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88岁老奶奶火遍日本,,晚年得有自己的主心骨(日本民间传说故事)

中医世家 2023-07-28 13:12:51

日本熊本县除了有萌萌的吉祥物熊本熊部长,最近又有了一位新晋网红, 她叫西本喜美子,今年88岁。但她老人家靠的不是美白磨皮看角度,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自拍照。

据悉,西本奶奶的一生非常爱折腾,她在巴西出生,8岁回到日本熊本县,年轻的时候开了自己的美容院,然后受其弟弟影响,成为了一名自行车选手,直到结婚退役,接下来多年的婚后生活很美满,但她依然保持着一颗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心。72岁当她第一次接触相机,就停不下来了,最初老太太也老老实实的主攻静物摄影,后来两年后她又学会了用电脑,开始学数码艺术。

她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新科技的好奇心,所以慢慢的,她就上手了各种数码用品,除了会拍摄,还会用电脑后期制作,甚至用绘画软件。她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网站。奶奶还和丈夫一起 动手将自己的家改造成影棚 西本喜美子说: “在拍照的过程中,人生获得了较之前100倍的快乐”。后来儿子建议她平时除了摄影,也可以拍一些自拍。 西本奶奶脑洞大开,就是这一系列的自拍照,真正让她火了起来....

晚年得有自己的“主心骨”

老奶奶的心态特别值得借鉴,建议老人的晚年生活要有自己的主心骨,一辈子绕着子女转,人老了也该为自己活一把,即便退休前没有特殊爱好,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写字作画;种花养鸟;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都能增进身心健康。

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芬兰的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各种娱乐休闲活动中,和音乐有关的活动对退休老人更有益。参加音乐类活动的人比其他人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更乐观的人生观,能获得更多快乐。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

从古代到近代,日本民族一直都是在不断吸收外来和先进文化。那你知道日本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日本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一休和尚
在日本京都城的一座寺庙里,来了一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叫一休。他有一双大眼睛,虽然只有十岁,但是机灵过人,连长老都比不过他。

一休刚到寺庙的时候,其他的和尚欺负他是新来的,常常指使他干这干那。其中一个说:?一休,要迟了,你帮我整理一下被子。?另一个说:?一休,太阳快下山了,帮我去收一下鞋子。?第三个又说:?一休,帮我去井里打一桶水来。?一休心地善良,非常乐意帮助人,他每次都很快地完成了和尚们让他做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后,大家觉得经常让一休干活也不太好。渐渐的,他们对一休越来越亲切,也没有人再指使他做事了,只是长老还经常让一休干活。

一天和尚们上完晚课,刚要去睡觉的时候,长老叫住了一休,?一休啊,经堂里的火还在燃烧着,你过去把它灭了。?一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说:?哦。我太困了,刚想睡觉去呢。?不过说归说,最后他还是到经堂里把所有的蜡烛都吹灭了。

长老听到一休用嘴吹灭蜡烛的声音,便故意问:?一休,你是怎么把蜡烛熄灭的??

一休说:?当然是用嘴吹灭啊。这么多蜡烛,吹得我嘴巴疼了。?

?什么?你怎么能用嘴巴来吹灭蜡烛呢。地上的凡人吐出来的气不干不净,是肮脏之物,你怎么能用脏气来亵渎神灵呢??长老生气地瞪了一休一眼,?以后可不许用嘴来吹灭蜡烛了。?

?那该怎样把蜡烛灭了呢??一休问长老。

?用手扇呀。?长老一边用手扇着,一边说,?这样扇火才不会把嘴里的脏气吐出来。?

一休摸了一下小光头应了一声?哦?,就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和尚们跪坐在地上准备上早课。长老坐在最前面,他对着佛像念起经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突然,严肃寂静的经堂里传来?嘻嘻嘻?的笑声。长老回头一看,看到一休和尚正屁股朝着佛像在念经。长老气得脸色煞白,他指着一休?你??你地说不出话来。

一休见了,奇怪地问长老:?怎么啦,长老。我不是好好地在念经吗??

?有你这样背对着佛像念经的吗?罪过,罪过。你会受到惩罚的!?长老气愤地说。

一休可不怕,他问长老:?昨天您不是说凡人嘴里吐出的脏气会玷污了神灵吗?但您今天为什么还要面对着佛像念经呢?您看,您的污秽之气都跑到神灵的身上去了。真是罪过,罪过。?

