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还真是这样,从中医上来说,这口“气”就来自于——脾胃。
有经验的老中医都知道,看一个人能不能活得长寿,主要就看一点——脾胃。只要脾胃好,还有胃口,能吃下去东西,那么生命就还能继续维持下去,一旦这个人已经水米不进了,那肯定就拖不了多久了。
脾胃差,身体好不了明末医家孙文胤有一句话:“脾胃一伤,则五脏皆无生气”,就是说脾胃对五脏有很大的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营养五脏;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之源亏乏,影响五脏。
1
引发心脏病
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
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2
引发脂肪肝
脾胃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3
特别容易感冒
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
肾虚根源在于脾
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
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5
气不足则胖
气是人的动力,气足就可以把体内的脂肪垃圾给排泄掉。
如果气不足、排泄不畅,脂肪就会在肚子上堆积;
堆积在血管里,就会引起动脉硬化;
堆积在肝脏中,就会引起脂肪肝。
脂肪就是没有被气消化掉的垃圾!很多人到了中年为什么会肥胖?就是因为“气”比年轻时少了,没有办法把脂肪给代谢走,而气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气不足,也就是脾胃功能不好,运化出了问题。
6
血不足则瘦
血不足就阴虚,阴虚就火旺,火旺就会加快体内脂肪垃圾的代谢,同时也会把一些正常的营养成分给消耗掉。
因此,无论胖子还是瘦子,补气还是补血,最根本的其实是补脾!
脾胃好不好,主要看三处脾胃好不好,其实都写在脸上,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就能看出脾胃问题,大家不妨对照自查。
第一看脸色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第二看食指食指反映了整个脾胃功能的情况,如果食指有弯曲变形,根部有酸痛感说明你的消化系统功能出现了障碍。
特别是在商阳穴和前头穴这两个穴位所在的食指关节处出现硬块、结节、色变,都说明脾胃虚弱得比较厉害,平时可以多按揉这两个穴位,有保健作用。
除了看食指之外,还要将十个手指并拢,看手指间有没有缝隙,如果手指根部缝隙过大,就是人们所说的“漏财手”,长了这种手的人,90%脾胃都不好。
第三看眼睛中医看一个人的脾胃是不是虚弱,可以通过眼睛的下眼睑是否有水肿来判断,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大眼袋”。
如果总是眼袋水肿,就表明脾胃虚弱,要想彻底消除眼袋,必须先补脾胃,脾胃强壮之后,运化才有力量,身体的水湿会慢慢减少,眼袋就会慢慢变小甚至消失。
第四看舌头通过舌头来判断脾胃是否虚弱,有很高的准确性,脾胃不好的人舌头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舌的体积比较胖大;
第二,舌头两边有凹陷下去的齿痕;
第三,舌表面中间有一道竖着的深深的沟;
第四,舌头表面有裂纹;
第五,舌苔厚腻、或者发黄。
四招养好脾胃对于脾胃问题,“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名家名方为大家推荐几个最为简单易行的养脾胃小方法,养好脾胃,想胖就胖,想瘦就瘦!
1常揉腹腹部是六腑的所在部位,其共同生理功能是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与排泄,做好腹部保健,可以加强消化系统功能,防治肥胖、高血压等。
做法:先搓热双手,然后双手重叠,置于腹部,用掌心绕脐按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转摩36 周,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摩36周,有增加胃肠蠕动、理气消滞、增强消化功能和防治胃肠疾病等作用。
2吃山药山药可是个好东西,既保养健康又有美容作用。但山药最好心买铁棍山药,刺儿比较多比较硬的,蒸着吃炒着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平补脾胃的效果最好。
山药与其他滋补食物所不同之处在于,它滋而不腻,其他食物滋阴多了就湿,湿多了就能化成热。但山药不会,它不热不燥,为平补脾胃的良药,尤其是对五脏气血的虚损补益效果绝佳。山药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揉鼻头每次揉鼻头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
4用陈皮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最好厨房里常备陈皮。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等病症。
因此,在烹调荤腥膳食时适量加入陈皮,既可以借助陈皮的芳香之气除去肉食的腥膻气味,增加菜肴的香味以增进食欲,又可充分发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祛湿化痰的药效,减少痰湿和肥甘厚腻对脾胃的伤害。
5喝四宝制作方法:莲子肉10克左右,山药要20克,薏米仁要30克,芡实10克左右,加一两把大米熬成粥,早晨吃一碗,晚上还可以再喝一碗。
坚持吃四宝粥一个礼拜,基本上就能看到成效,有的要半个月,脾胃慢慢就好起来。
