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现在越来越多,因为很多人平时都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而这些生活习惯很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糖尿病患者对糖类的代谢有问题,所以平时要注意糖分的摄取,有很多人都喜欢吃猕猴桃,那猕猴桃糖尿病人可以吃吗?糖尿病能吃猕猴桃吗?
1、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可以吃。
猕猴桃的含糖量很少,所含的营养元素却很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更居水果之首,此外还含有较多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起到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的良好功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2、吃猕猴桃的好处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天然糖醇内物质-肌醇,能够有效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
猕猴桃还含有极其丰富的维生素C和其他微量元素,是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食品,其中维生素C还有助于帮助糖尿病人增强抗感染能力,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的疗效。
3、猕猴桃的食疗功效
中医认为,猕猴桃具有解热除烦,止渴利尿,益智安神,润中理气等功效。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抗癌,降低胆固醇,稳定情绪,防治便秘等作用,尤其适宜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动脉隐患等患者食用。
4、怎么吃猕猴桃好
取猕猴桃200克(约1-2个)银耳20克。
将猕猴桃去皮,切片,银耳泡发,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熬煮片刻,再放入猕猴桃片,煮至银耳粘稠即可。
这道猕猴桃银耳羹具有降糖,降压,减少体内
脂肪堆积,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5、吃猕猴桃要注意什么
1、猕猴桃性寒凉,脾胃虚弱,先兆流产,月经过多,尿频者忌食。
2、糖尿病人吃猕猴桃要注意适量,一天最好不要超过200克,吃1-2个左右就够了。
6、猕猴桃怎么催熟
1、香蕉皮催熟
用香蕉或者是香蕉皮催熟猕猴桃。只要将买回来的香蕉和猕猴桃一起用塑料袋装好之后扎好口袋防治几天即可。要注意中间可以解开口袋放出二氧化碳,以免捂坏香蕉。或者是将香蕉皮直接与猕猴桃一起装入口袋,也能够帮助有效催熟。
2、苹果催熟
用苹果催熟猕猴桃只需要将苹果和猕猴桃一起放在一天,一般一个礼拜即可催熟猕猴桃。这是因为苹果成熟之后能够释放出大量的乙烯,从而加速猕猴桃进行呼吸,猕猴桃中含有的有机酸和淀粉加速转化成可溶性糖,最终成熟。
3、果箱催熟
买回来的猕猴桃如果要催熟的话,可以将猕猴桃放入密封性较高的果箱,要注意的是放入果箱中的猕猴桃为了避免腐烂,要隔2天左右打开箱子释放二氧化碳。让氧气进入果箱,也是能够帮助猕猴桃呼吸,加速成熟的。
4、米袋催熟
将生的猕猴桃放入米袋中,能够帮助催熟。我们都知道米袋的密封性是很好的,再加上米袋是不通风的地方,其环境温度较高,适宜缩短猕猴桃的后熟期,加速成熟;另外米袋不通风能够帮助乙烯更好的发挥作用,加速催熟猕猴桃。
5、牙签催熟
用牙签催熟猕猴桃是要用牙签在猕猴桃的表面扎几个小洞,然后再将猕猴桃装入塑料袋中扎紧口袋之后放置几天就可以了。这是因为用牙签扎的小洞能够帮助猕猴桃自身释放乙烯来加速成熟。但是要注意,这种方法可能存在微生物导致猕猴桃变质的情况,不建议使用。
你好,血糖是7.1能吃猕猴桃。
糖尿患者补充营养可以食猕猴桃,它刺激孤立组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以降低糖尿患者的血糖。其粉末与苦瓜粉混合,可以调节血糖水平。
糖尿患者每天食用100~200克即可,大概2~3个。糖尿病人吃完饭后不能马上吃水果,而应该在两餐之间吃,作为加餐。
糖尿病人吃猕猴桃的好处
1、猕猴桃富含精氨酸,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动,阻止血栓的形成,对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治疗阳萎有特别功效。
2、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同时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3、猕猴桃所富含的肌醇及氨基酸,可抑制抑郁症,补充脑力所消耗的营养。它的低钠高钾的完美比例,可补充熬夜加班所失去的体力。它还加强心脏肌肉,并且对维持心血管健康具有良好效果。
4、猕猴桃还含有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作为水果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当属其所含的具有出众抗氧化性能的植物性化学物质sod,据美国农业部研究报告称,猕猴桃的综合抗氧化指数在水果中名列居前,仅次于刺梨、蓝莓等小众水果,远强于苹果、梨、西瓜、柑橘等日常水果。与蓝莓等同属第三代水果中颇具代表性的。
糖尿红枣能吃什么水果
无花果
降糖关键点:酸类、酶类
无花果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它含有多种脂类,有助于缓解糖尿病患者并发性便秘。无花果含有脂肪酶、水解酶等能够分解脂肪的成分,从而减少脂肪在血管中的沉积,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
火龙果
降糖关键点:高纤维、低糖分、低热量
火龙果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对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帮助。火龙果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白蛋白对重金属中毒具有解毒的功效,并且能够保护胃壁。花青素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还能提高对脑细胞变性的预防,抑制痴呆症,很适合老年人食用。
橙子
降糖关键点:含糖量低
