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三伏到!十大食疗方,一次性除了冬病的根

半枫荷 2023-07-28 07:21:23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10天)

请大家坚持在伏天常喝温水、姜枣茶,少喝冰镇一类的饮料和食物。

三伏天期间,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体内的凝寒之气则处于易解的状态,这时配合使用补虚助阳的药物戴温里散寒的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在三伏天治疗“冬病”,不但可趁“伏天”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积的寒邪宿疾,还有助体质虚寒者调节和补充体内亏损的阳气,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机体在一年四季的抗病能力。

冬病夏治十大食方说起冬病夏治,懂点养生的人都知道三伏贴,但是三伏贴要到医院去贴,其实除了三伏贴,我们自己在家可以通过食疗方进行冬病夏治,对于贴三伏贴的人来说,夏季进行适当药膳调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对膏药过敏的人,单独用食疗也能明显减少冬病的复发,延缓病情发展。

公众号:御痧阁,更多中医妙法发表于此

其中有个代茶饮人人都可以用,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病症,把阳气通气来,可以帮助冬季少受风寒。它就是干姜红茶,用煮干姜的水来泡红茶喝即可。

绿茶煮蛋

老慢支

取绿茶15克,鸡蛋2只,加水1碗同煮,蛋煮熟后去壳再煮,至水煮干时食蛋。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阴虚型的人可以食用。

姜丝炒蛋

慢性咳喘

姜丝炒鸡蛋,花生油烧开,先加姜丝,再打入鸡蛋1~2个,炒至鲜嫩即可食用,每天早上一次。

适于慢性咳喘、慢性腹泻患者。

梨子川贝汤

干咳少痰

雪梨1只,去皮切片,川贝母12克,打碎,加入冰糖30克,炖汤服。

适用于老年支气管炎之肺热干咳少痰者。

二姜猪肚汤

腹泻

猪肚一副,用醋泡去腥洗净切丝、干姜10克、良姜10克、草果3克,以上四味,再加上葱姜,一起放入罐内煮熟,放入食盐3~5克,空腹食用。

治疗胃寒腹冷,寒从中生,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慢性泄泻,面黄体瘦乏力。

板栗羊脊骨汤

痛经、不孕

板栗12枚、羊脊骨1根槌碎、肉苁蓉12克,草果3克。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罐,加入适葱、姜煮2小时左右,熟烂即可。食用时可放入适量食盐,空腹食用。

疗效:可治疗下元久虚(久治不愈的妇科问题),腰酸腿软,腰膝冷痛筋骨无力等症。

胡椒鲫鱼

胃寒型胃痛

鲜鲫鱼一尾(约250克)去鳃、鳞、内脏,20克生姜切片,与砂仁、胡椒粉同纳鱼腹中,加水适量,用中火煨熟,用盐少许调味,当菜佐餐。

公众号:御痧阁,更多中医妙法发表于此

适于脾虚型、胃寒型胃痛。

白胡椒公鸡汤

过敏性鼻炎

公鸡1只洗净切块、白胡椒9克、草果3克、良姜3克,加上葱姜煮熟,放适量食盐,空腹食用。

此方对畏寒怕冷,虚羸少气,遇寒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冬天哮喘加重等症有效。

黄芪乌骨鸡

固表防感冒

黄芪30克、乌骨鸡半只,共炖,鸡肉熟烂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肉,可分3次食用。连食1月左右。

此方有益气养肺、滋肾养血、固表防感冒之功效。

黄豆花椒汤

散寒止痛

黄豆30克、花椒5克,加水500毫升,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至豆熟烂,调味,连汤带豆食用。

此方有健脾宽中,和胃止呕,散寒止痛功效。

冻疮

食物敷擦

有一些食物也可以作为治疗冻疮的外用原料,大家可以根据取材的方便程度来选择。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即可,等着看冬季的效果吧~。

2、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3、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孕妇不要用此方。

