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
明日(7月11)入伏啦
三伏天终于还是来了
三伏?宜忌▼
【宜】伏闭不出《汉官仪》曰:“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户,不涉他事。”古人认为伏日是恶日,不宜出门做事,所以应该闭门在家,“伏藏”起来。古代的“入伏日”是休假一天的!【忌】三伏日不可嫁娶《四时纂要》曰:“三伏日不可嫁娶,伤夫妇,不吉。”整个三伏期间的节奏,就是宜伏不宜动
长夏少人事,
官闲帘户深。
伏
是避暑之意
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
室外工作的人要防暑但,现代大多数人更要防寒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
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
血管处于扩张状态
腠理开泄,一旦着凉
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所以,明天开始进入伏天必须要——防寒!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留下难以调理的老病根儿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暑邪三伏天叫做“三邪天”而三伏天所携带的“邪”,就是“六邪”中的:暑邪!三伏天本身很炎热
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
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
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
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入伏后吃什么!入伏吃羊肉(适量)意外不?都觉得大热天吃羊肉会燥热?错!
对于阳虚怕冷的
中老年人和女性来说
这时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
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
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入伏吃鸭肉“大暑老鸭胜补药”
本着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鸭肉适合在燥热的夏季食用鸭肉味甘性冷能起到补虚、祛燥热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头痛、失眠、便秘等症状入伏吃饺子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入伏吃猪蹄猪蹄虽好,不可多吃
三伏天出汗多
人体中各种维生素损失也多
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
钙、磷、镁、铁等
以及各种维生素适量食用猪蹄,可补充营养入伏吃伏天三神瓜苦瓜,丝瓜,冬瓜
苦瓜去痱子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
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
丝瓜平痰喘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
清热化痰,润燥,驱虫
冬瓜增食欲清热化痰,除烦止渴
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三伏神汤 “三豆汤”
以上三味用水浸泡1-2个小时后
煮开约20分钟即可饮用
暑天饮用可清热健脾祛湿气
老幼皆宜!
冬病夏治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于阳虚体寒的人是个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明天正式入伏避暑祛湿很重要防寒避寒不贪凉也很重要愿您长夏平安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我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第一个10天为初伏,今年7月20日入伏。俗话说:“伏雨难求”,有关“伏”的气象谚语很多,那么什么叫伏呢?伏是指:冷的阴气潜伏下去,热的阳气当会盛行,表示这个时期是一年里面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60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伤口化脓误区,三大误区要注意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