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治感冒的阿司匹林,还可以预防癌症

佚名 2023-07-27 18:22:26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去年的建议中曾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结直肠癌。此前,阿司匹林最多用来退烧止疼,之后发现有抑制血栓的作用,现在又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最新的一些研究表示:相当多的人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免于被癌症的侵犯,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的jama oncology杂志上。

结果发现,与不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相比,定期服用者的总体患癌率降低,其中结直肠癌的降低最显著。为了达到该效果,每周服用的阿司匹林剂量要在0.5至1.5片之间,服用时间要超过5年,才能观察到明显的抑癌作用。

结直肠癌的预防,之前很大程度上依靠内窥镜的筛查,这个研究还提示,定期的内窥镜检查和阿司匹林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双重手段。 根据2015 年美国癌症患病率,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每年将有29800人免于胃肠道肿瘤的侵犯,这相当于美国癌症相关死亡率的25%。

在人们习惯的观念中,阿司匹林是伤胃的,为此,现在已经有了肠溶型的,但是肠溶性的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吃才能真的保护胃黏膜?所谓“肠溶”,就是要在肠道的ph条件下才会溶解吸收。如果餐后服用,胃内ph值升高了,药物滞留的时间变长,阿司匹林的析出就越多,就越可能伤胃,所以,只要是标注为“肠溶的”,一定要在餐前服用!最好的服用时间是早上起来,喝第一杯水的时候,可以在血液最黏稠的时间里发挥作用。

什么是阿司匹林?适应症、禁忌症?怎么服用疗效更好?

阿司匹林 (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为水杨酸的衍生物,问世至今已一百多年了。阿司匹林最早应于临床是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此后,利用其解热镇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痛经等和感冒发热病人的退热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现在更多地被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但是,目前阿司匹林的应用存在明显的误区,临床上 滥用用乱的现象严重 。阿司匹林既是救命药,但也有很多副作用,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再生障碍性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副作用。因此,滥用乱用阿司匹林是有害无益的。

根据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心脑血管方面的应用, 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说明书上明确指定如下:

1、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心房颤动 ,降低一过性脑缺血及其继发脑卒中、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风险。

2、用于预防人工心脏瓣膜术、动静脉瘘术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和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3、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4、用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不同国家和地区指南的建议也不一致。

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建议 ,无论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只要无明确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脏病。2009年 美国预防工作组则建议 ,预防心血管病获益超过出血风险即可服用阿司匹林,如以下情形:

1、男性45~59岁组10年冠心病风险≥4%、60~69岁组10年冠心病风险≥9%以及70~79岁组10年冠心病风险≥12%时,阿司匹林降低心肌梗死的价值将超过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2、女性55~59岁组10年脑卒中风险≥3%,60~69岁组10年脑卒中风险≥8%以及70~79岁组10年脑卒中风险≥11%时,阿司匹林降低脑卒中的价值将超过出血的风险。

3、无心血管病的80岁以上的人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规范应用阿司匹林中国专家共识 建议以下情况可服用:

1、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 ,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1)年龄在50岁以上;

(2)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

(3)糖尿病。

2、4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 ,合并以下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1)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

(2)吸烟;

(3)高血压;

(4)超重与肥胖,尤其腹型肥胖;

(5)白蛋白尿;

(6)血脂异常者。

3、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的人群 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1)血脂紊乱;

(2)吸烟;

(3)肥胖;

(4)年龄>50岁;

(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由于阿司匹林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同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再生障碍性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副作用,所以, 使用是有严格的用药指征,需要专业医生根据风险与获益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目前价格最便宜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药,网上流传它是床头救命三宝之一,所有怀疑心脏病发作的人都要立即服用阿司匹林救命。这是不正确的!对于有消化道出血史或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反而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关于阿司匹林的临床使用,CFDA说明书中已明确规定了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或有过敏史者。

2、使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有使用NSAIDs后出现胃肠道出血或穿孔史者。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或)出血者或有溃疡和(或)出血症史者。

