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孩黄胆怎么治疗,,导致黄疸的病因是什么

佚名 2023-07-26 23:23:57

一、黄疸常规治疗办法有哪些呢

首先,很多人们在新生儿出现黄疸值比较高的时候,就完全的把孩子交给医院进行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方法,因为有一些的新生儿黄疸高是因为母乳摄入不足所导致的,所以新生儿黄疸比较高的时候,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里边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能提高新生儿的抵抗力。

其次,当新生儿黄疸比较高的话,那么现在普遍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光照的治疗方法,这里说的光照并不是自然光,而是医院中特有的蓝光照射,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上升都可以进行光疗,对于新生儿黄疸高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好的。

当新生儿出现黄疸高的时候,那么就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感染的问题,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的处理,并且如果新生儿黄疸非常厉害的话,那么可以换血,换血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减轻贫血以及黄疸的现象。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家长们不要因为常见就掉以轻心,因为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病理性黄疸的话,那么必须要经过系统的治疗才能够康复,生理性黄疸会自己恢复的。

二、导致黄疸的病因有哪些呢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百分之五十的足月儿和百分之八十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可以消退,但一般不超过2周;而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7-9天可以消退,最长可延长到3-4周。对于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多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能有效帮助退黄,但不要让宝宝直接在猛烈的太阳下照射,以免强烈的紫外线伤害了宝宝稚嫩的皮肤。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一般发生在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上,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3-4天,可持续2-3周甚至2-3个月才消失,但除黄疸外,宝宝其他方面是正常的。经医生检查诊断是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可以暂停母乳喂养一段时间,黄疸即可渐渐退去。

母婴血型不合

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的宝宝黄疸多数出现在出生后2-3天,常见的是ABO溶血,即母亲是O型血,宝宝是A型或B型血,宝宝除了黄疸外,还可能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的特征。一旦被确诊为是新生儿溶血,一定要尽快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绝不可拖延,否则,黄疸进行性加重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如不及时治疗,宝宝可能很快会死亡,即便幸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药物性黄疸

磺胺等一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导致病理性黄疸。有报道,母亲在孕期使用过非那根、安定等药物,会导致新生儿出生后黄疸加重。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用药一定要谨慎,所有药物的使用,都要咨询过专业的医师,切不可擅自用药。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肠蠕动减慢,影响胎粪的排出,导致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最终使黄疸加重。对于这类宝宝,除了黄疸外,还可伴有嗜睡、活动少、反应迟钝、喂养困难等症状。

新生儿感染:如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大多是由于宝宝还在母亲宫内的时候感染了病毒所致,一般在出生后1~3周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呕吐、不爱吃奶、体重不增等表现,大便颜色由最初的正常逐渐变成淡黄色或灰白色,尿液颜色加深。

新生儿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是婴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从而导致胆汁淤积及进行性的肝纤维化。一般在出生后2周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同时伴有肝脏肿大,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宝宝大便性状的改变---颜色逐渐变浅。

其他病因

新生儿产伤和红细胞酶缺乏、红细胞形态异常等,都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黄疸。

三、黄疸的检查方法

1、血清胆红素多次测定:逐渐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若有波动或不规则地下降提示肝炎。

2、血清转氨酶:早期明显增高考是提示肝炎。

3、其他实验室检查:血清5′-核苷酸酶明显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血清甲胎蛋白>40mg/L提示肝炎;十二指肠引流液含有胆汁或胆酸可降外胆道闭锁;脂蛋白-X(LP-X)阳性者提示胆道闭锁。

4、静注131I玫瑰红37~148MBq(1~4μCi):收集3天粪便(不能混有尿液)测每分钟计数,如>10%的注入量即可排除胆道闭锁。

5、核素肝、胆扫描:静注99m锝标记的亚氨二醋酸(IDA)衍化物后扫描,肝炎患儿的肝脏显影缓慢而肠道出现放射性浓集,胆道闭锁患儿肝显影出现快,肠道不出现显影。

6、B超:可发现总胆道管囊肿,如无胆囊提示胆道闭锁。

7、肝活检:肝结构基本正常,胆小管大量增生提示胆道闭锁;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坏死、多核巨细胞易见到提示肝炎。

