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面色潮红,烦热少寐,咽干口燥,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内热, 热扰冲任血海,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止或量多势急;热灼伤阴血,其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征。
治疗法则: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代表方:上下相资汤( 《石室秘录.燥证门》 )。
常用药:人参、沙参、玄参、麦冬、玉竹、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车前子、牛膝。
6.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而漏下,经色黯有血块;舌质黯紫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证候分析:瘀滞冲任,血不循经,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断;冲任阻滞,经血运行不畅,故血色紫黯有块,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也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固冲止血。
代表方: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方药:生地黄、大黄、赤芍、丹皮、当归尾、枳壳、龟甲、桃仁
以下是本人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之经验心得:
针对今年就诊的25例患者结果的分析:患者最大年龄46周岁,最小年龄14周岁,临床确诊为中医诊断:崩漏;西医诊断: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其中15人是确诊后经过住院治疗,西医予抗炎,止血,补液及激素等对症治疗,治疗时间约在15至20天左右,均未显效明显,流血未能停止,复查HGB(血红蛋白浓度)平均在60g/L左右,后来选择中医治疗;另外10人发病后直接选择中医治疗。通过对每位患者四诊辩证分析崩漏证型,临床多见合并2种证型,使用相应方剂和自拟方进行加减治疗,有18人服用10剂中药后流血基本停止,有7人需要服完12剂中药后血方止。治愈率达百分之百,全部患者流血停止后再通过辩证给予服用3天八珍汤加减以达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之功效。
每位患者均给予辅助针灸和艾灸治疗
治疗原则:血热内扰、气滞血瘀者清热凉血、行气化瘀,只针不灸;肾阳亏虚、气血不足者温肾助阳、补气摄血,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穴位:关元、三阴交、隐白、血海、膈俞。
加减:血热内扰加大墩、行间、期门清泄血中之热;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理气化瘀;肾阳虚加灸气海、命门温补下元;气血不足加灸脾俞、足三里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平时预防调护
崩漏是可以预防的,重视经期卫生,尽量避免或减少宫腔手术,及早治疗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等出血倾向的月经病,以防发展成崩漏。崩漏一旦发生,必须遵照“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三法及早治疗,并加强锻炼,以防复发。崩漏调摄,首重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其次调节饮食增强营养,最后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
许多人都想要通过中医来治疗月经失调的问题,这种想法是正确的。因为中医往往是通过慢慢的调养来使得女性的月经失调得到改善的,虽然没有西医那么的迅速但是对于女性的身体来说,往往会有更加大的好处。那么,中医治月经淋漓不尽是怎样的?
中医治月经淋漓不尽 一、寒证:如属于脾肾阳虚月经淋漓不尽者,治疗要以补肾助阳健脾渗湿固冲为主,可以选择鹿茸丸加减:鹿茸、赤石脂、禹余粮、附子、艾炭、柏叶炭、全当归、 熟地、川断、淮山药、巴戟天、龙骨、杜仲,如失血过多者可加炒地榆 ;如气者可加升麻 ;便溏者加白术。
引起女性月经淋漓不尽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治疗月经淋漓不尽 月经淋漓不尽怎么调理
二、热证:月经淋漓不尽者,中药治疗宜以调摄冲任、益肾止血为主,可选择生地、白芷、女贞子、墨旱莲、蒲黄、小蓟、槐花、地榆、茜草炭治疗,如出血过多的,可加党参、白术,伴有少腹不适的,加木香 、元胡 、小茴香 ;漏下日久者可加归脾丸。如果是血实热月经淋漓不尽者,治疗宜以清热凉血止崩为主,可选择清热固经汤加减:生地、 地骨皮、龟板、 牡蛎、炒地榆、阿胶、栀子、黄芩、丹皮、棕炭、白芍、 藕节 。
三、虚证:月经淋漓不尽,可选择育阴止崩汤,用来治疗青春女子肝肾阴虚导致的月经淋漓不尽,可选择熟地、山萸肉、杜仲、 海螵蛸、白芍、牡蛎、川断、桑寄生、 阿胶、蒲黄炭、炒地榆、 山药,如流血过多的,可倍炒地榆,加棕炭、侧柏;如气虚下陷者可加升麻 、黄芪;烦热者加麦冬、地骨皮 ;烦热严重的加盐柏、知母;不出血时,可减原方中的蒲黄炭、炒地榆,加何首乌 、龟板。久服为宜。
四、实证:月经淋漓不尽,可选择平肝开郁止血汤治疗:白芍 (醋炒) 白术 (土炒) 当归 (酒洗) 丹皮、三七根 (研末) 、生地 (酒炒)、 甘草、 黑芥穗、 柴胡,各适量,水煎服。
月经淋漓不尽搭配其他调养 1、饮食调理方法,食物应要多样化,食物治疗合理搭配,多吃应季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及刺激性食物,煮菜用的油最好选择植物油,动物油要少用,可以补充更多不饱和脂肪酸。
2、排毒调理,注意大便、小便及汗腺都要保持通畅,将身体排出的所有废物及毒素都可以排泄出来。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量,重视防治便秘等,该出汗就要出汗。
3、精神调理,心情要愉快、乐观,心态要平和,尤其要重视学会自己放松心情,自己缓解心里压力,克服焦虑、紧张等不良的情绪,努力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
4、运动调理,日常要注重户外锻炼,积极进行健身锻炼。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工作要劳逸结合。夜生活也要控制了,让自己每天都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2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