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肠道菌群真能控制我们的情绪吗

夕阳红 2023-07-26 05:55:59

 如果让外星人来对人类进行检查,他们可能会认为人类就是用来喂养微生物并且能够带着微生物四处走动,如奴隶一般的有机体。我们体内细菌的数量是细胞总数的十倍还多,据估计所有细菌的dna加起来包含330万个不同的基因,这一数目是人类基因总数的大约160倍。我们小肠中大约寄居了1千克的细菌来帮助我们进行食物消化和代谢,产生维生素以及保护机体避免感染发生。

上面是一些教科书上的知识,最近大量研究又揭示了人体内这些“小伙伴”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功能。有证据表明肠道细菌能够保护我们不受或者让我们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影响,这些病原体可能参与炎症,糖尿病以及肥胖等疾病的发生。大量数据还表明,肠道细菌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微生物研究目前是一个非常火热的研究领域。五月份美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总预算大约5亿美元,而欧盟也资助了超过300个与微生物组有关的研究项目。来自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农业化学和食品技术研究所的yolanda sanz在欧盟微生物研究领域最大的共同体mynewgut中负责协调工作,该共同体由15个国家的30个合作伙伴组成。外国网络媒体采访了sanz,询问了一些关于研究前景以及微生物组与大脑联系的一些有趣问题。

我们的肠道菌群是如何形成的,肠道菌群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

我们的小肠中寄居着一个复杂的细菌生态系统;我们将其称为肠道菌群,这个菌群中包含了至少1000中不同的细菌种类。我们在出生以后很快就获得了大多数的肠道微生物,虽然也有证据表明胎儿在出生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肠道细菌的定植。

在出生以后的2~3年,这个微生物群体的组成非常不稳定。这种情况与免疫系统的不成熟存在一个共同时期。在这一阶段,肠道菌群受到饮食的很大影响,比如是否母乳喂养。

到食用成人饮食以后,肠道菌群的组成就会变得更加稳定,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微生物群体。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到老年阶段,老年人的饮食又变得多样性减少也更加不稳定,就像婴儿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微生物群体的进化反映了我们的成长和衰老。

那我们就因此获得了一种菌群身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细菌指纹了吗?

是的,每个人的肠道中都有不同的细菌种类和菌株成分。如果我需要在这里放一个图表,我会说对每个人来说大约四分之一的肠道细菌都是独特的,但是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估计。同时,我们知道我们的基因组会影响肠道菌群,我们不知道这种情况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但是至少肠道菌群的一些特征确实与我们的dna有关。

当人们彻底改变饮食会发生什么呢?比如说如果我开始严格的素食生活,这会改变我的菌群身份吗?

研究表明如果你的饮食变化非常巨大,比如改变纤维,蛋白质或脂肪的成分,你将看到你的肠道细菌会发生相对快速的变化。大约30~40%的细菌会出现丰度改变。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会得到一个新的菌群身份指导你再一次改变你的饮食。

药物也会改变肠道菌群。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消炎药以及一些不直接与细菌接触的其它类型药物会改变菌群结构。这种情况比几年之前观察到的现象更加复杂。

肠道菌群,大脑和情绪之间有什么联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内存在由细菌建立的肠脑轴,细菌会影响大脑,反之亦然。

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别胆小含羞的小鼠品种在接受了另外一种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以后会变的更加活跃也更具有好奇心。我们知道一些肠道细菌会产生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合物:比如说神经递质或者改变血脑屏障的代谢产物。我们还不知道其中的确切机制,但是非常清楚的是肠道细菌会影响情绪和行为模式。

这些发现在人类身上也适用吗?

大多数信息都来自动物研究,但是一些关于人类的研究数据也非常确凿。比如抑郁症病人就表现出肠道细菌的改变。

除此之外,将抑郁症病人的菌群移植给小鼠可以复制抑郁症的病理学特征。

进行人类试验的难题在于我们只能分析病人的粪便,而粪便中的细菌对位置更靠下的小肠部位的菌群更具代表性。为了获得消化道其他部位的信息,你需要对健康人进行活检或其他侵入性检测,这当然是不道德的。

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利用益生菌治疗人类的大脑紊乱,至少减轻一些症状?

已经有一些针对抑郁症病人进行的试验,对病人进行益生菌治疗。结果还是很鼓舞人的,但都是一些小型研究,在我们可以下结论说这些干预措施是否真的有效之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已经在肠道菌群和疾病之间发现许多关联:为了进一步推动治疗,我们需要建立因果关系,密切观察细菌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

想要取得更进一步的进展,我们还需要对更大的病人群体进行研究,整合不同的组学方法,比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一领域美国比欧洲投入的更多,还有许多可以合作的空间。我们努力确保大多数的基因组数据都能够公开,提供给整个科学研究群体。

未来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将在小鼠模型上得到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人类研究并不容易,但是我认为我们正向着一个很有希望的方向不断前进。

恐慌、忧郁未来有望「食疗」!《BMJ》:益生菌可缓解症状!

