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夏季养生,几招教您如何养生

妙手生春 2023-07-28 10:13:14

一年四季可以说夏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因为天气炎热,阳气很旺盛,很多人都会感到燥热,心烦意乱,这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导致的心肝有燥热,所以在夏天很多人都会选择吃冷饮,游泳,洗冷水澡,但是过度的接触凉的东西对身体也有害,所以夏季如何养生,成为了关键。在夏季清燥解热才是养生的关键,所以如何养生来具体了解一下。

人一到夏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就会感觉到胸口烦闷燥热,尤其是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夏季的炎热天气确实会加剧心脏的负担,所以夏天来了,尽量少出门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太阳最毒。遇上这种情况就应该多吃些养心的食物,红枣、莲子、百合等等,在早餐方面,可以多吃清淡的养胃食品,多喝粥,吃豆类的食物。

其他的像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可以选择,早起空腹喝一杯白开水,然后活动半小时在吃早饭,蔬菜像土豆、苦瓜、芹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水果方面,夏季常吃的西瓜,香蕉、苹果等,都可以选择,但是记住尽量不吃冷饮,不吃凉的水果,会加剧胃负担,损伤胃黏膜。还有就是燥热的原因,大多数人胃有火,所以要少吃动物的内脏和鸡蛋黄、猪肉,牛羊肉等会上火的食物。

除了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就是生活作息方面,要按时睡觉,早睡早起,夏天晚上吃完饭后可以选择散步半小时就可以,早上空气不好尤其是老年人就不要出去了。不吃油腻的,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女性不吃寒凉性的食物,尤其是月经期间,天气热也要多喝热水,能更好的排汗,健健康康的度过夏季。

夏季养生小妙招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夏季养生小妙招,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夏季养生小妙招1 1、饭熟后要先放凉

现在,人们有了电饭煲煮饭省了很多步骤,但是在养生方面来讲这些缺失的步骤对于人体的健康其实很重要。稻子是生活在水中的,它是带着湿气的,如果用电饭煲来做饭就会有更大的湿气,而带湿气的米饭进入胃部里面,会增大了脾胃的运化难度,湿气滞留在人体之中就会带来无穷的危害。因此,在做饭时,饭熟了之后就应该打开盖子,让饭透透气,稍稍冷却,等湿气散去之后再吃。如果可以的话,不要天天都食用米饭,可以米饭与面食交叉着吃,这样就可以减少湿气的堆积。

2、不穿露脐、露背装

很多女生一到夏季就喜欢穿着清凉,露脐、露背,虽然这样可能会凉爽,但也会让寒凉之气悄然进入人体内。对于肚脐保护非常重要,小腹要经常保暖,避免寒气入体,刺激脾胃。另外,夏天最好少吃冰冻寒凉的食物,尤其是在月经期间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注意保暖,这样才能对付湿邪。

3、调整生活作息。

湿邪过重的人,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就会觉得头晕、腿肚发酸。而在排便的时候,大便会出现排便不畅、容易粘附在马桶上,小便的色、味就会特别重。这都是因为湿邪入体。脾虚的人,舌苔会很厚,舌头两边没有锯齿状的齿痕,而且舌头很胖很大。有时候,咀嚼或说话是会不小心咬到舌头,这就表示出现了脾虚湿热的情况了。

应对以上问题,最佳的方法是调整饮食结构与生活作息。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少7小时,给身体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另外在出现以上情况的`时候,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生冷或煎炸食物。

4、站养生桩。

站养生桩是如今调整身心最简单、安全的方法。它能够在根本上消除阳虚所导致的各种身心问题,比如,健脾、祛湿。

方法:

1、两脚保持与肩同宽,双手抱胸前,呈抱球的姿势,双腿同时弯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全身都要放轻松。

2、在站养生桩的时候,可以在心中冥想,到感到自己的手掌心有一种酸麻的感觉时,将胳膊举高或放低,高举时不过眉,放低时不过肚脐。两只手可以左右调整位置。

注意:站桩时间不宜过长,要循序渐进,初学者站10分钟就可以有效果了,之后可以渐渐加长时间。

夏季养生小妙招2 祛湿:藿香泡点防暑饮

对于经常在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来说,可以将藿香、菊花、白茅根各3g,薄荷2g,乌梅1枚,一起放入杯中,加350~45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具有芳香化湿、清热生津的作用。如果是4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将藿香、生山楂、荷叶各2g以及白茅根5g,一起放入杯中加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后代茶饮,芳香化湿,清热生津的功效也不错。

