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老年人肩背疼痛

祝由师 2023-07-28 23:06:51

分享临床心得,记录寻师访友过程,解密草根树皮金石神奇。都是日常思索,性情而发。

现在老年人肩膀、背部、腰腿痛的人很多,去做检查,常常发现有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这类疾病陈医生建议看中医中药。

我在临床上看这类患者也看的很多,方子用的也比较多,比如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治疗老人腰腿痛》)、芍药甘草汤、四味健步汤、桂枝茯苓丸、全蝎红花汤(《全蝎红花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等都有可能。主要还是他们之间的使用鉴别和对患者证的认识,最近看了一个老年人肩背疼痛腰腿痛的,用的是柴胡桂枝汤,患者自述去了八九成。

老年人住在赣州,由朋友转介绍来我我这里看中医。记得当时应该是肩膀,背部,手关节,膝盖,僵硬疼痛,活动后缓解,感觉浑身不舒服,吃热的会上火。吃冷的正常。做了肝肾功能正常,血糖7点多,风湿四项正常。脸上早上有点浮肿,白天就正常。脉象玄细不流利。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吃煎炒的东西容易拉肚子。大小便正常。吃饭睡觉正常。病人刚开始来,自述自己脾胃很敏感,一吃坏东西就容易拉肚子。所以先开了三天。柴胡桂枝汤加了祛风湿的中药,赤小豆,秦艽,姜黄,川牛膝,木瓜这些。

后来复诊了几次,每次都感觉更轻松,全身更轻快,后来有上火现象,就根据情况加了清热的中药。整体效果还可以。

柴胡桂枝汤治疗痹症,很多名家都有使用经验。一般来说,肩背疼痛或者关节痛的情况,很多人都有,也是门诊看的最多的几个症状之一,很多人一般都有落枕、久坐伏案工作,或者打字玩手机导致,有些工作原因,比如制衣工人,体力劳动,一般就考虑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

主要就是考虑太阳和少阳经脉走行部位的问题。太阳经脉在人的颈项后背部位,这个经脉不舒服的时候,病人一般就是颈项和背部不舒服,酸麻胀、僵硬甚至疼痛。一般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办法治疗,主要就是根据有没有出汗情况。有汗一般就用桂枝加葛根汤,没汗就用葛根汤,和太阳伤寒表实证和太阳伤寒表虚证有点类似意思。鉴别点就是有没有出汗。但是如果两个位置都出现了问题,比如肩膀和脖子背部等同时出现问题,就是患者后面一片都舒服,僵硬的,脖子转动感觉僵硬,甚至有骨头的声音,手抓上去,肩膀硬的,按上去肩胛骨等地方也是酸胀的,手抬起来酸酸的,说不出来的不舒服,就要考虑其他方子了,因为范围更大了。这个就是太阳经脉和少阳经脉都有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同时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一般具体使用的时候,陈医生常常对原方进行加减,比如加葛根、片姜黄、海桐皮、秦艽、羌活、独活、红花、川牛膝、石斛等,就是加重活血、祛湿、通经络的作用。方子平稳安全,平淡中取效。

针对老年人,柴胡桂枝汤还有另外一个补虚的作用,用陈瑞春老先生的话说,是不是补药的补药。一举多得。

延伸内容:

找陈医生看病的患者,可以详细看这里:《陈医生简介与主治》;更多的文章目录,可以看这里:《目录都在这里了,方便查看》;

桂枝只能用于发汗吗,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瘀血,还有这么多功效

说起桂枝可是大名鼎鼎,擅长用桂枝的人,把它作为 去病的 良药;不擅长运用的人,视之如虎狼。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桂枝这味药都不陌生,《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就是以桂枝为主,更有许多加减变化,用于治疗多种内科疾病。

谈及桂枝,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能够发汗解表,诚然这一认识是及其正确的。桂枝汤以桂枝配伍白芍,发汗祛风,治疗外感风邪,人体正气相对不足的感冒,但桂枝汤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究竟桂枝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接下来一探究竟。

神农本草经》载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桂枝味微辛辣,嚼之微微带甜味,性温和,不及麻黄燥烈。《神农本草经》将桂枝列为上品,其中大多数药物都是有补益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

“ 上气咳逆”,言桂枝发散风寒,治疗风寒在表引起的“气上冲”,咳嗽。《伤寒论》有载“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可见桂枝能够平息下之后,所引起的气上冲。有人就说了,桂枝汤还有其他四味药物,为什么是桂枝治疗”气上冲“。《伤寒论》用桂枝的最简单方剂是桂枝甘草汤,只有桂枝和甘草两味药,治疗”心下悸,欲得按“,心悸也是气机上冲的表现,甘草治疗少气(栀子豉汤条文下有,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即在栀子豉汤的基础上加用甘草一味,可见甘草的作用是治疗少气),因此桂枝可以平冲降逆。