5、出血体质或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患者)。

6、鼻炎、哮喘、鼻息肉综合征患者。

7、CABG围手术期疼痛患者。

8、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

9、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10、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 有下列情况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时都应多加注意 :①65岁以上的老年人;②有消化性溃疡或出血病史;③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④吸烟和饮酒的患者;③服用非甾体止痛药或糖皮质激素的;④联合多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的;⑤联合应用螺内酯或抗抑郁药物的等。以上情况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更容易出现胃肠道损伤和出血,应叮嘱患者服药期间多观察大便,一旦发现大便发黑或有进行性贫血的情况应及早就诊。另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好每三个月到医院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

1、关于服药时间的问题

对于阿司匹林服用时间是否影响疗效,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说法:

(1)晚上服用疗效好。因为,根据夜里2时到上午10时之间血小板更活跃,也是心血管病高发时段,所以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

(2)早晨服用闻效好。有研究发现,早晨服用,夜间血中前列环素水平更高对预防夜间心血管病发作更有效,所以,提出应该早晨服药。

其实,在哪个时间段服药并不重要, 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抑制效果 。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 早上或晚上服用,效果没有区别 ,关键是坚持。所有符合服用阿司匹林适应证的患者,服用期间没有胃肠道出血、哮喘发作等副作用,只要能耐受,都需要长期服用。

2、关于餐前服和餐后服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阿司匹林片片有两种剂型剂量。

(1)用于解热止痛作用的 阿司匹林片是每片0.5克,外层没有耐胃酸的包衣。

(2)用于预防脑血病的 阿司匹林片是肠溶片,每片25毫克,药片外有一层耐胃酸的包衣。这层包衣可以保护阿司匹林片顺利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达到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作用。

因此,根据阿斯匹林的剂型剂量及其治疗目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服用方法:

(1)服用解热止痛的阿斯匹林 (0.5克/片), 应该餐后服用 ,胃内的食物可以减少其对胃肠道的损伤所引起的出血。

(2)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25毫克/片), 建议空腹服用 ,因为空腹服用可缩短药片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尽快到达小肠,有利于吸收利用。如在饭中或饭后服,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阿司匹林片可能会释放在胃内,从而产生胃肠道的副作用。当然,空腹服用必须选用耐酸包衣好的阿司匹林肠溶片。

3、关于预防用量的问题

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担心副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25毫克/片)每天只服用一片或两片,这样是不能达到治疗和预防效果, 最小的预防用量是75毫克/天 。CFDA说明书中对于不同的疾病预防口服用量规定如下:

(1)预防和治疗一过性脑缺血:①初始剂量,一过性脑缺血发生后48小时内给予160~325mg。②二级预防,一日75~100mg。

(2)颈动脉狭窄、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预防脑卒中、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二级预防、治疗及预防心肌梗死,一日75~100mg。

(3)心房颤动,一日75~325mg。

(4)慢性稳定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一次75~325mg,一日一次。

(5)预防人工心脏瓣膜术血栓栓塞:一日50~100mg。

(6)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①有支架植入的PTCA,一日75~100mg,与氯吡格雷或替卡格雷或普拉格雷连用1年,此后应长期单独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一日75~100mg)。

②无支架植入的PTCA,一日75~325mg,与氯吡格雷连用1个月。之后长期单独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一日75~100mg)。

③裸金属支架植入的PTCA, 一日75~325mg,与氯吡格雷连用1个月。然后调整剂量为一日75~100mg,再与氯吡格雷连用11个月,之后长期单独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一日75~100mg)。

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PTCA,一日75~325mg,与氯吡格雷连用3~6个月,然后调整剂量为一日75~100mg,再与氯吡格雷连用至满12个月,之后长期单独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一日75~100mg)。

(7)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称作冠脉搭桥术):一日75~100mg,手术后开始给药并长期使用。

