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早晚揉腹,百病不生

金樱子 2023-07-28 15:13:59

早晚揉腹,百病不生

国医大师李济仁说,我这个动作很简单,也很容易做,但是必须要坚持,贵在坚持,天长日久地做下来,还真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你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啊,那作用是不大的。给大家总结了一下揉腹的方法,但是大家不要拘泥于这个方法,如果自己操作的时候有一点点偏差亦是无妨,养生保健主要是两点:自己舒服、长期坚持。

揉腹早一次晚一次,选择在睡前后起床后最好,如果有恒心,也可以在午后加一次。练一周左右就可感觉腹内气随手转呈恍惚荡漾之象,坚持一个月,能感受到惊人的变化。

躺着按

▲ 揉腹的方法指导。图片来源:养生堂视频截图

取仰卧位,以右手撑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眼揉腹,先从肚脐眼开始转圈儿,一圈接一圈逐步扩大,直至揉遍全腹。按揉力度应该适中,以不产生痛感为前提。

坐着按

并腿端坐于椅子上,或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成站立式。然后双手相对搓至手心发热,平铺于腹部的左右,分别以顺、逆时针为方向,轻揉轻摩腹部30~50圈为一组,力度以有微微发热为佳。

站着按

右手的手心眼,对着肚脐眼神阙穴,以肚脐眼为中心,顺按36下,反过来又按36下,每次正反为一组,可以多做几组。

提醒:

具体一次揉多长时间,应量力而行,10~30分钟均可。

洗澡后毛孔张开,这时按摩效果最好,按摩前用热毛巾敷一下腹部,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转速要慢而匀。有人用了35分钟揉1200下,这就有点快了。初练揉腹,速度应该是每2-3秒转一圈,30分钟的转数应该在600-900下之间。转得太快手臂容易累,注意力也跟不上,而且转快了就没有了力度。没有力度的揉腹,效果是有限的。

揉腹时,经常会出现腹内有温热感、饥饿感,或产生肠鸣、排气等,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

禁忌:

腹部按摩不要在过分饥饿或饱餐的情况下进行。

如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或有肠炎、痢疾、阑尾炎等急性炎症时,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扩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

仙丹腹中藏,揉之寿命长

揉腹虽简单,但却是流传了数千年的功法。

腹者,生之本。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揉腹部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

而且临床实践证明,以按摩腹部为主的脏腑经络按摩疗法,对许多顽固性疾病,如肺心病、肺气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炎、肾孟肾炎等疾病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第一降血压腹部为胃经及脾经等多条经络循行之处,因此按揉腹部可以强健脾气,有助痰湿之邪的代谢,对痰湿中阻型的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

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息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第二甩赘肉中医认为,大腹属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脾失健运、气血郁滞所致。故欲减肥,首当从脾调治。按探腹部,通过腹部的运动,可以健脾助运。

此外,揉腹还能刺激末梢神经,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第三治便秘很多有便秘的人不喜欢吃药,有的吃药就好,不吃药病情就又回到起点,形成了依赖。其实可以试试揉腹,让身体恢复自身的功能。

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揉腹时,出现腹内温热感、饥饿感,或产生肠鸣音、排气等,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

第四治痛经目前很多年轻女性在面对痛经时,一般是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的,服药虽见效很快,但不宜长时间使用。事实上,摩腹对治疗痛经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这是因为,按揉腹部可以疏经通络,引血下行,使经行通畅。由于小腹为胞宫所在之处,因此摩、擦小腹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调经止痛。

第五祛寒气腹部走的大多是阴经,而小腹又是阴经相交接的部位,属阴中之阴。阴性寒,是寒气最爱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关键。手心的劳宫穴是火穴,有温养的效果。经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发热,不但能让人体自动调集脂肪来御寒,还能养元补气、滋阴培阳。

第六治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揉腹l次,每次约揉5分钟,可达到辅助治疗溃疡病的目的。

因为胃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经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过量分泌,防治溃疡病。

只要坚持一个月,就有惊人的变化,肠道通畅了,裤子松了,不失眠了,身体都硬朗了,身上的老病、慢病慢慢抽丝而去!

最简单的揉腹方法,可以治疗慢性病!(附:九转揉腹法详细步骤)

揉腹 养生 ,在我国已有数千年 历史 。早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达摩写的《易筋经》中就有揉腹法,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唐代孙思邈也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作为自己的益寿之道。


到了清代雍正年间,方开所攥《延年九转法》便详细地介绍了用手揉腹的方法,并由颜伟绘图说明。


方开,清代安徽新安(歙县)人,是雍正年间著名 养生 家,他创编的“仙人揉腹法”,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有奇效。坚持揉腹,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无穷,有却病延年实效耳”。



1




腹部: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揉腹为什么能起到保健作用,这是因为腹部在人体有着重要作用。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的肚子上,包括了12正经中的任脉、胃经、肾经、肝经、脾经等重要经络,甚至还有冲脉、带脉等,可以说,肚脐周围,就相当于人体的中心,相当于交通枢纽的环岛。上至咽喉,下至外生殖器,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中心。


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有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在《厘正按摩要术》中,比喻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常说,“人活一口气”,即人的生存,一分一秒都离不开气,离了气,人的生命就会终结,但“气能益人,也能害人”。虽然人离不开气,但窝气成灾。故治病先治气,气行病自无。


2




气柔则腹顺——揉散阻滞点,是治慢病高招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 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 (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必是个将来的隐患。


3




摩腹——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升清降浊,气化之司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 肠脑与颅脑同根。生理上五脏六腑、四肢的营养,均靠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来供养。


脾胃在腹部中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它们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气化才能正常。


