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每日灸一灸】春季调理视频学习

凌泉 2023-07-27 04:23:00

煴煴灸春季调理你要了解的春季调理春天里百花开放,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令我们意气风发,但我们往往在春季会出现春困、乏力、旧病复发等扫兴的毛病。这是因为春季肝火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所以春节别忘了艾灸,给体内阳气加一把火,一鼓作气把潜藏的病灶给清除!

所以春季一定要坚持艾灸来养生保健。播种的是身体的健康。此时不艾灸,何时艾灸?

01 温经散寒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艾灸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02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03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04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05 拔毒泄热

《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06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

07延年益寿艾灸能补充元阳,补充人体生命能量,最大减少疾病,尽享其自然寿命。《扁鹊心书》有言:“保命之法,艾灼第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不了解煴煴灸?客服一对一线上咨询+招商政策+售后服务

请添加客服

微信ID:CN13059104161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用艾条灸怎样调理月经不调,怎么调理月经不调、食疗

众所周知,针灸,艾灸都是对女性的身体非常有帮助的一种养生的方法。而且对于女性来说用艾灸的方法,还可以去除一些女性的疾病,而且还有安神美容的作用。那么用艾条灸可以调理月经不调吗?


用艾条灸怎样调理月经不调?
1、艾灸调理月经失调之血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2、艾灸调理月经失调之血寒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3、艾灸调理月经失调之气郁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


艾灸取穴: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关元、命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


时间:关元、命门各20分钟、肩井、太冲各10分钟。


4、艾灸调理月经失调之肾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5、艾灸调理月经失调之效果


艾灸治疗月经不调过程中,脾俞与足三里合用能健脾、振奋中阳,复其升清降浊运化水湿之功。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木穴,木气通于肝,脾统血,肝藏血,脾又主肌肉四肢,故隐白穴具有补脾摄血、益气之效。关元与肾俞配伍共同起到固肾培元,固涩止带的效果。次髎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艾灸法用于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艾灸调理月经不调注意事项?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艾灸方法有哪些


温和灸:将已经点燃的艾条,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挟住,对准施灸部位,距离0.5~1.0寸(2~3厘米)进行熏灸。熏灸过程中,艾条应固定于应灸之处,不要移动,一般每个穴位进行5分钟左右,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至皮肤稍呈现红晕为度。此法适宜治疗虚证、寒证等多种问题,还常用于保健灸。


雀啄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类似小鸟啄食一样,以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方式进行。每次起落,艾条与皮肤的距离为2~3厘米,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以皮肤呈现红晕为度。此法热感较其他灸法强烈,多用于急症和一些较顽固的疾病。

艾灸治疗腹胀的有效方法 教你快速疗养

艾灸是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中的一个,它是由针灸疗法延伸而来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早日脱离病症状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艾灸的具体实施方法吧。
艾灸治疗腹胀的方法
腹胀指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可以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感到腹部的一部分货全腹部胀满,通常伴有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嗳气等,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膨隆,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

【病因】

病因较为复杂,多与宿疾或术后有关。概括而言,多由湿热、食积、气滞所致,其证多实,但亦有久病虚账,大概食后胀甚者,多在肠胃,二便通调者,胀多在脏。

【症状】

腹胀时轻时重或食后胀甚,或遇情绪变化而加重,失气稍舒,或与腹痛并见。

【疗法】

取穴:天枢、中脘、上巨虚(穴位示意图如下)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各5~10分钟,每日灸1或2次,灸至局部皮肤潮红、证减为度。

腹胀饮食注意事项
1、少食高纤维食物。

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它们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从而导致腹胀的出现。

2、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子、硬煎饼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因此在肠胃里滞留的时间会比较长,产生较多气体而引发腹胀。

3、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

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等不良习惯,会很容易吞进不少空气;此外,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使大量空气潜入胃部,引起腹胀。

4、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造成过多的胃酸,其结果也会使胃内气体过多,造成腹胀加剧。

