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146个民间老偏方!
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一、甩针挂钩疗法
用二十八号五寸不锈钢针一支,由患侧颊车穴进针,初刺时稍深,渐入渐浅,由颊外可见,待针尖正对口角为度。在距针尖五分处,以一手食指按压皮肤,另手捏住针柄向一个方向旋捻几下,持针的手猛力向外一甩,则面颊堆累皱缩,使口唇及颜面渐趋正常。
让患者自已以手捏住针柄,保持原刺深度不变。过二十分钟,让患者松手,术者手捏针柄,向耳后一松一掣数次,猛然用力甩出,谓之甩针。
也有的患者松手后针体自然松动,可即拔出。拔出针后,细看针尖附近有肌肉纤维像丝线缠绕在针尖上,则效果更好。每隔三天一次。
二、三睑疗法
(一)落睑在完骨至翳风之间压痛明显处。找穴方法以拇指放在耳后乳突边缘向下慢落至穴处则留滞不动。以一寸五分针对准眼球方向刺入至一寸左右。如果找穴和针刺准确时,则不能闭合的眼睑能够立即闭 上,故谓之“落睑疗法”。
(二)点睑上眼脸麻痹不能闭全,可用五分长不锈钢针,左手按紧上眼睑,右手拇、食两指捏针以十五度角沿皮边刺边退,像用针划似的,不可深刺,不可使眼睑出血。点刺后眼睑立即合上,谓之“点睑疗法”。
(三)穿睑如经过落睑或点睑,眼睑仍不能闭合是属于严重的眼睑麻痹。可用三十号一寸不锈钢针,一手捏起眼皮,由外端丝竹空下方沿皮横刺,眼睑共分五层,须恰好刺在中层,停留五分钟,然后慢慢拔出,不令出血,眼睑即感松快,且可微闭。对眼睑痉挛亦有效。然而这是难度较大的针刺法。非手法熟练不可轻易滥用。谓之“穿睑疗法”。
三种方法,可以选用,必要时亦可同时使用,故称为“三睑疗法”。
三、口唇点刺
口唇久歪,咀嚼不便,饭粒常留滞齿外,甚者流涎。可用小三棱针,按紧口唇,在患侧上下唇上轻轻点刺,使之微微出血。
四、口腔泻血
眼睛能闭,口唇歪斜经久不恢复者,用消毒纱布垫在唇边,拇指放在唇内使腮翻转暴露,以三棱针浅刺口腔粘膜,针针见血。再把三棱针放倒,由上往下轻轻刮压,出血多些为好。吐净瘀血,不必漱口,以防感染。放血后面腮松爽,口形有所矫正。
五、两点四围
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口歪眼斜不见好转时可用此法。针患侧四白、翳风两穴,谓之两点,宜用补法。再由地仓透人中,人中透健侧地仓,健侧地仓透承浆,承浆透患侧地仓,对口歪往往收效。二者同时使用谓之“两点四围”。
六、眼针疗法
眼针的上焦区包括全面部和五官在内。左眼上焦区在外眦角上部即上眶边缘二分许外四分之一处。右眼上焦区在下眶边缘二分许内四分之一处。刺法:一手按紧眼皮,以五分三十号针沿皮轻刺入皮下,不可碰到眼脸。留针五分钟,轻轻拔出,每天一次。对初发之面瘫,尤其是儿童面瘫,均有显效。有六次治愈的病例。
七、交经缪刺
病程较久,经用多次针灸治疗而无效时可改用“交经缪刺”。在健侧面部,眼上至唇下各穴均可选用,每次取三至四穴,用泻法。据《内经》“左胜则右病,右胜则左病”的原理,只在健侧针刺,疗效亦颇满意。
八、梅花针
患侧面部知觉迟钝,针刺效果不显者,可用梅花针按常规操作,只在患侧面部进行之。隔日一次,叩击要轻,面积要在患侧普及。
九、古传经验方活用
患部以膀胱经、胆经循行部位较重者,可取申脉、金门、光明、地五会等穴。(《标幽赋》)
患部以胆经、大肠经循行部位较重者,可取风池、头临泣、二间、听会、迎香等穴。(《通玄指要赋》)
患部以大肠经、胃经、小肠经、胆经循行部位较重者,可选用颊车、地仓、太冲、颧髎、大迎、阳谷、侠谿。(《百症赋》)
承泣、四白、巨髎、上关、大迎、强间、水沟、禾髎、迎香、颧髎等,为通用穴,随症选用数穴。如口眼歪斜者,选用上关、下关;口歪头痛,选承光;口歪、衄血、头重,选通天;口面歪甚,选完骨、列缺;口噤不能进食,选翳风。(《资生经》)
手法按患者身体虚实和病程久暂而决定。如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新病则泻之,久病则补之。
十、调整经络
久治不愈,可用经络测定仪按常规测定十二原穴,以皮内针埋藏背腧穴以调整经络,可以促进速愈。
体会
(一)面瘫有阳证、阴证之别,阳证易愈,阴证难治。试验方法:先在患侧下关穴刺入一针,达到应刺的深度者为阳证,刺至皮下被阻不得入者为阴证。屡试皆验。
(二)病程越短,效果越好。发病十五天以内的比较易愈。
(三)各种疗法,对证选用。其效果因病邪轻重而异,有的患者七、八次即愈。有的则数月不效,但经过针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久针不愈,或确属由受风寒为诱因者,可用灸法,疗效亦显。
病程长的虽然治愈,但留有后遗症,如额纹不能完全恢复,两眼不等大,口角患侧下垂等。甚难恢复原状。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 “识别”关注
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1 面瘫病因病机面瘫是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止泻侵袭面部经络(主要为阳明,少阳经),以致经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筋食欲濡养,纵缓不收而发病,或中风后遗症,或失血过多血不养筋所致。
