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秘乙肝疫苗为什么要打三针
乙肝疫苗为什么要打三针呢?
注射第一针:机体进入感应阶段,疫苗作为小剂量的特异性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细胞,这期间大约30%--50%的人会出现表面抗体。
注射第二针后:进入效应阶段,表现为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这一阶段大约80%--90%的人都会产生表面抗体。
注射第三针后:进入加强阶段,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处于最佳状态,大约90%--95%的人可以出现表面抗体。
乙肝疫苗第1针和第2针乙肝称为致敏接种,使接种者产生抗体,第3针称加强免疫,使产生的抗体效价更高,预防效果更持久。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何不良反应
一般接种乙肝疫苗后的不良反应轻微,极少数孩子有发热及注射部位的轻微红肿、疼痛,这些反应多在接种后2-3天自然消失。故接种后的宝宝建议多喝水,多休息,接种当天不建议洗澡,接种部位避免接触水。
二、哪7类人不适合接种乙肝疫苗
1、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有效,而对肝脏内的乙肝病毒是没有作用的,因此,乙肝患者 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用注射乙肝疫苗,即使注射了也不会产生效果。
2、对于患有急性或者慢性严重疾病,如: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肾脏疾病、严重心脏病,或者痊愈不足两周的患者,应推迟打乙肝疫苗的时间。
3、怀孕的妇女、过敏性体质者不能打乙肝疫苗。
4、如果乙肝五项检查中仅第二项呈阳性,而且滴度值足够高,说明体内有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这时候不用乙肝疫苗接种,如果滴度值低,就还需要注射。
5、感冒发烧时,不易接种乙肝疫苗,因为有的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会有一些不良反应,而这些症状跟感冒的症状很像,如果这时候感冒发烧就会影响医生的判断,不利于治疗。
6、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7、目前正在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麻疹疫苗者是不能同时注射乙肝疫苗的。
三、乙肝疫苗多久打1次呢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然后接种乙肝疫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周)。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四、打乙肝疫苗7大注意事项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4、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6、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7、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打三针好;
原因是因为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扩展资料:
乙型肝炎易感者,主要用于婴幼儿,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免疫程序均按0、1、6个月各注射一针,每针10μg。其他高危人群,如肾透析以及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每针30μg。
接种乙肝疫苗后,大多数婴幼儿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少数婴幼儿可能会有以下不良反应:
1、接种部位红肿、发痒、硬结等,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1~3天内症状就会消失。
2、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还伴有恶心、食欲不振、精神不好、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是一般在24小时以内就会消退。如果发热特别严重,达到39℃以上,可以给婴幼儿服退烧药,若持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尽快到医院就诊。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疫苗,但是在注射乙肝疫苗之前,我们也需要了解乙肝疫苗注意事项的情况,如果您是过敏性体质或是有严重皮肤湿疹是不可以注射的。另外在注射疫苗前,如果有发热的情况,也要暂缓注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具体的看看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事项的情况吧~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按时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基本上大大降低将来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不接种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的传染性非常强,所以患病率相对其他的疾病来说比较高。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一般在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
此方案称为0、1、6方案。
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为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为2年以上,接种者应该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
2、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一个月仍未行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若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开接种。
4、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5、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准,
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行加强注射一次。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
接种禁忌症
1、发热者暂缓注射。
2、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脏器畸形等病人。
3、早产低体重(
4、严重皮肤湿疹。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前必须半安瓶内的疫苗摇匀,变成透明乳白色。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成人篇1、成年人打乙肝疫苗需要先进行化验, 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都是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注射乙肝疫苗。成年人打乙肝疫苗一般按照“123”方案进行,即连续三个月每月打一针 乙肝疫苗。成年人打乙肝疫苗,也可以按照“016”方案来打,也就是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在间隔一个月和6个月后,再打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
2、检查疫苗注射效果,大部分的疫苗接种后,都不敢保证所有人都接种成功。乙肝疫苗也不例外。往往由於乙肝疫苗储存不当、接种不规范或个人的免疫系统低下等原因,乙肝疫苗会存在接种失败的可能。所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毕后,必须到医院检查乙肝五项,检验接种是否成功。
3、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溼疹者;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者;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者;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者;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患有以上疾病的成年人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4、在乙肝疫苗注射之前不能有发烧(超过37.5℃)的现象,也不要选择自己感冒的情况下注射乙肝疫苗,这样的情况自身的免疫力非常低,注射完之后可能会产生恶心、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建议注射之前是健康的状态,如果有以上情况建议恢复健康后在进行注射。
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儿童篇1、乙型肝炎、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溼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3、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4、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5、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6、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过程篇
注射前先进行检查
各种急性病期间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均不可接种乙肝疫苗,检查肝功能异常者先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待肝功能正常后再行接种。
目前多用的注射方法是“0、1、6月注射法”。注射第一针时间为0月,第二针于第一针后1个月注射,第三针于第一针后6个月时注射。每次皮下注射5-10ug。第7个月检查接种效果,只需查乙肝五项。出现“乙肝表面抗体”为有效。“乙肝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已有免疫力。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为弱阳性,则需加强注射,一般为一次,5或10ug。
如果接种乙肝疫苗前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则无需再接种。若“乙肝表面抗体”为弱阳性,则需加强注射。
“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5年要复查一次。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则要进行复种,程序、剂量和时间同初种。
检查疫苗注射效果(即检查接种是否成功)
大部分的疫苗接种后,都不敢保证所有人都接种成功。乙肝疫苗也不例外。往往由於乙肝疫苗储存不当、接种不规范或个人的免疫系统低下等原因,乙肝疫苗会存在接种失败的可能。所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毕后,必须到医院检查乙肝五项,检验接种是否成功。
定期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即检查抵抗力)
接种乙肝疫苗,机体会产生保护性的抗体表面抗体HBsAb。但HBsAb滴度是会在体内逐年消失的,也就是存在半衰期。研究表明,当HBsAb滴度小于10个国际单位时,表面抗体HBsAb便不足以抵挡乙肝病毒的侵袭。所以,您必须在乙肝疫苗接种结束之后,切忌定时到医院检查HBsAb滴度。
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禁忌篇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溼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4、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健康小提示专家提醒,乙肝疫苗虽然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但是接种时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以免因为乙肝疫苗的接种导致身体的健康出现问题或者诱发其他疾病的出现。同时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对我们的健康有所保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12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鲫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