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腰背“委中”求,大多数人都不会利用这个穴位

佩兰 2023-07-27 11:24:04

委中穴,有人一辈子都没用过自己身体上的这个宝贝,却任由腰痛、背痛折磨,这真是太可惜了。它是我们身体里面的隐士,我们不妨三顾茅庐,把它请出来,让它帮我们挺起健康的脊梁。

腰部和背部的绝大多数疼痛,比如腰痛、背痛、腰酸、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都出在膀胱经上,都是由于膀胱经气血不通。足太阳膀胱经是阳气最旺盛的一条经脉,在人体的腰部和背部,除了正中间的一条督脉,其余就全是膀胱经了,脊椎左右各两条。我认为,只要打通膀胱经,绝大多数腰部和背部的疼痛都能解决。

说到打通膀胱经,马上有人跃跃欲试,说:

“这容易,在腰部和背部沿着膀胱经刮痧就可以啦。刮出紫斑来,气血就通了。”

这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有没有更好、更简单、更易于我们自己独立操作的方法呢?

当然是有的。我们记住一句口诀就够了:“腰背委中求。”有腰椎病以及一部分颈椎病时,主要用这个委中穴就够了。

委中穴很好找,就是在窝里面,这个穴在一个岔路口上,在背部分为两支的膀胱经在这里汇合为一支,继续下行。因此,刺激这个穴位,能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尤其是疏通腰背部的气血。

我在平时嘱咐病人自己调养的时候,常常建议他们“以指代针”,用按压的方法。而通常我用这个穴,一用就有疗效,病人的痛苦即使不会马上消失,也会大为减轻。

但有很多人在使用这个穴位的时候,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他们经常问我:“您是不是运用了功夫啊?”其实,这点小手法哪里需要什么功夫?我的功夫不是手上或者针下的功夫,而是理解古人传下来的口诀的功夫。

“腰背委中求”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将其理解为:腰背上的病痛就要取委中穴。这就未免有点粗枝大叶了,还有一个“求”字,被他们给丢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腰背上的病痛,要到委中穴那里去求。

求什么呢?我们看一个健康的小孩,或者是腰很正常的人,你让他趴下来的时候,摸他那个委中的部位,会发现它是凹陷的,这是正常状态。如果这个部位有一个凸起的,或者有条索状物,或者有一个小包,或者有一处压痛点,这才是你所要“求”的东西。

用针把这个凸起或小包扎下去,或者用手指揉它,让它自行消失,这样委中才能治你的腰背。

有很多朋友的委中穴上没有这个东西,那就说明委中不起作用了,那就别用啦,任何穴位起作用都是要有它的物质基础的。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而在委中这里能“求”到凸起或小包的,绝大多数腰椎都存在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为了观察委中穴,就特意到公共浴室去看,看到委中鼓起的,我就走过去搭讪,说了没几句就问:“您是不是有点腰疼啊?”结果很神奇,问一个准一个。

治疗腰背病痛,两个小偏方

治疗由膀胱经气血不通所产生的腰痛、背痛、腰扭伤,还有两个小偏方:

一是拿点硼砂点内眼角的睛明穴,或者不用硼砂,直接用手指按压睛明。当然,用硼砂效果更好一些,因为硼砂能给睛明穴一个更强烈的刺激。

二是掐双脚小趾外侧的至阴穴,一般来说,掐各穴5~8分钟,腰痛就会减轻。

这两个方法为什么如此有用呢?因为睛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而至阴穴是膀胱经的终止穴。每一条经脉的起止穴都有不同寻常的功效,它们能调动整条经脉的气血。

好比一条蛇,无论是刺激它的头部还是刺激它的尾部,只需要轻轻的一个刺激,它全身就能剧烈地动起来。不但膀胱经,其他经脉也可以用这个思路来取穴,以疏通其气血。

一般说来,对于十二条经脉以及任督二脉,我们都可以根据这个思路,用它的起始穴和终止穴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如果能再在这条经的其他部位取1~2个穴,那就更加得心应手了。好比用膀胱经治疗腰背病痛,我们用睛明、至阴和委中3个穴,就足够了。

当然,治疗膀胱经最重要的还是委中穴。委中在窝藏得很深,我们稍微把腿一弯就把它埋藏起来了,可能是因为它用途大,所以才被人体保护得如此严密吧。

也正是因为它藏得最深,所以非常娇弱,也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刺激,反应就会最强烈,最能波及整条经络。可惜的是,因为埋藏得深,所以它受到的刺激最少。