长老被一休这么一说,顿时哑口无言。

有一天,一个小和尚神秘地对大家说:?长老的房里有一罐糖稀,刚才我到他那里去,正碰见他在偷吃。?

?长老也太坏了,一个人独吞糖稀。我们也想吃呢!?小和尚们说。

?找个机会去把那罐糖稀拿出来,让大家都尝一尝。?一休说。

深夜,庙里一片寂静。一休偷偷地起床了,他看到长老的房间里,蜡烛一明一暗地闪着光,就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他透过窗子的缝隙往屋子里瞧,这时,长老正在舔罐子里糖稀呢。一休故意很响亮地?哐当?一声把门推开,长老吃了一惊,他还来不及把糖稀藏起来,一休就已经推门进来了。

?是一休啊,这么晚了你来干什么??长老有点慌张地问。

?我起来尿尿,看到您的灯还亮着,就过来看看。?一休镇静地说。

?快回去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好的,那我回去了。?一休往门口走了几步,然后又回过头来。他像是刚刚才看到了桌子上的罐子,故意问道:?长老,您桌上的罐子里装着什么呀?看起来像是很好吃的东西呢。?

?嗯??这??这罐子里装的是药,很苦很苦的药。没办法,岁数大了,腰也疼,腿也酸,到了晚上还睡不着觉。不吃点苦药是不行的。?长老有点心虚地说。

?我晚上经常起来上厕所,可能也是一种病。这么冷的天,在暖被窝里真是不想起来呀。长老,能不能让我也吃点苦药,说不定以后我就不会再起来尿尿了。?一休说完,就想去端罐子。

?这恐怕不行,这药是专门给老人吃的。你这么小的年纪,吃了或许会中毒呢。中毒了可不好办,说不定会死的。?长老说完急忙把罐子藏在了床底下。

一休只好跟长老道了声晚安,回自己的屋子睡觉去了。

第二天,长老有事出去,小和尚们都拥进了长老的房间。一休从床底下搬出了糖稀罐招呼大家。?来,咱们一起来吃糖稀吧!?说完,他先尝了一下,?真甜真香啊!果然是糖稀。哪里是毒药呢,分明是想骗人。?

?真是糖稀?给我来一点。?

?我也要,我也要大伙一拥而上,很快就把罐子里的糖稀给吃完了。

?哎呀,罐子空了。?望着空罐子,大伙又惊又怕。等长老回来,就得挨骂了,说不定还要挨打呢。一些胆小的和尚哭了起来。

一休说:?别怕,我有办法。?大伙想一休这么聪明,肯定会想出好主意来的,于是就擦干了眼泪。

一休把小和尚们都领到了厅堂里,拿起桌上的一只漂亮花瓶,?哐当?一下就把它摔碎了。然后一休又把整个厅堂弄得凌乱不堪,大伙都纳闷了。

一休说:?我们假装在厅堂里打闹,闹着闹着就不小心把瓷瓶给打碎了。?

?好了,现在我们回到长老的屋子里去,围在糖稀罐旁边哭个不停。?大伙虽然不知道一休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但此刻也只能听一休的了。

到了长老的房间,一休说:?大伙一起哭啊!我们打碎了花瓶,为了赎罪,就一起吃?毒药?自杀。?小和尚们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都?哇哇?地放声大哭起来。

长老回来看见厅堂里一塌糊涂,还有他心爱的瓷瓶的碎片掉在地上,于是愤怒地大吼起来:?是谁把我的无价之宝给打碎了!?长老见没有人回话,气呼呼地跺踏着地板来到了自己的房间。推门一看,小和尚们正哭得稀里哗啦,那个盛糖稀的罐子也滚落在一边。

?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不在,你们就把寺庙弄得乱七八糟的,像什么话!?长老气愤地说。

?长老,是我们不好,看您不在,我们疯玩起来。玩着玩着,不知是谁把桌上的瓷瓶给打碎了。我们知道这是您最心爱的东西,心里好害怕,于是我们就跑到您房间来吃了毒药,想以死来赎罪。?一休一边哭泣一边说。

?啊!我房间里哪有毒药呀??长老一时想不明白。

?昨天您跟我说的,罐子里盛的是苦药,小孩子吃了会中毒死的。?一休用手指了指滚在一边的空罐子,?我们都吃了,而且把毒药都吃完了,就在这里等死呢。可是奇怪了,好长时间都过去了,我们还是没有死。?

