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是春季的好时节,惊蛰的来到意味着人们新一轮的养生又开始了。冬季最主要的是补肾,而春季最重要的则是养肝。所以惊蛰时节养生应该要选择护肝养肝的食谱,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四道美味佳肴,只要利用好了,堪比御膳。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吧!
第一道是带鱼春笋汤,需要的材料有带鱼、春笋、咸肉、黑木耳、葱、姜、蒜以及各类佐料。首先将带鱼洗净并切成6厘米的长条状;咸肉清洗切片,黑木耳泡发洗净,大葱切段;春笋切片;然后将带鱼小火煎至两面微黄备用;另起油锅将葱段、蒜头、姜片微煸成金黄色,咸肉加黄酒煸炒;其次再将先前加工好的带鱼、春笋、黑木耳、红椒一起放入;最后倒入热水大火煮30分钟左右调味就可以了。
第二道是芙蓉烩蚬肉,需要的材料有蚬子肉、草鸡蛋、韭菜、生姜等。蚬子肉需要去除灰色的腮并洗净;韭菜洗净切段;鸡蛋打散,然后加入韭菜拌匀;锅内放入清水和姜丝烧开,依次倒入蛋液、蚬子肉,最后小火煮5-8分钟调入适量的盐即可。
第三道是蚝香菠菜塔,需要的材料有菠菜、鸡蛋、芝麻香油、蚝油、盐。首先将菠菜洗净,鸡蛋打散;其次将鸡蛋摊成蛋皮并切成碎粒备用;锅中放少许水、油以及盐,水煮开后倒入菠菜,大概焯30秒钟;最后将菠菜晾凉;并切末;最后将所有加工过的食材和芝麻香油、蚝油搅拌均匀即可;做蚝香菠菜塔需要倒入模具中定型。
第四道是荠菜鱼卷,需要的材料有些多,有黄鱼、养菜革养、猪肥肉丝、淀粉以及各类佐料,可根据个人口味加。主要的食材鱼肉、猪肥肉膘切成丝,同时荸荠也要去皮切丝。荠菜需要放入开水中一汆,然后晾挤干水分切末。将以上原料全部放入盛器中并加入葱末、姜末、鸡蛋清、绍酒、芝麻油、湿淀粉、精盐等,一起做成馅儿。摊一块鸡蛋皮,鱼切段并面粉调成糊,和上面的馅儿一起做成鱼卷。最后炒锅内放入油炸鱼卷,炸至金黄色才可以。
以上就是关于惊蛰食谱的相关介绍。惊蛰是处于仲春时节,这时候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我们都之道,肝火旺盛往往是有损脾胃的,所以这时候应该吃一些有利于保护肝脏的食物。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清淡也是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的。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之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也就是冬眠。
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 很多冬眠的昆虫开始复苏活动,人体的阳气即身体的能量和活力也被唤醒。
惊蛰风俗
祭白虎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打小人”
惊蛰象征农历二月份的开始,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饮食养生
惊蛰处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并会出现雷雨或连续阴雨,养生尤其注意饮食。
01适当多吃温热健脾食物
惊蛰时天气虽然有所转暖,但余寒未清,在饮食上宜多吃些温热的食物以壮阳御寒,如韭菜、洋葱、天蒜、魔芋、香菜、生姜、葱等,这些食物性甘味辛,不仅可祛风散寒,而且能抑制春季病菌的滋生。
另外,惊蛰时还应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健脾,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02多吃野菜有益健康
惊蛰以后,野菜陆续上市。野菜吸取天自然之精华,其营养丰富,有些本身就是药材,多食有益健康。
■ 荞菜
荞菜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尤其是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有效供给大脑代谢所需的葡萄糖,缓解疲惫乏力、眩晕健忘、失眠易怒等症状;还能健脾暖胃、帮助消化。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肠积滞的人可以多吃。
荞菜中还含有荞菜酸,能起到凝血作用,可以治疗内伤出血、咯血、妇女月经过多等症状,经常食用荞菜,还可以抑癌抗癌、调经、抗衰老。
■ 二月兰
二月兰又名诸葛菜,为早春常见野菜,嫩叶和茎均可食用,且营养丰富。
据测定,每100g鲜二月兰中含胡萝下素3.32mg、维生素B2 0.16mg、维生素C 59mg,营养非常丰富。二月兰采后只需用开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食用。
■ 蒲公英
蒲公英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可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痈肿痛、痢疾、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疗疮、咽炎等。
蒲公英嫩叶可生吃、炒食、做汤、抢拌、做馅等。蒲公英干燥后可以入药,还可以用来泡茶喝,作为日常保健。
惊蛰养生食谱
01红枣粥
粳米250克,红枣15个。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的功效。