”结气喉痹“,为寒气 郁积 在喉咙,不通畅,中医称这种不通畅为”痹“,痹者痹阻不通也。桂枝因为辛散,可以将存在于咽喉的寒邪 祛除 ,从而治疗寒气结在喉咙引起的痹痛。《伤寒论》有半夏散,就是半夏配伍桂枝治疗咽痛。

“利关节”可以治疗寒气痹阻在关节引起的疼痛,这种关节疼痛需要桂枝来治疗。如《金匮要略》中有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温疟引起的骨节疼痛,柴胡桂枝汤治疗太阳与少阳两种病兼有的“肢节疼痛”,桂枝附子汤治疗风湿在表的关节疼痛等,这些都是桂枝“利关节”的表现。

但是桂枝还有一种功效,《神农本草经》并未提及这种作用。这就是桂枝可以用于 瘀血 的治疗,有人认为桂枝用于 治疗瘀血, 不是因为桂枝能够活血化瘀,而是因为桂枝用温通的作用,血液得温则行。

经方中有桂枝茯苓丸,用桂枝搭配芍药、桃仁等药物,治疗“妇人素有症病”,症就是 瘀血不能散除,久久积累而成形。一个活血化瘀的方剂,以桂枝命名,足见桂枝对于该方的重要性,同时说明桂枝对于瘀血的治疗作用。

此外《伤寒论》中有桃核承气汤,也是用桂枝配伍大黄、芒硝等药物,攻逐瘀血。服桃核承气汤后,当微微下利,促使 瘀血排出体外。这个攻逐瘀血的方剂,同样使用桂枝,而且配合上大黄、芒硝这种寒凉药物,可见桂枝的温性已经发挥不出来,并且疾病就是瘀血和热结在下焦,当然需要在活血化瘀的同时,配合上清热解毒,大黄、芒硝最适合。可见桂枝在活血化瘀药物中配伍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活血化瘀的重要方剂,出自《金匮要略》。在该书的妇人三篇中有温经汤一方,治疗瘀血阻滞在少腹,影响血液生化,进而表现出一些列的症状。温经汤中用当归、白芍、阿胶等滋养损失的阴血,同时配合桂枝、丹皮、川芎等活血化瘀。由以上三方可以看出桂枝在瘀血方面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虚寒导致的瘀血,疗效更佳。

桂枝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味药物,功效仍然有许多,用在温化水气的诸多方剂中,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方剂中,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从而蒸化水气,使废水变为人体的正常津液,或排出体外。桂枝补虚的作用历来很少论述,作为本草经的上品,桂枝可以补中益气,但是历代医家往往忽略掉此功效,从而便不会运用小建中汤,使一代名方就此陨落,实为可惜。

小柴胡汤论

我平素在临床上喜用经方,用得最多的当推小柴胡汤及其加减方和接轨方。所谓加减方包括《伤寒杂病论》中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五条柴胡汤。

此外,小柴胡汤与时方平胃散、温胆汤、经方五苓散等的合方,当代经方大家刘渡舟先生起了一个雅名叫接轨方。这两类方,不但在外感病,也在内、妇、儿诸科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确实不愧为经方中的一支“精锐部队”。

许多古今医贤对小柴胡汤研究甚精细,首先让我们看看刘卫红先生对该方七味药功能的分析:

①疏肝(柴胡);②清胆(黄芩);③和胃(半夏,生姜);④健脾(人参,大枣,炙甘草)。

其相关的对应主治症状也分为四类:

①肝气郁滞: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神情默默,脉弦。②胆腑郁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③胃气不和:喜呕。④脾气虚弱:不欲饮食。

这样理顺小柴胡汤的提纲证及“四大主证”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心中了了。

小柴胡汤不但适用于“肝郁、胆热、胃滞、脾虚”诸证,其加减方(包括经方与经方的合方、经方与时方的接轨方)更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刘渡舟先生说:“推陈升降小柴胡,古今接轨第一方。”经方善治危难大症,善治疑难杂症,举世闻名。下面举本人应用柴胡汤辈的两个典型医案:

1.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疑似症

黄某某,男性,32岁,农民企业家。1993年2月20日中午因暴饮暴食后出现胸闷气憋、脘腹胀满伴阵发性腹部疼痛。初不介意,在当地医疗站输液治疗。不料两天后病情急转直下,恶寒,高热(T39.3℃),呼吸急迫,胸胁胀痛程度加重,口唇发绀,爪甲青黑,急送我院内科救治。

经会诊后诊断为:①慢性胆囊炎急性感染;②急性胃炎;③急性腹膜炎?④急性胰腺炎?