从以上CFDA说明书中的使用剂量可以看出,预防血管栓塞类疾病,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小用量是一日75mg(25mg/片,3片),才能达到预防效果,最好是每天1次服下。

目前,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食道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但是,证据并不充足,目前国内外的指南上均没有推荐阿司匹林用于预防癌症。

特别说明: 本文主要内容整理自《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规范应用阿司匹林中国专家共识》等,仅作医学科普学习,不做临床医疗使用,如果患有相关病症,请尽快到医院诊治。

阿司匹林不止解热镇痛,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前提是服用正确

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听过阿司匹林,这是一种解热镇痛药,能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常应用于辅助治疗痛经、肌肉酸痛、牙齿疼痛、神经痛和头痛,同时也用于发热疾病退热如感冒和流感,辅助治疗风湿痛。

20多年前,人们发现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生成。一些老年人听说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自行去药店购买大量阿司匹林服用,认为这样能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也有一部分人在一定的疑问,明明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为什么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阿司匹林是从1899年开始问世的,它对于各种发热、疼痛有着极佳的效果,所以提到阿司匹林,大家就会想到“解热镇痛药”,然而它的功效并不止于此。

1、减少心血管病突发死亡

研究表明,在发生心梗后,及时服用150毫克以上的阿司匹林,死亡率可降低23%;而在脑梗塞的48小时内,口服150-325毫克,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有明显的减少。

2、预防老年痴呆和某些癌症

大脑中炎症是促进老年痴呆症发生的主要诱因,按时按量服用阿司匹林能对抗炎症,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长时间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也能防治多种癌症,特别是胃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肠息肉患者正确服用阿司匹林能降低息肉癌变几率。

3、降血压

研究表明,睡觉前用150mg阿司匹林,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降低4.8和7.8毫汞柱。

当然,阿司匹林毕竟还是药物,它同样拥有副作用,最为常见的是恶心、呕吐胃不适等消化道问题,而且长期服用还可能出其他的问题,所以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而不是随意滥用。

急性心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和致死的主要诱因,特别是脑梗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其发生原因跟血栓生成有关。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后如斑块溃疡、破裂或炎症等,可激活血小板凝血机制,促进血管内血栓生成。被激活的血小板会释放大量血栓素以及二磷酸腺苷,这两种物质可诱导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生成。

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血栓素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生成,从而预防心脑血管意外。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是不可逆的,使得血小板失去凝血功能,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而这也是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的,阿司匹林确实可减少心肌梗死、中风等病人的复发风险,约为15-50%;在07年,美国进行过一项评估,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的预防疾病作用,在不同年龄的男女效果存在差异,在 40的男性和 50女性中更有效。

甚至欧洲多个国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指南,都把阿司匹林列为基础用药。

一般服用5毫克阿司匹林就能起到抗血小板凝聚作用,达到100毫克能全面抑制血小板,超过325毫克可增加出血风险。对大多数患者来说,一天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40~300毫克就能防止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生成。

不过目前为止,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剂量是每天75~150毫克,每天最小剂量不能小于75毫克。

而阿司匹林的持续时间是很长的,所以每天1次即可,而且最好是餐后服用,这样可以减轻胃部的不舒服,如果仍出现胃部不适的情况,可用肠溶阿司匹林来代替。

1、自行用药

没有经过专业医生评估,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因为脑卒中和心脏病是由很多原因诱发的,而且还存在未知原因,所以需要通过医生评估后方能决定能否吃阿司匹林,擅自服用的话可能会增加患脑卒中和心脏病风险。同时要谨记不能随意更换用药剂量,也不能突然停药。

2、服用阿司匹林就能防病

阿司匹林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通广大,也不是万能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服用阿司匹林,年龄超过70岁或不足40岁、有高出血风险、出血风险远远高于血栓风险的患者不能用吃药。若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仅仅服用阿司匹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保持 健康 的生活方式。