长老听完后,知道自己上了一休的当。他心里虽然很生气,但事到如今,也只能算了。糖稀的事情更不能戳穿,否则会遭到一帮小孩子嘲笑,他这张老脸还往哪搁呀。于是长老说:?你们到现在还没死,说明毒中得不深,死不了。现在,你们都回去吧。?

一休又对长老说:?长老,让我们死吧!您再拿一罐毒药来给我们吃。?小和尚们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从此,长老再也不敢瞒着一休偷吃糖稀了。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桃太郎
?这颗桃子可真大,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桃子。?老婆婆不时地望着桌上那颗大得像脸盆一样的桃子喃喃自语,干活都心不在焉的。

这颗桃子是从河里漂来的,当时老婆婆正在河边洗着一大盆衣服。不经意间,她看见了桃子,便大声地喊起来:?喂,大桃子,快些漂过来吧。?真奇怪,桃子仿佛听懂了老婆婆的话,果然向她漂了过来。

老婆婆费了好大劲才把桃子捞上岸。她把桃子放进木盆,?嗨哟嗨哟?地搬回了家。

夕阳染红了天空,屋子里像涂了一层浅浅的玫瑰色,桌子上的桃子越发鲜活起来。老婆婆呆呆地伫立在窗口,凝望着桃子,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老伴啊,我回来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吗??这是大清早出去捡柴火的老公公回来啦。话音还没落,老公公就发现了大桃子,?哎呀,这是什么呀?吓了我一跳。这么大的桃子,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老婆婆笑着对老公公说:?这么大的桃子肯定好吃。?说完,她去厨房拿了一把菜刀,一下就把桃子给切开了。

忽然,屋子里闪出一道金光,接着桃子里蹦出一个可爱的小婴儿: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粉嫩嫩的小脸蛋,乌黑的亮眼睛,还眨呀眨的。突然,小婴儿哇哇地大声哭了起来,惹得老公公和老婆婆一阵手忙脚乱。这么大岁数了,他们还没有孩子。这个从桃子里蹦出来的小男孩,真是让他们惊喜万分。

?这个孩子,一定是天上的神赐给我们的吧。?老公公老婆婆这样想着,然后双双跪倒在地,仰望苍穹,虔诚地感谢着天神的恩赐。

因为孩子是从桃子里蹦出来的,老公公就给他取名叫桃太郎。两个老人晚年得子,高兴得不得了。他们精心地照料着桃太郎,老婆婆还常做一些糯米丸子给桃太郎吃。桃太郎吃了老婆婆做的糯米丸子,一天一天地长高了。没过几天,他便成了一个健壮而英俊的少年。桃太郎机智勇敢,心地善良,很受当地村民们的喜爱。老公公和老婆婆看了,更是疼爱他了。

有一天,一个从港口回来的老伯伯到桃太郎家串门。聊天的时候,老伯伯告诉桃太郎,在前不久,对岸的小岛上来了一个妖怪。这个妖怪很坏,不仅把村民的东西都抢走了,还毁坏了他们的房屋。村民们都非常气愤,可是妖怪势力很强,大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桃太郎听后握紧了小拳头,他决心要去岛上打败妖怪。

老公公老婆婆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有志气,感到很欣慰。可是他们又有点担心,毕竟桃太郎还是个孩子呀!

?孩子,带上你妈妈做的糯米丸子吧。吃了它们,你会有更大的力量和勇气。孩子,我们都盼着你早点平安回来!?老公公捧着一大包糯米丸子对桃太郎说。桃太郎接过糯米丸子点点头,告别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就上路了。

村口,一只饿得汪汪叫的小狗叫住了桃太郎:?桃太郎,桃太郎,给我一个糯米丸子吧,我的肚子实在饿极了。?

