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毛小妹老师最新动态!
3月9日音频
毛小妹老师2019年系列讲座
《运气体质学:为你解读疾病与生死秘密》
将在千聊平台与您相见
扫码关注讲座详情
2019年3月9日晚19:30,在千聊直播平台,由宏亮老师策划和主持的《心灵之缘公益大讲堂》圆满举行。直播现场,各位老师的分享都非常精彩,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生命和传承经典的大门。我们以音频和文字的方式,给大家整理了毛小妹老师在直播课堂上相关五运六气的分享。
主持人宏亮:接下来我要向朋友们介绍另外一位好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近期从美国回到祖国内地弘扬祖国传统优秀医学的毛小妹老师,她是美国《中医五运六气体质学》的倡立人,同时也是「世界中医五运六气协会」的会长,致力于中医五运六气的推广与传承!
好,我们现在就赶紧请出我们的毛小妹老师,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才是中医的五运六气呢?
毛老师:大家好,我是毛小妹医师,来自纽约长岛的白羽医馆。很荣幸在宏亮老师的语音节目中与大家结缘,谈谈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在黄帝内经素问当中有七篇大论文章,专门讨论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视运动,伴随着看不见的气化能量,对大地上的气候、动植物、和人体健康形成周期性的灾病影响。古人用60个干支年号配阴阳、五行,创建起一套时空架构,我们今天就讲述年号背后的奥秘。
举几个例子:
在实际生活中每年的春夏秋冬都不尽相同,上海的朋友说今年2月份几乎没见过太阳,天气寒冷阴雨。同样的情况发生在2013年,江南由于春季寒冷,还发生了甲型H7N9禽流感。2007年严重的倒春寒曾经被评选为十大气象灾害,这就六气周期的影响。12生肖中猪年和蛇年,大概都是比较寒凉春天。
老北京人一定记得,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后,北京连降暴雨。2006年的6~7月间,北京下了20多天雨,降雨量相当于四年雨水的总和。大暑节当天暴雨倾盆,淹了立交桥下的道路。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2012和2018年的大暑前后,这又是属龙和属狗的辰戌之年必然出现的夏行冬令,常常引起颈肩腰腿痛的加重,心梗猝发率偏高。
那么五运呢?是用天干排序的十进制周期,如果大家觉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不好记,可以换成了公历的年尾数4567890123。为什么从4开始,因为1984年开始这一轮的六十甲子周期。大家只要记住黄帝的黄,是黄色的黄,甲是第一个号码,代表土运太过。2019年也是黄色,属于土运不及,9减4,之间相差5。所以五运有十年周期,24680的年代表五运太过,13579的年代表五运不及。我说的就是公历年尾数。
▲六十甲子图
2019年,尾数9的年都属于土运不及,有一些中医知识的朋友可能已经想到,五行土对应人体的脾胃,所以今年脾胃功能受五运的影响而减弱,消化系统的疾病成为今年的多发病。
2018年可能许多朋友或家人都刚刚经历了流感吧。每逢尾数“8” 的年份,就会爆发世界性的大流感。根据百年的数据统计发现,1918年、48年、78年、2008年是戊子戊午年,爆发的是甲型H1N1,1968年和98年是戊申戊寅年,爆发的是甲型H3N2。这里有着五运和六气明显的周期规律。尾数“8”的年份属于火运太过之年,由于火克金,肺气最弱,所以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减弱就容易发生流感。
▲白羽医馆病案
主持人宏亮:我觉得好复杂、好神秘、好玄奥的五运六气,但到了小妹老师这里,真的就是举重若轻,娓娓道来,让我们一下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其实我在前几年在昆明参加一个大型的论坛活动,那天在现场来了一位老者,大家都坐好了以后,他自己缓缓地从后门进来,我去搀扶给他让座的时候一询问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位老中医,而且他当年就读的成都中医学院,言谈之中我说您都这个年纪了还来出来学习,非常好学让人感动,那以您的行医经历来说,您个人觉得还有什么遗憾吗?
他说我最遗憾的就是当年没能在学校里面学到五运六气这门学问,后来也没能遇到合适的老师,这是他最大的遗憾。所以我一直都特别留意,在我身边有哪些老师是可以传授五运六气的,带着这样的一个念想愿力,在今年我们《声音春晚》刚刚做完的时候,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小妹老师。我这个人是特别爱分享的一个人,当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的宝贝的时候,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样能够让他尽快的跟更多的好朋友一块来分享。所以我就特别邀请小妹老师加入到我们今天晚上的直播,我们的《春之声》这样的一个跨年大课这么一个平台上来跟更多的朋友结缘。
刚刚我们听小妹老师讲了五运六气,预测气候和天下人的发病趋势,那么把五运六气用在个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诊断上肯定是会更精准更有效率。我听说您在美国用五运六气推算生日来诊治疾病的,我想对这个大家都会特别感兴趣,您能不能稍微的先给我们的听友们在您推出课程之前先剧透一点好不好?
