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堂宗旨

人心有限,别让自己的情感受制于无常的红尘外物。《鉴篇》二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人心有限,别让自己的情感受制于无常的红尘外物。《鉴篇》二

吾心有大常者存

曰:物生于土,终变于土;事生于意,终变于意。知夫惟意,则俄是之,俄非之;俄善之,俄恶之。意有变,心无变;意有觉,心无觉。惟一我心,则意者,尘往来耳;事者,欻起灭尔,吾心有大常者存。

关尹子说:万物都于土里产生,最终又回归土;事情都产生于意识,最终都变成我们的意识与认知。知道事情都产生于意识,就会明白我们一会认为这件事情是正确的,一会认为这件事情是错误的;一会认为这件事情是善良的,一会认为这件事情是丑恶的。意识随时在变化,而心的认知能力没有变化;意识有感知能力,而心却没有感知能力。只有让我们的心专一,至于意识,就当作尘土任其往来;事情,就像火焰闪现那样有起有灭,而我们要把大道留存于心中。

情波也,心流也

曰: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来干我者,如石火顷,以性受之,则心不生,物浮浮然。

关尹子说:人的情感产生于人心,而人心产生于天性。人的情感,就如同水的波纹一样;人的心,就好像水的流动一样;人的天性,就如同水一样。出现了干扰我们的事情,比如石头、火焰倾泻而来,如果我们以平静的天性接受它们,那么我们的心里就不会产生情感的波澜,万物都飘飘然而不会进入我们的心中。

贤愚真伪

曰:贤愚真伪,有识者,有不识者。彼虽有贤愚,彼虽有真伪,而谓之贤愚真伪者,系我之识。知夫皆识所成,故虽真者,亦伪矣。

关尹子说:贤良、愚昧、真诚、虚伪,有的我们能认识,有的我们不能认识。别人即使有贤良和愚昧的不同,别人即使有真诚与虚伪的差别,而认为他们有贤良、愚昧、真诚、虚伪之分的原因,只是我们自己的意识认知而已。知道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意识认知形成的,所以即使真是如此,我们也可能看作是虚假的。

天地阴阳不能役

曰:心感物,不生心生情;物交心,不生物生识。物尚非真,何况于识?识尚非真,何况非情?而彼妄人,于至无中,执以为有;于至变中,执以为常。一情认之,积为万情;万情认之,积为万物。物来无穷,我心有际,故我之良心,受制于情;我之本情,受制于物。可使之去,可使之来;而彼去来,初不在我;造化役之,固无休息。殊不知天地虽大,能役有形,而不能役无形;阴阳虽妙,能役有气,而不役无气。心之所之,则气从之;气之所之,则形应之。犹如太虚,于至无中,变成一炁;于一炁中,变成万物。而彼之一气,不名太虚;我之一心,能变为气,能变为形;而我之心,无气无形。知夫我之一心无气无形,则天地阴阳不能役之。

关尹子说:我们的心被外物所触动,不是产生思想而是产生情感;外物映射在我们的心中,不会产生一种事物而是产生意识认知。就连外物都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更何况我们的意识认知呢?连我们意识认知都不一定是真实的,更何况是我们的情感呢?然而一些无知的人,在这个完全虚无的世界里,固执地认为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在这个绝对变化无常的世界中,固执地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永恒不变的。我们用某一种情感去认知这个世界,就会逐步积累成千万种情感;再用这万千情感去认知这个世界,就会逐步积累为万千事物。万事万物的出现是无穷无尽的,而我们的心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本心就会受制于我们的情感;而我们原有的情感,就会受制于外界的万事万物。可以使万物消失,也可以使万物出现,而万物的消失与出现,其原因根本不在于我们自身;这都是大道在控制着,而且是永远没有休止的。人们根本不知道天地虽然很伟大,能够役使有形的万物,却不能控制无形的大道;阴阳虽然很玄妙,能够役使阴阳二气构成的事物,却不能控制没有分化为阴阳二气的大道。人们心里有了向往的东西,那么人的元气就会跟随运行;人的元气有了运行的目标,那么人的身体就会作出相应的响应。就比如在虚无太空,可以在完全虚无的状态下,演变出一元之气;这一元之气,又衍生出万事万物。而这一元之气,不能被称作虚无太空;我们的一颗心,能演化出一元之气,能衍生出形体;但是我们的心,却没有元气也没有形体。明白我们的心灵是没有元气、没有形体的,那么天地阴阳就都不能控制我们的心了。