桃太郎掏出一个糯米丸子给了小狗。小狗吃了糯米丸子,浑身充满了力量。它非常感激桃太郎,决定做桃太郎的仆人,跟他一起去打败大妖怪。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桃太郎高兴地和小狗上路了。

在路上,他们又遇见了两只饥饿的猴子和雉鸡。猴子和雉鸡也分别向桃太郎要了一个糯米丸子。它们吃了糯米丸子后,也精神抖擞,充满了力量。

?桃太郎,让我做你的仆人吧,咱们一起去打败妖怪。?猴和雉鸡对桃太郎说道。

就这样,桃太郎带着小狗、猴子和雉鸡一路走呀走。他们走了很长时间,才来到了海边。海面上波涛汹涌,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海岸,发出?哗啦,哗啦?的巨响。远处的小岛静静地伫立着,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桃太郎知道,岛上的大妖怪一定又在侵扰村民了。可是怎样才能到达小岛呢?桃太郎和他的仆人们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都犯愁了。

这时候,一个穿着短褂的渔夫摇着船过来了。桃太郎向渔夫借了船,一跃跳进了船里。小狗、小猴子和雉鸡也都纷纷跳了进去。桃太郎划着船桨,飞快地向岛的方向驶去。

这个岛屿的地形十分险恶。桃太郎他们一踏上陆地,便感觉到了一股阴森森的气息在空中弥漫着。

?小狗、猴子和小雉鸡,你们听好了,无论有多困难我们都必须勇往直前。让我们去打败妖怪吧!?桃太郎大声地说。他们深吸了一口气,便大步向妖怪住的城堡走去了。

城堡的大门紧闭着,看起来非常坚固,无论怎么用力都推不动。灵活的小猴子望了望高大的城墙,说了声:?看我的。?便敏捷地向上一跃,跳过了城墙。这个时候刚好没有守城的人,小猴子很快就打开了城门。

?冲啊!?桃太郎率领着他的同伴们勇猛地冲进了城里,来到了妖怪居住的地方。妖怪气急败坏地跳了起来,拿起武器与桃太郎拼杀。他恶狠狠地说:?桃太郎,你不要太嚣张!你这个毛头小子,哪里会是我的对手,看棒!?说完,妖怪举起铁棒就往桃太郎的脑袋上敲了下来。桃太郎敏捷地把头一偏,铁棒落在一块大石头上,石头碎裂飞溅开来。桃太郎用棍子把小石子挡了回去,那些石子纷纷落在妖怪的身上,他慌张地躲避着。桃太郎趁机从怀里掏出一个糯米丸子,不慌不忙吞了下去。?哈哈,我吃了天下第一的糯米丸子,它给我增加了一百倍的力量。来呀,我们再来比比。?桃太郎勇敢地向妖怪挑战着。他手里的棍子猛挥起来,像雨点一样打在妖怪身上,吓得妖怪东躲西藏,喊声震天。

这时,小狗?汪汪?叫着,扑过去咬住了妖怪的脚,妖怪龇牙咧嘴地叫起来:?痛死我了,救命呀!?小猴子吊在横梁上,伸出爪子,把妖怪的脸抓得伤痕累累;雉鸡用它尖利的嘴去啄妖怪的眼睛哎哟,哎哟,痛死我了。?妖怪痛苦地号叫着,他丢掉了兵器,向桃太郎求饶,?我以后再也不作怪了,你们饶了我吧。?

桃太郎要妖怪发誓,以后再也不去欺负老百姓了,并且把抢来的珠宝都还给百姓,否则是绝不会饶恕他的。

于是妖怪便跪在桃太郎的脚下发誓:?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欺负老百姓了!?不仅如此,妖怪还将抢来的珠宝全搬了出来。

桃太郎将金银珠宝带回了村子,将所有的东西都还给了老百姓。村民们高兴极了,对桃太郎赞不绝口。县太爷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高兴,他赏赐给桃太郎许多银子。

好心的桃太郎却把银子都拿去救济贫苦的村民了。他的事迹令县太爷很受感动,县太爷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桃太郎。

勇敢机智的桃太郎和美丽善良的新娘成亲了,村民们都纷纷赶来祝福。老公公和老婆婆更是喜笑颜开,从此,他们便跟儿子和媳妇,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了一起。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毛线飞机
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旁,有一间干净整洁的小房子。房子里住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老奶奶一个人孤零零的,她总是会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站在窗口,遥望远方的城市。因为在城里,有她的儿子和孙子。老奶奶的孙子可爱极了,长着一张胖乎乎的脸,星星一样闪亮的眼睛总是眨呀眨的。每次看见奶奶,小孙子都会张开小嘴巴,甜甜地叫着:?奶奶,奶奶。?