毛小妹老师:宏亮老师,您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您的悟性极高,这也正是我当时遇到该怎么把经典应用到临床的问题。
黄帝时代的部落首领考虑的是如何为天下人群防病减灾,而今天的中医要面对一个一个具体的病人。当然,只有活着的人才会受五运六气的影响。在内经中我看到有很多文字公式,比如:太乙天符年,中贵人,病暴而死。天符之年为中执法,病速而危等等。这个“中”就跟中枪,中毒,中彩票一样,叫天人相应,不是你想中和不想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自古君子都知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那么60年中有360段气位,哪一段对自己的健康有利,哪段有害呢?
我想到了生日,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在不停地变化,只有生日是终生不变的,而且只属于自己。我先把自己和家人出生的年号找出来,对照《黄帝内经》,发现非常吻合。
反正60个年号是绕不过的门槛儿,我就把60年的运气做成表格。发现天干是十进制,干脆与公历年的个位数一一对应,临床上非常方便。当时,我买来五种颜色的病历夹,把患者按照生年的尾数,配上五行相应的病历夹:
1、6 用深蓝色代表肾水,2、7 用绿色代表肝木,
3、8 用红色心火,4、9 用黄色脾土,5、0 用白色肺金。
▲十天干定五运图
我发上来了一张五运十环图,大家一对就知道自己出生的五运了。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段时间里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数都持相同颜色的病历夹,而且症状也属于同一个脏腑。说明什么呢?说明患者的生年相同,发病的时间相对集中,好发的脏腑相同,说明这段时空的五运六气就是引起这组人群发病的因素。五色的刺激非同小可,我找到了一个与《黄帝内经》作者同步来观察五运六气的窗口,心里非常高兴,于是我对照原文,每60天零87刻为一段六气,就这样一段一段的观察记录下来。
2000年我们买了电脑经络测量仪,发现了与生年五运有关“运气胎记”,好像老天爷在每个人的经络上打上一个烙印,“你就是这一年造的”。还有很多客观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五运六气与体质和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最让我震惊的2003年春季中国发生的SARS“非典”肺炎。我们在纽约从2月份的时候已经用经络测量仪测量到许多患者表现出肺经失衡和整体抵抗力减低的感冒图形,但是患者可能是因为腰腿痛来看病的,并没有感冒。用针灸调理后腰腿痛好了,可是经络图的肺经失衡改变不大。到了2003年3月底4月初,大多数人的经络失衡就如大风刮过一样自己消失了。与《六元正纪大论》中关于丑未之年二之气瘟疫流行的原文一致。我和爸爸通电话,爸爸说:“你还记得1925年山东流行白喉,夺走姑姑和村里半数孩子的生命”(家父比姑姑小两岁,也经历了生死一劫)。所以爸爸鼓励我赶紧写文章,一定要把看到的经络变化与丑未之年的传染病报道出来。我们的文章发表在美国中医药导报上,提前一个月预测非典刹车的时间为5月22日。果然小汤山非典医院收治的最后一个病人是5月22日,到6月1日各项数据都归零。
▲美国发行的《中国医药导报》
这是百年来中医在重大传染病结束之前做出的这种预测。北京非典爆发,纽约的人也能测到,这就说明五运六气可以用在西方。而且他也提出来,在计算机的时代,我们是可以抓住经络测量这些客观数据来预防和预测传染病。那么同时我也总结了是哪一类人,他们的经络紊乱的会更加严重,这与黄帝内经所讲的时空也是非常吻合的,从此我们便开始按照这个思路走下来。我的一些测量的工作笔记写在了2006年我和白医生一起出版的《医易时空医学》一书中,大家也可以从毛小妹博客上面查到很多关于五运六气就在经络里的一些发现。
▲《医易时空医学》 ▲《中医自然体质论治》
识别二维码了解图书详情
2008年我们买了红外热成像仪,与经络测量仪相得益彰,运气对经络气血的影响直接显示在屏幕上。十九年来我们追踪观察的一群人在春夏秋冬的连续数据,获得了3个六气周期客观资料和有效地健康进行监测与纠偏治疗的经验。初步摸索出一套《五运六气体质学》的临床应用模式。它不仅可以精准解释病因,治疗已病,防止脑梗、心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五运六气与计算机和互联网、智慧机器人的结合,可以开启一个视觉中医的新时代,使中医治未病有了可行、可复制的方法论。填补了中医辨证论治缺乏客观诊断依据的空白。
关于每个年号出生的人有什么相关的问题,我会在接下来的《运气体质学:为你解读疾病与生死秘密》中与大家细致的分享!
谢谢宏亮老师,谢谢听友们。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0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如何瘦胸部赘肉,多运动即可
下一篇: 为什么两肩膀酸痛_肩膀酸痛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