8、剖腹探查:争取在2个月内施行,如无胆囊宜进一步探查;如有胆囊,应进行胆囊造影,如异常则作肝门空肠吻合术(越早施行效果越好,最迟不超过3个月)。

四、如何护理好黄疸宝宝

1、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

6、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及症状 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

黄疸通俗的说便是皮肤与眼睛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黄色现象,成年人与新生儿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不过新生儿如果出现以上现象就需要特别 的护理与治疗,以下为详细的黄疸相关资料。

何谓黄疸
所谓黄疸,是指胆红素因为某些原因,进而在血液间及体内组织间增加之情形,正常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为1mg/dl,当胆红素质在1mg/dl到2mg/dl时,会出现皮肤及眼睛未呈现黄色的潜在性黄疸。而当胆红素质超过2mg/dl 以上时,就会在眼睛的结膜,口腔粘膜,皮肤等部位出现明显黄色的现象,称之为显性的黄疸。一般新生儿,都有胆红素值升高的情形,在出生后一至二天内出现,称之为生理性的黄疸。
黄疸的种类及产生原因溶血性的黄疸
可能是先天性的疾病,或者是后天性如输血,败血症,虐疾,白血病,药物所造成的溶血性的黄疸。

溶血性的黄疸,主要是因为红血球遭到破坏,产生自体的异常情形,最后造溶血性的生理现象,因为其所增加的胆红素,肝细胞没有办法完全的处理,就形成了黄疸现象的出现。
肝细胞性的黄疸
可能的原因为肝脏的病变,口急性或慢性的肝炎,中毒性的肝功能障碍,肝硬化等情形。

当这些原因造成肝功能的受损时,就会使得肝细胞之胆红素较难被摄取与再利用,因此造成胆红素的增加,形成黄疸之情形。
肝内胆汁郁积性的黄疸
酒精,肝炎病毒,或者是过敏性的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胆汁郁积性的黄疸,这是因为肝内的毛细胆管等的障碍,最后使得胆红素无法正常的排泄于胆汁之中,就造成胆汁郁积性的黄疸。
闭塞性的黄疸
当肝管,胆囊,或总胆管发生结石的情形时,或者是发炎,肿疡,胆道闭锁,胆管囊肿等病变时,都有可能造成黄疸情形。因为肝细胞所排泄于胆汁中直接胆红素,因为阻塞的原因而无法排泄于肠道之中,最后逆流于血液,产生黄疸之情形。
体质性的黄疸
如母子血型不合,Rh因子不合,都有可能造成黄疸。另外体内的酵素缺乏,如GT-6-P-D缺乏,或者是葡萄糖甘莓缺乏,也都会造成家族性的黄疸症状出现。
黄疸出现的部位
一般而言,黄疸最容易出现的部位为眼球结膜的部份,眼睛呈现黄色是最明显可见的黄疸症状。

同时口腔粘膜,颜面也都会较快出现黄色的情形,脸部会比胸部早,胸部又会比四肢早出现泛黄的情形。若真的连四肢都出现黄色,足见其已是十分严重的黄疸。
黄疸的临床症状
黄疸会有全身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痛感,右侧肋骨部位疼痛,身体的瘙痒感,或者是轻微的发烧情形。

如果是属于闭锁性的黄疸时,则会出现灰白色的粘土便,也就是含脂肪量丰富的脂肪便,以及浓茶褐色之尿液。
黄疸的恶化情形脂溶性维他命K会产生吸收障碍的情形。凝血酵素原因此而生成发生障碍,可能引起出血的情形。脂肪因为分解能力的变低,进而产生便秘之症状。严重的黄疸可能会造成肝性昏迷。肝性昏迷可能会有嗜睡,记忆力减退,幻觉,脑波异常,发烧,白血球增加等等的情形。黄疸的一般治疗与处理安静治疗法
维持黄疸病患精神上的安宁,环境上的舒适,卧床休息,都可以减缓疼痛的情形。
饮食治疗法
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他命的饮食,但若有肝性昏迷时,则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取。同时也应该选择比较优质的脂肪,水份及盐份都要有所限制,当然最好可以配合禁烟及禁酒,因为酒精会造成肝脏的负荷,而尼古丁也会增加在肝脏的负担。

