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临床心得,记录寻师访友过程,解密草根树皮金石神奇。都是日常思索,性情而发。
有些慢性病,需要时间,方子可以开个十多二十天甚至一两个月的丸子慢慢吃,就像是水滴石穿,不在速效,在于缓图。有些急性病,一两包中药,就可以看出效果好坏。大多数病,复杂难易,只有边吃边观察。
看过病的都有这体会,刚开始五天,效果更明显,后面按照方子守着吃,再五天一个礼拜,好像有效果,但是效果没有之前的那么好,就是这个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很正常。病变化了,就好像吃饼,前面10个吃了还想吃,后面再吃一两个,就感觉很饱了,没有那么想吃了。这个病情也是这样,慢慢更好了,错觉就是感觉好的慢了。所以需要调整方子。中医里面辨证论治,随证治之,就是这个意思。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用药。
有少部分患者,觉得熬中药比较麻烦,其实有颗粒剂的(《免煎中药颗粒和中药饮片》),直接冲开水服用就可以,还可以代煎,回去放冰箱,吃的时候热一下就可以,现在技术手段都非常先进,中医从来都是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但是其中的好处就非常大,能够根据体质,一人一方,一时一方,调整用药,增减剂量。中成药是做不到的。当然如果合适,我也是会推荐中成药(《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说明书常常限制了中药的使用范围》),但是总体而言,我还是偏重于开中药方子。中医看的每个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方子也基本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咳嗽,都是头痛,可能开的方子相差很大,但是如果证相同,可能开的又一样。所以说,会者不难,这也是中医的魅力所在,中医才某种程度来说,价值是思维,是智慧,值钱的也是这些。至于承载这些智慧的手段,可以是针、可以是药……甚至有时候是大吓一跳的方法。草根树皮金石,贵贱相差很远,但都不及中医的智慧值钱。
所以有时候看病不要太着急,需要急救的,外科手术的,也不会来看中医,常常来看中医的很多都是在其他地方折腾的够呛了,才想到中医,所以很多在我这里看中医感觉到中医效果的,有时候第一时间来看中医,反而病好治,等到疾病寒热虚实错杂了,才来看中医的,疾病本身就更复杂了。急不来。自己根据服药情况,记住自己的各种情况,或微调方子,或改弦易撤,慢慢调整。但是反过来,也有些人对中医有误解,以为中医是慢郎中,疾病有本身的特性,慢的自然慢,但是快的,中医一样快。陈医生觉得,有空可以多翻翻我写的内容。一则当做了解陈医生的渠道;二呢,多了解下中医。
延伸内容:
找陈医生看病的患者,可以详细看这里:《陈医生简介与主治》;更多的文章目录,可以看这里:《目录都在这里了,方便查看》;
有一种冠心病,它的病机是痰淤互结。
中医认为,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代谢障碍,产生痰饮。血液运行异常,形成淤血,阻塞血脉、经脉,最终导致冠心病。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 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 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 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在中医学上,冠心病属于“胸痹” “心痛” “心悸” “真心痛”等范畴。
咱们结合一个病案来理解。
曾经有一位患者,男,55岁,患有冠心病多年。经常胸闷气短、精神疲乏、头晕、失眠多梦。
找我之前已经历漫长的中医药调理,前前后后中药喝了500多剂。
用他的话说,喝到想吐,肠胃都喝坏了,也不见好转。
因为最近头晕、胸闷加重,晚上睡觉常因胸闷而憋醒。就想换个中医看看。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我。
一见到我,便问。
“郭教授,您给我交个实底,我这病到底能调好不?”
“若调不好,我就放弃,不想调不好,最后还欠一屁股债。
“若能调好,就是把房子卖了,我也治。”
听到这些疑问,我说:谁也不是神医,不辨证还不知能调好不?
和患者事实就是、真诚沟通,不吓唬、也不吹牛,是我从医40多年一直坚持的原则。
于是对他辨证一番,只见他舌暗、苔黄腻、脉滑。心慌、胸闷、气短间断发作,每次持续约3分钟。
这种症状,西医会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
中医会用2个字概括:胸痹(痰淤互结症)
于是我开方:党参、 麦冬、 五味子、 丹参、陈皮、 三七粉、佛手、黄连、莪术、赤芍、川芎 、炙黄芪、瓜蒌皮 、薤白。
开了14剂,每日 1 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为何开14剂呢,太少起不到作用,太多不能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14剂刚刚好。
二诊时,他胸闷、气短等症状明显缓解,睡觉时胸部憋闷现象也没了。舌暗淡、苔微黄腻,脉滑。
还是有些痰凝血瘀,于是让他就吃了7剂。结果怎样了呢?
上方继服7 剂后,他心慌、胸闷症状消失。随防半年,心慌、胸闷症状未复发,心电图结果也无异常。
最后说下我的开方思路:这里主要秉持: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的方法。
以党参、麦冬、五味子、丹参、陈皮、三七粉益气活血通脉。
党参,配以黄芪增强益气之功。这里其实是把人参,换成了力量缓和的党参。
不是急性病,没必要用人参,一来价格贵,二来有些大材小用,浪费药材作用。
莪术、赤芍、川芎增强活血化瘀的力量;
佛手、瓜蒌皮燥湿化痰、理气止痛;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以上药用在一起,既益气养阴以扶正,又活血化瘀、 祛痰通络、标本兼顾,所以效果显著。
后来,文中患者来还特意送来一枚锦旗。他说:“郭教授,要不是你治好我,我就彻底对中医失去信心了。但您的妙手回春,让我对中医药神奇力量,再次竖起大拇指,。也对您的高超医术点个大赞!”
其实,我也没特别高超的医术,只是做医生久了,各种病症都经历过,积累了一些经验而已。
温馨提醒 :文中方剂仅作为科普,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中医人士辨证下加减运用,切勿盲目套方。
最后分享一些按摩穴位,帮助缓解冠心病。
取肺俞、心俞、膈俞、内关,每个穴位按揉100次,当感觉酸胀即可停止,但前提是个体能承受为前提。
一般皮肤病的话,治疗起来都是比较慢的,如果是中药治疗的话,喝中药一般不太贵,一般的中药治疗都是三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也需要经常到医院复诊,根据病情的变化来重新调整方子,在吃中药期间根据医生的嘱咐忌口,一般治疗下来都会治疗好,有些不能清根的皮肤病,虽做不到根治,也能做到少复发!
至于牛皮癣这个病,好像是不能根治的,治的最好的也是保持在几年内不复发。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1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