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佚名 2023-07-26 16:39:11

手足口病是大人和小孩都会感染的疾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大,表现的症状多而复杂,大人可以根据一些方法来进行缓解,但是小孩的一些行为只会让病情更加严重,所以,当小孩感染了手足口病后,家长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那么,小孩手足口病怎么护理呢?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3、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让皮肤受到二重感染。

4、注意降温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退热期、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高烧不退时,应遵医嘱运用药物降温。

5、饮食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温以偏温略凉为宜,不能过咸,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避免辛辣。对疼痛明显而拒食的患儿要适当给予静脉补液。

6、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7、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人群密切接触

这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引起感染。

(2)飞沫传播

患儿咳嗽、讲话时,可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染,所以与生病的孩子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与患儿同处一室最容易被感染。

(3)通过消化道传播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可发生感染。另外,医源性传播也可能造成感染,如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等造成传播,但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护理

问题一:手足口病如何护理?手足口病分普通型手足口病和重症手足口病。普通型手足口病一般是手足口部位和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皮疹,孩子不同程度发烧,可能口腔内也有疱疹。这类患儿可以不治自愈,一般一周左右就痊愈了。口腔疼痛要用西瓜霜喷剂,可消炎止痛。给孩子多喝水和自制果汁,吃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
重症手钉口病是指合并了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的手足口病病理,一般有呼吸困难、嗜睡、循环系统障碍等症状,需要父母注意观察。出现相应症状,要立即送定点医院救治。

问题二: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患儿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首发症状为高烧,发热1--2天后出现疱疹。一旦发现,应立即送到医院接受治疗,隔离。在护理上要注意:
1.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防止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形成瘢痕。
2.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3.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问题三:手足口病护理方法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您好,手足口病患儿应多喂白开水,清淡饮食,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让患儿多休息,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小时,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喂喝白开水或蔬菜水果汁,是有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排出。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免着凉。也可以给孩子服用好医生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每天三次将好医生康复新液含于口中3~5分钟后咽下,可防治孩子口腔疱疹,并且能提高小孩身体免疫力。如果手足臀等部位有疱疹,使用康复新液涂抹或湿敷。.

问题四: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末夏初最为常见,发病高峰主要在5 ~ 7 月份,冬季发病较为少见。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所以,我们要追根溯源,从传染源一路追寻下去,才能更好地预防、护理手足口病,尽量减少宝宝的痛苦。 它是怎么传染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患者是指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而一些少年儿童或成人因为抵抗力较强,虽然感染了病毒,但并不发病,他们都是隐性感染者他们身上携带的病毒会传染给抵抗力较弱的宝宝,使他们患病。有的家长有这样的疑惑我的宝宝没和别的小朋友接触,怎么也得了手足口病?就是因为宝宝周围可能有隐性感染者存在。 它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经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的传染性最强。患病宝宝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以及他接触过的各种玩具和用具等也是病菌传播的途径。通常 5 岁以下的宝宝容易患手足口病,尤其是 3 岁以前的宝宝更是病菌的重点传播对象,因为不满 3 岁的宝宝接触过的病毒比较少,机体没有形成抵御这些病毒的抗体,属于易感人群。 患病后有哪些典型表现? 一般表现 宝宝感染病毒后,通常 2 ~ 7 天出现症状。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宝宝会出现发热(有的宝宝并不发热)、咳嗽、流鼻涕、流口水、饮食困难等症状。 特征性表现 手足口病的特征性表现是长疱疹。疱疹可以出现在口腔(包括舌、颊黏膜及咽峡部)、手部、足部、臀部及肘、膝、月国窝部位。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表皮较厚,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大小不等,周围皮肤发红,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皮疹不一定全部出现,不典型、散发型的孩子出疹只表现在宝宝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上。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疼痛明显,破溃后影响宝宝的进食。水疱和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哪些是危重表现? 手足口病一般能在 7 ~ 10 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但少数宝宝可能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病情进展快的重症宝宝有可能死亡。为防止出现意外,宝宝患手足口病后,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宝宝有以下症状,要尽快送到传染病专科医院救治: ● 持续高热不退。 ● 手脚发凉、发花。 ● 呼吸加快,鼻翼扇动,呼吸节律改变,心率明显增快。 ● 出现烦躁、频繁惊跳、四肢抖动甚至抽搐等。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 ● 血糖高。 ● 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 哪些辅助治疗可以促进痊愈? 宝宝患手足口病时,家长可以采取中药食疗和清洗的方法,促进宝宝痊愈。 双花薏米粥 金银花 5 克,薏米 20 克,绿豆20 克,加水 2000 毫升,煎汤代水饮。 竹叶甘草饮 竹叶5 克,灯芯草 1克,甘草梢 3克,煎汤代水饮用或加 50 克粳米煮粥。 荷叶粥 鲜荷叶 2 张,切碎后和 50 克白米一起煮粥给宝宝吃。 板蓝根洗液 如果宝宝手足部的疱疹严重,应尽量避免其破溃引发感染,可用板蓝根10 克,黄芩、白藓皮各6 克,双花 3 克,地肤子10 克,忍冬藤 20 克一起煎水,用来清洗患处 , 每天 3 次 , 连用1周. 怎么护理患病宝宝? 治疗手足口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大多数孩子都是轻症,在家治疗即可,严重的合并症则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宝宝发热,体温低于38.5℃,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头部、腋窝、肘窝、腹股沟。如果体温超过 38.5℃,可......>>