高纤维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可以预防便秘的情形出现,因为便秘是肝性昏迷的一个诱因之一,所以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外科治疗及药物治疗其他治疗法
如照光治疗法,换血,导管引流等治疗方式。
新生儿黄疸
一般新生儿胆红素值都会比较高,当超过5mg/100ml时,黄疸便会出现于眼睛结膜,指甲床及皮肤上面。
新生儿的黄疸之种类生理性的黄疸
通常在出生后二到三天出现,胆红素的浓度,足月儿不超过12mg%,早产儿不超过15mg%,黄疸症状消失的时间,足月儿是一周内,早产儿是二周内,胆红素值恢复正常的时间,足月儿是三周内,早产儿是四周内,符合以上所述的,即为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的黄疸
只要是胆红素值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时,都是属于病理性的黄疸。
母乳性的黄疸
哺喂母乳的新生儿,因为母亲体内的黄体脂莓会抑制尿甘酸转移莓的作用,进而影响到胆红素的结合,就会因此而造成新生儿的间接胆红素增高,黄疸的时间也会因此而比较长,比较容易发生。
核黄疸
当新生儿的间接胆红素超过20-25mg/100ml时,便会通过脑血屏障,在脑基底及海马处染成黄色,造成脑部组织的损伤。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原因红血球的破增加时。白蛋白结合的作用减少时。消化道重吸收作用增加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原因身体的感染
如德国麻疹,B型肝炎,水痘带状泡疹病毒怠染等,或细菌及寄生虫感染。
母亲与小孩的血型不合
可分为ABO血型不合与Rh因子不合两类。

可能产生病理性黄疸之血型配合是:母亲O型,婴儿A型或B型,母亲A型,婴儿B型或AB型,母亲B型,婴儿A型或AB型。
酵素缺乏
如蚕豆症及葡萄甘酸莓缺乏。
胆道疾病
如总胆管闭锁,胆汁栓塞,肝内闭锁等疾病。
药物影响
使用的药物若会与胆红素竞争与白蛋白结合时,也会造成黄疸。
母乳影响
喂母乳的婴儿在出生后第四天开始慢慢增加,到第十天至第十五天到达最高峰,如果继续喂母乳,可能需要三到十二周胆红素才会恢复到正常值。
红血球异常
如海洋性贫血,红血球细胞酵素缺乏,遗传性圆红血球症等。
化学性溶血剂
如维他命K等药物,或者是会引起G-6-P-D缺乏之药物或化学制剂。
血管外溶血
如出血,血肿及瘀斑等外症造成之溶血。
肠肝循环增加
如先天性的巨结肠症,肠阻塞症,幽门狭窄,肠道闭锁等先天性的疾病。
代谢性病变
如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机能过低,脑下垂体机能过低等。
新生儿核黄疸原因早产儿比较容易出现,因为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减少之原因。窒息与酸血症。低白蛋白血症。细菌感染。其他:如药物的影响,饥饿或低血糖,溶血等也都容易产生核黄疸的情形。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治疗概述
一般的生理性的新生儿黄疸,多使用光线疗法,也就是俗称的照光,光线疗法主要是以灯光照射婴儿皮肤,以便将脂溶性的未结合的胆红素改变其构造,将其分解为对脑无毒性的产物光学胆红素,使它易于溶于水中,而且比较容易快速的经由胆汁或尿液中予以排出,同时也可以经由照光而刺激及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排泄作用。
新生儿黄疸光线疗法之优点:
1.不需要特别的医疗训练,一般的护理人员都可以操作。

2.经济实惠。

3.对婴儿的伤害性及危险性都比较小。
新生儿黄疸光线疗法之缺点:
对于降低婴儿血中胆红素的质,相对其他治疗而言,是比较缓慢的,同时也只局限于光照射的到的部位。

对于血中胆红素的量比较高,或者是胆红素值上升的比较快的情形下,对于预防婴儿脑部受损时的效果相对的也是比较差一点的。
新生儿黄疸光线疗法之副作用:
1.可能会有嗜睡的情形出现。

