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甘草敷丰隆穴,可祛三种痰湿,调理多种疾病

六月雪 2023-07-28 00:56:35

痰本来是人体疾病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增多又会引发人更多的疾病,所以,祛痰,从古至今都是让医家和病人头疼的事情,需要仔细挖掘出病根才行。

一、中医祛痰的方法

1、药敷穴位祛痰

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祛痰方法是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然后把甘草捣烂,外敷在此穴上。

【药物】甘草

【穴位】丰隆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5分钟,然后把从药店买回的甘草锤扁、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休息12个小时再贴。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自古便是各派医家祛痰的大宝穴。

甘草:生长在沙土里,味甜,色黄,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恰好就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选。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湿痰自化。

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肺俞,痰嗽称奇”。是的,丰隆历来就被医家奉为祛痰至宝,我们怎可因穴小而不为呢,所以,但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

2、饮食消痰妙招

多吃芝麻少吃肉痰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古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肉吃多了,尤其是猪肉吃多了,是很容易生痰的,所以痰多的朋友应减少自己的食肉量,多吃些清淡的食品才行。

日常饮食之中,芝麻消痰的效果比较好。您可以把芝麻炒熟了,磨成粉,每天吃点儿。当然,如果能买到纯正的芝麻油,那就更好了。把芝麻油当做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痰消病灭。

3、痰湿淤结失眠

体内多痰,也会失眠几年前,我治疗过一例顽固的失眠,当时,我仔细查看了病人的症状,发现她的病因主要是体内有痰湿淤结。于是,我采用甘草敷右丰隆穴的外治方法,并嘱她回家后自己也照此法调治。

二、中医上“痰”的分类中医上将痰分成三类:气郁之痰、脾虚之痰和血痰。

★气郁之痰—脂肪瘤

气郁之痰是大家平时理解的脂肪瘤,主要由于憋气胸闷而成。

★脾虚之痰—咳嗽之痰

我们咳嗽出的痰有时不是来自肺部,而是脾虚生痰,如此则应健脾祛湿。

★血痰—高血脂

血痰是高血脂形成的,由于血脂堆积而生成的痰。这三种痰可以互转,事先确定病因,以免张冠李戴。

三、两个穴位自我按摩对化痰有显著效果★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穴位位置: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手太阳小肠经之支正穴。

腕横纹上五寸,这里(是)支正穴。这个位置在侧面——小肠经都在侧面——这个穴位叫支正,“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统的正,这个五脏当中谁为正?都把心脏作为君主之官,它作为正。支正主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它俩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这个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它是一个络穴。

支正穴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长了一个瘊子,有了扁平疣,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赘生物?

这些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另外一方面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这些赘生物。还有脂肪瘤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

通过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这些赘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呢?因为支正穴呢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所以按摩支正穴它就可以化解体内痰湿的赘生物。

找丰隆最笨的方法 丰隆按摩的最佳时间

1 找丰隆最笨的方法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处。

想要快速简单的找到丰隆穴,可以先正坐,屈膝,垂足,然后一手手指放于同侧腿的侧部,中指位于外膝眼到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那么中指所在的位置就是丰隆穴了,在腓骨略前方肌肉丰满处,按压有沉重感,通常穴位处会比周围要敏感,按压下去还会有酸痛的感觉。

2 丰隆的作用和功效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胃经之络穴,艾灸该穴位具有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健脾降逆,止咳宣肺,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咳嗽,痰多,哮喘,头晕,癫狂,下肢不遂,腹胀,便秘,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病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疗痰湿诸症;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嗽痰多。经常按摩,可以调理脾胃两经,治疗各种胃肠疾病。

3 丰隆按摩的最佳时间建议在早上起床之后按摩丰隆穴,大约在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

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腧穴,胃经按摩的最佳时间在辰时,即早上7:00-9:00,这个时段循经按摩胃经上的穴位,能有效疏通胃经气血,缓解肠胃功能紊乱症状。

4 丰隆怎样把湿按出三指压法。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尤其是中指要稍用力按压穴位,感觉有明显的酸痛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1-3分钟,可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或是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压丰隆穴,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3-5分钟,也可以用拳头轻轻敲打此穴,以感到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5-10分钟。