除了吃四宝粥以外,还要注意脾胃特别怕冷,怕湿,也怕撑,怕甜,所以说不要着凉,不要吃得太多,不要吃得太甜,潮湿的地方要少去,另外酒要少喝,辣要少吃。
脾胃是健康之本,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注重脾胃问题,脾胃好100岁都健步如飞,身轻如燕,无病无灾。
问题一:体内湿气重怎么办体内湿气重就要祛湿,如果不祛湿,其他病症就会加重,祛湿了才能得改善。
祛湿主要方法:
1、饮食祛湿毒
祛湿最好的食材就是薏仁和赤小豆(比红豆更好),推荐一个中医祛湿毒方子,将薏仁、赤小豆、淡竹叶、马齿苋、槐米、芡实、绿茶晒干后煮水,当茶喝,每天喝一到两杯薏仁茶,可祛湿排毒,美白淡斑,对湿气重、脚气、湿疹均有效。目前市面有成品薏仁茶,省去自制的麻烦,但要看好配料表,单一的薏仁祛湿效果没有那么好。
2、生活祛湿毒
穴位 *** :平时多揉按承山穴、阴陵泉、三阴交穴位,有一定的祛湿效果。
运动排汗:适度的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能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从而防止内生湿气的产生。
避免受凉:平时少吃冷饮,淋雨后及时换衣服,洗头后马上吹干,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气入体。
问题二:身上湿气过大怎么办下文对你肯定有帮助: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 .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 ,吐出舌头观察一下 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 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 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 既简单又方便的做法是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咱们家现在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粘发稠,总是底下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由于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很多,这些汤可能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喝到下午就馊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红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点白糖。这可不是既能当茶喝,又能当饭吃吗?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
问题三:身体湿气大怎么除湿??吃点薏米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二、判断湿气的方法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
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
(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起床的状态: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分湿热和寒湿。如果是湿热,那么舌苔应该是黄腻的,舌质应该是红的,而寒湿则是舌苔白腻,最重要的是,舌质没有那么红,往往颜色也很淡,是淡白色的。这是区分的方法之一。 湿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流动,妨碍脾的运化。这在中医叫“湿邪困脾”,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是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湿邪是怎么来的呢?在中医里有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 1)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江南烟雨,路上的人根本不打伞,这样也会让湿气进入体内,如果此时出汗,就更容易出问题了。还有的人在城里身体还好,后来搬到有乡下水库边居住,本来以为空气好,可是总是有病,其实这也是......>>
问题四:身体湿气较大怎么回事分析:根据您的描述,可考虑为身体湿气。建议:你好,中医中的湿气是指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问题五:人的身体为什么会湿气重,如湿气重要怎么办?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室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强水分代谢。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及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 *** 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量。
问题六:身体湿气太重应该怎么办平时多注意饮食,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红豆薏米可以有效祛湿,可以熬成粥或者炒熟后打成粉冲着吃
问题七:体内湿气很重怎么办?最简单的说法,「湿」即是滞留体内的多馀水份。至於「湿」从何来?其一是夏日炎热,大人小孩都爱吃冰泄淇淋、喝冷饮等寒凉食物来消暑降温。在中医学理论中,这些寒凉食物多吃了,会影响脾胃,由於「脾主运化」,即掌管食物营养的转「化」及「运」输。如果脾脏运作有阻滞,体内的多馀水分就不能全部排清。