2.婴儿可能会产出绿色的稀便。

3.婴儿的体温可能会比正常为高。

4.婴儿可能会产生深色的尿液。

5.因为带眼罩,会造成婴儿比较激动,不安,易哭,因此会有吞入空气因而腹胀的情形。

6.皮肤若过度照光可能会产生脱水的情形。

宝宝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婴儿黄疸,大多数指的是在新生儿期,因为宝宝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根据黄疸性质、出现时间、进展程度、高峰时间及最高值、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什么原因会引起生理性黄疸?1. 肝脏分解胆红素的负荷增加:

宝宝在孕妈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会刺激宝宝生成过多不成熟、寿命短、容易被破坏的红细胞,因此宝宝刚出生时胆红素的来源高于正常;刚出生宝宝肠道里β-GD的活性相比起成人,都会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增加了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

2. 肝细胞不能完全摄取胆红素:

新生宝宝肝细胞所含的胆红素受体蛋白不足,其中Y蛋白最多只能达成人的1/5,直到出生后一到两周才能升高到成人的水平。

3. 胆红素结合不足:

新生宝宝体内促进胆红素结合的酶活性度差,使胆红素的结合受限。

4. 胆红素排泄分泌功能欠佳:

宝宝刚出生的48-72小时内,多数身体热量不足,导致胆红素的排泄、分泌功能欠佳。

5. 宝宝体内血循环改变:

在宝宝出生后,就会进行脐带结扎,脐静脉断流,此时,宝宝的门静脉就会绕道肝窦状隙,减少了肝脏的供养,导致胆红素的代谢减慢。

什么原因会引起病理性黄疸?1. 母乳因素

早发的母乳性黄疸,多由于母乳喂养频率不足,宝宝摄入热量不足,宝宝排出胎粪延迟等原因引起;而迟发的母乳性黄疸主要与孕妈初乳中β-GD活性高,导致宝宝体内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增加相关。

2. 溶血因素

如果宝宝与孕妈血型不合而发生的溶血,宝宝多表现为急性溶血,除了黄疸,往往还伴随贫血、肝脾肿大、神经系统及全身的症状;如果宝宝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出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脆性增加,容易破裂溶血,也会引起类似于生理性黄疸的黄疸,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如果宝宝发生G-6-PD缺陷,可能会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出现溶血,引起黄疸。

3. 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宝宝胆红素排泄分泌功能下降,损害肝脏功能,降低肝脏摄取胆红素的能力,导致黄疸。

4. 阻塞

如果宝宝胆道发育异常或因为其他因素,部分阻塞或者闭锁,宝宝肝细胞中的胆红素就不能通过胆汁排到肠道中,血液中结合胆红素的水平大大上升,引起黄疸。

我是儿科医生,每天都会接诊黄疸的新生儿!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umol/L,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可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又有那些特点?

1.胆红素生成的过多 具体的原因是①红细胞数量多②红细胞寿命短③其他组织来源的胆红素增加

2.血浆蛋白连结胆红素能力不足

3.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

4.肝肠循环 特点在 新生儿肠道蠕动差,增加了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 特点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田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多在生后3-5田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不超过3-4周。

2.病理性黄疸特点 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升高的比较快,黄疸的持续时间长,黄疸腿儿复现。

我们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是比较多的,常常是多重病因同时存在。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破坏增多及前边提到的肝肠循环增加,使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黄疸。

2.红细胞增多症 常见于母-胎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

3.同族免疫性溶血 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和

4.感染导致的溶血

5.肝肠循环增加

6.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相关性黄疸

7.等等

治疗: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光疗 是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我是儿科医生张旋,善于解答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儿童喂养保健方面的问题。乐于和你互动交流!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影响不大,一般不作特殊处理。而由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致细胞功能紊乱,严重者可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



黄疸的病因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围生期因素占首位,依次为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多因素混合。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以围产因素及溶血因素为主,晚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以感染因素及母乳性黄疸为主。



黄疸的诊断标准 (1)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

(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21txmol/L,早产儿 257Ix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txmol/L;

(3)足月儿日龄/ 2周,早产儿日龄 4周,黄疸不消退或退而复升者;

(4)血清结合胆红素1 34txmol/L;