橙子中含有橙皮苷、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果胶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功效,还有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作用,对糖尿病引起的一系列血管疾病大有好处。橙子含有维生素P,能保护血管,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出血。
苹果
降糖关键点:果胶、膳食纤维
苹果含有较多的钾,对于高血压患者很有好处,而且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生。苹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苹果酸,能促使积存于人体内的脂肪分解,经常食用苹果可以预防肥胖。
西瓜
降糖关键点:水分多、热量少
西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且不含脂肪和胆固醇,水分多,热量低,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一定要控制量,每天不宜超过50克。西瓜有一定的治疗肾炎和降低血压的功效。西瓜还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
山楂
降糖关键点: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胆碱
山楂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胆碱等,有助于血管健康。山楂能活血通脉,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糖尿患者不能吃什么水果
1、含葡萄糖的水果:如葡萄、荔枝、甘蔗等。
2、含葡萄糖的食品:如白糖、红糖、冰糖、蔗糖、麦芽糖、巧克力、奶糖等。
3、含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等。
4、含淀粉高的食品:如土豆、山芋、粉丝等。
糖尿病人吃猕猴桃可以吗?猕猴桃内含营养丰富,是水果中比较高端的水果。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猕猴桃的,只不过由于猕猴桃也含糖,所以在食用的时候,必须得注意量,不能贪吃。那么,糖尿病人吃猕猴桃可以吗,下面请专家介绍一下。
方法/步骤
糖尿病人补充营养可以食猕猴桃,因为猕猴桃的含糖量很少,另外猕猴桃又叫藤梨、阳桃、猕猴梨。其性味甘酸而寒,有解热、止渴、通淋、健胃的功效。可以治疗烦热、消渴、黄疸、呕吐、腹泻、石淋、关节痛等疾病,而且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它所富含的肌醇及氨基酸,可抑制抑郁症,补充脑力所消耗的营养;它的低钠高钾的完美比例,可补充熬夜加班所失去的体力,并且对维持心血管健康具有良好效果。
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水果之王”。猕猴桃还含有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作为水果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当属其所含的具有出众抗氧化性能的植物性化学物质sod,据美国农业部研究报告称,猕猴桃的综合抗氧化指数在水果中名列居前,仅次于刺梨、蓝莓等小众水果,远强于苹果、梨、西瓜、柑橘等日常水果。与蓝莓等同属第三代水果中颇具代表性的。
4
猕猴桃果实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适时采收下的鲜果,在常温下可放一个月都不坏;在低温条件下甚至可保鲜五六个月以上。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糖水罐头、果干、果脯等,这些产品或黄、或褐、或橙,色泽诱人,风味可口,营养价值不亚于鲜果,因此成为航海、航空、高原和高温工作人员的保健食品。猕猴桃汁更成为国家运动员首选的保健饮料,又是老年人、儿童、体弱多病者的滋补果品。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A、E以及钾、镁、纤维素之外,还含有其他水果比较少见的营养成分——叶酸、胡萝卜素、钙、黄体素、氨基酸、天然肌醇。猕猴桃的别名又称为奇异果、超级水果,它的含钙量是葡萄柚的2.6倍、苹果的17倍、香蕉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柳橙的2倍。因此,它的营养价值远超过其他水果。
可以啊,适量为佳。
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也称奇异果(奇异果是猕猴桃的一个人工选育品种,因使用广泛而成为了猕猴桃的代称)。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20世纪早期被引入新西兰。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行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世界19个国家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
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黄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果肉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
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还有消瘦等体征;
2型糖尿病:主要是在成年以后,继发肥胖之后引起的血糖升高;
其它型糖尿病:LADA(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治疗建议】
西医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中国传统医学的消渴症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名为消渴。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消。肺燥、胃热、肾虚并见,或有侧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症。
建议用我们的中药“闻喜通关散”每天早晨取一包,放入有盖的口杯(大约五百毫升容量)中,开水浸泡几分钟(水煮五分钟效果尤佳),像冲茶一样,饮取上清汤液,可续水频服,味尽弃渣;一般三两天就能见到明显效果,连用七到十天,效果尤佳。疗效稳定持久。祝您好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08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西班牙学者发现散步3公里能强肺
下一篇: 减肥和健身的对比,健身对人体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