老奶奶快一年没看见自己的小孙子了,她非常非常想念他。老奶奶想,如果方便的话,她得去城里看看她的孙子。

白天,老奶奶会坐在藤椅上编织东西。她的编织手艺棒极了,一些邻居会拿来毛线让她织衣服、手套、帽子,甚至椅子垫。只要人们能说得出来的东西,老奶奶总是能把它们编织出来。

今天早上,她的邻居说:?秋天马上就要来临了,眼看着花园里的花一朵一朵地在枯萎,心里真难受。?老奶奶说:?别难过,我帮你织一些漂亮的花,秋天和冬天,它们会一直开放在你家花园的。?

老奶奶请她的小黑猫帮忙,绕了一团团五彩缤纷的毛线球。然后她用红的、黄的、蓝的毛线织出花瓣,用嫩绿、翠绿、深绿的毛线织出叶子,一朵一朵美丽的花就这样在老奶奶的手里绽放了。

一天晚上,老奶奶的窗户上扑腾着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已经快秋天了,蝴蝶越来越少,它们已经承受不了越来越冷的天气了。老奶奶打开窗子,把蝴蝶放了进来。屋子里的温暖立刻让蝴蝶精神起来,它围着老奶奶翩翩起舞。

?多美的蝴蝶呀!?老奶奶看得惊呆了,她在想,?我要织一个蝴蝶披肩,在冬天的时候好取取暖。?

老奶奶仔细地观察着蝴蝶翅膀上漂亮的花纹,马上,她心里就有蝴蝶披肩的样子了。于是她立即取出针和毛线,灵巧地一针一针地编织着。因为心里老想着蝴蝶的翅膀,她感觉织出来的披肩也想飞舞起来。一开始,老奶奶并不在意,她认为这只是一种感觉。可是后来,毛线织进去越多,老奶奶手上的披肩反而越来越轻了,并且真的向上飞了起来。这可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事啊!老奶奶现在只好用两条腿把披肩紧紧地夹住才能继续编织。可是一不留神,她的腿松了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披肩忽然飞了起来,飞到了天花板上。

?太奇怪了!这披肩真的跟蝴蝶一样飞起来

了。?老奶奶又惊又喜。编织了几十年的毛线,这可是她第一次织出会飞东西呢。

老奶奶扯了扯手上的毛线,把飞到天花板上的披肩拉了下来。她反反复复地打量着披肩,开始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织的蝴蝶披肩会飞起来,要是织一架飞机呢?是不是也会像这次一样,飞得更高更远?要是真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坐着飞机去城里看我孙子了。?

老奶奶想到这儿,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她马上找出家里的椅子、竹竿、绳子和帆布,搭起了一只小?飞机?的架子。然后静静地坐下来,一边思索一边开始编织起飞机的机翼来。

?织好飞机,我就可以去看望我的孙子了。?老奶奶扬起嘴角美美地想着,?我的毛线飞机,飞吧,跟真的飞机一样飞起来!?

老奶奶整天整夜地织,都不知道困了。她的眼前闪过孙子甜甜的笑脸,那小巧的鼻子,忽闪的大眼睛,以及有着细小绒毛的嫩脸蛋,真是太可爱了!

就这样过去了三天,老奶奶终于把两个大大的机翼给织出来了。她小心地把它们装在架子上。这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皎洁的月光笼罩着大地,老奶奶喃喃地说:?月亮多好啊!白天我如果坐着毛线飞机飞上天,人们都会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还不如就今天晚上出发吧!反正月亮这么圆、这么亮,一定能找到孙子家的。?老奶奶说完,小心翼翼地坐上了她的毛线飞机。她扯着机翼上的毛线头来控制方向和速度,毛线飞机便稳稳地飞起来了。