当时的病势已呈危重征象,但生化检查却有很大出入,X光腹透未见异常,血常规除白细胞1.4万单位外,余尚正常;血及尿的淀粉酶检查又在正常范围内。

病者当时除吸氧、插鼻饲管(以降腹压)外,予头孢拉定、氨苄青霉素等静滴抗炎等。但病情越来越不容乐观,除告病危通知外,欲转诊广州,家属及主管医生又恐路远道不平,病人经不起8个小时的颠簸,左右为难。遂急邀本人会诊。

刻见:危重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全腹胀大如鼓,上腹部压痛明显,下腹部有反跳痛,发热持久不退,午后尤甚,T39.2℃,大便三天未解,导尿管导出的尿液色黄赤,量少,脉滑数(96次/分),舌红苔薄白。

综观此证显为少阳与阳明合病,即拟大柴胡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2g,枳壳15g,白芍18g,厚朴15g,法夏10g,大黄15g(后下),败酱草30g,蒲公英30g,甘草3g。一剂,水煎服。

上方服后一个半小时先解浓黄小便,后泻秽臭黏液便,可谓臭气熏天,胸闷、腹满、胁痛随之明显消退,体温渐退至37℃,精神转佳,脉滑略数(82次/分),舌红苔薄白,病已转危为安,遂拔去鼻饲管和氧气管。我再以厚朴三物汤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善后,一周后告愈出院。

此证堪称危重,西医会诊最大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但实验室生化检查又不支持,况又治疗乏效,方改由中医诊治,采用六经辨证,拟用经方施治,终获全功。

2.柴胡桂枝汤治疗太阳、少阳经合病

黎某某之妻,40岁,农妇,城区捷胜沙角尾村人。2000年9月初诊。患者两个月前外感,当时时有发热,恶寒,周身骨节烦痛,经当地医生及彭湃医院拟为“风湿病”治疗,诸症反反复复。因家贫已卖掉耕牛,但仍未康复。当时我的一名跟班学生是该村人,见其可怜,乃介绍她来我处就诊。

刻见面容倦怠,诉每日午后仍有发热恶寒感,口苦,眩晕,两胁苦满,困顿,四肢关节烦痛,饮食、睡眠、二便尚可。舌苔黄,脉细弦。此证与《伤寒论》中所述的柴胡桂枝汤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相符,拟为太阳、少阳二阳经合病,乃书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15g,黄芩12g,法夏10g,桂枝6g,白芍12g,太子参15g,大枣20g,甘草3g,防己10g,生姜3片。

5剂。

上方仅服1剂,诸证若失;5剂服完,人已康复。举家欣喜,托我学生前来致谢。

有人认为一些医案称药到病除、效若桴鼓乃言过其实,但类如此案确无夸张成分。对于经方与时方的合方,刘渡舟先生称其为古今接轨方。这类接轨方意为用“古方”以补“时方”之纤弱,用“时方”以补“古方”之不全。本人就谈谈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小柴胡汤与平胃散、二妙散、三拗汤、二陈汤等接轨方的体会。

3.小柴胡汤合三妙散治疗外感头晕口苦

约1992年夏,一外感病人来诊,从其显示出来的症状来看,头晕,口干苦,时有恶寒,小便黄赤,舌红,脉有弦象。自诉已经易医三人,历时四周,都拟为外感治疗无效而来诊。

我即拟小柴胡汤加白蒺藜、僵蚕二味,心中窃喜,肯定3剂功成。但世事难料,患者竟来复诊,述上诊之头晕、恶寒已减,余症依旧。细诊之下见其舌头后段有黄腻略厚苔,此为伴有下焦湿热,难怪小便黄赤,遂于上方加三妙散:黄柏12g、苍术6g、薏苡仁20g,3剂而愈。

4.小柴胡与平胃散等合方

有一些病例,患者原有脾胃湿热,症伴口臭,舌苔黄厚腻或尿黄,大便溏黏不爽,一旦外感,单纯发散风寒或疏解风热是无济于事的,我常用小柴胡汤合黄连平胃散加减,常常三五剂完事。

感冒发热夹有咳嗽痰多者,疏解外邪为主,止咳化痰为辅,此时我的杀手锏仍是小柴胡汤合三拗汤,然后根据偏寒偏热,或加二陈汤或加清泄肺热的黄芩、桑皮、枇杷叶等,随证适当加减,也常常事半功倍。

我曾写过一篇论文《柴胡黄芩治疗感染性发热临床应用心得》,肯定了柴、芩不但在外感热病,也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相当有效,验证了《苏沈良方》对小柴胡汤的退热作用,其归纳为五点:

“《伤寒论》虽主数十证,大要其间有五证最得当,服之必愈。

一者身热,心中逆或呕吐者可服,伤寒此证最多,正当服小柴胡汤。若因渴饮水而呕者不可服,身体不温热者不可服。仍当识此。

二者寒者、寒热往来者可服。

三者发潮热可服。

四者心烦胁下满,或渴或不渴,皆可服。

五者伤寒已瘥后,更发热者可服。

此五证:但有一证,更勿疑便可服,服之必瘥。”诚非虚言!

现在我也对《伤寒杂病论》以柴胡为名的六个方剂的临床加减应用,对小柴胡汤与时方的接轨方谈点粗浅的临床体会。我认为柴胡汤辈在临床上的应用机会多, 几乎无日不用。难怪有人说,学懂应用柴胡汤辈,临床已可应付半数疾病以上。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2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