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家备五虎汤,感冒不用慌

祝由师 2023-07-28 17:05:18

感冒是临床最最最常见、也是最多发的疾病,许多人都会误认为感冒是小病,而总是简单处置。但恰恰相反,感冒虽是“小病”,却总藏着“大风险”,因为感冒是万病之源,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感冒有关。然而许多人误认为感冒是小病,而总是忽视它,总误以为“小”而不为之,其实不能小觑感冒,现小编向大家推荐一款居家就可以防治感冒的,被众多病友称之为“神方”的感冒验方——五虎汤

五虎汤来源

本方为山西名中医李可根据经典中医圆运动一气周流理论所创,经南方医李可学术思想传承基地及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基地(中医经典科)临床反复验证,经广大群众验证的一个用药安全、确有疗效的临床验方。

五虎汤基础方

组成:

生姜、大枣、葱白、黑豆、核桃

【新鲜生姜】45g;【大枣】 45g(红枣,掰开不用去核);【葱白】1-2根(东北大葱,即京葱,取白色那段,去须,每根切成4段,最后15分钟下)【核桃】6个(个小的用10-12个,打碎带壳入药);【黑豆】30g(黑皮黄心的为佳),加或不加红糖适量以调味;

煎服法:

加水约1000ml,煎煮45-60分钟,分多次频服,或分早中晚3次服,不翻煎;

五虎汤方解

核桃形如脑,与肾主骨生髓相关,黑豆色黑入肾,核桃、黑豆均补肾气;生姜、大枣入脾胃;葱白辛温,色白中空汁液多而入肺胃,肺主皮毛,所以五虎汤蕴含了阴阳五行的规律,具有温养脾肾先后天两本(扶正),佐以解表散寒(祛邪),所以对于感冒早期,效果非常好!

生姜

味辛气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散寒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大枣

味甘气温,入脾胃经,为脾之果,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的功效。可用于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等症。

黑豆

气味甘平,入脾、肾经;具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健脾益肾等功效。可用于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肾虚腰痛;遗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药物、食物中毒等诸症。

大葱

气味辛温,入肺、胃经,具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等。

核桃

气味甘温,归肺、脾、肾经;具有补肾,温肺,润肠。可用于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寒喘嗽,大便秘结等症。

五虎汤适应症和禁忌症

最佳适应症:

风寒感冒的初期(见喷嚏、流涕即可判断,不用考虑鼻涕的颜色和浓稠);过敏性鼻炎(以反复发作的晨起喷嚏、流涕为典型表现);

相对适应症:

1)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发热;感冒发热使用消炎药退烧后持续的咳嗽;2)小儿体质虚寒,易反复感冒,咳嗽,胃纳不佳,大便颗粒状,夜眠汗多;3)早期颈椎病、肩周炎,以颈肩酸痛为主要症状;4)因受寒表寒未解引起的睡眠不佳;5)小儿脾胃虚弱,易腹泻,身材瘦小;6)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咳嗽,咳甚出现气喘感;7)慢性荨麻疹的辅助治疗。

禁忌症:

实热证(高热、大便秘结、口气臭秽、大渴引饮);高血压危象等。

五虎汤常用加减

感冒症状较重,无汗,生姜和葱白适当加量,生姜可用到60g,葱白用到2-4根;服完后最好喝热稀粥以助微微汗出;

感冒见发热,或伴咽痛,加乌梅30-60g(高热用60g),冰糖若干;

感冒伴咳嗽,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加苦杏仁、厚朴各30g,小儿用20g,咳嗽缓解后即可去除;

小儿体质虚寒者,可加熟附片15、干姜15、炙甘草30同用;

小儿脾胃虚弱,可加熟附片10、干姜10、生晒参10,白术10,炙甘草10,炒麦芽30同用;

慢性荨麻疹透疹过程中使用,可加蝉蜕30,防风30;

早期颈椎病、肩周炎者,可加桂枝15,赤芍15,川芎15,葛根60;

五虎汤使用注意事项

五虎汤所用均为食材,基本安全无虞,所需药材的剂量无须非常准确;

临床疾病千变万化,病机复杂,五虎汤不可能通治万病,复杂疾病建议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再合理使用;

孕妇感冒初期也可使用,但不建议常规使用苦杏仁;

临床上感冒早期绝大多数因感受风寒所致,可抓住怕风、怕冷、喷嚏、流涕等主症判断用药,无须纠结于属风寒或风热;

服药过程中出现咽痛,可加乌梅和冰糖解决,或停药一天后继续服用,严重者可改服引火汤。

红枣黑豆姜一起煮着吃有什么功效

黑豆有补肾滋阴,补血明目,除湿利水。红枣姜茶不仅可以缓解手脚冰冷,还具有补血补气的作用,对女性是合适的一款养生茶。
做法:
1.红枣7颗左右、生姜3片、适当红糖、适当开水。
2.把红枣、生姜、红糖加适量水放入砂锅,煮开后转小火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体热火旺人群要适当食用,否则会出现上火的现象。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83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