夜空中,虽然有风呼呼地吹过,可是老奶奶一点都不觉得冷,她想着孙子,心里暖洋洋的。

飞机飞过低矮的树林,飞过雄伟的山峰,飞过空旷的田野。渐渐的,老奶奶看到了城市的轮廓,她向下望去,一片灿烂的灯火在闪烁。老奶奶知道,那是城市里的霓虹灯。

?快了,马上就能看到我的小孙子了。?老奶奶激动起来,她已经看到了孙子家所在的小区了,那熟悉的高楼大厦安静地矗立着。

?这会儿,我的孙子会在干什么呢?最好,他能看到我降落。?老奶奶美滋滋地想着,她离孙子家越来越近了。?准备降落吧。?老奶奶开始俯冲,可是飞机一点都没有下来的意思。?这可怎么办呢?要是降不下来,我就要在空中飞一辈子了。?老奶奶想着想着,突然,她有了一个主意。她把左边机翼上的毛线头解开,轻轻地扯出毛线。飞机开始倾斜了,然后她又解开右边机翼上的毛线头。老奶奶就这样一边调节着飞机的平衡,一边拆着飞机,等拆完,她也就能稳稳地降落了。

?奶奶,奶奶,你怎么在天上飞呢??老奶奶的耳边响起了小孙子的声音。她往下一看,看见了正在阳台上数星星的孙子。

?我的乖孙子,奶奶来看你来了。?老奶奶话音刚落,就稳稳地降落在了孙子家的阳台上。

小孙子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亲热地一把抱住了老奶奶:?噢,我有一个神奇的奶奶!?

猜你感兴趣:

1. 日本民间故事

2. 日本的神话故事

3. 日本传说鬼故事

4. 日本民间故事大全集精选

5. 日本的民间故事

88岁老奶奶总在菜市场捡鱼骨头,原因是什么?

也许在浙江杭州的某个菜市场,你会看见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饱满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在到处捡没有用的鱼骨头、蟹脚、蟹钳等厨余垃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位老奶奶是在利用这些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进行艺术创造了!

这位老奶奶姓高,现居住在浙江杭州的西湖区文新街道里,高奶奶一退休后就报了老年大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每天都积极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高奶奶再一次偶然情况下发现包头鱼的胸骨、肋骨特别像一片片菊花花瓣,于是将吃剩下的包头鱼鱼骨都洗干净,收集起来,在曝光的黑色底片上,用白胶将鱼骨按照菊花的形状一个个粘在上面,就这样一种新艺术产生了。

高奶奶还发现不仅仅是鱼骨头能够进行创作,她还尝试着利用虾钳、蟹钳、虾尾巴等等进行创作,然后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颖的、利用厨余垃圾艺术创造的方式。高奶奶现在已经创作了一百多幅艺术工艺画,其中有梅花、兰花、菊花、竹子等;高奶奶还被邀请去参加作品展览,在展览过程中,有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作品很神奇、很新颖,也有很多人十分赞同和推广这种艺术创造,因为这正是像高奶奶说的那样,将废物变为宝贝,化腐朽为神奇。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子的美等待着发现,我们也要向高奶奶一样,要善于发现生活总藏起来的小美好,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心灵;我们还要向高奶奶学习那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你看高奶奶一退休就报名老年大学,去努力学习新知识,去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去挖掘还没有发现的自己!

这位陕西老奶奶,从日本来中国70多年,为何至死也不愿回日本?

战争自古有之,可它带来的伤痛却是罄竹难书。中国与日本,本是一衣带水的两邻,却因为一场侵略战争导致了两方水土的不和。

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带有民族仇恨,对日本抱有不小的偏见。可有这样一位日本老人,她早年来到中国,一待就是七十余年,至死都不愿意回到日本生活。

尽管我们很难去用她说明中日两国的友谊长青,可她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我们这两个民族人民的友爱与人性的光辉。

战争遗孤

在陕西省丹凤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一位老人逝世。可全村人都放下了手里的农活前来吊唁,可见村里的地位并不一般。

仔细一看,却发现灵堂上的遗像竟然是一位穿着和服的女人。她就是王玉兰,而她的真实身份,正是一名叫做水崎秀子的日本女人。

农村并不大,她的安然离去仍引发了大家的一阵哀悼之情。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回忆说,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对待大家都特别热情,经常帮助大家。