5、注意锻炼身体。

每天应该坚持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

艾灸的作用
1、局部刺激:艾灸通过对人体特定部位以艾火刺激,这种温热刺激,使受刺激的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能发挥镇静、镇痛作用,促进药物的吸收。

2、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3、防病保健: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4、美容作用:女性涂抹化妆品的外在美难以比得上由内而外的美。艾灸可以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在美容的同时,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作用,让女性的身体健康,青春常驻,容光焕发,由内而外显现出女性美。

5、广泛运用于医学各科:由于艾灸的作用,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与医学各科领域,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不错的特效。

用什么样的艾灸盒效果好
我国中医精粹博大精深,有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很多人养生选择使用艾灸,艾灸可以调理内分泌、女性疾病等等,可以让身体排除毒素。但是,我们在艾灸的时候肯定想要追寻效果好的,而艾灸盒种类繁多,究竟用什么样的艾灸盒效果会更好呢?

首先,如果您是治疗疾病的,那么建议用竹制艾灸盒,或者随身灸这两种,这两种一般用的人比较多,竹制艾灸盒效果比较好,随身灸方便一些,这两种效果都很不错的。其次,如果是保健灸也可以用随身灸或者艾灸铜棒,这样也是比较方便一些,艾烟也比较小,适合一些不喜欢艾烟的朋友使用。

有些人喜欢在随身灸内用艾绒,笔者不建议这样使用的,因为艾绒燃烧起来是一片一片的,我们在移动的时候艾绒可能会松散,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随身灸会越来越烫,并且可能把随身灸布套给烫坏掉,所以随身灸内一般用的是艾柱,因为好的艾柱燃烧之后不松散,燃烧的只是一个头部,而且热量也会很足的。

无论用哪种灸盒,灸盒的温度自己掌握了,别太热了,太热艾灸不了而且容易烫着自己,如果觉得太热,可以把随身灸侧栏通风孔调节小一些或者减少艾灸的时间,如果不热的话,可以把艾灸罐贴着皮肤,热度自己掌握。还有一点也要注意,艾灸一定要用质量比较好的艾条,因为劣质的艾条容易损伤经络,并且耽误治病。

221一一艾灸入门感冒的艾灸疗法

作者全冠晶/艾艾贴/潘映航

在与大家分享《艾灸》的操作方法之前,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艾灸的作用、原则和注意!事况,这是每一个操作者和每一次操作都必须掌握的。

全冠晶/艾艾贴

1、【艾灸的作用】

(1)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2)扶阳固脱,升阳举陷;

(3)泄热拔毒,消淤散结;

(4)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2、【艾灸的顺序】

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头部,后灸四肢

施灸壮数先少后多

3、【艾灸方式】

温和灸——适用于各种病症

雀啄灸——适用于治疗小儿疾病或急救晕厥等

回旋灸——适用于风湿痛、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炎

夏天艾灸的第一大好处

就是解暑, 祛湿,祛寒,降火。因为艾灸补充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 必有火,有火必有寒。”

儿童艾灸详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请务必仔细阅读!

儿童艾灸,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到100岁的大人都可以使用

感冒灸和咳嗽灸,一天灸两次,早晚各一次

普通的感冒咳嗽腹泻,病症初期:

咳嗽的感冒灸身柱

不咳嗽的感冒灸大椎

急性咳嗽灸身柱

全冠晶/艾艾贴

慢性咳嗽灸身柱穴和膻中穴,不可同时灸,交替灸,早上灸膻中穴,晚上睡前身柱穴。灸膻中穴化痰效果非常好。

腹泻灸灸肚脐(神阙穴)。

感冒咳嗽腹泻病程发展一段时间,用艾灸效果更好,艾灸使用穴位如下:

风寒感冒:大椎,合谷,迎香(鼻塞加上)

风热感冒:大椎,太溪,曲池(清热解毒),神阙(补气)

感冒发热:大椎,合谷,太溪或涌泉二选一

普通感冒:身柱,天突,膻中(或者孔最,化痰去湿)

支气管炎咳嗽:身柱,曲池,太渊,丰隆,膻中(化痰祛湿)