清热:三款药膳换着吃

炎热夏季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三款清凉药膳换着吃。比如清凉绿豆汤,准备绿豆30g,芦根9g,生甘草3g,先将芦根、甘草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5~10分钟,去药包后饮用就可以了。二豆薏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做法也很简单,将赤小豆、绿豆、薏米、大米适量,一起下锅煮粥食用即可。此外,还可以做一些有清热解暑功效的凉拌菜,如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鲜紫背天葵、鲜苏叶、鲜薄荷等,清水洗净后用开水焯一下凉拌着吃。

开胃:防暑和胃饮

夏季温度高,天气炎热,人们适应不了外面的温度,所以人们一般喜欢呆在空调屋里,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冷热不调,罹患夏季暑湿感冒。或者通过大量喝冰镇啤酒、吃冰激凌等方式来消暑,最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没有胃口吃饭等。

这时不妨泡一杯具有解表祛暑、调和肠胃的功效的防暑和胃饮,准备藿香、香薷、穿心莲各3g放杯中,加350~450mL开水,再加入2片生姜,加盖闷泡30分钟后代茶饮。特别适用于经常在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以及平时贪凉饮冷过度的人。

夏季养生小妙招3 1、不要过早开空调

夏天刚到,就早早打开空调,最容易患上自律神经失调症,其症状是感觉腰脚冰冷、头痛、浑身没力气等。

2、让身体出出汗

我们都知道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是从上午11点一只到下午2点这段时间,虽然很热,但是这段时间也是可以利用的。

这个时间段多到户外走走,能帮自律神经进行体温调节,随着气温逐渐上升,身体也能渐渐适应屋外的热度。

3、少食多餐

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4、温水冲澡

使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虽说冲凉水澡听起来很诱人,但是身体会在凉水澡后产生更多的热量以弥补冲澡时失去的热量。

5、控制甜饮

一般含有一定的糖分的食物在缓解疲劳方面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如果您喝的过多含有糖分的饮料的话是非常容易导致吃不下东西的,还会让您在这个苦夏的症状更加的严重。

热茶是最佳饮品。它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

6、穿棉质服装

穿上轻薄的浅色棉质衣服,合纤维衣料容易锁住热量,而棉质衣服利于排汗,汗水的蒸发又能使你感觉更加凉爽,浅色衣服还能反射更多的阳光。

7、三大时段注意补水

夏天到了,应该把每天喝1.8—2.0升水作为目标。这个季节有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分别是起床时、睡觉前、洗澡后,应注意适时地给身体进行水分补给。

8、睡眠要充足

睡眠的质量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临睡前1小时左右,还可采用食疗催眠,如喝点牛奶等。

9、吃鳗鱼

为了抵御苦夏,日本人有多吃鱼少吃红肉的习惯,尤其是鳗鱼,它肉质柔软、容易消化,最适合夏天食用。

夏季养生小妙招4 01、饮食养生

夏季气候炎热,是体力消耗最大的季节,由于出汗多、体内水分减少、体温升高,导致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营养素的需求增加。

适当增加酸味食物:

夏季汗多易伤阴、丢失津液,食酸能敛汗、止泄泻。常见酸味食物包括番茄、柠檬、山楂、乌梅、葡萄、猕猴桃、菠萝、芒果等。在制作菜肴时宜适量加点醋,不仅增加风味,同时还具有杀菌、增加食欲以及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

适当增加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算不上什么美味,许多人不喜欢,但它却是夏季的健康食物。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有助于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常见苦味食物包括苦瓜、苦笋、茴香、生菜、芹菜、莴苣、杏仁等。另外酌量饮用啤酒、淡茶、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可以清除人体内心的烦恼,还有助于增进食欲、健脾利胃。但是,吃苦味食物也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老人和小孩的脾胃多虚弱,故不适宜过多食用苦味食物。

多吃清淡食物:

夏季饮食应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补充微量营养素,又可以解暑。清淡的实质是少油,而绝不是不沾荤腥。因此,夏季也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鱼、虾、瘦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占到总蛋白质一半为宜。可以多喝些清热降暑粥,如绿豆粥、荷叶粥、莲子粥、薄荷粥等。

别忘补盐补钾:

夏季出汗多,体内丢失的盐分就比较多,因而要注意适当补充咸味食物。此外,出汗多也会导致体内钾离子的丢失,容易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所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荔枝、草莓、杏、芹菜、毛豆、大葱等,有助于保证人体钾的充足。

注意补充维生素:

夏季出汗多,除了丢失无机盐外,还容易损失维生素,尤其应该注意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糙米、小麦胚芽、猪肉等维生素B2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牛奶、乳酪、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新鲜的蔬菜水果。

补水:

