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主要在秋冬季节高发,具有流行性。患有腮腺炎之后会导致脸颊肿痛,影响面部的美观,而且严重时会引发脑膜炎、乳腺炎等疾病,所以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那生活中有哪些治疗腮腺炎的偏方呢?
1、蒲公英甘草饮
材料:蒲公英15烤肉,双花10克、青黛5克、元参8克、草河车9克、生甘草9克、射干6克,水1500毫升。
做法:把洗净的夏枯草、车前草一起倒入砂锅中,加入1500毫升的水,用大火煮开,然后改小火煎熬20分钟,喝汤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清肺热等功效;此方法特别适合治疗腮腺炎所致的,腮部肿胀、坚硬、灼热疼痛等症状。
2、薄荷双花茶
材料:薄荷6克、双花8克、连翘8克、炒牛子6克、板蓝根8克、桔梗6克、生草9克。
做法:把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倒入2000毫升的水,水煎30分钟即可。
功效:疏风清肺,清凉解表、利咽解毒等功效;对治疗有腮腺炎所致的头痛、咽喉肿痛、耳前颊部不适、咀嚼困难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3、黄豆葱白汤
材料:黄豆8克、葱白2克、调味剂适量。
做法:把洗净的黄豆放入适当的水煮烂,然后加入葱白和调味品即可。
功效:黄豆性平,味甘。有款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的作用,能治疗腮腺炎所导致的肿胀;葱白性温,味辛。能发汗解、散寒通阳,对治疗腮腺炎所致的发热、咽痛有很好的效果。
4、紫菜汤
材料:紫菜50克、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把洗净的紫菜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盐、味精即可。
功效:紫菜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对腮腺炎所致的肿胀、咽喉痛有明显的改善和缓解作用。
5、马齿苋粥
材料:粳米50克、马齿苋80克、水适量。
做法:把洗净的粳米锅中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火煮沸,然后在加入洗净切碎的马齿苋,用小火煮至成粥即可。
功效:马齿苋性寒、味甘酸。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等功效;对有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有效改善腮腺消肿、灼热的症状。
6、牛蒡粥
材料:牛蒡根30克,粳米50克,水适量。
做法:先把洗净的牛蒡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在改小火煎熬15分钟,然后在去渣取汁,用汁加入粳米煮粥即可。
功效:牛蒡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散结消肿的功效,对腮腺炎所导致的腮腺肿胀、疼痛、咽喉刺痛有改善和缓解作用。
7、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当隔离至腮肿消退为止;在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对接触过腮腺患儿 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春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小学校流行,对儿童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学校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3)保护易感人群
出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偶有在接种后1周发生腮腺炎者。此外,还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处方:柴胡、葛根、生石膏、桔梗、黄芩、花粉 、牛蒡子各10克,板蓝根15克,升麻1.5克,甘草3克。水煎服。1日1剂,分服。幼儿减量。 用本方1剂见效,2剂减轻,4剂治愈。一般3剂即愈。〖原料〗: 绿豆60克,白菜心2个,粳米50克。 〖制作〗: 将绿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前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钟。 〖用法〗: 每日2次,连吃4日。外治 (1)如意金黄散适量,用醋或浓茶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2)六神丸适量,用醋少许浸泡成糊状后,调匀涂搽患部,1日数次。(3)青黛粉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涂搽患部,1日数次。(4)生姜汁、米醋各50毫升,猪胆汁3克,将上药和匀,外敷患处。腮腺炎是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以发热、腮腺肿胀、疼痛为特点。(5)去皮大蒜头、醋等量,捣烂如泥,敷患处。每日2-4次。现捣现敷,病之初起时疗效更好。若出现发热、头疼等全身症状者,可加内服药治疗。(6)葱白2根、生大黄30克,葱白捣烂,生大黄研末,调膏状,涂于患处,每日1次。本方有较强解毒散结的作用,同时又可清热泻火。(7)大葱3根,切碎捣烂,敷患处。本方主治腮腺炎。有散肿消结之功。(8)姜汁、大黄末适量。上药和匀,遍擦腮部,只露一头,不日即愈。本法对腮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可引起到清热散结的作用。
慢性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改变
81年出生;88年初次患病(左右两侧),94年首次复发,之后每年都犯两三次不等(左右两侧不定);症状轻时肿胀不大3~4天能自愈,肿胀明显时发烧,浑身酸痛,不能进食。
外敷:仙人掌;仙人掌、白矾;白醋;如意金黄散加(葱酒或醋/水/香油,以上四种搭配不定)
内服(偏方):蛇皮炒鸡蛋;香油炸蝎子;绿豆白菜粥;
内服(中药):板蓝根大青叶;复方板蓝根冲剂;牛黄清火丸;
静脉注射:(抗生素)青霉素;林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类。利巴韦林。地塞米松。(曾经用过鱼腥草搭配,效果挺好)
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34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