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尚永丰院士就任于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首都医科大学怎么样)

夕阳红 2023-07-27 18:45:52

10月11日,首都医科大学官网发布了一则新闻《尚永丰同志就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据悉有关资料显示,尚永丰是1964年生,是从甘肃省通渭县一个偏僻的农村中走出来的科学家,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1986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兽药监察所,获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2002年回国到北大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尚永丰回国后不久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随后又入选长江学。2009年(45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8月赴天津医科大学任校长至今。

尚永丰教授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 ,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克隆了多个肿瘤相关基因 ,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 ; 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在染色质重塑中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 ; 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 chip) , 为研究dna 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cell》、《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尚永丰研究工作曾获 2005 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2006 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等荣誉,并获 2007 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07 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 2008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励。尚永丰本人还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6 年度美国 eli lilly 公司的“礼来科研成就奖”和 2007 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还是 2007 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导师。尚永丰 2004 年起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副主编 , 2007 年被国际著名学术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聘为编委( editorial board)。

尚永丰教授在美国的博士和博后期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特别是其短短的三年博后期间就发表了一篇《cell》、一篇《science》和一篇《mol cell》论文。2000年的《cell》论文中利用首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建立起来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对雌激素受体在激活转录因子中的机制做了非常漂亮的工作;2002年的《science》论文中报道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在调控乳腺和子宫组织特异性的分子机理;2002年的《mol cell》论文众还建立起了雄性激素受体靶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协同作用的分子模型。

尚永丰回国后的短短两三年之间就又做出了一流的成果。2005年9月,《nature》杂志以长文(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尚永丰教授课题组的重要工作(见下图)。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pax2 的表达只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被雌激素和三苯氧胺激活,而在正常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则不能被雌激素和三苯氧胺激活,这种差异是由于与癌症相关的pax2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造成的。这项工作进一步阐明了为什么三苯 氧胺治疗乳腺癌而导致子宫内膜癌这一长期受公众和科学界关心的问题,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这项工作入选当年中国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2009年8月,该课题组又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lsd1这一重要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能够抑制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进一步阐明了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理。

2015年,该课题组在《cancer cell》杂志上揭示了gata3功能丧失促进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2016年,该课题组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阐明了转录因子foxa1在表观遗传重编程中的作用机制。

此外,尚永丰教授课题组还在《mol cell》、《gene dev》、《embo》、《cancer res》和《jbc》等知名期刊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近年来该课题组也开始关注组蛋白上新修饰的功能,相关工作发表在今年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值得一提的是,尚永丰教授还应邀在《nature reviews cancer》和《annual review of physiology》这样顶级的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这也是奠定国际学术地位的一种象征。如今,尚永丰教授调任首都医科大学担任校长,再次bioart衷心祝愿他所在的课题组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

首都医科大学怎么样

还不错,从办学成果来分析,该校多次获得相关荣誉,从师资方面来说,该校师资力量丰富强大。

1、办学成果

截至2019年6月,学校共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34项、优秀奖1项。

2、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6月,有全日制在校生12422人,其中研究生4648人,本科生5309人,高专高职生1765人,留学生700人;成教生3121人。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42791人(校本部1470人,附属医院4132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职称2596人。

副高职称4164人;教授944人,副教授1303人;博士生导师689人,硕士生导师1124人;有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4名市级教学名师、1名青年教学名师、3名“高创计划”教学名师。

办学历史:

学校建于1960年,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首都医学院;1986年,确定为北京市重点院校;1994年,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开办24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首都医科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天津医科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作为一名天医的学生,我一直都为我们学校的杰出校友感到自豪,一下只是一部分的杰出校友,还有许许多多的校友我没有提及。

首先是朱宪彝老校长。他是中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是天津医科大学的创始人。老校长于84年因心脏病突发而辞世。但他生前早已立好了四献遗嘱:捐献遗产,捐献藏书,捐献遗体,捐献住宅。朱老校长一直都是我们天医人的骄傲,也是天医新生踏上医学道路的领路人。

然后是郝希山。郝希山院士在肿瘤治疗方面功勋卓著,首创“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治疗胃癌,被认为是国际外科消化道重建领域的巨大突破。哪怕在国际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啊。

王鹏志。擅长胃肠和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和腹腔脏器移植。他是天津市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天津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务院特贴专家。。。头衔也是一长串。发表论文12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6部,主编1部。

颜华。现任天津医科大学的校长,是眼科方面的专家,发表论文100余篇,SCI 14篇。颜校长不仅学术方面是大牛,而且人特别好,我们发在校长信箱的建议颜校长基本都会采纳。这是天医之福啊。

还有一位不是医学界的人,当初我第一次得知我还不敢相信我居然有这样的校友。她就是傅园慧!你敢信吗?这位洪荒少女竟然是天医的!图我就不放了,反正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她的样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55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