(5)黄疸明显伴有嗜睡、反应差、肌张力低下等临床症状。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和多发病, 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变化而引起的,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体沉积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和巩膜变成了黄色。

一般来说,胆红素值越高,黄疸就会越明显。根据我们肉眼的观察,足月儿中有60%,早产儿约80%可见黄疸。有的轻微,只需动态观察,不需特殊治疗;有的则很重,甚至需要立即换血治疗。 具体可以分为 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如果我们看到原先粉嫩白净的小脸开始发黄,看上去像是得了什么重病似的,不要慌,这多半是爱捣蛋的黄疸在捣蛋。

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都是 生理性黄疸 ,主要因为出生后母乳喂养不及时或喂养不足,排便少,再加上新生宝宝本身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导致体内胆红素积累,造成的皮肤黄疸。

生理性黄疸大多会在出生后5-7天开始逐渐消退,也有会持续2-3个月。只要黄疸不重,不需要治疗,既不影响生长,也不影响疫苗接种。

绝大多数的黄疸,多喂母乳、适当吃点益生菌、多晒太阳会对退黄疸有所帮助。

个别宝宝超过2周脸还发黄,有的甚至全身发黄,这就比较严重了,需要带宝宝赶紧就医,可能需要化验肝功能和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蓝光照射可通过皮肤将引起黄疸的胆红素结构变性,阻止胆红素进入大脑,避免因高胆红素可能造成脑损伤。

给宝宝晒太阳退黄疸,不要隔着玻璃晒,这样无法起到作用!给宝宝晒太阳时要尽可能的在不晒眼睛的前提下,漏出更多的皮肤。

丁香医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1、黄疸指的是由于血清中的胆红素升高,导致的皮肤、黏膜、巩膜发黄的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血液里面的红细胞衰老之后,在血液中就被代谢成为非结合胆红素,然后在肝脏里面继续代谢,成为结合胆红素,在胆囊中储存或者被排到肠道里面,在肠道里面,有一部分又被吸收进血液,也有一部分随大便排出,这整个过程维持着我们血液中胆红素的正常含量。

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之后,血液中的胆红素就会升高,在我们的皮肤、黏膜、眼白就会出现发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正常情况下,足月儿中约有 80% 可肉眼观察到黄疸。新生儿由于其自身胆红素代谢能力的不足,通常在生后 1~2 周内,血液中总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胆红素的蓄积;就新生儿而言,血中总胆红素值 > 85μmol/L(5 mg/dl)时,我们就能够用肉眼看到皮肤黄染(即黄疸)。

2、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一般在生后 2~3 天开始出现,4~5 天达到高峰(经皮胆红素值 12.9 mg/dl),持续 7~10 天左右可消退;

病理性黄疸 则可能出现更早(生后 24 小时内),更快(每天上升幅度超过 5 mg/dl),更高(一般>12.9 mg/dl),以及更加持久(黄疸持续时间往往超过 2~4 周,甚至长期不退)。

当然,以上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也可能比正常足月儿来的更早、更高、更持久。

3、新生儿黄疸,该怎么治?

目前比较公认的黄疸治疗方法为:蓝光治疗和换血治疗。

前者是指将新生儿置于有一定光强度的蓝光环境中,通过一连串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将胆红素排出体外、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蓝光治疗的安全性非常高,很少有什么不良反应。

后者就是用合适的正常胆红素水平的血液去置换新生儿全身的血液,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这种方法听起来比较吓人,操作起来也相对复杂,当然,不良反应也会比较多。作为专业儿科医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采用换血治疗的。

有时,通过加强喂养,促进宝宝大便排出,或者运用一些药物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黄疸消退。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病因的黄疸,还会采用免疫球蛋白或白蛋白等方法进行治疗。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 App 科普文章:

朱佳骏《 新生儿黄疸到底要不要紧?》

二喵居士《母乳会导致黄疸?要不要停掉?》

编辑 / 李坏

当宝宝血清胆红素超过34μmol/L(5mg/dl),就会发现宝宝皮肤变黄,即黄疸。

为什么会有黄疸出现?上述为黄疸出现的原因,黄疸可以分成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其有以下特点:1.一般情况良好。2.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最长可延迟3-4周。3.每日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5mg/dl)。