如果可以用艾灸,则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一天一次即可。

头疼、湿气重!老祖宗留下来的健康穴位,按一按,不用吃药

常按3个穴位,健脾又祛湿!原来赶走肥胖、水肿、脚气这么容易 丰隆穴 功效: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主要穴位,可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 位置:外膝眼到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再往胫骨旁开两横指,隔着一条筋的凹陷部位。 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中脘穴 功效: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调治。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指。 方法:用指端或掌根顺时针揉按2-5分钟。 足三里穴 功效:有疏风化湿、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的作用。 位置: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该穴5-8分钟,至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手上有四个穴位,可疗一切头疼 1、后脑勺疼 取穴位置,第二、三指掌关节处,靠近第二指掌关节处。此处是手阳明大肠经所过,而大肠经和肺经互为表里。肺又主一身之表,所以可以选择此处治疗太阳经头痛。左右各一。 箭头指向为按压方向 按压方法:点按此处2分钟左右即可,左右手都按,时间相同。 2、额头疼 取穴位置,在手阳明大肠经,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左右各一。 点按此处2分钟左右即可,左右手都按,时间相同。 3、偏头疼 位置,在手少阳三焦经,环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点按此处2分钟左右即可,左右手都按,时间相同。也可根据左右侧头痛的程度,哪侧疼,重点按压哪一侧。 4、巅顶疼 按经络循行来说,巅顶是足厥阴肝经与督脉相会聚的地方。巅顶痛也反应了三阳经经气俱不足。但凡一头痛就头顶痛,说明病情较重了,如果按压效果不明显,建议到医院找专业的中医师去治疗。 位置,在手厥阴心包经,中指第一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点按此处2分钟左右即可,左右手都按,时间相同。最后,我一定还要再嘱咐你一下,症状轻的可以手上的穴位自我调理,症状严重的建议你到本地的医院求诊。 「 ”百病皆由痰作祟”这三个穴位祛湿化痰,非常有效 止咳化痰-孔最穴、丰隆穴 有些人咳嗽很长时间都不好,称为久咳,多是因为外在的病邪长时间停留在身体里,伤害了我们的脏腑,或者气虚血亏,七情郁结等所造成。 很多人喜欢喝止咳糖浆来止咳,下面再教大家找一找我们身体上自带的、不用花钱的「 ”止咳糖浆”,那就是孔最穴。 弹拨孔最穴可以缓解久咳的症状,针刺孔最穴则可以治疗久咳。弹拨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即用拇指深按于穴位,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往返拨动。 丰隆穴 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络穴,最擅长祛痰,既可以化有形之痰,又可以化无形之痰,健脾化痰止咳的效果都很不错。 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外侧自犊鼻至外踝尖之间中点,胫骨外缘再向外约两横指处。 *** 手法:先点后揉。即先向下用力点压丰隆约10秒钟后,保持向下的力道,改点为揉,操作约10秒钟,如此反复至少3分钟,再换另外一侧。 ? 另一种无形之痰才难缠,它是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通俗地说,就是体内代谢不掉的垃圾。 这种无形之痰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只有有经验的医生才能通过舌苔、脉象等特征判断。但这种痰又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原因,所谓「 ”百病皆由痰作祟”,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脂肪肝、中风、心脏病、脑血栓等,都与痰邪有一定关系。 由于痰湿产生的原因与脾胃有关,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导致湿邪聚集,久而久之,则会聚湿生痰。所以,燥湿化痰要在胃经和脾经找穴位。 刚才提到的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对清理人体多余的营养或代谢后产生的废物垃圾,非常有效。那么脾经上应该找哪个穴位呢?那就是阴陵泉了。 阴陵泉穴 脾主运化气血,脾经不通的人气血必定会不足,多按阴陵泉,既可以培补气血又可以健脾袪湿。因为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是脾经经气注入的地方,脾经经气在这里最为盛大,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清热利尿的作用,是人体上非常重要的健脾祛湿利水的要穴。 取阴陵泉穴的时候,要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每次 *** 50下左右,每天早晚各 *** 一次,两腿都要 *** ,一般 *** 两周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健康养生药师,每天分享中医知识! 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红色关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痰湿藏五脏:清肺祛痰,中医有3个方法,让肺用久一点

我们常可以听到中医说:“百病皆由痰作祟。”这说明人体内的痰是引发多种疾病的源头,尤其是代谢疾病很多都是痰引起的。近年来,又有痰湿体质的说法,而且痰湿体质的人越来越多。

现代人的生活竞争激烈,如果饮食不合理加上先天脾气不足,后天过度思虑,就会出现身体疲乏无力、口黏痰多、脸色淡黄、食不知味等症状,时间长了就形成痰湿体质。有不少痰湿体质的人会有疑惑, 究竟痰湿体质中的痰到底藏在身体当中的何处呢?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痰? 痰主要是由呼吸道分泌的黏液组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呼吸道会分泌一些黏液来起到润滑的作用。但是当人体受到各种病毒和致病菌侵入或受到其他物质的刺激时,就会使呼吸道出现炎症的反应,导致分泌物增加,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痰。因此,痰可能藏在上呼吸道(如鼻、喉、咽)或下呼吸道(如支气管、气管)。

在中医看来, 痰是津液结聚的产物,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能够藏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五脏六腑和骨头关节等都有可能,因痰导致的疾病内外妇儿都有。因此中医有“痰生百病”和“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

中医所说的痰又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能看得见的痰,比如在我们咳嗽时能够咳出来的痰,很多人感冒之后都会出现咳嗽有痰的症状,是人体有炎症的一种表现,咳痰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这种痰对人体的危害较小,而且也容易排出。

但是 无形之痰是长期存在于身体脏腑内的痰 ,难以排出且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容易诱发脑梗塞、高血压等疾病。因此,有痰一定要及时祛除。

祛痰不论在古今都是让医生和病人头疼的一件事,很多中医都提倡要想养好肺,首先就是要祛痰,那在中医当中又有哪些祛痰的好方法呢?

1.按摩丰隆穴

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一个络穴,归足太阴脾经,按摩丰隆穴可以健脾和胃,使痰湿自动化解。丰隆穴自古就是中医用来按摩祛痰的一大经验宝穴,既可以化有形之痰,又可以化无形之痰,痰湿体质的人一定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祛痰效果非常好。

丰隆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可以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位置,然后将它们连成一条线并找到中点,再找到腿上胫骨前缘外侧的1.5寸,大约两指宽,跟原先的中点齐平的就是丰隆穴。可以每天用手指按压1-3分钟,按压时能够感到轻微的疼痛。

2.保持好心情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所以精神因素也是导致痰湿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人大多思虑过度,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很容易产生痰凝、湿聚等症状。因此,祛痰还需要保持好的心情。

3.中药调理

祛痰还可以采用药物调养,重点调补肾、肺、脾这三个与水液代谢最相关的器官。可采用陈皮、茯苓、半夏、泽泻、白术、车前子等药物做成药膳日常服用。

总之,祛痰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就要注意及时排痰,不要让痰在体内越积越多。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6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