三伏天最怕一个字营养专家刘纳介绍,传统中医认为春夏要养阳,要生发、发散,而寒凉食物有收缩作用,尤其是对肠胃和邻近的心脏和动脉有刺激,导致痉挛。

简单来说,三伏天最怕的一个字就是凉。入伏不吃凉,能够让人更有效发汗、排泄,不把汗毛孔缩下来,往内敛。

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三伏天冬病夏治切忌贪寒凉食物,尤其是雪糕、冰水、冰西瓜等。

刘纳特别强调,夏天一定要保护好脾胃,一定要抓住机会把寒气排出。一般人夏天清淡饮食,不宜吃太多羊肉等热性食物,但体质虚寒的人,夏天要喝羊肉汤,因为羊肉汤是阳气比较足的,还有喝羊肉汤肯定要出汗的,其实它顺带把你体内的寒气给排出去了。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用羊肉改善阳虚体质,应该以汤水为主,而不要去吃烧烤的羊肉,烧烤羊肉这种热食其实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还容易上火。

冬病夏治还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办法,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去坐一坐被太阳晒烫了的石凳,木凳等,可以改善多种疾病。比如好多人下身有湿热,经常犯前列腺炎,阴道炎等,用这个方法效果就挺好的;还有很多人老动不动就拉肚子,俗称“五更泄”,早上一起床就要去厕所的,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体内的寒气排出去,不容易再反复拉肚子了。

冬病夏治十大食疗方,从7月12日起开吃,拔除冬病的根全靠这黄金40天了,错过就太亏了!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

1三伏天里,赶快搬走你体内的“冰箱”,不然......2夏天刮这条经,胜过吃人参!

三伏天冬病夏治养生方法

三伏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开始了。一年仅此一次,请大家珍惜!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三伏天冬病夏治养生方法,欢迎阅读。

三伏天冬病夏治养生方法2017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入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

初伏:7月17日至年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至年8月15日

末伏:年8月16日至年8月25日

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空调,爱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积水为患,身体不适等。快来看看下面这几件三伏天应该注意的事。

三伏天身体最怕6件事! 1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2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3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4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

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5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6肠胃最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三伏天?养生攻略

1热水泡脚,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来讲,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2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还含有人参中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3伏天如果开空调,26℃最合适

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从火热的室外一下子进入阴凉的室内,人体自身很难迅速调整,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的反应,表现为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4三款粥,过伏天

【荷叶绿豆粥:祛暑养生】

这道冰粥具有祛暑清热、和中养胃的功效,老少皆宜,特别适于伏天食欲不振、发热口渴的少儿食用。荷叶绿豆粥以荷叶、绿豆、粳米、冰糖为原料,做法是:绿豆用水泡发后,另用水将绿豆煮开花,制成绿豆汤;粳米煮成稠粥,半熟时加入绿豆汤、冰糖,搅拌均匀,一起煮开;粥熟后,取荷叶1张,趁热盖在粥面上,待粥变凉并呈淡绿色,即可食用。

【水果粥:美容养颜】

在众多食物中,水果是最具美容养颜作用的,而夏季本身就是水果生产的旺季,所以苹果粥、西瓜粥、香蕉刺梨粥??这些时下流行的水果粥不但具有凉爽祛暑的效果,更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制作香蕉刺梨粥的方法是:香蕉去皮,切成丁块,刺梨捣烂去渣,或刺梨煮汁去渣,加入煮开的米粥里,再加入红豆粉、冰糖,制熟晾凉食用。

【山楂粥:消脂开胃】

山楂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后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食用。

伏天一碗汤,不劳医生开药方!

俗话说: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所谓伏羊,即入伏后的羊肉。

提到羊肉,或许会有不少人觉得在冬天吃才有滋补作用。大热的天,吃这么温热的东西成吗?不是应该吃点冰淇淋,吃点冷饮,喝点冰镇啤酒吗?