问题五:手足口病的主要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手足口病 气温过高是与感染有关病毒最为常见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传染源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疾病所至皮肤皮疹有关有窒息的危险与并发症爆发性心肌炎 肺炎的危险有关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要隔离2周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2、饮食营养3、口腔护理 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4、皮疹护理 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孩子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让宝宝多喝水。

问题六:宝宝手足口病怎么护理?首先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来的,患病期间首先要隔离,要注意宝宝个人卫生,勤洗手,宝宝的玩具、奶瓶等也要勤消毒,避免再次感染病毒;饮食上吃一些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减少肠胃负担,可以在辅食里加一些合生元益生菌,保护肠道健康;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给宝宝榨一些胡萝卜、苹果汁,补充微量元素,增强抵抗力。

问题七:手足口病护理要点。是什么手足口病如果没有引起相关的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的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以上内容来自“问上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儿童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如何护理 最全面有效的手足口病护理方法

儿童手足口病初期发病比较急,常伴有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掌或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的疹子,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等现象,家长们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确保儿童手足口病尽快自愈,避免病情发展迅速,引发重症,减少死亡机率。

皮疹护理1、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

2、牀铺应平整、干燥、清洁;

3、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破皮疹,必要时可戴手套;

4、臀部有皮疹者,应及时处理患儿大小便 (尿不溼等),保持臀部的清洁与干燥;

5、如疱疹未破溃,可涂以炉甘石洗剂;

6、如疱疹破溃,可涂以碘伏等 *** 性小的消毒剂,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发烧护理大部分儿童手足口病初期都会伴有发烧的症状,一般发烧温度不会超过38.5度,家长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给孩子退烧:

1、解开衣物

儿童腋下温度量了是发烧的话,这时可解开儿童领口、外层的衣物,或者换上轻薄的衣服,有利于儿童散热,儿童也会舒适一些,减少哭闹。

2、多喂水

儿童处于发烧的情况下,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较多,家长可时不时的给儿童喂食一些凉白开,补充体内水分。另外多饮水也能带走一些热量,调节体温,让儿童舒适一些,还能促进排尿,排出毒素。

3、通风散热

发烧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房间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物理降温

3岁以内的儿童出现中低烧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在家帮助儿童进行物理降温,具体方法如下:

(1)冷溼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溼,拧成半乾,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也可用毛巾包着冰块或者使用冰枕。特别是要冷敷额头,还可以保护大脑不被烧坏。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

将儿童的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这样可以让儿童的皮肤血管扩张,将体内的热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注意: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大概每4~6小时一次,擦浴后过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另外出疹子的儿童发热时不宜用此法降温。

5、贴退热贴

儿童在发烧的情况下,还可使用退烧贴进行降温,一般家长给儿童贴一片退热贴粘在儿童的额头上即可起到降温的效果。

6、小儿推拿退烧

功效:清热解表、发汗、退烧。

适宜对象:适宜100天—6岁儿童。

(1)一窝风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 *** 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关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3)揉外劳宫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 *** 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4)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 *** 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7、吃退烧药

当儿童体温超过38.5℃,脸热、烦躁、精神状态不好,则必须考虑使用退烧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用药,不可以自行随意用药。

口腔溃疡/疱疹护理

1、抹药物

对于口里长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可以用维生素素B2粉剂、鱼肝油、西瓜霜等直接涂于宝宝口腔糜烂部分,帮助病症快速痊愈。

2、口服维生素

另外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也能起到缓解疼痛,促进口腔溃疡快点好起来。

3、吃东西后用淡盐水或温水漱口

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恶心呕吐护理

1、短暂禁食

得了手足口病的儿童呕吐后,不要急于让儿童进食,可以暂时先禁食4小时,包括牛奶、母乳都不要喂,等待呕吐反应过去,最好每隔10~15分钟给宝宝喝一点淡的盐水或淡的白糖水。

2、补充水分

儿童呕吐之后,会有一些胃酸、及残渣滞留在口腔中,难闻的味道,会加重不适。所以父母可以溼纱布沾开水清洁口腔;而较大的儿童,可以以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异味。并可适当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

3、按压穴位止吐

推膻中穴孩子呕吐后,家长可用一手的手掌自膻中穴(在两 *** 连线的中点)推拿至肚脐,由上向下反复5-7遍,有很好的宽胸理气、止呕的效果。

按合谷穴合谷穴属大肠经,按压此穴能安和胃肠、降逆止呕。对于呕吐患儿有效。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共2穴。