02鸡骨草煲猪横脷
鸡骨草30克、蜜枣2个、猪横脷一条、生姜2片。将猪横脷洗净切块,汆水捞起;鸡骨草浸泡洗净,与生姜、蜜枣一起放入煲内,加入适量开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
清肝火、健脾祛湿。
03八宝饭
糯米500克,薏苡仁、白扁豆、莲子、核桃仁、龙眼肉各50克,大枣20枚,白糖60克。
1、将薏苡仁、白扁豆、莲子用温水泡发,洗净,放入高压锅内煮熟备用。
2、将大枣洗净,泡发;核桃仁炒熟;龙眼肉装入盆内备用;糯米淘洗后放盆中蒸熟备用。
3、大碗内涂猪油,碗底摆好龙眼肉、大枣、核桃仁、莲子、白扁豆、薏苡仁,放入熟糯米饭,上锅蒸约15分钟,把八宝饭扣在大圆盘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浇在饭上即成。
有健脾养胃、益阴滋肾的功效。
起居养生
注意倒春寒
惊蛰后天气逐渐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现象。
因此,惊蛰时人们还不可急于换上春装,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防春困
进入惊蛰以后,随着天气转暖,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无力、昏昏欲睡,这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春困”。
为了避免此“春困”情况的发生,惊蛰时人们应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春天晚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运动养生
惊蛰过后,自然界呈现复苏之势,人也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此时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应选择走路、慢跑、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
另外,放风筝也是特别适合在春天里进行的一种运动,大家不妨一试。
因为冬季里人们久居室内,趁惊蛰阳气生发之际,到旷野郊外去放放风筝,可以在享受天自然美景的同时,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加快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情志调养
惊蛰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发生肝火偏盛。尤其是老年人,易发怒,易发眩晕、中风等疾病。
年轻人则因春季阳气骤然上升引动体内热气,如果此时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则易出现长痤疮、怕热出汗等症状。
因此,惊蛰时要重视情志养生,力戒焦躁、抑郁等有害情绪,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的方法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健康圈,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菖蒲
⊙运营编号:GYZX0002
1.8万阅读
疾病自测
肝火旺自测
1分钟 | 10道题
点击测试
搜索
肝不好两处发臭
养脾胃菜谱100例
脾胃虚弱最怕的三种茶
男人排湿气最快的方法
补脾最快的菜谱大全
健脾除湿的三神药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在惊蛰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得湿热,这时候需要注意养生保健,以便更好地应对春季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惊蛰时节的养生保健建议:
1. 清淡饮食:惊蛰时节气候潮湿,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因此应该尽量减少油腻和辛辣的食物的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粥、蒸鱼、蔬菜等,以保护肠胃功能。
2. 多喝水:天气回暖,人体出汗增多,需要多喝水来补充体内水分,保持水平衡。
3. 坚持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
4. 调整情绪:春季气候多变,人容易因此而失眠、焦虑、情绪低落等,可以听音乐、读书、参加社交活动等来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5. 注意个人卫生:春季气候湿热,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要注意勤洗手、勤换衣、勤开窗通风等,以减少病菌的侵入和传播。
总之,在惊蛰时节,我们要根据气候变化和自身体质的状况,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措施,注意饮食、运动、情绪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67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