明天精彩继续……

传播中华国粹养生,传承中医外治精髓。

穴位查询手册在这里↓↓

人有六大养生穴:疏通经络,镇静安神,缓解疲劳

人体有几大养生窝,适度 *** 这些部位,可 *** 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疲劳,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第一个养生穴位:按眼窝: 安神缓头痛眼窝处有晴明、攒竹、四白、承泣、丝竹空等诸多穴位,通过 *** 可减低眼压,缓解眼部疲劳,提高眼部机能,对近视眼、老花眼及用眼过度等引起的目赤昏花、视物不明有明显改善作用。 *** 这些穴位还能镇静安神、改善头痛,也可延缓眼周皮肤衰老,预防皱纹出现。 轻闭双目,用食指与中指指腹分别顺时针与逆时针缓慢旋转 *** 眼皮5~10次,也可在相应穴位处轻按压约1分钟,安神止痛的效果更佳。 第二个养生穴位:按颈窝: 缓解咽部不适颈窝位于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这里是天突穴所在,为任脉穴位,位于颈结喉下四寸,胸骨上窝正中,具有宽膈和胃、降逆调气的作用。 *** 颈窝可改善咽喉不适、咳嗽气喘、恶心呃逆等症状。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按压颈窝,并向内下方缓慢均匀用力,或画圈按揉,同时作吞咽动作,约一分钟左右,自觉局部酸重感及憋闷感为止。 第三个养生穴位:揉腋窝: 宽胸宁神腋窝顶端动脉搏动处为极泉穴,针灸或 *** 该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对防治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有益。如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 方法:将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 *** ,每10圈交换一次,共 *** 100~200次。方法:也可按压,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用拇指指肚按极泉穴,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一般需要3~5分钟。 *** 肘窝的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清热祛湿,安神利咽。 第四个养生穴位:拍打肘窝: 清热通络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是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的通行之所,分布着曲池、曲泽、尺泽等穴位。当血液中代谢产物过多时,血液黏稠度增加,经脉气血易滞留在肘关节,经络不通,引起心火肺热亢盛,会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心烦失眠等证。 方法:将四指并拢,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地连续拍打左右两边数次,拍打时要注意节奏。也可轻轻按揉局部穴位,以感觉肘部微微发热、酸胀为宜。 第五个养生穴位:捋按腰窝: 调气血腰窝就是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两侧分布夹脊穴和背俞穴。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背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受到历代养生 *** 的推崇。 方法:常 *** 腰窝可协调经络气血,调和脏腑。 *** 腰窝以沿着脊柱走向从上至下捋按为宜。 第五个养生穴位:搓擦腘窝: 缓解腰背痛腘窝就是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为十二正经中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腘窝正中穴位为委中穴。中医针灸推拿中讲究「 ”腰背委中求”,意思是治疗腰背酸痛、下肢关节伸屈不利,委中是要穴。委中穴两旁还有委阳、阴谷、浮郄等穴位,均为治疗腰背酸疼的穴位。 方法: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不但可缓解腰背下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还可加强人体的护卫作用,增强免疫力。 第六个养生穴位:推搓脚窝: 精力旺《黄帝内经》中说:「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脚窝里藏着人体保健要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均有重要作用。 方法:用 *** 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治疗头面、腰腹疼痛的四大总穴

明代《针灸大成》里有记载关于治疗人体头、面、腰、腹的四大总穴。从那时起,四大穴位就成了人们研习针灸的基础。

古人在生活中发现,按压某个部位会缓解相应部位的疼痛,从而总结出来“四大总穴”。四大总穴的歌诀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本节就详细给大家介绍四大总穴的位置及功能主治。

1、足三里穴

【定位】 :小腿外侧,内侧膝眼(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效】 :“腹腹三里留”,顾名思义,肚腹的疼痛都可以用按摩足三里来缓解和治疗。足三里是重要的保健要穴,可健脾壮胃,促进饮食和消化,治疗胃痛、腹胀、便秘等,为人体的长寿要穴。

2、委中穴

【定位】 :人体腘横纹的中点处,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 :“腰背委中求”,顾名思义,后面腰背的疼痛都可以通过按摩委中穴来缓解和治疗。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疼痛的要穴,还可以治疗下肢痿痹。

【针刺】 :直刺1.0 1.5寸,或三棱针点刺放血。

【按摩】 :手指点按或直接用手掌拍打,每次3 5分钟。

3、列缺穴

【定位】 :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处,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的凹陷中。

简面取穴:两手虎口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凹陷中是穴。

【功效】 :“”项寻列缺”,顾名思义,头部、项部的疼痛都可以通过按摩列缺穴来缓解和治疗。列缺是治疗偏头痛、颈部僵硬不适、咳嗽、气喘的要穴。

【针刺】 :向上/下斜刺0.2 0.5寸。

【按摩】 :手拇指掐按,或艾条灸5 10分钟。

4、合谷穴

【定位】 :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这个穴位就是合谷穴。

【取穴方法】 :1)拇指、食指合拢,虎口上肌肉的最高处即是;2)把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功效】 :“面口合谷收”,顾名思义,面部、口部的疼痛都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来缓解和治疗。合谷穴是治疗头痛、牙痛、目赤肿痛、上臂疼痛的主要穴位。是天然的消炎药、止痛药。可以用于拔牙、甲状腺手术等面口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是天然的麻药。另外合谷穴可以治疗滞产、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及湿疹、雀斑等皮肤病,是人体的保健要穴。

【针刺】: 直刺0.5-1.0寸。孕妇禁针。

【按摩】: 每天用大拇指按压30-50次,有酸胀感为宜。

治疗牛皮癣等皮肤病的特效穴、董氏奇穴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顺序3-足阳明胃经

五脏气血聚集于肘膝关节的五个穴位

奇经八脉之阳维脉和阴维脉五脏开窍于五官九窍

五行生克和五脏的归属关系

养生最常用的六个穴位是什么?求解说。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顶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酸痛取阿

问题分析:
你好,这是针灸经典歌诀,肚腹三里留,是指肚子腹部有病选用足3里,腰背委中求是指腰背问题选用委中穴位。

意见建议:
头顶寻列缺,是指头顶疾病用列缺穴位,面口合谷收是指面部穴位用合谷。酸痛取阿是用阿是穴位治疗,胸肋内关谋。

根据中医按穴法,如何按压穴位可以治疗腰疼?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腰部酸痛的毛病,通过腰部按摩,可以舒筋通络,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肌痉挛与疼痛,使腰部活动灵活,强健有力。

1.揉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与肚脐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压揉36次。坚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温肾阳、利腰脊的作用。

 2.揉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5.拿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正中点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施力)两下肢委中穴,时间约一分钟。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6.捶腰阳关穴。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阳关穴36次。每天叩击此穴,能起到振奋阳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7.旋转腰臀。

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然后,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其余四指按住两侧肾俞穴,先顺时针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旋转9次,连续36次。每天活动腰臀部,可舒筋活血、通利关节、强健腰肌。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44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