过去的研究指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肠道息息相关,而且这个影响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情绪可以透过神经途径影响胃肠道健康,而反过来肠道微生物群也可能会影响行为和情绪。通过特定的饮食改变肠道细菌,可能有助于治疗与压力有关的神经发育障碍。

近日,来自英国布莱顿大学和萨塞克斯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证实,摄入改善肠道有益细菌(统称为益生菌)分布的食物,确实可以帮助缓解恐慌和忧郁。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BMJ)上。

摄取益生菌有望改善精神疾病

全球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有两大类型,分别是忧郁症以及恐慌症。忧郁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理健康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5年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超过3亿,许多人通常还会同时出现恐慌症。这些精神障碍,不止造成个人与家庭困扰,甚至还会造成社会损失。

研究团队查看了2003年至2019年间发表的71项研究,这些研究探讨了益生菌如何帮助患有恐慌和忧郁症的成年人。最终入选的7项研究显示,与未进行治疗或安慰剂相比,服用益生菌的忧郁症、恐慌症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

也就是说,益生菌可能是缓解恐慌和忧郁症症状的辅助治疗方法。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同时患有肠躁症等疾病的患者,还能够同时改善自身症状。

益生菌协助维持好菌稳定,改善健康状态

而益生菌要如何在这之中起到作用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消化道中存在至少有400种细菌。这些微生物对于消化食物、抵御潜在的病原体或有害微生物以及合成维生素至关重要。

益生菌能帮助人体维持肠道内健康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群落,因此,补充益生菌能够让肠道的好菌成为优势微生物群落,肠道微生物群能进一步影响大脑的行为和情绪。

补充益生菌,留意别摄取太多糖

「肠道是人体免疫相当重要的一环,促进肠道健康,对人体的健康状态都是有益处的,」营养师吕孟凡曾表示,若是要补充益生菌,建议采用粉状或是锭剂形式的益生菌,纯度较高。

「优酪乳、多多类的饮料虽然也可以补充益生菌,但因为加了非常多的糖,像是100c.c.的多多就有15公克的糖,因此,饮用时要控制量,以免造成肥胖问题。」另外,也可以选择多补充膳食纤维,同样有助于稳固肠道微生物聚落。

肠道菌群紊乱会引发哪些问题?做好3点来稳定肠道菌群

肠道是身体上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疾病跟肠道有关。之所以肠道能顺利运行主要得益于肠道菌群,然而肠道菌群紊乱可引发多种问题,甚至威胁生命质量。

肠道菌群紊乱易引发哪些问题?

1、影响人们的情绪

肠道中微生物状态可通过迷走神经和肠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影响人们情绪。经过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种类减少和生态紊乱会增加患上焦虑症风险。

2、诱发心血管疾病

经过研究表明,合理调整肠道菌群,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内脏淤血所导致的无食欲和胀气,同时也能减轻水肿问题,加快病情治疗速度,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3、诱发炎症

肠道菌群环境失衡,肠道中的致病菌可破坏黏膜稳定性,进而减弱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导致身体发生炎症反应,最终诱发胃炎和肠炎等。另外也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到身体 健康 。

4、影响大脑功能

大脑中的神经系统跟免疫系统,还有内分泌系统相连。大脑能调节肠道渗透性以及胃肠道移动,从而影响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可释放内分泌物质,此类物质可作用于肠道跟大脑间的通路,进而影响大脑发育和功能。

如何维持肠道菌群稳定?

1、多吃蔬果

多吃含膳食纤维的蔬果和粗粮,虽然膳食纤维不能被身体吸收,不过能被菌群利用,正适合进行营养,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肠道残渣。另外也可以多吃含蛋白质的豆制品、奶类和五谷类等,因为肠道菌群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同时也参与蛋白质以及糖类代谢。

2、多吃含益生菌的食物

各种泡菜以及冷藏酸奶中含有益生菌,能帮助稳定菌群环境。另外也可以按照医生嘱咐补充微生态制剂,同样也能维持肠道内环境。拒绝吃刺激性、生冷寒凉以及高脂肪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刺激肠道粘膜减慢,胃肠道蠕动,从而引起菌群失调。

3、保持适度运动

减少久坐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快步走或慢跑等,能为胃肠道蠕动提供动力。另外采取腹式呼吸法,可提高胃肠道活动量,有效锻炼肠胃消化功能。每天睡觉前对腹部做逆时针和顺时针按摩,同样也能加快胃肠道蠕动。除此之外养成定时拉大便的好习惯,保证一天一便。

温馨提示

由此可见,肠道环境可影响到身体 健康 ,一旦出现排便异常、腹部胀气和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需立马去医院做检查,看一看肠道 健康 情况。老年人肠道脆弱又敏感,因此需做好防护工作,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油炸、生冷油煎的食物。不妨多吃易消化的鱼虾蛋和菜叶等,这样能使得肠道得到充足休息。当有顽固性便秘时需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不能自行用泻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02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