温馨提示

虽然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重要功能,但也不能随意用药。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造成消化道溃疡或消化道出血,甚至会导致脑出血而威胁生命,所以不能随意服用阿司匹林。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助身体健康有科学依据吗?有什么副作用?任何人都可以吃吗?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对身体健康没有帮助,食用要遵从医生的嘱咐,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研究提示,长期滥用阿司匹林,诱发胃溃疡的风险为10%~20%,十二指肠溃疡为2%~5%,并使溃疡者出现出血、穿孔危险性增加4~6倍。因此,没准确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时,切勿服用。

此外,国外曾有研究提示阿司匹林可预防结肠癌或卵巢癌;也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上述研究都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很多患者会对这些研究有错误认识,而擅自服药“防癌”或“防傻”,这非但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十分危险。

扩展资料 禁忌人群:

1、不少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剧烈哮喘,而且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到数天。如果这类人群必须使用阿司匹林,那么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地采用“阿司匹林脱敏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2、阿司匹林没有降压作用。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他们的血管持续处于高压状态,很容易破裂出血,而阿司匹林是抗凝药物,服药后反而会增加出血机会,甚至导致出血量加大。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要擅自服用阿司匹林。

3、在孕期前三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胎儿异常。孕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致分娩延期,并伴有出血危险,因此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所以孕妇感冒后,应先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再用药,以减少用药风险。

4、儿童有别于成人,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如用药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能够缓解感冒头疼、发热的阿司匹林可能会诱发儿童Reye综合征,甚至导致患儿死亡。

5、实验显示,在减少卒中风险方面,房颤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没有获益或获益较少,而且有出血风险。同时,今年欧美地区房颤相关治疗指南已明确,阿司匹林是无效药物,更推荐像华法林、达比加群酯这类作用于凝血因子的口服抗凝药物。

人民网-阿司匹林不能跟风用

人民网-阿司匹林虽然常见但这几类人一定要慎用

阿司匹林的功效

阿司匹林(英语:Aspirin),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的功效 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1、镇痛、解热

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

2、消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3、关节炎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本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4、抗血栓

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斯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的功效

剂量不同作用不同,阿司匹林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消炎作用、解热作用、抗风湿作用,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每天吃25mg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一、溃汤病人不宜使用。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

二、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如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者。

三、手术前一周应停用,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出血不止。

四、哮喘病人应避免使用,有部分哮喘患者可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

五、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严重者酸碱平衡失调、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六、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不宜使用,有报道,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患流感、水痘或其它病毒性感染,再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合并脑病症状,虽少见,却可致死。

七、孕妇不宜服用。孕后三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定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较大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

八、饮酒后不宜用,因为能加剧胃粘膜屏障损伤,从而导致胃出血。

九、潮解后不宜用,阿司匹林遇潮分解成水杨酸与醋酸,服后可造成不良反应。十、不宜与某些药同用,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胃肠道反应;与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易致出血;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低血糖反应;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与速尿同用,容易造成水杨酸中毒。

阿司匹林的功效

1

治疗粉刺:

首先将一片或者两片阿司匹林捣碎,而后加入少量水混合。一切准备妥当后,你就可以把它们敷在粉刺上。两分钟之后,再用水和洁肤液清洗。清洗后,你的粉刺将变得更加干瘪并且以更快的速度从脸上消失。

2

治疗昆虫咬伤:

被昆虫咬伤的症状是红肿、发痒,有时还伴随一种灼热感。你可以用阿司匹林清除这些恼人的伤口,方法与治疗粉刺一样。不管是被蚊子叮伤还是被蜜蜂蜇伤,阿司匹林都能让伤口逐渐消失。

3

祛污洗手液:

如果将柠檬的酸性与阿司匹林的祛污特性结合在一起,你便得到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祛污剂,祛除手上的烟渍、咖啡渍和草渍。具体方法是:将几片阿司匹林捣碎而后与柠檬汁混合。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你就可以用这种自制祛污洗手液,清除手上不雅观的污渍。