咳嗽并伴有哮喘:身柱,神阙,列缺,足三里

扁桃体发炎:身柱,神阙,太渊(止咳),涌泉(或者太溪)

咽喉炎:身柱,神阙,足三里,涌泉(或者太溪)

肺炎:身柱,膻中,定喘,曲池

全冠晶/艾艾贴

艾灰也是宝,收集起来:

1、可以用于美容,在洗面奶里加一点,可以帮助清理面部的细菌;

2、用好的艾灰里面加一点香油,涂在干燥的湿疹或皮炎部位,然后艾灸,可以促使病灶吸收,改善干燥的环境。可以消炎。

3、如果你有很多头屑,或近期掉发严重,你可以用艾灰和洗发乳放在一起洗头发,会改善掉发和去头屑。

4、如果您有脚气,在有炎症的部位抹一点艾灰,在继续艾灸,炎症会很快痊愈。

无艾不成灸、无火不成灸、无烟不成灸,也就是说有艾、有火、有烟、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艾灸法。(这也是艾灸能体现出的神奇效果就在艾、火、烟。

无艾、无火、无烟都不能称为灸法。(也达不到艾灸神奇的效果)

艾灸的几种保健灸法,不知道的快来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保健灸法,艾灸可以治疗我们身体的疾病,也可以在日常中作为一种保健的手段。

保健灸法在古代医家中被称之为“逆灸”,“逆灸”是一种灸法用语,是指无病而灸,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 如《诸病源候论》中说“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月,喜逆灸以防之。”又如《扁鹊心书》中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其中都说明了艾灸具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我国至今还流传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俗语。

艾灸,可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可达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

一、儿童保健灸法

【配穴】 :身柱、肺俞、膻中、风门、大椎穴。

【方法】 :每次选2个穴位,轮换施灸,每次每穴施灸2-10分钟,隔日1次,连续施灸15-20次。

小儿的生理特点和成人有着明显差异,不但机体各器官的形态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且机体各器官功能也都未发育完善。艾灸可以对小儿进行保健作用,增强抵抗力。

二、健体益寿保健灸法

【配穴】 :气海、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

【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施灸10-15分钟,每隔1日施灸1次,10日为1个疗程,每年可灸数个疗程。

保健灸作为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强身保健经验,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益寿延年。

三、防病保健灸法

【配穴】 :大椎、风门、肺俞、足三里、合谷穴

【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施灸10-15分钟,每日1次,连续施灸1个月,多在冬春感冒易发季节施灸。

所谓“防病”就是中医所讲的“未病先防”,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而灸法保健具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如《扁鹊心书》中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四、益智健脑安神保健灸法

【配穴】 :神阙、气海、关元、涌泉穴

【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施灸5-10分钟,春夏季的灸治时间不可过长,秋冬季的灸治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快,经常伴有反复发作的头痛、头晕、心悸、气短、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工作效率下降、易疲乏、抑郁等亚 健康 状态,在日常保健中要重视安神健脑的调护。

五、美容美体保健灸法

【配穴】 :神阙、足三里、膈俞、脾俞、气海穴

【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艾灸1次,2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7-10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倘若正确掌握灸疗方法与穴位的保健原理,坚持长期施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美容保健效果。

六、乌发美发保健灸法

【配穴】 :百会、四神聪、肾俞、脾俞穴

【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5-10分钟,春夏季隔日施灸1次,秋冬季可每日施灸1次。

近年来,“少白发”的现象明显增多,其主要表现为头发中散现白发,或白发密集在某一区域,研究表明灸法可对少白头起到乌发作用,长期坚持灸疗可以起到美发效果,光泽头发。

七、青壮年保健灸法

【配穴】 :三阴交、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穴

【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每隔2-3日施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期间可休息3-5日,每季度可施灸1-2个疗程。

青壮年时期正是机体发育成熟、筋骨坚强、气血旺盛阶段,但现实生活中,也会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而发生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不育等症,还有因为工作操劳、思虑过度以致肝肾亏损、过早衰老等,对于这些病症都可以运用保健灸法进行调治。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34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