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意识到湿浊才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顽敌。这也是我反复强调阳气不足,湿邪不去,吃再多药品补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的意义所在。
老百姓都知道治病要除根,那么怎么才能除病根呢?
其实祛除痰湿就是在挖病根,哪怕是认为不治之症的恶病,都能通过这种治疗取得明显效果。道理很简单,痰湿是滋生疾病的温床,祛除痰湿,改变人体的内环境,很多疾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除湿,我也介绍过不少方法。例如薏米红豆汤、炒薏米茶、面包干等。这些都是侧重于食疗的。对一些体内有湿邪但还没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来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体内湿邪过重,已经引发了各种顽疾怪病的朋友,就需要使用这篇文章里我介绍的方法了。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叫做三子养亲汤。就是用炒莱菔籽、炒白芥子、炒苏子打粉冲服。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
简单的三样中药,既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还增补了脾胃功能。
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
这三味药在中药店都能买到。
炒莱菔籽150g、炒苏子150g、炒白芥子100g,在药店打成细粉。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用开水冲服,这个药没什么异味,稍微有点辛辣。
苏子和莱菔子有温中理气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湿。此方还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等妇科顽疾有很好的疗效。
三子养亲汤在临床应用上,犹如常山赵子龙的一条长枪,使用起来可以说是一当十,所向披靡。
对于有“代谢综合症”的人,虽然有前面说的虚的问题,但仅仅吃补肾药是不够的,还要有针对体内污垢的“去污剂”,什么是去污剂呢?过去有个名方叫“三子养亲汤”,即是用莱菔子、苏子、白芥子组成的。
这三个“子”其实在我们食物当中也经常能见到,如烤肉时包肉的苏叶,它的籽儿就是苏子;冬天北方要腌芥菜疙瘩,白芥子就是芥菜的籽,莱菔子大家熟悉,就是萝卜籽儿。
其中,苏子是降气的,莱菔子是下气祛痰的,白芥子是促痰排出的,而且三个“子”;都是温性的,原方是用来治疗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吃多了,饮食不化,导致痰湿存于体内。
这个方子非常适合“代谢综合症”的人灵活运用,因为“代谢综合症”;本身就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即便你罹患它的时候刚过四十岁,但从代谢机能上和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无异,而那些存留在体内不能及时代谢出去的东西,是需要有火力燃烧和推动的。
十个胖子九个虚,相比他们超标的体重,胖子一般都是阳虚的,所以驱除他们体内的痰湿,也就是污垢,一定要选择温性的“去污剂”因为痰湿是阴性的,非温热性的,非阳热性的药物不能运化出去。
现代人总喜欢“排毒”除了萝卜之外,海带、芹菜、梨等,所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水果蔬菜,都可以帮助通便,从而达到排毒的效果,但还是萝卜的作用最直接,生吃可清肺、胃之热,熟吃可去脾、肠之积.
要知道,萝卜如果生吃的话,可以去上焦的热和痰,比如我们春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燥热流鼻血,或者干咳、嗓子疼,吃生萝卜和梨就比较合适;而如果你明显地感到自己消化不好,或者知道这顿又吃多了,问题一般出在中焦。煮熟的萝卜,也就是熟的莱菔子,解决的就是位于中焦的脾胃问题。
只要你不是体质虚的需要“人参”来托着才有力气,只要你不是十分消瘦,而且总有手脚心热的那种阴虚症状,三子养亲汤确实能够起到改善“代谢综合症”的作用,这也体现了金元四大家中张从正的治病理论: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
这个方子虽然全是老百姓打食、消食的东西,却能调动出身体的潜力,使人浑身清爽,原因很简单:它驱除了体内的脏东西。
逍遥丸、归脾丸、健脾丸都是生活中很常见也很常用的中成药,在用这些药的时候,大家往往都有一套固有的认定,比如说肝郁气滞服用逍遥丸,脾胃虚弱则用健脾丸、归脾丸来进行调养,但其实,这些常见的中成药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功效,还有这些作用不要错过。
一、逍遥丸
逍遥丸最早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著名的调和肝脾的名方,也被誉为“女性圣药”。
除了疏肝理气,逍遥丸在这4个方面也能发挥不错的功效。
1、调理慢性肝炎;
2、缓解经期综合症;
3、调理肝郁气滞导致的月经不调;
4、协助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二、归脾丸
归脾丸的前身是南宋的济生肾气丸,到明代添加了当归和远志两味药之后,归脾丸才真正问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归脾丸还有这4个典型的作用。
1、改善缺铁性贫血;
2、防治冠心病;
3、调节窦性心动过缓或阵发性心脏过快;
4、调理心脏神经官能症。
三、健脾丸
健脾丸主要针对的是脾胃虚弱、饮食难化等疾病,除了调理脾胃,促进消化的功效之外,健脾丸还有如下功效:
1、抗菌消炎
中医上有“喉咽干燥, 病在土脾”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口舌咽喉部有炎症,多于脾胃虚火上延、脾失健运有关,而健脾丸能健脾化湿、清热和胃,因此对口疮反复发作、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对抗胃溃疡
中医在治疗溃疡时多注重脾胃的整体养护,健脾丸中的芍药、甘草成分可用于缓急止痛,与其他组方合用,能起到很好的固护脾胃、协助治疗和调养胃溃疡的目的。
三味药虽好,但也不是能盲目随意服用的,关于主治功效和禁忌,大家可以对照下面这张表格,切忌盲目服药、错误服药。
新春佳节,在欢喜的日子里,祝福大家阖家欢乐,虎虎生威!