4

祛疣剂:

将大量捣碎的阿司匹林敷在疣上,然后再贴上管道胶带,疣很快就会从你的身体上消失。不要觉得这种方式太过不可思议,实际上,临床证明阿司匹林和管道胶带[双管齐下]确实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5

祛除头屑:

头屑不尽让你的头皮发痒,同时还会影响你的形象,尤其是穿深色外衣的时候——要知道,谁也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头屑像雪片般飘落。为了祛除头屑,你不防求助於阿司匹林,具体方法是:将两片阿司匹林捣碎而后与洗发水混合,最后再将这种混合物涂抹在头发上并保持大约两分钟时间,让它们依附在头皮上。之后用水清洗,而后再用洗发水洗一次头发。在完成这一程序之后,头屑便会消失或者减少。

6

防治晕车:

乘车前半小时服阿司匹林l一2片,如果中途稍有晕车 感觉,再服1片。实践证明,阿司匹林可显著减轻晕车症状,有的服用2一3次后就不再晕车。如果乘车前一晚休息良好,乘车前喝足水, 少吃油腥类食物,效果更好。

7

另类装饰物:

首先将一片阿司匹林放入水中,一周之后,再往里面加一片,而后每天继续往水里加阿司匹林,直到这种混合物中出现类似晶体的物质。这种阿司匹林晶体将不断生长,最终成为一件相当不错的艺术品。

8

面部磨砂膏:

阿司匹林中发现的水杨酸经常被用於制造面部磨砂膏和洁面乳。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购买这些昂贵的化妆品,只需借助水和阿司匹林的混合物便可以让皮肤看起来更加亮丽。

9

祛除茧子:

将6片阿司匹林捣碎,而后与半茶匙水和柠檬汁混合,最后再将得到的混合物敷在茧子上同时用一块温布包好。15分钟之后,把布拆掉,而后用一块磨石磨擦软化的茧子。

10

延长开花时间:

被剪掉之后,花的寿命通常变得非常短,即使倍加呵护也无济於事。实际上,我们只需在花瓶中加入粉末状阿司匹林,便可延长花的保鲜期。

11

祛除织物污渍:

除了能够祛除手上污渍外,阿司匹林还可用於祛除织物上的污渍。具体方法是:将两片阿司匹林放入水中稀释,而后将得到的溶液涂抹在污渍上。对於蛋渍、血渍等难於祛除的污渍,你可以采取在溶液中加入塔塔粉的方式。这种厚厚的浆糊几乎可以清除所有污渍。

12

祛除头发污渍:

还在为粘在头发上的污渍或者绿斑困扰吗?实际上大可不必,只要用点阿司匹林便可解除这种烦恼。用温水稀释8片阿司匹林,而后将得到的溶液涂抹在被污染的部分。15分钟之后,头发便会恢复本来颜色。如果没有什么效果,重复整个过程直至污渍消失。

13

抗真菌粉:

几片阿司匹林外加爽身粉便可治疗由真菌引起的脚癣以及其他皮肤刺激。方法很简单:只需将3片阿司匹林捣碎成粉末而后与爽身粉混合即可。治疗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自制的抗真菌粉敷於患处。每天敷两次,最终杀死真菌,还身体以本来面目。

14

治脚癣:

阿司匹林5一10片研成细粉,与具有消炎、脱敏功能的卜药物牙膏5一8克拌匀,装瓶备用。洗净患脚,涂搽自制的阿司匹林 膏,每日1次,一般2次可显效。治疗1一2次末愈者,可继续涂敷。

15

健康提示:

阿司匹林的作用五花八门,但在使用这种药物前,你最好还是向医生征求一下意见。如果患有哮喘或者对阿司匹林过敏,这种药物势必给你的身体带来更多伤害而不是益处。一旦获得医生同意,你就可以尽情尝试阿司匹林这种[成本友好型]药物的所有奇妙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54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