*** 手法:用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向下按压并揉动3-5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掐内关穴用拇指指尖掐住对侧内关穴(在手腕上两横指之中)1分钟,以有麻胀感为度,能快速止吐。

4、吃萝卜蜂蜜

成分:白萝卜200克,蜂蜜50克。

用法:将萝卜洗净切碎,捣烂如泥状,加入蜂蜜调匀,日服2次,每日1剂。

对症:恶心反胃、呕吐。

5、吃姜汁蜂蜜

成分:鲜姜50克,蜂蜜25克。

用法:将鲜姜洗净并捣烂,取其姜汁与蜂蜜调匀,置锅内稍加蒸煮(以温热为度),1次服下,温开水送服。

对症:恶心、呕吐。

儿童手足口病初期发病比较急,常伴有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掌或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的疹子,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等现象,家长们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确保儿童手足口病尽快自愈,避免病情发展迅速,引发重症,减少死亡机率。

食欲不振护理手足口病的患者或口腔内有疱疹会使患儿疼痛,会出现不思饮食、食欲不振的现象,而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 *** 性较强的食物。

推荐食谱

1、荷叶粥

材料:鲜荷叶2张,大米50克。

做法:将荷叶切碎,大米煮成稀粥后,放入碎荷叶,再煮半个小时,即可加入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荷叶含有莲碱、原荷叶碱和荷叶碱等多种生物碱及维生素C,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对于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发烧、疱疹有缓解作用。

2、竹叶扁豆汤

材料:淡竹叶10克,白扁豆20克(鲜白扁豆可用100克),生甘草5克。

做法:白扁豆洗净、浸泡1—2小时,淡竹叶与生甘草用纱布包好或直接装入炖包。以上3种药物一起入砂锅,用添水400毫升,煎至水减半取药汁的方法,煎取药汤2次。将两次取得的药汁合一起,白扁豆也保留食用。每天1剂,分2~ 3次温服。

功效:中药淡竹叶性寒,可以作用于人体的心、肺、胃和膀胱四经,以清凉利尿、解热散风及清心火、除烦热、消肿痛为主要功效,对于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口渴心烦、咽喉肿痛、咳嗽、皮疹等症状有缓解作用;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溼、和中开胃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小儿手足口病引起的食欲不振、流口水等症状;生甘草,能清热利咽、祛痰止咳、解毒和药,可以提升淡竹叶和白扁豆的功效,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

3、萝卜汁绿豆汤

材料:绿豆50克,萝卜1个,白糖适量。

做法:萝卜捣烂取汁,绿豆放锅内加水煮成绿豆粥后,倒入萝卜汁,调入白糖服用。

功效: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可治暑热烦渴,水肿,泻利,丹毒,痈肿,解热药毒,对于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发烧症状缓解治疗作用;萝卜性凉,昧辛甘,无毒,入肺、胃经,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肺痨咯血、呕吐反酸等,对于手足口病引起的热症、呕吐有缓解治疗作用。

及时隔离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羣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注意戴好口罩,避免飞沫传染,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空气传播病毒,室内温度与溼度适宜。

注意

手足口病痊愈后还具有传染力,需要继续隔离一周,一般来说整个隔离期有14天左右。

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

1、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

2、是否有原有症状、体征的加重恶化;

3、是否有其他危重信号出现。

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则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抽搐等情况,如出现以上情况的,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注意消毒1、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2、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使用;

3、患儿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70℃ 以上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

4、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学习用品、某些家俱、地面、墙壁等或其他不会浸溼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浸泡或喷洒;

5、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手足口病的患儿,需做好哪些护理呢?

有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时是谈之色变的,因为他们会觉得这种病很严重,实际上这种病并不可怕,在孩子患上以后,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该如何护理?

通常患有手口足病的患儿会有高烧不退、嘴里、手掌心、脚底还有小屁股上都会有水泡,所以护理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

一、要对孩子的体温了如指掌,并且做到居家隔离

高烧不退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体温,一旦超过38.5℃,就要及时的给孩子吃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还要给孩子多喝温开水,防止高烧时间太长而造成身体脱水。

手口足病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当你家的孩子生病时,千万不要随意外出,要做好居家隔离,而且孩子用过的东西都要消毒,垃圾也需要专门装到一起集中销毁。

二、帮孩子修剪指甲,防止孩子忍不住抓破疱疹

由于这些疱疹会痒,所以为了不让孩子的指甲把疱疹抓破,以后留下疤痕,所以孩子的指甲要不定期修剪。

三、注意个人卫生

患病以后,要时刻保持干净,饭前饭后要求孩子用温水或者生理盐水漱口,勤洗手、洗澡,而且在洗澡时候不能用沐浴液,或者肥皂这些容易对皮肤造成刺激的东西,我们只要用温水就好了。还需要让孩子身上的衣物,还有盖的被褥时刻保持清洁。

由于孩子的嘴巴里会有疱疹,所以在吃食上也要注意,尽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太硬的东西,这样既好消化,又避免用力咀嚼,我相信在家长用心的护理下,孩子一定会很快康复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17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