春节少不了聚餐,年夜饭这一环节,而很多人饮食稍不注意会出现胃胀,不消化,大便稀溏或者干结,口气大,痰多,舌苔厚腻的情况,这两天也有朋友向我咨询这类问题,上面的现象说明你湿热内盛,脾虚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上面说到的问题主要是脾虚湿盛的问题,为什么会脾虚湿盛呢,我们的脾具有升清,布散作用,把胃传来的腐熟过的半成品加工成水谷精微等成品功人体应用,当脾虚弱时,很多半成品不能充分加工,会形成一些垃圾,比如湿浊,脾具有运化水湿作用,脾虚得化,运化水湿的功能也会降低,导致水湿在体内堆积,湿聚还会成痰,还会生热,形成湿热、痰湿。
大家会有疑问?脾虚是怎么形成的呢?脾虚主要和我们后天饮食不节制有关,有的人,早饭不吃,午饭随意吃点,晚饭大快朵颐,这种不规律的饮食最伤脾胃,时间久了,脾胃就虚弱了,所以,平时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而且晚饭不要吃太饱。
对于已经形成脾虚湿盛的情况了,这个时候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及时止损,但体内的湿气已然形成,自行代谢消失还是比较难的,今天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健脾、祛湿、清热,解决这些问题。
教给大家三味药,健脾祛湿还能清热,分别是白术、黄连、佩兰
首先来看一下白术 ,白术的作用重点体现在不仅能健脾还能燥湿,湿的来源是脾虚,白术不仅能健脾还能健脾祛湿,标本同治,对于脾虚湿盛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气虚倦怠无力等都有很好的作用。白术不仅健脾燥湿,还能止汗,对于肺脾气虚,表气不固的自汗有很好的止汗作用,《全幼心鉴》中以白术配合黄芪、浮小麦来治疗虚汗不止的情况。此外,白术还有安胎的作用。
第二味是黄连 ,黄连苦寒,入胃和大肠经,能够清热燥湿,对于脾虚湿热盛出现的腹泻,呕吐,舌苔黄厚腻等情况有很好的作用,对于胃火盛的消谷善饥,烦渴多饮,还可以配合生津液的天花粉、地黄等。黄连还能入心经,清心泻火解毒,对于心火盛,脾肾亏虚,心神不交出现的失眠和上热下寒都有很好的效果,此外,一些疮疡肿毒,发热神志不清也是黄连的治疗范畴。黄连与白术配合,白术健脾燥湿,黄连清热利湿,既能健脾,又能去湿热。可以快速解决脾虚湿热内盛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黄连苦寒,需搭配温运脾胃的药物,脾胃虚寒不要服,普通人也不可以久服。
最后搭配一味佩兰 ,佩兰气味芳香,芳香可以化湿,醒脾,把被湿困住的脾唤醒,性偏凉,配合白术、黄连,健脾、燥湿,清热、醒脾,标本同治,热者寒之,解决脾虚腹胀胃口不好,湿热内盛的大便稀薄,口干,口大,消谷善饥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脾虚,还有湿热盛,痰多,舌头胖大苔还黄腻,口苦,大便糖稀,腹胀,口气大,能吃,三味药,白术燥湿健脾,黄连清热燥湿,佩兰芳香化湿,三者配合,节能很好解决上面问题了。大家学会了吗?
注:黄连常规3-8克,寒性体质应用要慎重,不可久服,不可大量服用
推荐如下 : 消积化滞焦三仙在中医的处方上,经常看到“一味”药——焦三仙。其实,它不是一味药而是三味药,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为什么这三味药经常合用呢?这是因为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药合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因此,临床上医生常将三药合用并称为“焦三仙”。麦芽,经大麦发芽而成,将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即为焦麦芽。焦麦芽具有健脾和胃、舒肝化滞之功,用于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等症。现代研究认为,麦芽中富含淀粉分解酶、转化糖酶、脂化酶、维生素B等,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山楂,切片晒干,置锅内用武大炒至外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为度、喷洒清水,取出晒干,即为焦山楂。口服山楂能增加消化酶,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化,对因吃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脘腹胀满、嗳气、不思饮食、腹痛、腹泻者,疗效尤佳。此外,现代药物试验表明,山楂有缓慢而持久的降低血压的功效,还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可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对抗心律失常。因此,有利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神曲,为全麦粉和其他药物(青蒿、苍耳,辣蓼、杏仁、赤小豆等芽)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取神曲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取出,喷洒些消水,放凉,即为焦神曲。神曲经发酵而成,凡发酵之品都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因此,对于饮食内伤所致的消化的不良、胸痞腹胀颇有效验。由此可见,“焦三仙”的确是消食导滞,健运脾胃的良药。患有食滞者,可用焦三仙各30克,水煎服,日1剂,一般连用3天即可见效。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61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