此外,夏日天气多属潮湿,内外夹攻,人体就较易「湿重」。
怎样才知道你有没有「湿」呢?一个人若「湿重」,表现为倦怠、手重脚重、食欲下降,严重者甚至不想喝水,口有古怪甜味。不过,小孩子因甚为活跃,跳来跳去,出汗机会多,湿重的机会远较大人少,多数在感暑之后,才会出现湿困情况。
要去湿并不难,冬瓜莲叶汤可去暑湿,材料包括:
冬瓜 半斤
鲜莲叶 1片
乾莲叶 5钱(15克)
赤小豆 1两(30克)
扁豆 1两(30克)
生熟薏米 1两(30克)
煲2小时,可供3、4人饮用
每朝饮一杯鲜榨橙汁或奇异果汁,就有不错的去水肿功效
生熟苡米、玉竹、百合、蜜枣、无花果、佛手瓜、瘦肉等煲汤,这种汤既有去湿消肿的功效,又可润肺养颜
生熟苡米不寒不热,可以去湿,有利排水;玉竹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百合养阴、清热、润肺,兼可治脚气浮肿等症;清甜可口的蜜枣能润肺养颜;无花果可润肺止咳、开胃健脾;佛手瓜则是营养丰富的低热量有机食品,加上甘甜的瘦肉同煲,可口好味
1 、赤小豆已得到科学证明,有利尿功效;冬瓜、莲叶能消暑去湿;扁豆则能健脾去湿;甘温、滞气的糯米、土豆和红薯等不宜多吃。
2 、此时的饮食还宜逐渐转为清淡之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类、瘦肉、豆制品、乳制品等;应选择清淡而富有营养,又能消暑益气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带、茄子、番茄以及各种绿叶蔬菜。而性味辛温、苦寒的蔬菜,如生姜、辣椒胆宜少吃或不吃。
3 、可吃些苦瓜、苦菜、马兰头等带有苦味的蔬菜,既能清热,又有营养。
4 、热气蒸人之际,人的腠理开泄,出汗较多,要注意补充水分,最好多饮凉开水;橘子精、凤梨精、山楂精等,可用冷开水冲饮,而冰棒、汽水等冷饮则宜少吃少喝。这些寒凉食物不但营养低,热量高,更有损脾胃,体质虚弱或容易腹泻人士,应该少吃为佳。
另外,我们还应 “ 因人进食 ” 。有的人体质虚寒,芥菜、西瓜等寒凉食物就不应多吃。
不知从何时起,湿气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们一项重要的指标了。其实在中医里,湿气属于外邪六淫里的一项,此六淫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热(火)。古人在观察大自然中发现了这六种现象,风吹树叶抖动,人体里也会有风,所以出现抖动的现象就视为有风。寒气凝结,水遇寒成冰,所以人体血液流速慢也为寒气过重。湿气粘结,人体的湿气就会让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造成各种血液疾病或癌症等等。
并不是只有湿气,还有其他的五种邪气。而且中医也有说,风为百病之长,也就是说六淫里应以风为疾病中的老大,不应该被忽视。
但湿气却是最麻烦的一种,因为湿气可与其他五邪相互勾结,形成更加难以调理的症状。
中医教你自查湿气,每天看看舌头就知道了
中医讲“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光是除湿,中医就有N种方法来应对不同的症状。但是之所以麻烦,往往是因为它还会拉帮结伙。
湿与风相结合就会形成风湿,与寒结合就形成寒湿,与暑结合就形成暑湿,与火相结合就叫湿热,另外还有一种湿的最高级别,叫痰湿,更是癌症的前身。不管是哪种情况,调理起来都是极为麻烦的事情。
应对湿的种种面孔,我们唯有在生活中提前判断,预防为先。那应该如何预防呢?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体内究竟有没有湿气呢?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呢?
中医认为,一个人的舌象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气血阴阳盛衰,也可以反映它的五脏六腑状态。不同的舌头表现,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机体状态,那么,什么样的舌头能够表明一个人的体内湿气很重,需要祛湿气呢?
以下4种舌象可以表明一个人的体内湿气很重,需要进行干预!
1、舌头上的舌苔白腻。一个正常人的舌象应该是淡红舌薄白苔,给人一种看起来就很舒服,很 健康 的印象。
当一个人舌头上面的舌苔很白腻的时候,表明了这个人体内的湿气很重。如果白腻偏黄,那么湿中还夹有热气;如果白腻偏黑或亮,那么湿中还夹有寒。
总之,如果一个人的舌头上面的舌苔是白腻的,那么这个人体内一定有湿气,就需要咱们除湿了。
2、舌头周边有牙齿痕迹。相信大家都有一种生活的常识,当一个东西被水浸泡了之后,它的体积通常会变大。
舌头也是这样,当舌头表现出来有舌边齿痕的时候,说明舌头富含水分、体积变大,那么也就表明了这个人的体内或者是脏腑中有很多的湿邪、湿气。
3、舌头表面如水欲滴。大家都很明白的是,湿气就是一种水饮、一种湿邪。所以一个人的舌面上,表现出来的是如水欲滴的那种湿漉漉的感觉,那么这个人的体内或者脏腑一定是湿气很重,急迫地需要驱除湿气。
4、舌头表面舌苔厚重。前面说了白腻苔一般是湿邪的表现,那么一个人舌头上面都看不到舌头本来的颜色即舌质,而是被厚重的舌苔所掩盖,这说明了,体内的湿气已经很盛,这比白腻苔还要严重,是湿邪长久所致的更严重表现。
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都可以简单地对着镜子,通过舌头来判断自己的体内湿气是否很重。倘若你发现自己的舌头像上面4种之一一样,那么就说明你体内的湿气很重,需要去除湿气了。
体内的湿气过重对身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会使得人体的精神力下降,整天昏昏沉沉的,并且皮肤的状态也会慢慢地变差,出现长痘痘、粉刺的情况,脸色比较暗淡,还有大便会出现不成形的情况,因此在生活中,当发现体内湿气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的祛湿。
如何祛湿?
