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之所以能够拥有美味的果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果核,可以说果核就相当于水果的“大脑”。而这么强大的“大脑”,里面竟然有千金良药,很多人不知道!
枇杷核止痛、抗癌橘黄色的枇杷是许多人的最爱,它的果肉甜美异常,可以给人以绝佳的体验。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枇杷核还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传统中药材。
《本草再新》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入肾经、治疝气、消水肿。
枇杷核中含有多种非常稀少的元素,如氨基酸、脂肪酸等,这些元素在进入人体之后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抗癌效果。
荔枝核驱寒气、治腹痛、胃痛绝大多数人喜欢食用荔枝,主要是爱吃它的果肉,对于吃剩下的果核往往不屑一顾,但是荔枝的核却并不是和人们想象的那样无丝毫的用处。
荔枝核制成中药,味甘、性温、归肝胃二经,制成药物以后可以帮助人体驱散体内的寒气,而且还能用来治疗疝气、腹痛等疾病。
此外还可以将其研磨成粉末,用酒进行调服,对于胃痛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榴莲核补肾健脾、抵抗传染病闻过榴莲的气味的人,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有的人却对榴莲情有独钟。吃完了榴莲的果肉后,光秃秃的果核大多被人们扔进了垃圾桶,这实在是一种非常浪费。
其实,榴莲核有着相当不错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健脾的作用。在很久之前,就有人用榴莲核煲汤了。
榴莲核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C等,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还有正常视力,以及促进生长发育;同时,榴莲核还可以增加对传染病的一些抵抗力。
黄皮果核行气、止痛、健胃消食黄皮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太常见的水果,它是一种中性的药用水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被制作成各种药物,果核也同样拥有许多神奇的功能。
黄皮果核具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的作用,而且作用的机理也非常的直接,只要放在嘴里嚼几下就可以。
这种果核很小,并且呈扁平状。将其制作成药物后可以有效的治疗疝气、头疮等不良症状。
将研磨成细小的粉末,和水或者酒一同服下,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古代治疗脚气病有多种方法,其中以鸡鸣散最为有效,只要有便秘的情形,鸡鸣散治疗一方一个准,自学医以来目睹疗效甚多,也治疗好不少!
自从有了西医的病名,很多中医的专业术语就被历史淘汰了,不知道如何来表达相关疾病的症状,也不知道怎样来表达病理病机,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分子生物学的词语,西医的词语越来越占据医生的大脑,以至于很多古人的智慧被遗忘。
痛风,古代不叫痛风,而是叫做脚气病痛风的治疗就是其中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要知道古人将一种疾病分成一个大类,比如妇科病时一类,儿科病是一类,脾胃病是一类,还有一类就叫做痛风,哦不,古代不叫痛风,而是叫做脚气病。
大家都知道隋朝修了一本书,叫做《诸病源候论》,在这本书之中,主要探讨的就是疾病的病理病机,但是基本不讲治法,只有导引之术。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所谓的脚气病,在《诸病源候论》之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讨论如何治疗脚气病的,也就是现代的痛风,痛风在古代也像现代一样曾经风靡一时。
1脚气病的由来根据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脚气病一开始并没有,但是永嘉之乱之后,很多北方的人跑到南方之后,这类疾病就开始流行开来,后来有几个和尚医生,疗效非常好,几乎十全十,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值呀。
2脚气病为什么得之于脚?脚气病在古代也叫做风毒,按照经络的循行,肝脾肾三藏都是从脚开始,而这三藏最容易被寒湿所中,所以一般都从脚开始。如果不断加重,才会上身,才会分布在四肢各个地方。
3脚气病为什么一开始不被发觉?脚气病一般都是在其他病发作的时候一起发作,也有的是喝酒之后就发作了,一般是男人发病比较多,也有妇人发病的情形。开始时,脚气病有很多表现,但是都主要表现在肝脾肾三藏上,一般都有小便不利的情形。
4脚气病的原因?《千金方》记载,在湿冷的地方待久了,因醉酒入房做爱,汗出当风取凉,这三种情况都是得脚气病的原因。
所以痛风也是历节病,黄汗病,张仲景治疗这个疾病有专方,比如黄芪桂枝芍药汤、桂枝附子汤等方。
脚气病如何治疗?古代治疗脚气病有多种方法,其中以鸡鸣散最为有效,只要有便秘的情形,鸡鸣散治疗一方一个准,自学医以来目睹疗效甚多,也治疗好不少!
组成如下:
槟榔7枚;陈皮30克;木瓜30克;吴茱萸6克;桔梗15克;生姜15克(和皮);紫苏茎叶9克
此方在鸡鸣时分冷服,一般第三天开始出现腹泻,“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腹泻完豁然如失,效果奇快!
此方来自何处?
这个方是家传用来治疗湿脚气的标准方,疗效显著,但是并不是祖上发明的,而是《朱氏集验方》中的一个方而已。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古代医学的伟大与不朽!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备用方:
第一种是有阴虚热者,脉来细小,数,脚疼痛,用竹沥汤:竹沥(200ml) 甘草 秦艽 葛根 黄芩 麻黄 防己 细辛 桂心 干姜(各10) 茯苓(15克) 防风 升麻(7克) 附子(20克) 杏仁(15克)
第二种则是脉浮大,为表证,用小续命汤,这个方效果非常好,一服一个准;麻黄(去节.10) 人参(10) 黄芩(10) 芍药(10) 甘草(炙10) 川芎(10) 杏仁(10) 防已(10) 肉桂(7) 防风(15) 附子(20)
第三种是脉沉,但是有小便不利的情形,这种情况下服用越婢汤;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白术12克 附子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15枚。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65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