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肥胖型糖尿病的症状,肥胖与糖尿病之间有什么影响

妙手生春 2023-07-27 15:25:18

一、肥胖型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第一、肥胖易使人患上糖尿病,因此,对于身体过于肥胖的人来讲,若是不及时的控制体重,不注意减肥,患上肥胖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越高,然而,轻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若是中度或者严重肥胖的患者就会有如:四肢无力、出汗多、心悸等明显的身体上的表现,希望大家能够加以注意。

第二、专家指出,胸部若是出现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心跳加速,出汗、气促、无力等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第三、除了肥胖可致糖尿病出现外,人体过度消瘦也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专家介绍,生活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的情况下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从而导致患者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可见,若是体重有明显下降的话,大家也要注意糖尿病的发生。

第四、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肥胖的儿童运动不灵活,这时候家长就要特别的小心了。若是怀疑有糖尿病的可能,就要看是不是有不愿参加活动,容易出汗、心慌、气短的情况,若是有就要警惕肥胖型糖尿病了,这时候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积极的检查和治疗。

二、肥胖与糖尿病之间有什么影响

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肥胖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中80%都是肥胖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能否得到满意控制直接决定了血糖的控制结果。

肥胖其实就是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的重要诱因。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受损、减退甚至基本丧失,机体的糖代谢发生了紊乱,而肥胖患者体内有高热量蓄积,无法代谢,更会加重原已存在的紊乱状态,使血糖极易升高。如果长期如此,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状态就会变得愈发严重。

BMI别超过24BMI是用来判断消瘦还是肥胖的参考数值。我们给出了BMI的评定标准表,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并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是防控糖尿病的重中之重,但体重并非越低越好,虽然体重低或销售的糖友,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相对低一些,但是如果伴有其他疾病则危险性就会增加,而且体重过低、过于瘦弱,抵抗力茶,也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因此,控制体重不能矫枉过正。尤其是老年人更应当注意。

三、防止肥胖要如何合理饮食

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持续时间越长,危险性越高,危险性越高;肥胖程度越严重,糖尿病患者率越高。因此,减肥对于控制糖尿病很重要。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起初的饮食控制阶段可能经常会有饥饿感,在坚持一段时间后,饥饿感会逐渐消失,不能半途而废。那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呢?

1、适当的主适量主食即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大米、面粉、玉米等。每日主食量不超过200克。可重点选择玉米、荞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为主食,这样可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2、低热量的蔬菜黄瓜、番茄、青椒等低热量的蔬菜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饥饿感,每日食用量以300~500克为宜。

3、脂肪摄入要严格控制每日脂肪的摄入以占总热量的10%为宜,严格控制在20%以下。

4、蛋白质摄入要合理控制每日蛋白质以1克/千克体重的量供给,尽量选择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奶类、豆类、精瘦肉、鱼肉、去皮禽肉。

5、油脂摄入要合理油脂每日摄入量在25克之内。烹调用油应当选择植物油,不吃煎炸类食物。

6、少食多餐按时吃早中晚三餐,加餐时间可选择上午9~10时、下午3~4时和晚睡前1小时。

四、饮食对肥胖及糖尿病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肥胖,超过2/3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肥胖问题。鉴于人群预期寿命的增加,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估计,美国成年人罹患糖尿病的终身风险为40%。

医学营养疗法是美国饮食营养协会提出的一个术语,是一种用特定饮食来改善疾病的方法。医学营养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应该长期坚持的基础性治疗措施。有研究显示,医学营养疗法是2型糖尿病初诊1年内最有效的干预手段,且与患者HbA1c水平下降0.5%~2%相关。

对于超重或肥胖者而言,减肥有助于预防和改善2型糖尿病的治疗。饮食改变在减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对于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依靠饮食改变来血糖达标相对困难,还应联合其他生活方式干预如运动、行为改变及药物治疗,方可带来更佳减肥及降血糖效果。这也给合并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带来了挑战。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为达到减肥效果,女性每日饮食能量摄入大约为1200~1500 kcal,男性每日饮食能量摄入大约为1500~1800 kcal。对于同时伴有肥胖和糖尿病的患者,持续降低初始体重的5%可改善血糖控制及减少糖尿病药物的应用;体重下降超过5%同样与血脂和血压改善相关。

糖尿病和肥胖有什么关系?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意味着肥胖的人就一定会患有糖尿病。因此对于肥胖的人群,建议平时按时体检。肥胖人群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下降,因此机体会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因此可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运动增加人体组织对脂肪的消耗预防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肥胖,肥胖与糖尿病有何关系

过量体重和二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的糖尿病发生率正在增长,它跟世界的肥胖比率有直接联系。
事实上,肥胖使得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增大了9成以上。因此,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糖尿病协会都提出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把他们的体重减轻到健康体重范围内(也就是说,身体质量指数BMI降为25甚至更低)。
目前,大约有8%的成年美国人被诊断出患有二型糖尿病,他们大部分都超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指出,85.2%的确诊糖尿病患者超重,其BMI指数大于25;54.8%的糖尿病确诊患者身体肥胖,他们的BMI指数超过30。与没有超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肥胖患者自身对血糖的调整能力很有可能更差,并且他们可能面临着更多问题,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

肥胖与糖尿病有哪些关系?

肥胖与糖尿病关系非常密切。据统计,我国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是非肥胖者的4倍,而且糖尿病的发生率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约有70%~80%的人是由于过于肥胖所引起的。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不足,以致糖在体内的利用受阻,血糖升高,并有大量的糖从尿中排出,同时还伴有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在肥胖病人中进行血浆胰岛素的检测发现,有糖尿病的肥胖病人,其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的糖尿病人,甚至高于正常人(体重正常无糖尿病者);血糖正常的肥胖病人,其血浆胰岛素水平则更高,约为正常人的4倍。

病理检查证实,肥胖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肥大增生,提示肥胖病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肥胖病人脂肪细胞增大,是导致胰岛素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此推论,肥胖病人发胖初期脂肪细胞增大后,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为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胰岛β细胞则增生肥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长期肥胖,胰岛β细胞将因过度负荷而受损,其结果则是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诱发糖尿病。可见,肥胖本身就是导致糖尿病的病因之一。临床观察中发现,肥胖病也往往是糖尿病的前驱表现。如能尽早减轻体重,上述情况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浆胰岛素的水平也能下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51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