其实,贪恋寒凉只是满足一时的爽快而已,和 养生 毫无关系。因为到夏至,我们的内脏已经寒到了极点。所以从夏至开始一直到三伏天,腹泻的比比皆是,稍不注意就上吐下泻。

因此在三伏的时候要吃温的东西。只要不内热,不是黄腻的舌苔,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关于“伏羊”,其实早在几千前的汉朝,医圣张仲景就在《金匮要略》中把方子开出来了—— 当归生姜羊肉汤

虽然当归羊肉汤是常用的食疗方,但在经方中非常有名,据说也是古代宫廷里给皇室的滋补药膳。

金匮原文中第135条言 :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如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羊为六畜之一,为火土之畜,天性善动 ,清末周岩的《本草思辨录》讲得最为清楚“羊好登历山崖倾仄处,略无怖意,其肾气之充固,非他畜比。惟于五行咸具中,以得火土之气为尤多。”

《易经》八卦以兑卦( ? )对应羊,此卦象二阳在下,一阴居上,阳性虽然向上,但上有一阴牵制,所以虽奋进却不刚硬;阴虽在上,但下有二阳的承载,则柔和而力厚,说的就是羊的特性。

《素问》云:“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畜羊。”又言:“气厚者为阳,味厚者为阴”。

肉类都是滋味厚者,食之多能补阴血,存能量,所以肉类都能补阴。而羊肉通于南方之心火,可以说是 阴中之阳,能在补阴当中兼助阳气 ,因此有补血养虚,祛除虚寒的功效。

黄帝内经》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适量吃羊肉,可温热身体,祛除寒气。

此外,夏季人们爱吃些生冷寒凉食物,容易把寒气积存在体内,让脾胃受寒,肠道受损。所以三伏天吃羊肉对身体也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以羊肉为君药,取其气味热甘,能够温脾缓中,这里用羊肉,而不用猪肉或者鸡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羊肉能让阳气从阴中出来,而阳气出来之后不是自己就走了,而是带着阴气一起,使阴气不受伤害。

当羊肉把阳气带出来之后,如果有寒凝,它是无可奈何的, 这时就需要当归和生姜的辛温之性,以散阴中的寒邪 。这样的搭配,不仅具有很好的温煦效果,而且汤味也非常鲜美,当归生姜完美地遮盖了羊肉的膻味。

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论此方言:“当归温补肝血,生姜温阳散寒,羊肉温补肝阳,滋补木中生气,以助升达。加生姜以行其寒滞,故诸病皆愈。”

最宜喝当归生姜羊肉汤的两个时间:

1、冬至前后,尤其三九天。此时阴寒重,阳气初生,需培植正气。

2、夏天的三伏天。此时阳气外泄,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

主料: 羊肉250克,当归10克,姜15克

1、羊肉切块,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尽可能地冲洗掉血水,然后烧开水烫一下,捞出。

2、当归、生姜切片,将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铲起与当归放入砂锅开始煲。

3、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2小时,热气腾腾的当归羊肉汤就好了

【注意】

用以 养生 时,可在煲汤的时候加一点熟地,因为当归的药性有些燥,加入熟地可以平衡汤的燥性。

体内有热,或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宜此汤,孕期也应禁食。

“三伏灸” 来啦!调理身体正当时

何为“三伏灸”?

简单的说,三伏灸就是三伏天艾灸疗法的简称,是预防虚寒性疾病的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一段时间。这时,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此外,三伏天不仅是外在气候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自身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做艾灸,就是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瘀阻经络,此时艾灸可以最大程度获得治疗效果。

三伏灸对什么人好呢

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

阳虚,手脚冰凉,容易感冒的人。

风湿痛症

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

慢性泄泻(经常腹泻)

下元虚寒者,比如经期冷痛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三伏灸的具体时间

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我们现在艾灸,叫做伏前预热灸

伏前预热灸,有个经典的灸法

调气血灸法:

女性先灸右曲池,右足三里,再灸左曲池,最后灸左足三里。

男性,先左曲池,左足三里,再灸右曲池,最后灸右足三里。

大家可以试试喔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70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