道无鬼神

曰:人之平日,目忽见非常之物者,皆精有所结而使之然;人之病日,目忽见非常之物者,皆心中所歉而使之然。苟知吾心,能于无中示有,则知吾心,能于有中示无。但不信之,自然不神。或曰:“厥识既昏,孰能不信?”我应之曰:“如捕蛇师,心不怖蛇,彼虽梦蛇,而无怖畏。”故黄帝曰:“道无鬼神,独往独来。”

关尹子说:一个人在平常的日子里,眼睛突然看见了不同寻常的奇怪之物,都是自身精气有所郁结而产生的现象;一个人在生病的日子里,眼睛突然看见有不同寻常的奇怪之物,都是因为心灵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这种情况。如果知道,我们的心灵能够在虚无中看见某种事物,那么就能明白,我们的心灵也能够把存在的事物视为虚无。只是由于人们不相信这点,自然就不会出现这种神奇的情况。有人说:“那些病人的意识已经不清醒了,我们怎么会不相信他们能够看见怪物呢?”我回答说:“比如捕蛇的师傅,因为心中不怕蛇,他即使在睡觉时梦到蛇,也不会感到恐惧。”因此黄帝说:“掌握了大道的人心中是没有鬼神的,他们能够于世间独来独往、自由自在。”

外不见我,内不见心

曰:我之思虑日变,有使之者,非我也,命也。苟知惟命,外不见我,内不见心。

关尹子说:我们的所思所想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能够使之发生变化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大道。如果能够明白一切都是大道在支配,那么我们就能够于外忘却自己的身体,于内忘却自己的心思。

曰:譬如两目,能见天地万物,暂时回光,一时不见。

关尹子说:就比如我们的双眼,能够看见天地万物,一旦遇到强光反射的时候,我们顿时就会什么也看不见。

以彼心揆彼

曰:目视雕琢者,明愈伤;耳闻交响者,聪愈伤;心思玄妙者,心愈伤。

关尹子说:眼睛长期观看细小的雕刻物,那么视力就会越来越差;耳朵长期听着各种音调交集的声响,那么听力就会越来越差;心里长期思考幽微奇妙的事情,那么心灵就会越来越受伤害。

曰:勿以我心揆彼,当以彼心揆彼。知此说者,可以周事,可以行德,可以贯道,可以交人,可以忘我。

关尹子说:不要站在我们自己的思想的角度去揣度别人的想法,应当要站在别人想法的角度去揣度别人的思想。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可以周全地筹划事情,才可以去推行美德,才能够彻底明白大道,才可以与人交往,才可以做到忘我的状态。

忘一情者,可以契道

曰:天下之理,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不可制。故能制一情者,可以成德;能忘一情者,可以契道。

关尹子说:天下的道理是,小的过错不加以控制就会发展成大的过错,大的过错不加以控制就会发展为无法控制的过错。因此能够控制最初的少量情感的人,就可以成就自己的美德;能够忘却最初少量情感的人,其言行就能够与大道相符合。

结语:

关尹子《鉴篇》是一篇专门研究心理的文章,文章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有关心理的问题。

第一,沉迷于不同事物之中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第二,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源于大道的支配,心与大道都是无方、无时、无气的,人要与大道相融合,才能得到心灵的自由。

第三,人心能够映照万物,却常常被外物的表象所迷惑。

第四,太虚可以演化出元气,元气可以衍生出万事万物。心能控制元气,元气可以衍生形体。

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如无私忘我、情波性水、不以己度人等对后世具有深远启发与影响的观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8/30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