正如日本汉医汤本求真说的那样:腹者,生之本,故为百病之根。


如果我们身体经常感觉不舒服,出现脾胃不和的症状,建议您可以尝试一下推推肚子,您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



这样我们通过手的感知获取对腹内脏器病变的感应,就能够迅速调整脏腑经气,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


晋代医家葛洪也强调:“若要衍生,肠胃要清”的理论,清代医家陈飞霞在陈述腹部与长寿的关系中说:“腹者水谷之海,水谷盈也,主寿”。


总之,摩腹之法,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


4




关于揉腹手法,今天推荐给大家延年益寿的九转法


延年益寿九转法又名九转延年法、仙人揉腹。「摩腹之法,以动化静,以静运动,合乎阴阳,顺乎五行,发其生机,神其变化。


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长之道,妙应无穷,何须借药烧丹,自有却病延年实效耳。」


揉腹法详解


第一式 :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 上 左 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圈。



第二式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且摩且走,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共做21次。



第三式 :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



第四式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由下,直推至耻骨,共21次。



第五式 :以右手由左绕摩脐腹21次。以右手由左 上 右 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六式 :以左手由右绕摩脐腹21次。以左手由右 上 左 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七式 :左手置左边软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定;右手中三指自左乳下直推至腿夹21次。



第八式 :右手置右边软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定;左手中三指自右乳下直推至腿夹21次。



第九式 :推毕盘坐,以两手握固分按两膝上。两足十趾亦稍勾曲。将胸自左转前,由右归后,摇转21次。毕,又照前自右向左摇转21次。



如摇身向左,即将胸肩摇出左膝,向前即摇伏膝上,向右即摇出右膝,向前即弓腰后撤,总以摇转满足为妙。不可摇之过急,勿使着力。


练习次序


将一至八式依次做完为一遍,应连做7遍。

做完后,起身盘坐,按第九式摇转,左右各21次。


照这样清晨睡醒时做功叫早课,中午做功叫午课,晚上临睡时做功叫晚课。此揉腹功夫男女均适宜,只孕妇不可做。


注意事项


1. 凡做此揉腹功夫,必须集中精力,排除杂念。在放矮枕卧具上平铺席子端正身体仰卧在上面。双脚并齐。足心少许弯曲,手指轻轻揉按,缓缓移动。


2. 练功前一般要求解开衣裤,以直接揉摩为宜。姿势第一至第八节,以正身仰卧为主。


3. 揉腹时必须凝神静虑,动作轻松、柔软、缓慢运动,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匀畅,切忌闭气着力。摇转上身时不可过快过急,练功后应自感轻松舒适、无疲劳感为度。


4. 每次如认真做,大约需要三十分钟,越慢越好。倘若有事,早晚两次必不可少。


5. 练功期间,由于胃肠臑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常会出现腹内作响(肠鸣音)、嗳气、腹中温热或易饥饿等现象,这属正常的练功效应,可顺其自然,无须做任何处理。


6. 凡腹内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及妇女妊娠期间,均不宜练此功。


5




配上推腹油,揉腹效果会更好


首先得抹点油,行气活血,推揉也会更省力更深透。



推腹非常简单,两手中间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推几下肚子就咕咕叫了


如果推腹时感觉到细微的硬块、结节、气团、痛点……记得着重按摩这些区域。 以拇指外的四指,稍稍用力拨揉,可以把深部的毒素引到浅表来,把阻滞点揉开,散掉。用劲要灵活掌握,不要太大,以免伤到内脏。


拨揉时,如果出现青紫的瘀点,不用怕,那些都是陈旧的淤血被翻出来,从此不再阻塞经络了。而听胃肠鸣叫,打嗝放屁更是常见的,畅通舒爽。


慢慢你的手,越来越敏锐,脚底热乎乎,还有湿气出来。


肚脐两侧天枢穴附近常出现堵点

经常揉腹有好处,你知道几个?老中医教你正确揉腹

中医 养生 手法中有一个专业名词“揉腹”,很多 养生 人士会选择中医馆或专业中医理疗室类的地方去进行按摩,从中医角度来说,按摩肚子是有很多好处的。

揉腹会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排便作用,改善便秘,但是按摩一定要注意力道,保持呼吸自然。

按揉腹部可以刺激末梢神经,按摩时一定要轻重交叉替换进行按摩,这样能够给脂肪带来冲击,防止腹部脂肪的堆积。

在睡觉前按摩腹部,能够有助于入睡,改善失眠的情况。

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溃疡,因为胃溃疡和胃酸分泌过多有一定的关系,经常按摩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1)月经期: 经期一定是可以揉腹,但是要注意轻揉或者不揉,如果腹壁有急性感染最好不要按摩;

2)过饥过饱: 这种情况下不适合揉腹;

3)阑尾炎: 阑尾炎腹痛是持续有规律性的,这种情况下揉腹会加重疼痛,导致病情更严重;

4)过量饮酒后: 过量饮酒很容易出现溃疡或穿孔等情况,如果腹内还有出血,这种情况下一旦揉腹很可能会加重病情;

5)肚子里有蛔虫: 如果肚子里有蛔虫或者有肠粘连的情况,也不能荣福,很可能会出现穿肠出血,造成更大的伤害。

揉腹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起床前或者夜间睡前,操作手法也简易,一般掌握技巧都可以每天揉腹。

揉腹时尽量选择仰卧位进行按摩,以右手掌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眼开始揉腹。

首先从肚脐眼这里开始转圈按摩,一圈一圈逐渐扩大按摩的面积,直到按摩完整个腹部为止。

按摩时一定要注意好力度合适,次数可以多可以少,待右手掌按摩结束后,再以左手掌以相反的方向继续按摩。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8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