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小孩因其生理功能不健全,在服用清热药时若不注意正确应用,很容易伤及身体。因此,在使用清热药时应特别注意。
老人用药3注意老年人因体弱常患感冒咳嗽、肝胆疾病、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等,而这些疾病往往会呈现体内有热的某些症状。在一般情况下,适量对证服用一些清热药物,对这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一些老人不懂“过则有害”这一道理,一旦服药见效,就长期服用清热药物;或者在下次患相似疾病时,不论是否因热引起,也沿用原清热的药方。然而,老年人正气渐衰,阳气渐弱,极易受多种因素伤损。清热药其性寒凉,在清火热时,稍有过量或使用过久,尤易伤及人体阳气。因此,在服药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 服药切勿过量、过久老人服用清热药最忌过量、时间过长。正确做法是药量适当,证停药停。对于平时患有多脏腑、或多系统疾病又容易“上火”者,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清热降火药,避免清热降火不当,损伤脏腑。如:老年人牙龈肿痛、口苦,为胃火上炎,宜清胃降火,人参白虎汤加味最佳。可用党参、生石膏、粳米各30克,知母、川牛膝各12克,甘草6克、蜂房10克,水煎服,2~3剂或3~5剂,肿痛明显减轻就停药。2. 不可动辄用黄芩、黄连、黄柏等苦寒药苦寒药常易清热降火之时,伤及脾阳,而见食欲下降,或不思饮食。有的会出现畏寒发冷、头昏自汗、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四肢浮肿。因此,不要轻易使用那些苦寒药。3. 防治过服清热药的现象老人过服清热药物损阳耗气之后,就会出现畏寒发冷、头昏体沉、面色青黄、动则出汗、气短不续、张口出气、嗜睡、精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四肢浮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因不正确服用清热药所致的症状,并不都呈现突发性或典型性,所以,又易被忽视而继续服用清热药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当老人出现过服清热药的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一般说来,可选用健脾益气方药。
不少老年人生病爱服中药,认为其副作用较低,当然这也是事实。中医是国粹,几千年的历史,足够说明今日的地位,但是在服用中药时也要特别注意哦。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有关于老人吃中药要注意什么,希望你会喜欢。
注意事项
很多老人都会通过吃中药养生的习惯,是的,自古以来就有中药养生的说法,那么老年人在吃中药养生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详情请看文介绍。
一些老人爱用中药材泡茶,觉得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殊不知,饮用药茶要选用适当的材料,如果不对症,长期饮用,会出现反效果,比如胖大海、决明子、甘草等,很多人把它们当作日常饮用茶,其实,这三种茶不适合老人长期饮用。
一般情况下,由风热感冒导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可以对症饮用胖大海;出现上火症状,目赤涩痛,大便秘结时可以饮用决明子;常有心慌气短症状时可以饮用甘草。但饮用的量和时间必须依据病情轻重加以调整。
长期饮用胖大海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突然失音及脾虚的老年人更应慎用。决明子虽然有降血脂的作用,但性寒凉,多食损伤正气,伤害脾胃功能,长期会引起腹泻。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但也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多食能升高血压,导致水肿和低血钾。
此外,乾花泡茶,也不是绝对安全,如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出现胃部不适、肠鸣、便溏等消化道反应。老人最好不要将乾花、中草药当补品饮用,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正在服用西药的患者更应注意,因为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禁忌
1、不宜过度发汗
天热人体易出汗,此时再服大量发汗药,势必大汗淋漓,导致体内水分失衡,甚至出现休克等危重症状,因此注意不能出汗过度。
2、不宜过度滋补
滋补药不易吸收,只有消化功能完善的人才能放心使用,否则会出现腹胀、不思饮食等现象。大部分人在高温下胃肠功能低,故不宜使用滋补药和过度滋补。
3、不宜过度温热
温热药用来治疗寒症,高温下大量使用常会出现发热、出血、疮疡等病变。即使必须使用,也只能减少剂量,缩短疗程。
服用细节
1、空腹服
空腹服的中药多用于实证疾病,特别是积滞、瘀血、水溼等病证。从部位上说,它适宜于治疗人体心腹以下的疾病***如胃、肝、肾等***。而具体的服药时间包括:天未明时服***如鸡鸣散***;平旦***清晨天刚明***时服***如十枣汤***;饭前服***如三大承气汤***等。一般,饭前空腹服药,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
2、饭后服
适用于人体胸膈以上的疾病,饭后服药能使药性上行。传统认为: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等五官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后服药。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此外,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 *** 的药物***如甘露消毒丹等***,宜饭后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用,以避免毒***物吸收太快而发生不良反应。
3、顿服
所谓“顿服”是“指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通常指病情较急者,煎好后立即服下,取急病急治之意。像治急症吐衄的泻心汤、治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等属于此类。一般的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法。
老年人身体虚弱同时本身可能有多种慢性病需长期吃药,吃药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个:
不可盲目自行买药、服药:为用药安全考虑遵医嘱
注意服药剂量不可按成年人的量:酌情减量
注意吃药时集中注意力,不可一边吃药一边做其他的事
部分有吞咽障碍的老人服药不可用清水以免呛咳,宜用和药顺辅助吞咽
由于老年人肝脏酶系减少,加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药物在体内滞留蓄积引起不良反应,故应适当减少用药量。对半衰期延长药物,应避免长期使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凡静脉给药,要控制滴速。一旦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即应采取停药处理。对于在家里服药的老年人,对其本人和家属一定要详加指导。
1 忌随意滥用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 2 忌品种过多 请输入图片描述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3 忌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实际上,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为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4 忌时间过长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过滤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应根据病情及时停药或减量,尤其是对于毒性大的药物,更应按「 ”衰其大半而止”原则,掌握好用药时间。 请输入图片描述 5 忌生搬硬套 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为防止这种情况,要充分做好老年人的用药及健康宣教。 6 忌乱用偏方、秘方、验方 老年人患病多缠绵不愈易出现「 ”乱投医”现象。导致他们用了那些未经验证的秘方偏方,对我们医学判定做出负面影响。要对他们进行合理指导,听医生的、遵医嘱,才是最有效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7 忌滥用补药 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则变利为害。民间就有「 ”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8 忌更换过频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种药物起到稳定的作用都需一定的时间。比如,降压药物若没有明显副作用且血压控制满意,可长期使用,没必要更换,否则机体易产生耐药性。 9 忌嗜药成瘾 一种药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性降低,而且还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10 忌用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有些中药材如黄药子有明显的肝毒性,过量或长期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等药材含马兜铃酸,具有明显的肾毒性,使用不当会导致肾损害;含蟾酥的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心脏损害和心律失常;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使用过量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请输入图片描述 原来老年人吃药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以后千万别乱吃多吃了,拿不准您就多问问我。再跟您说说如何正确吃药。 请输入图片描述 老年人用药须知 1 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 请输入图片描述 用药前要有正确的诊断,明确的适应证,做到对症下药,应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例如:老年人容易感冒发烧,但一般的感冒发烧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 2 掌握最佳用药剂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如一般从最小剂量开始。 3 严格遵照医嘱服药 老年人容易发生忘服、误服、重复服或多服的情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老年人应当对于所服用的药品在用药前认真核对药名和医嘱,用醒目的字迹标明用药方法和次数,做到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和按次数服药。 请输入图片描述 4 注意联合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有害(降低疗效或增强毒性)的药物效应。而许多老年人因患有多种疾病,经常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因此,联合用药一定要慎重。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74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子宫肌瘤,留还是不留?
下一篇: 从中医角度看,女子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