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3.每日胆红素升高超过85μmol/L(5mg/dl)4.黄疸容易退而复现。

说起黄疸呢,这是一种出现在新生宝宝身上的疾病。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两到三天内会开始出现,这种病的一些症状为:宝宝的皮肤和巩膜开始出现黄染现象。这是由于新生宝宝在出生的时候体内的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掉,这就导致了其体内产生了过多的胆红素,大大超过了宝宝体内肝脏和肠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其体内的胆红素增多进而引起宝宝出现黄染现象。

在正常的状态下,人体血液里面的红细胞在衰老后,在血液中被正常代谢后就成为了非结合胆红素,之后这种胆红素会在肝脏继续代谢,最终变成结合胆红素,在胆囊中储存或者被继续排到肠道。在肠道中,胆红素的一部分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进行利用,另一部分则被人体正常排出。这一个人体循环过程过程维持着人体血液中胆红素的正常含量。如果其中的哪一个环节出现异常或者故障,那么人体血液中的胆红素受到刺激出现应激性反应,也就是升高。于是在我们的皮肤、黏膜等部位就会出现发黄,也就是所谓的黄疸。

至于为什么新生儿黄疸高呢?医学研究认为:在新生儿时期,由于母亲胎内的缺氧环境致使宝宝体内红细胞的数量相对较多。而在宝宝出生之后有了肺呼吸,导致了其体内血氧分压升高,导致红细胞被迅速破坏,进而导致产生较多的胆红素。此外,新生儿时期宝宝的肝脏系统发育不完善,其酶的分泌不充分,因此并不能将体内的胆红素从肝脏排出。

指导专家:石计朋,主治医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三甲医院工作近1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危重症的诊疗。

简单来说,新生儿黄疸,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是因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所致。

首先我们要明白, 为什么在新生儿中黄疸的发生率会那么高呢? 这得从 胆红素代谢的三个阶段 说起。

首先是 肝前阶段 ,新生儿在子宫中处于低氧的环境,体内含有大量红细胞来运输氧气,分娩后,由于 大气中氧气浓度较高 ,新生儿 体内过多的红细胞会大量破裂 , 释放出血红蛋白 ,进而形成 胆红素 ,部分胆红素被肝脏代谢, 剩余超出机体能力范围的则有利在血液中 , 造成胆红素浓度增加。

接着是 肝脏阶段 ,由于发育尚不完善,新生儿 肝脏的功能还未完全形成 , 各种代谢胆红素的酶活性较低,导致胆红素在肝脏中的代谢受阻。

最后是 肝后阶段 ,一般情况下, 胆红素经肝脏代谢后会被排入肠道 , 由肠道中的微生物进一步代谢从而排除体外,而新生儿的肠道中微生物极少 , 胆红素无法被分解 ,会继续被肠道吸收而进入体内, 使肝脏的代谢功能前功尽弃。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 健康 知识和您分享!

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包括:饥饿: 而导致血糖降低,使血红素代谢的中间物质含量不足,可通过喂奶缓解;

缺氧: 胆红素的每一步代谢需氧供能,因此防止新生儿窒息非常关键;

脱水: 可导致血容量降低,胆红素浓度进一步增加;

酸中毒: 会破坏各种酶的活性,阻碍血红素代谢。

虽然新生儿黄疸 发生普遍且不致命 ,但并不能 排除高胆红素对幼小机体的严重损害 。目前有很多种方法来鉴别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程度,其中最常用的是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 。但是,这种方法也 存在弊端 ,首先, 低于现行生理性黄疸的标准,也可能会发生胆红素脑病 ,而高于此标准的也不一定会造成病理性损害。另外,由于新生儿的机体状态处于一个高度变化的时期, 不能用一个固定的临界值来判断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程度 。

因此,是否实行干预措施,要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察,包括体检、病程、病史等。尽量减少药物或病理损伤对新生儿造成的不可逆性伤害。

