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和患者的对话

过山龙 2023-07-28 23:15:07

分享临床心得,记录寻师访友过程,解密草根树皮金石神奇;讲老百姓喜欢的中医,分享最接地气的中医干货。日常思索,性情而发。

平时陈医生很喜欢在朋友圈、微博之类的平台分享一些自己对中医的看法,对治病的心得,主要就是希望告诉我自己的患者中医原来可以治疗这个,中医原来能够看那个毛病。我不止一次被咨询:陈医生,这疾病你那里可以看吗?或者说小孩子的病你可以看吗?妇科、脾胃可以看吗?……从医这么多年,很多患者都知道陈医生看过哪些疾病,我的公号也写了很多年,兼做了医患沟通的桥梁,是非常有用的,也省了很多沟通的成本。但总有新的病人,所以需要不耐其烦的解释和沟通。以前陈医生觉得解释一次就够了,但是后面发现,很多时候就是需要反复的说,反复的沟通,这是没有办法的。顶多就是能够稍微省一些事。没有一件事情是一劳永逸的。即使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东西。

用鱼塘来打比方,我们这个池塘里面有什么好吃的,老鱼都知道的,但是很多新鱼是不知道的,我需要不断的说。可能还需要一年一年的说下去。很难有完美的替代办法,我想唯一的好办法就是不断写不断的说。比如这个病需要吃多久的药啊,疗程是多少啊?我这个病能不能治好啊?……知道陈医生的,不需要陈医生多说一句话,耐心服药,观察效果,不断反馈,调整处方。时间到了,回头一看,身体居然慢慢就被纠正过来了。心急火燎的,吃三天,停个五六天,七八天半个月,然后又来了,我现在心态也平和了,可能还是缘分不到,或者是患者还是意识不到。吃到第4个包子饱了,我们总不可能说前面3个包子白吃了吧。病有个过程,治疗也有个程序。反过来,有些患者在其他地方看了很久,我这里吃了几天就好了,有时候我觉得也不值得贪功,说不定其他医生调理的七七八八,我那个刚好是临门一脚呢。看有些爱好者,总是纠结在几十年的病,一两包药就好了,病哪里有那么好看啊。多看几个病,就不会说这样的话。前几天看同行的公号,半桶水晃荡的最响,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有不懂的说话才最大声,下结论最绝对。凡是多知道了几个后果,也不敢这样乱说的。看病久了,很多同行都变得胆子越来越小了,不是说技术越来越差了,反而更是知道人体太复杂,疾病太变化多端了。拍着胸脯说“包治”的话,真的说不出口。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再行医三年,觉自己什么都不懂。

需要和我的病人不断的沟通,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看病需要知道患者的情况,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人口几何,婚配嫁娶……其实患者也需要了解医生。不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是活生生的人,自然就有七情六欲,需要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共同治病调理。

延伸内容:

更多的文章目录,可以看这里:《目录都在这里了,方便查看》;

福利来啦:打开公众号对话框输入“失眠”“感冒”“脱发”“手脚冰凉”“胃痛”“祛湿”“气血”“减肥”“便秘”“肾虚”“祛痘”“月经不调”“咳嗽”“鼻炎”“腹泻”“肝气不舒”“伤精”“上热下寒”“脾胃”“颈椎”“抑郁”获取相应调理方。

温馨提示:本号旨在传播中医,让普通老百姓了解中医,帮助有缘人自医自助,让中医惠民,藏医于民,更是方便自己在临床之余总结经验和教训,也兼做医患沟通的渠道,偶尔推荐好物,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药。觉得有用的话,帮忙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见,感谢支持。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