最好饮用白开水,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饭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解除肠胃脱水的现象,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还不会因过多的稀释胃酸而影响食物的消化。

02、运动养生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大,运动要掌握好时间和强度。早上锻炼不宜过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能量消耗过多;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建议采用慢跑、快走、健身操、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运动后不要马上喝冷饮降温,因为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喝冷饮对肠胃有损害。运动后最好的饮料是温淡盐水,可以分少量多次饮用。

03、起居养生

夏季炎热干燥,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睡眠,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在50%-70%为佳。睡眠时间在6.5-8小时为宜,过长过短都不好。对晚上睡眠质量不高的人来说,中午小憩一会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时间最好在0.5-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04、防暑降暑常识

夏季酷热难当,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心神不安。夏季精神养生,主要是指养心,一定不能忽视主观上的调息静心。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适当的晨练,尽量避免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

夏天如何养生呢?

许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短时间内没有什么严重的疾病出现,但是身体会有一些不适感,缺乏运动,膳食不规律导致的,养生需要从点滴做起,夏季的时候也是需要养生的,那么夏天如何养生呢?夏天养生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1、夏季养生四原则
(1)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2)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3)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4)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2、夏季养生之饮食篇
饮食注意收发,对应节气而食用。平时挑食需要注意。饮食对于养生来说,就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比如蔬菜瓜果存在着南北差异,吃异地的瓜果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以下这些是一些小项,根据个人的需要自行选择。
(1)多吃瓜类
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多吃凉性蔬菜
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
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3、夏季养生之睡眠篇
1、保持床铺整洁
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而且还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2、夏季睡眠注意寝室的温度、湿度
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50%-70%为佳。20℃以下会使人有寒冷的感觉,而超过23℃,会使人有热的感觉,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掀开被子。另外寝室的通风要好。
3、注意选用卧具
卧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床和被子要软硬适当。在所有卧具中,枕头、凉席的作用举足轻重。枕头不宜太高,在炎热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头会使头颈长痱子,汗水浸湿枕头没有及时洗净晾晒,汗臭霉臭味会使人昏头昏脑。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细编织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4、午睡
对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来说,适时的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4、夏季养生之运动篇
(1)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2)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
(3)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5、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1)热感冒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
另外,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
高温会消耗大量的体液,注意多喝白开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
再有,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起码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入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好,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儿。
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多吃一些像番茄、黄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2)细菌性痢疾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它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蚊虫传染也是夏季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如疟疾就是通过蚊子叮咬带菌而传染的。
所以在夏天,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为天热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极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
还有,卤菜是夏天较受人欢迎的菜品,但是,做卤菜的人如果不注意卫生,吃的人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最好少吃为妙。
(3)细菌性食物中毒
每年夏季,特别是的七八月份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今年各地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夏季发生的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气候炎热,细菌易繁殖,人们吃进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很容易发病。引发食物中毒的病菌有很多,如大肠杆菌、弧菌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多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集体发病。严重者还会引起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
应对措施:严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凉拌菜里可以多加入生蒜杀菌;尽量不吃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食物应充分加热,放置过久的就不宜再吃。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并向急救中心呼救,同时保存食物,以便提供给卫生部门进行检疫。
(4)热中风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之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脱水”。
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输向大脑的血液会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在预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饮水”。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
防暑降温要适时、适中,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多吃一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皮蛋、莲子等。保驾”药物更要有备无患。
6、夏季吃什么解暑
1、吃西瓜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有利尿、清热解暑的功效。水分含量高,且含有一定量的钾元素,既能清爽止渴,又能补钾,防止排汗引起钾元素流失,导致的肌肉无力和疲劳感。
2、吃冬瓜海带汤
冬瓜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暑的功效;海带含钙、钾等矿物质丰富,可以补充流汗过多流失钙、钾等物质,高血压患者气温高时,血压容易上升,多吃冬瓜海带汤还有利于稳定血压。
3、吃生苦瓜
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除烦热的功效,夏季常吃生苦瓜,不仅能解暑,还能清凉败火,防止天气闷热引起的上火长痘痘。
4、吃丝瓜
丝瓜性寒,可解热消毒,通经络、化痰湿。用丝瓜、杏仁与鸡爪煮汤饮,消暑又去湿。夏日生痱子,若用丝瓜汁内服还能凉血解毒。
5、喝绿豆粥
绿豆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降火消暑的功效,十分适合在夏天食用。夏天喝绿豆粥的时候,最好是放冰糖,这样解暑效果会更好。

夏季养生有什么小妙招呢?

1、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2、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3、台湾大暑吃凤梨


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4、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以上内容参考?-大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74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