一般来说,针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措施,主要分为光照治疗、药物治疗和换血治疗等。 其中 光照治疗 最为常见。它是目前最为安全的方法, 少见副作用,且对新生儿的伤害最少 。主要是蓝光照射,其次的是白光。 药物治疗一般服用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等酶诱导剂 ,增强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 当存在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时,应尽早采取措施,例如换血等,减少并发症。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很高,专家认为,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多数情况下出生14日后便会消失,但如若出现时间过长或胆红素含量过高,不应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新生儿黄疸,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各种生理或病理原因导致新生儿体内血清胆红素值增高,皮肤、黏膜、巩膜等组织出现黄染的一种现象。人体内胆红素由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组成,因此,新生儿黄疸可分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引发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多为病理性的,其病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肝外胆管疾病:包括胆管闭锁、胆总管囊肿、其他肝外胆管疾病。2、肝内胆管疾病:包括肝内胆管缺如,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胆汁粘稠综合症。3、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变、肝脑肾综合症、Dubin-Johnson综合症和Rotor综合症、络氨酸血症、果糖血症、尼曼-匹克病、戈谢病等。4、感染:宫内感染、败血症等。5、特发性婴儿肝炎、6、全静脉营养引起的胆汁淤滞。而高未结合胆红素导致的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红细胞酶缺乏、红细胞膜缺陷、败血症、血管外溶血、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垂体功能减退、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以及肠肝循环增加。诸多原因可以导致孩子出现黄疸,因此当孩子的黄疸“一目了然”时,请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黄疸的原因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出现黄疸的情况,像眼黄、尿黄或者面板黄等症。尤那么,?黄疸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一***非结合型胆红素为主的黄疸

1、溶血性黄疸

***1***先天性溶血性黄疸:①红细胞膜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②红细胞酶异常,如G-6-PD、丙酮酸激酶缺乏等;③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异常,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等。

***2***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①免疫性溶血,如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③生物因素致溶血,如疟疾、蛇毒、溶血性链球菌感染;④脾功能亢进}⑤药物及化学毒物致溶血;⑥机械性溶血,如创伤性心源性溶血;⑦物理因素所致溶血,如大面积烧伤、放射等。

2、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Gilbert综合征.GriglerNajjar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

3、肝炎后高胆缸素血症

***二***以结合型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疽

以结合型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包括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疽、某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疽。

1。肝细胞性黄疽

***1***感染:如肝炎病毒感染及累及肝脏的其他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血吸虫病、阿米巴性肝炎及脓肿、钩端螺旋体病等。

***2***酒精性肝病。

***3***药物性肝损害。

***4***中毒性肝损害。

***5***静脉阻塞性疾病:如布查综合征、肝小静脉阻塞性疾病等。

***6***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7***原发性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8***心源性黄疽: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9***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哺乳性黄疸。

2。肝内胆汁淤积

***1***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

***2***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害。

***3***酒精性肝病。

***4***良性家族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

***5***妊娠期复发性肝内胆汁积。

***6***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7***霍奇金病、淋巴肉瘤。

***8***良性手术后黄疸。

3.肝内胆管机械性梗阻

***1***肝内胆管结石。

***2***胆管炎症:肝内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等。

***3***肿瘤:肝门原发或继发性肿瘤、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癌。

***4***先天性肝内胆管闭锁、先天性节段性胆管扩张-

***5***其他:华支睾吸虫病等。

4。肝外胆管机械性梗阻

***1***肝外胆管结石。

***2***肿瘤:原发胆管癌、壶腹周围癌、胰头癌。

***3***炎症:急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

***4***先天畸形: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

***5***胆狭窄;手术及外伤后胆管狭窄。

***6***寄生虫:华支睾吸虫病、胆道蛔虫病。

5。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l***Rotor综合征。

***2***Dubin-Johnson综合征。

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

阳黄

1、热重于溼

治法 清利溼热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

2、溼重于热

治法 利溼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 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

3、急黄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千金犀角散加减

阴黄

1、寒溼困脾

治法 温阳健脾,化溼退黄

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味

2、脾虚溼滞

治法 健脾养血,利溼退黄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

十种型别介绍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溼,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溼,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5.溼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溼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6.燥黄: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孕母溼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黄: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溼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黄疸的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2***茵陈蒿1把,生姜1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2.针灸疗法

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嗜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三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27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