薏米红豆粥,相信多数人都是知道薏米红豆粥对于祛湿是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很多时候,食用之后却没有任何的效果,那你可能你在选择红豆或是烹饪的时候出了错。我们的红豆是要选择赤小豆,形状是细长的,而不是圆润的红豆,红豆是养心的,而赤小豆才是祛湿的。
在烹饪的时候要注意,薏仁要先炒一下,它里面是有寒气,先翻炒一下是可以祛寒,这样更有利于祛湿,将赤小豆和炒过的薏米放在一起煮成粥在食用,祛湿的效果会更好。
运动祛湿,食疗祛湿的效果是没有运动来得更快一点,每天坚持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健走等,这些运动项目,是可以使得身体得到一个全身心的放松,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各方面的运作,加速体内的还生气排出,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加体内水分的排出,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并且经常锻炼,身体的素质也会有所提高,有利于身心的 健康 。
体内的湿气重,可以通过舌头上的一些表现看出来,一旦舌头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多注意,及时的祛湿,通过不同的祛湿方面,使得身体尽快恢复到一个 健康 的状态,减少因为湿气给身体造成的损失。
4个方法,排湿降燥,痰湿寒湿拜拜!
1、冬瓜炖排骨
所需材料:冬瓜,排骨,红枣2-4粒,小香葱少许。
烹饪手法:冬瓜去皮之后切成小块,块尽量大一些,否则容易炖烂,排骨淘洗两三遍之后弄干净就可以了,把冬瓜,排骨,红枣一起放到砂锅里面,加水,放入适量的盐,味精,盖上盖子,期间不要开盖子,中火煮上1.5-2个小时打开盖子,丢一些香葱就可以了。
适合人群:冬瓜的果肉有不错的化痰,清热的效果,配上猪排骨滋补阳气,适合痰多,阳气不足的人食用。
2、凉拌水芹
所需材料:水芹,小番茄1-2个,醋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
烹饪手法:水芹去掉老叶子,然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小段,加入适量的盐,味精,醋进行调味,小番茄从中间切开,搅拌均匀之后入味10分钟左右就可以食用了。
适合人群:水芹性平,可以利湿清热,降心火,心火旺盛,湿气大的人比较适合,此外老年人也比较适合,不仅可以帮助去湿,还能帮助降血压。
3、清蒸鲫鱼
所需材料:鲫鱼一条,香葱适量,姜适量,料酒适量,豉油适量,盐适量。
烹饪手法:鲫鱼处理干净之后,在鱼身上切几刀,然后加入盐,料酒,把鲫鱼腌制15分钟左右,姜葱,切成细丝, 放到鱼身上,倒入豉油,上锅蒸上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适宜人群:鲫鱼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食材,鲫鱼入胃经,可以帮助身体补虚益气,还能增强胃部消化功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适合大部分人群食用。
4、红薯薏米粥
所需材料:红薯,薏米。
烹饪手法:薏米属于比较难煮熟的食物,所以需要我们提前泡上3-4个小时左右,红薯削皮切成小块就行了,好了之后红薯和薏米一起丢到锅中煮,煮上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适宜人群:红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物美价廉的好食材,红薯可以补中和血,还能帮助调理肠胃,薏米则能帮助身体排湿健脾,两者一起煮,好处良多。
做好这两点,可以预防湿气
1、晚上10点之后不要洗头
晚上10点之后洗头身体里面非常进湿气,而且这个时候洗头头发也不容易变干,湿着头发睡觉更容易导致身体进湿气。
2、少穿漏脚踝、膝盖的裤子
尤其现在是冬天,好多年轻人为了穿衣好看追求潮流就会穿一些漏脚踝或者是漏膝盖的衣服,湿气和寒气都会从这些地方进入身体,伤害很大。
平时的生活当中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长久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帮助才是最好的,还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的 健康 ,所以在平时的时候也出现了湿气的话按照正规的方法来改善,才是最好的一种状态。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82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