2 面瘫推拿原则面瘫多因风邪中络所致,风邪入内,阻遏经络,郁而生痰,痰气交结,气机失畅,便引起口眼歪斜,治疗宜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
3 面瘫推拿特效穴位
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郄穴,经常按摩此穴,有清泄邪热的功效,是治疗面瘫的要穴之一。
推拿方法:拇指弯曲,用指尖掐按穴位,力度适中,以有酸痛感为宜,每次3分钟。
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经常按摩此穴,有明目聪耳,清热利尿,通经活络之功。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尖掐按穴位,每次2分钟,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胀痛感为宜。
本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具有清热祛风,启利牙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齿痛和面瘫等症。
推拿方法:用食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力度适中,以有酸痛感为度,每次3分钟,配合地仓,合谷穴效果更好。
4 面部推拿手法治面瘫取穴:太阳,地仓,人中,阳白,颊车,翳风,牵正以及患侧面部。
常用手法:揉法,按法,擦法等。
操作方法:
1.先用指端分别点,按,揉以上穴位,各约2-3分钟,其中地仓,颊车,翳风,牵正为中点,推拿时间可稍长。
2.然后用大鱼际揉患侧整个面部,约5-10分钟。
3.最后用手掌轻擦患侧面部至局部发热为止。
面瘫,中医名为口僻,亦名口歪(?)、口?僻、口眼歪斜,指口角向一侧歪斜,目不能闭合等,俗称吊线风。 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下民间治疗面瘫的方法。
面瘫的病因:
一、外因
感受风邪兼寒、热、湿等六淫邪气致病,尤其外风致病的特点突出,风寒、风热、湿浊痹阻面络,以致经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筋失于滋养,其中感受风寒者多由睡卧当风、或迎风而处,感受孔隙所来之风寒侵袭经络而发病;咽痛发热后出现口眼?斜、耳际疼痛、耳廓疱疹等,系因外感风热。
二、内因
1. 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筋失养而致。
2. 风痰阻络
嗜酒肥甘、饥饱失宜,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动生风,风痰窜经络,气血痹阻,经隧不通,气不能行,血不能濡而致。
3. 气虚血瘀
阳气虚损,鼓动无力血的运行可因之而缓慢,以致气虚血瘀,筋脉失养而致。
4. 肝风内动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若喜怒气逆或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肝阳在风,上窜面部,损伤阳明脉络,牵动缺盆与面颊而致。
民间治疗面瘫的方法:
1、 防风粥
防风10?15克,葱白口茎,粳米30?60克,前两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本方功可祛风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袭络引起的面瘫,肌体肌肉酸楚等。
2、 薄荷糖
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水少许,文火炼稠,后加入薄荷粉,调勺,再继续炼于不粘手时,即成本方具有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的功效,对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3、 川芎白芷水炖鱼头
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鱼头500克,葱、胡椒、姜、盐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分早、晚食鱼喝汤。本方功能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面瘫。
4、 姜糖苏叶饮
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钟。本方具有流风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诸症。
5、 大枣粥
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至熟烂成粥,本方功能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虚弱之口眼歪斜,气短乏力者。
6、 参枸莲蓉汤
白人参,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莲子肉,山药各2克,肉莲蓉,火麻仁各12克,橘红3克,大枣,胡桃肉各2枚,煎汤取药汁服,口服2?3次。本方有补中益气,兼滋养肝肾之阴的功效。