而只有老一辈的人还记得,她其实是一名日本人。其实她并非隐瞒身份,只是她的陕西话已经相当地道,年轻的小辈才没有发现。

她的一生并不容易,她出生在日本福冈县,一个靠海捕鱼维生的渔村。家境贫寒,无奈的父母只好把她送往中国的东北,让她投靠在长春做生意的姑姑。

姑姑给她取了一个朴实的中文名——王玉兰,而她也很好地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变得聪明而能干。可战争的缘故使姑姑一家的生意也变得越发艰难,仅仅能够糊口。

而1945年,日本的战败,更是导致了姑姑一家被遣送回到日本。可已经成为王玉兰的水崎秀子,并没有选择回到故乡,而是毅然留在了中国。

扎根陕西

一开始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战争中日军的暴行,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伤痕。而自然而然,对于仍留在中国大陆上的日本人,就有着带有敌意的目光。

可终究还是好心人多,为这样一个战争遗孤找了一个家。经人介绍,她和国民党营长宗开国结了婚,她十分满意这个“有些排场”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依旧给她办了婚礼,宴请了一群亲朋好友,甚至送了她一枚大钻戒。

婚后两人依旧相处和睦,从未发生过争吵。只可惜造化弄人,平静的时日并不多,宗开国响应号召前往了战场,而这一别,竟是永别。孑然一身的生活十分悲惨,她只好改嫁。而此后的3段恋情都并不顺利,被各种各样的人抛弃。

而辗转几次,她最终来到了陕西丹凤县,并从此深深地在这里扎了根。她初到丹凤县时,村里人也依旧对她有些天然的膈应。

可她热情的性格与勤劳的双手很快让朴实的中国人认同了她,接纳了她。不久,村里人帮她结了亲,她也生了好几个孩子。

她的热心肠传出十里八乡,当地人的红白喜事也乐意邀请她,她必定是第一个到场,送出自己诚挚的祝福或哀悼。

时光如梭,她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了40年。好心人对她的善意并没有停歇,帮助她办理好了中国的永久居住证,解决好了她的“户口”问题。甚至,也圆了她的故乡梦,帮助她回到老家看看。

尘归中国

2006年的时候,终于在志愿者和好心人的援助之下,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日本的福冈县。年迈的她早已辨别不出儿时的模样。

老家的许多建筑已经推翻重建,而亲人也纷纷离去,只有一位远房的表姐还在此处,但也已经认不出她的样貌。

习惯了陕西话的她也不再会讲日语,需要翻译在场才能沟通。她在日本待了2周左右,却处处不适应日本的环境,家乡已经不再是她记忆的形状,而她也变成了一个新的“中国人”。

她心里是既失落又感伤,这一日本之行,更让她坚持了自己的信念,中国的丹凤县,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

尽管她的表姐和日本相关人士邀请她回到日本给她养老送终,但她依旧是毅然回绝,回到了中国,这一方她更热爱的水土。

生前她的亲人还问过她的意见,希望葬在中国还是日本,她热切地回答“我爱中国,我舍不得你们,我舍不得离开中国,就让我葬在中国的大地上吧!”

王玉兰最终和丈夫李明堂度过了幸福的晚年时光。相濡以沫的他们携手了大半辈子,丈夫先行离去,几年后,她也平静地走了。

村里人全部聚集到她的葬礼,深切而真挚地怀念起这个来自日本的老太,她一生的热情待人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同,就连原先有从抗日战场上回来的战士,也丝毫不在意民族的情结。

她颠沛流离的一生,终于迎来了平静的结局。她曾坦言痛恨战争,是战争导致了中日两民族的不和。要不是战争,她可能并不会来到中国,在这里经历波折;但她也并不后悔来到中国,在这里遇到了热情好客的中国人,在各方各面地帮助她,让她十分感激。

她也解释,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赞成发动侵略战争,他们一样为伤害到了善良而勤劳的中国人民而抱歉。

她从不隐瞒和回避自己是个日本人的事实,她的生活习惯和口音已经和陕西的当地人无异,可她初来乍到时还是受到了很多敌视。

尽管无奈,但她还是坚持用热心和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她曾教育儿子一定要感恩,不要去埋怨命运。她漂泊了半生,最终在异国他乡一样找到了平静的归宿。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希望人们可以抛弃成见,让之后的世界远离战争,守住和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77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