7、生地蝎子汤
以生地黄20克、枸杞子10克、全蝎3至5只、天麻10克、猪肉100克及陈皮、生姜适量煲汤。其中全蝎为治风要药和著名的昆虫食品,与各药食料相配,能滋养阴血、祛风通络,适合中期和恢复期病人尤其是素来肝肾阴虚,伴头晕耳鸣肢麻,外风、内风兼见者饮用。而孕妇慎用。
8、参芪乌鸡汤
备党参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丝鸡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生姜2片,煲汤饮食。本汤可以补虚扶正、祛痰纠偏,适宜恢复期气血较弱的患者使用。
另外,当症状稳步改善后,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胶),双侧均可,而以患侧为主。通过主动锻炼相关筋肉,促进功能恢复。
1 面瘫的中医辨证分型
初起,以实证多见,如风寒或风热外袭、痰热腑实、肝胆湿热、肝阳上尤、肝郁气滞等。后期,以虚实夹杂或虚证多见,如脾虚湿盛、正气不足、肝肾亏虚。又“久病多瘀”,故后期也常见瘀血阻络的证型。
面瘫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普遍的一种症状,面瘫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
2 中医治疗面瘫的做法
1、治则:温通气血、祛风通络化痰。 取穴原则:手、足阳明经穴,辅以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地仓透颊车、合谷。 配穴:眼睑不能闭合者加刺阳白透鱼腰、攒竹,泪出不止者 加刺晴明、太阳、迎香耳后乳实部疼者加刺翳风,头昏头晕者 加刺风池,胃火盛者加刺内庭、太冲,老年体衰加针足三里。
1.针法:上方穴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行针一次/10分钟,20分钟后拔针,面瘫初期5—7天不宜用电针治疗。
2.辩证施治:麻辛小白附子汤加减(初中期)(2) (1) ;、 牵正散(后期)。
3.辩证施护:早晚热敷面部,保持充足睡眠及调节情感。
4.加强患侧功能锻炼。
5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者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一周。
2、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时漱口,注意食物残渣勿滞留于齿颊 间隙中。
3、每日坚持滴氯霉素眼药水和搽少许眼药膏,以保护角膜,避 免干燥。4、积极配合采取针灸和穴位注射疗法。学会自行按摩面部下关、 颊车、地仓穴,宜坚持每日面部热敷分钟,促进血液循 环改善面部供血。
5.生物电治疗面瘫无创无痛,生物电结合手法针法先放松患侧再做对侧见效很快!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面瘫怎么做的做法,和护理要点,提醒患者,在治疗期间平时多注意休息,禁烟、禁酒、禁辛辣的食物,不能吹空调。电扇等,遇到比较冷的天气,需要注意头部保暖,保持心情愉悦!
面瘫学名叫面神经炎,俗语叫面瘫、嘴歪、吊斜风等,患了面瘫后应积极、尽早就医,以便为医生诊治创造良好时机。
面瘫的治疗在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和理疗等方法治疗。但现代临床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特别是针灸治疗该病为首选疗法。
)面瘫治疗在中医上一般选用针灸和按摩,效果十分不错。首先要找专业的中医,针刺患者的合谷、风池、翳风和下关等穴位,注意强度要适中,以患者不出 现发紧最适宜,防止影响面面瘫的正常恢复。同时要注意按揉,针灸配合按揉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改善麻木感,更有利于促进面瘫的恢复。
(2)面部表情康复训练。除了针灸按揉等治疗,患者也可以同时自己就行康复训练,尤其是早期的面瘫通过自我康复治疗的效果会更好。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做出 抬头、耸鼻、努嘴、闭眼、皱眉头、示齿、吹气、鼓起腮帮等一系列的动作,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自我康复训练,这对于面瘫的及早康复十分有利。
(3)局部理疗以及手术治疗。局部理疗治疗面瘫的时候,热敷面瘫的一侧,每天热敷四次每次坚持20分钟,这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手术治疗方法也比较常用,一般常见于外伤引起的面神经离断患者,通过神经移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49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科学了解安乃近药品,切勿过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